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某水电工程坝区岩体结构的表生改造形迹调查,发现坝区除了发育与岸坡平行的正常的卸荷破坏方式外,还发育了一种破坏方式——夹泥型张裂隙。裂面性质的弱化和发育的普遍性,使这类破裂带可能成为控制坝区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岩体力学边界。在其发育过程中的诸多控制因素中,岩体结构对这种岩体破坏方式的发育起了控制作用。夹泥型张裂隙与岸坡成大角度相交的陡倾角裂隙和缓倾角错动带组合并构成一个整体。缓倾角错动带的改造是前提。夹泥型张裂隙的发育则伴随陡倾角裂隙和缓倾角错动带的改造过程而产生,构成由陡倾角断裂或裂隙、缓倾角错动带组合形成的典型的岩体破坏模式。结合本地区构造特征和岩体结构特征,并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该文主要探讨了坝区岩体结构特征和夹泥型张裂隙发育的关系,以及岩体结构对夹泥型张裂隙发育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南某电站右岸倾坡内夹泥裂隙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某拟建大型水电站的右岸岩体中存在倾向坡内的夹泥裂隙,通过对其的发育情况以及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真剖析,认为该区内的倾坡内夹泥裂隙的成因并非正常卸荷引起,而是在构造的基础上,穹隆挽近期隆起的结果,为右岸坝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拔川  李功伯 《现代地质》1997,11(3):354-357
对裂隙岩体的爆破破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裂隙岩体爆破阻力矢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单元结构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爆破阻力矢量与岩体实际阻力矢量的关系模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对裂隙岩体的爆破破碎的理论研究及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南某坝区中缓倾角结构面具有分别倾向上游和下游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结构面接触情况,首先将结构面分为刚性结构面和软弱结构面两大类。其中,刚性结构面属于裂隙型;软弱结构面根据其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可以细分为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3个亚类。断层类结构面具有垂直于断层走向,由高高程到低高程,由泥夹岩屑型岩屑夹泥型岩屑砾型裂隙型逐渐过渡的发育规律。最后在分析抗剪试验资料和分类及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新疆库车铜场水库泄洪隧洞轴线方向NW342°→SE160°,长500m、直径7m,园形,为压力隧洞。隧洞处地层为中上新统康村组砂泥岩互层,泥岩为主,大部岩层含盐。岩层中裂隙较多,有些地段,特别是进水洞口,岩石较破碎。层面节理最发育,规模较大,面平直、光滑、闭合,层内一部分为软弱夹泥层和层间错动。其他方向的节理一般较短。砂岩中节理一般短,有些局限于砂岩层内。大部分为剪切节理,面平直、光滑、闭合,少数张节理毛糙,并有极少数弧形裂隙,除部分地段裂隙中夹石膏外,一般无充填物。隧洞局部地段有滴水、浸水现象,随雨季加大,为雨水、雪融水通过裂隙、砂岩和砂泥岩交界层面渗出。  相似文献   

6.
张成良  李新平  代翼飞 《岩土力学》2007,28(Z1):354-358
在地下厂房岩锚梁爆破施工中,为获得良好的开挖轮廓面和较小的损伤区,常采用光面爆破的开挖方式,但在光面爆破施工中,主爆孔爆破对光爆层岩石造成较大程度的损伤,使岩石的力学参数发生变化,而在爆破设计与施工中未考虑这种损伤效应,结果造成单孔装药量偏大,岩石受到过度破坏,出现超挖或产生大量的爆振裂隙。应用动力有限元程序,建立岩体二维弹塑性模型,对不考虑损伤和考虑损伤的光面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比较两种模型最大有效应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情况下,考虑损伤影响时可适当加大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距和抵抗线。在现场进行了考虑爆破损伤和未考虑爆破损伤的两组爆破试验,观察爆后效果表明:考虑爆破损伤效应的参数设计爆破效果好、损伤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大坝的安全一般受岩体稳定条件的控制。影响岩体稳定的地质因素较多,其中软弱结构面的影响极为重要。软弱结构面即夹有软弱物质的结构面,例如夹有泥质充填物的裂隙,夹有断层泥、糜稜岩、角砾岩的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夹层为软弱结构面的一种,即除夹有软弱物质这一特征外,在产状上大致和岩层产状一致,并和成岩作用有一定关系。含有泥质物的软弱夹层一般俗称为“泥化夹层”。  相似文献   

