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城市建设转型发展的一个抓手。同时,海绵城市建  相似文献   

2.
黄敬军  武鑫  姜素  崔龙玉  魏永耀  张丽  陆华 《地质论评》2018,64(6):1472-1480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雨洪管理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目前已成为众多行业和科技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水安全,但要充分考虑“海绵体”承载体(岩土)的物性,即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应重视地质环境条件研究。本文在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质适宜性评判指标体系,基于地质环境条件划定了海绵城市适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为徐州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分别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6个方面来衡量。根据《办法》,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分为水生态、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津市城区浅部地层透水性较差,常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难以快速将雨水自然消纳的问题,结合天津市水资源不足、地面沉降突出的现状,创造性的提出将回灌技术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通过雨水回灌提高天津市区降雨的就地消纳和利用率,使原本进入咸水层的雨水转化为地下资源。以天津海绵城市建设某示范片区为例,建立了研究区雨水回灌的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型分别对回灌井加压和不加压条件下的可回灌量进行计算,分析了在天津市开展雨水回灌的可行性,并依据雨水回灌可注水量的计算结果,反推回灌井的井径,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英才 《地下水》2020,(1):161-163
近年来北京城区高速发展和大面积的范围扩张,这种开发建设形式使得原有城市内及周边地区的生态遭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下垫面被大量混凝土、沥青和不透水砖覆盖,使得城市原有的暴雨径流条件改变。地处北京城区下游的廊坊市北运河、潮白河流域更是面临着较大的防汛压力,本次分析计算建立了北京城区平均降雨~北运河及潮白河洪量总和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进行更加准确、及时的洪峰、洪量预报,来降低甚至防止发生廊坊市北运河、潮白河所在地区暴雨洪水灾害的可能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已成为众多行业和科技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也面临众多争议,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目标、内容和效果等均存在不同认识。针对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水问题,结合参与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评审、考察以及对国外海绵城市的调研情况,从城市水文过程的角度,系统解析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建设功能与发展方向、城市地下排蓄系统、建设管理体制等若干问题展开了讨论。核心观点认为,海绵城市是对中国城市水系统的综合治理,也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构,功能综合是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的前提,海绵城市的建设应以河湖水系为核心,需要流域和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应该基于多部门、跨行业的优势互补、合作交叉,按照整体规划、系统布局的方式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体、轨道交通和海绵城市等实体和概念的发展,建筑空间日益向地下延伸,地下水控制在施工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其对环境和水安全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多层地下水逐层研究控制方案,优先选用截水帷幕结合少量降水的组合式控制方法成为深基坑设计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实际案例分析,对上层地下水采用落底式帷幕进行阻挡,对下层地下水采用悬挂式帷幕方法进行控制,并对悬挂式截水帷幕基坑内涌水量计算的经验系数进行研究和统计。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5)
沧州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区浅层地下水多为咸水微咸水,深层超采严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对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内涝发生、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就沧州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管理和保障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新建成的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引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我国的城市地表径流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引发洪涝积水、河流水系生态恶化、水污染加剧等问题。海绵城市就像一块海绵,能把雨水留住,让水循环利用起来,把初期雨水径流的污染削减掉。本文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实现海绵城市的途径,并对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是针对城市建设中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出的生态理念,其本质是通过渗、蓄、净、排等手段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综合治理.本研究从环境地质条件出发,考虑海绵城市建设中地质体的海绵属性,开展研究区原位双环渗水试验和工程钻孔,针对原始海绵地质条件的降雨入渗最大深度和地表土体渗水速度进行分析,提出海绵渗水、海绵蓄水两个指标.该指标可有效表示及概括海绵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适宜性,易得易懂,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易于推广.最后以中国中部城市新乡市为例,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环境地质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建设中,地质条件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布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以武汉市都市发展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和整理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基础上,分析地质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机制,根据地质条件的蓄水、渗水、净水三大功能选取地面坡度、地层岩性、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地下水涌水量、表层土壤污染程度、植被覆盖率、距地表水系距离7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对各单指标进行分级评分,借助Mapgis软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大部分为海绵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及较适宜区,且地层岩性和地表水系为主要影响指标,低影响开发措施布设时应该考虑地质条件的渗水和蓄水特性。