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世曙  彭莹  崔巍 《水文》2023,(2):86-90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的重要参考依据,厦门市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研究厦门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十分必要。通过Tennant法、流量历时曲线法等5种方法计算不同水文站生态基流,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确定各个水文站控制断面适宜生态需水量,并对汛期洪水弃水量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倒扣法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厦门市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05亿m3,汛期洪水弃水量占地表水资源总量57%,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汛期水资源利用率,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流域及河流水系可被河道外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对流域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控制,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阐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全国及水资源一级区的可利用总量,同时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限度和潜力。  相似文献   

3.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杜晓舜  夏自强 《水文》2003,23(1):14-17,20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得地表水的实际可利用量。将难以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地下水资源量中扣除后可得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2)
新疆南部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各河流的径流全部来自山区降雨、积雪融水等,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内变化大,采用流域和行政分区结合方案,对地表水资源配置及平衡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域地表水资源总量较丰富,天然水质良好,根据现状情况计算出策勒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746×10~8m~3。该研究成果对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对科学利用水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龚建新 《地下水》2015,(1):115-117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以乌鲁木齐市5大水系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分析。根据径流深等值线图量算得到不可能被利用水量;分别采用百分数法、近10年最小月径流量法、保证率为90%的最小月径流量法,计算不同生态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最小需水量;湖泊、湿地多年平均蒸发耗水量与湖泊、湿地直接降水补给量差值作为湖泊、湿地需水量。得出乌鲁木齐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911×108m3。  相似文献   

6.
金新芽  张晓文  马俊 《水文》2016,36(2):78-81
科学定义并分析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综合规划区域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开发利用和治理及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的基础。以"扣损法"为基础,提出既能体现实际工况又能兼顾公平的"斩头去尾"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法,为流域水量分配及资格水权的确定提供水量依据。  相似文献   

7.
井涌 《水文》2010,30(1)
地表水可利用量是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指标.本文应用断面过流量减去河道内生态需用水量与河道外难控制利用弃水量,并扣除二者间重复计算量的算法,利用华县、状头两个水文站断面实测和统计数据,分析计算渭河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为54.91亿~66.33亿m~3/a.  相似文献   

8.
沿海地区水资源丰裕,但缺水问题严重.本文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可利用水资源量为切入点,提出了沿海缺水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时影响可利用水资源的3个主要因子:生态需水量、洪水弃水量及不可以利用水量进行了分析及确定.以湛江市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水功能区达标、扩大调蓄能力及合理开发利用过境水资源的基础上,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立华  王焰  吕淑婷  关昊鹏 《水文》2019,39(3):41-45
以钦州市为例,根据1956~2016年月降雨、径流数据,采用双累积曲线(DMC)模型和蒸发差值法计算地表水资源量,采用剔除入海河流感潮河段水量及汛期河道内最小生态水量的改进扣损法和直接法综合分析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钦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在106.573~111.216×10~8m~3范围内,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8.444×10~8m~3,占比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4.6%。钦州市水量相对丰富,但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富裕且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独流入海河流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最多,南流江分区次之,郁江干流分区最少;时间上,19条流域汛期水量高达81.949×10~8m~3,其中难以控制利用量为62.272×10~8m~3,有35.823×10~8m~3经入海河流直接外排入海;4.973×10~8m~3为感潮河段咸水难以利用;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为改善河道环境、缓解供需矛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和经济发展角度,对周村区近期和远期,需水用水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周利区的天然水资源量和可利用水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出周村区的年水资源总量为24 383.86×10~4m~3,目前地表水实际利用量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尚有很大供水潜力,但水质较差。深层岩溶地下水水质好,但水资源量不清。据此提出综合调度利用周村区水资源的有力措施及解决周村城市供水的对策。指出了解决周村经济发展用水和防止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以山西阳武河流域上游煤矿区为例,分析了采煤对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量减少的影响。未经处理的矿坑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过境河流水,同时也对第四系潜水、深层岩溶承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采煤排水是区域水资源量的减少和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对2个不同开采期水资源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提出了采煤排水引起水资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三水转化关系的变化,而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流场变化、开采模数远大于径流模数、隔水层连续性破坏、底板突水、水资源污染等。  相似文献   