8.
软弱层带夹泥物理力学特征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软弱层带夹泥物理力学参数是评价岩体稳定性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天然围压条件下,软弱层带夹泥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其所承受的围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本文提出应用土工压缩定律及重力压密机制在室内对夹泥的物理力学特征进行仿真研究,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评价。这为软弱层带夹泥物理力学参数的评价、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黄河中下游干支流河床新近期形成的冲积层中,由于主流的摆动和水位涨落的影响,广泛分布与水工建筑物地基稳定密切相关的夹泥层。在沁河河口村水库坝址勘探中,对河床砂卵石层中央泥层的分布情况和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隧道部分穿越强风化变质砂岩地段,变质砂岩部分已经泥化,岩层非常破碎,裂隙发育,裂隙充填物基本为夹泥。在雨季到来时,大量的地表水沿变质砂岩裂隙下渗,裂隙充填物软化脱落,流变性明显,部分岩层失稳,岩层间产生滑移导致塌方。根据隧洞收敛和拱顶下沉规律,采用钢拱架,配合小导管注浆,加固和稳定围岩,同时加强塌方处的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11.
陈明  卢文波  严鹏  胡英国  周创兵 《岩土力学》2014,35(6):1555-1560
岩体裂纹的水力劈裂是岩体开裂渗漏甚至施工涌水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爆破开挖对岩体含水裂纹扩展的扰动作用,结果表明,爆破开挖扰动下,岩体含水裂纹的扩展,与爆炸应力波强度及其入射角、地应力的大小与方向、孔隙水压大小、裂纹的倾角及断裂韧度等因素相关;爆炸应力波的作用,相当于增大了岩体裂纹中的孔隙水压力,每1 cm/s的峰值振动速度相当于增大100 kPa的孔隙水压力,爆破振动速度越大,所产生的爆破扰动荷载越大;岩体开挖引起的岩体裂纹近区地应力及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裂纹的失稳与扩展具有较复杂的影响,可改变裂纹的失稳扩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逢春  刘云峰 《探矿工程》2018,45(2):81-83,92
针对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场2号溜井贯通施工的情况,详细阐述了溜井VCR法贯通爆破的施工方法。考虑因爆破时间限制的影响,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溜井顺利贯通的施工经验及施工分析,总结出了VCR法在溜井贯通爆破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张玉成  杨光华  姜燕  姚捷  史永胜 《岩土力学》2010,31(Z1):349-356
结合爆破数值模拟中爆破荷载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荷载施加方法的特点及爆破震动场模拟的要求,基于圣维南荷载等效原理,提出了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即将作用在炮孔壁上的爆破荷载等效后,施加在同排炮孔中心线或者面上来模拟爆破荷载的作用。结果表明,等效施加方法在近区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中远区吻合得较好。利用该等效荷载施加方法,采用三维实体模型计算分析了某沉管隧道基槽爆破施工对既有堤岸稳定性影响,计算了周围不同位置、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振动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减小爆破振动对既有结构物影响的减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汉鹏  李术才  乔玲 《岩土力学》2006,27(Z1):290-295
确定海底隧道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是在确保海底隧道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工程造价的关键。施工爆破对上覆岩石的振动影响着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确定。采用FLAC3D模拟了宁波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对上覆岩层的动力学影响,分析了海底隧道的底板标高和装药量对上覆岩层交界面的稳定性影响,得到了振动速度、应力波动历时曲线和塑性区大小。通过与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结果的对比,综合经济、安全方面的考虑,建议降低装药量,底板线下降2 m。  相似文献   

15.
龚伦  仇文革  高新强 《岩土力学》2006,27(Z1):1089-1092
结合内水-昆明铁路盐津1号隧道下穿楼房的实际情况,借助试爆和振动监测手段,对铁路隧道近距离下穿楼房应采用的爆破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进行爆破设计所得的爆破参数是合理的,有利于近接隧道工程的成功修建;近接地下工程的修建中,在重难点工程施工前,现场进行爆破试验和振动监测是确保工程成功修建的有效手段;干扰减振爆破技术有着巨大的利用空间,随着爆破技术及爆破器材的发展,在将来的控制爆破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迹保护已成为目前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徽杭高速公路昱岭关隧道为工程背景,先通过数值模拟对古城墙处隧道的拱顶围岩加固影响和施工方案优化进行分析,主要模拟了不同施工顺序对中隔墙受力的影响以及拱顶围岩加固对控制地表不均匀沉降的作用;然后探讨了古城墙下隧道爆破方案的设计。通过现场的隧道监控量测数据表明,优化的隧道开挖方案和爆破设计有效的控制了古城墙处地表下沉,保证了古城墙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连续采矿的顶板诱导崩落技术,采用预裂爆破控制裂隙发展区间,强制崩顶爆破诱导顶板围岩裂隙发育、扩展,从而诱导顶板致裂失稳的可控崩落。然而在地下采空区顶板诱导致裂失稳崩落处理采空区过程中,预裂与崩顶爆破效果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难以进行直观可视的评价。采用钻孔摄像系统,利用前视与全景可视技术,对顶板诱导爆破前钻孔形态和爆破的效果进行了探测,特别在爆破后的全景钻孔摄像,数字化描述了钻孔的裂隙特征,并通过钻孔摄像的图片分析评价了顶板诱导崩落爆破效果。全景探测的结果表明:(1)预裂爆破在顶板岩体中形成了清晰可见宽为20~40 mm的预裂缝,炮孔底部存在半个孔壁的预裂特征。(2)顶板围岩中产生了大量的次生诱导微裂隙带,裂隙交错呈“X”型,并且原生裂隙得到了扩展。(3)顶板诱导爆破实施后爆堆形状良好,大量裂隙发育以及碎裂岩体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顶板的诱导可控崩落。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堤防工程基础开挖为研究对象,对堤防工程基础开挖爆破地震波的振动监测方法和监测物理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爆破振动监测结果的回归分析,确立了爆破振动速度的传播衰减规律。结合工程实际,对基础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波的振动频率与爆区周围建(构)筑物的自振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对比分析,此次开挖工程爆破引起的振动频率远大于周围民房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保证了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结合该堤防工程开挖爆破施工,从建(构)筑物的安全振动速度和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两个方面确定了爆破振动安全控制建议标准。研究分析表明,本次爆破工程的振动速度和安全距离都在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的范围内,从而说明了本次爆破工程圆满安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爆破时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其研究对指导基础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泽波  吴毅 《探矿工程》2006,33(3):57-61
从路基施工规范出发,以满足铁路、公路路堑边坡施工质量要求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用光面爆破法所增的工程量,针对一般路基施工条件给出了边坡开挖的实用爆破方法和技术参数,并从技术、施工等方面分析了采用实用光面和实用预裂爆破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危岩体硐室爆破一次排险量大,施工速度快,是大方量应急排险的首选爆破方案。本次巫山山体危岩硐室爆破排险,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地形地貌测绘,采取信息化指导施工,安全、快速地完成了应急排险任务,一次排险28.7万m^3,历时46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述了本次爆破方案的设计、爆破参数的选择以及施工技术,介绍了爆破效果,总结了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