12.
林军 《中国地质》2006,33(2):444-450
福建南部沿海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占福建省的51.64%,现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城市社会(人口、劳动、智力)与城市空间(地质、资源、环境)对立统一的系统。区域地壳稳定是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水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闽南沿海花岗岩风化壳发育,软土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突出。本文重点讨论城市区域稳定性问题、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和城市开发建设可能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态需水量为454 4×108m3,除去保留给生态的生态需水、偏远封闭流域难以利用的水量,人类可以消耗利用的可利用量有742×108m3,其中黄河流域可利用量为187×108m3,西北内流区当地可利用量为555×108m3。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建议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图谱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人均GDP每10年翻一番、水资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7%的条件下,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0年为11310万人,2020年为12019万人,2030年为12733万人。  相似文献   

14.
引大入秦工程是由大通河向甘肃中部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跨流域引水的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建成通水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促进秦王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程在设计效益的发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供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水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化。在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引大灌区和周边可能的供水范围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引大工程供水区,根据供水区的供需水现状和用水发展趋势,采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中的最优化技术,建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供需水量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确定近期和远期供水区的水资源在各子区不同用水部门间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为富余水源寻找出路,这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长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长市紧邻我国东部沿海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是安徽省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工业化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通过对天长市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指明了优质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范围;结合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现状和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未来该市水资源的利用趋势,是城区以利用地表水为主、广大乡(镇)村仍然以开采利用地下水为主的供水模式;提出了针对未来可能扩大地下水资源利用时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植被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状况的变化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地下水是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是全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2000年后,随着宁夏黄河引水量的减小,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使银川平原的生态植被出现了退化的趋势。本文利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对银川平原2000~2004年间的植被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引用黄河水量及多年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适宜于植被发育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宁夏地区水资源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金晓媚  万力  薛忠歧  张雷 《现代地质》2007,21(4):632-637
植被状况的变化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植被指数的变化则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定量遥感技术及斜率法,以全球植被指数MODIS NDVI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宁夏地区2000-2004年期间的植被指数变化幅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开始,宁夏部分地区的植被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植被出现退化现象。在此基础上,对贺兰山、六盘山地区植被变化与降雨量的关系做了定量研究,并对红寺堡及银川平原等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植被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贺兰山、六盘山的植被主要受降雨量的控制,而红寺堡地区的植被退化是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土壤盐渍化的结果,银川平原的植被则与引用黄河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ummarizes information on geomorphology and physical resources as a part of the Jordan Badi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rid lands as an aid to providing practical op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benefit not only of 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but of other arid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research is significant in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identify usabl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their effective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 marginal, fragile environment, which is sensitive to change. Pressure for development of the Badia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Jordan is compressed into less than 10% of the country by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t is hoped that the Jordan Badi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will provide the required framework to ease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encourage migration to the Badia, a sparsely populated region, and establish economically and ecologically self-supporting commun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area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Jordan Badia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Safawi area in the northern Jordan Badia; geomorphology, including landform, processes, and hazards; geology and physical resources; hydrology; surface water and water engineering; and groundwater.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地区——贵州乌蒙山七星关区为例,参考"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形成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岩溶石山区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实际,探索构建岩溶石山区县域范围内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通过系统评价七星关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认为该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大,但资源、开采强度、劣质水分布不均,降低了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了依据。同时,该评价方法亦为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聚龙小镇地区进行地热水探测以解决当地的温泉洗浴用水问题。该区域主要为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通过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CSAMT),在深部从构造分析出发,共布设了6条 CSAMT 勘探线,共 166 个测点,测线总长度3.96 km。在对野外数据进行了采集、处理、反演、解释之后,根据反演解释结果共发现3条断裂构造,确定了4个可能含水的低阻带,查明了区域内含水层系的埋藏深度。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1口地热井的施工,井深1 150 m,井底温度44 ℃,井口出水量600 m3/d,出水温度34 ℃,很好地验证了CSAMT 在花岗岩地区进行地热水探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