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来蓄滞雨洪,在减少城市雨水地表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补给地下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增加流域雨水下渗量、利用雨水回补地下水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雨水资源利用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地下水回补量化的难题,本文对国内外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分别介绍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旨在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补给的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城市蒸散发特征,采用考虑人为热影响的SEBS-Urban模型计算天津平原区2015—2017年逐月蒸散量。使用两步验证法对结果进行检验,首先利用MODIS MOD16产品对非建成区模拟结果合理性进行验证,其次利用城市耗水(UWD)模型得到的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月蒸散量对建成区模拟结果验证。在SEBS-Urban模拟结果基础上,检验Budyko方程在城市化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 SEBS-Urban模型精度可靠,体现了蒸散发项在城市地表能量平衡与二元水循环中的相合性;②人为热或社会侧的耗水会导致蒸散发量增加,建成区增幅达85%~115%,整个研究区增幅为7.2%~8.7%;③ Budyko方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应用于城市地区。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蒸散发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韩天雷 《吉林地质》2019,38(2):88-90
海绵城市是构建"尊重自然、顺序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型理念。目的是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雨水资源化管理,减轻城市内涝,达到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模式。本文主要提出了城市水文地质勘查在城市海绵建设中的必要性,及城市水文地质勘查如何开展和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和雨洪管理的重要方向。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特征,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和措施建议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白沙和高新两个典型地貌单元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进行研究,在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两个示范区的天然地质海绵体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指标选取地表海绵体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地表岩性、地形坡度、土壤环境质量,地下海绵体中的岩性结构组合、厚度。评价结果显示白沙示范区适宜性整体优于高新示范区一个级别。白沙示范区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地层渗透性强,若加大开采力度,其海绵城市建设的蓄水能力会大大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也会随之提升;高新示范区虽水位埋藏深,但地层渗透性差,海绵城市建设潜力相对较小。针对不同的天然海绵体条件特征,应辅以相应的LID设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正伟  张丽花 《水文》2015,35(5):73-77
降水量是区域干旱评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采用宜良县区域内10个雨量站近33年的实测资料序列,通过区域干旱风险模型、干旱缺水量模型的建立,对宜良县区域干旱风险及其区域干旱缺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良县区域受旱面积为57.49%时风险性最大,区域年平均缺水量为39 179.76×104m3。  相似文献   

17.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家宏  王佳  王浩  梅超 《水科学进展》1990,31(4):611-618
为加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基础研究,提出了包括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等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构建方法,分析其防涝功能及其对应的雨洪量级。以北京通州试点为例,在50年一遇24 h降水339.85 mm的情景下,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承接的降水量分别为34.00 mm、130.70 mm、175.15 mm。引入GAUSS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了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防涝机理,将防涝功能评估过程转化为对GAUSS函数参数估计的过程。在成本效益分析法基础上,以内涝防治效果、全生命周期成本、占地面积作为决策指标,以不同方案情景下单位面积上的"效益/成本比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提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刘家宏  王佳  王浩  梅超 《水科学进展》2020,31(4):611-618
为加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基础研究,提出了包括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等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构建方法,分析其防涝功能及其对应的雨洪量级。以北京通州试点为例,在50年一遇24 h降水339.85 mm的情景下,源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蓄排系统承接的降水量分别为34.00 mm、130.70 mm、175.15 mm。引入GAUSS函数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了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防涝机理,将防涝功能评估过程转化为对GAUSS函数参数估计的过程。在成本效益分析法基础上,以内涝防治效果、全生命周期成本、占地面积作为决策指标,以不同方案情景下单位面积上的"效益/成本比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提出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9.
Nature of Landuse/Land cover (LULC) changes has been assessed for many ecosystems, but there is limited knowledge on how different stakeholders perceive such changes. Information on this is required before sound interventions to address adverse impacts of the changes can be introduced. This paper utilised secondar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complimented with focus group discussion, to assess how different stakeholders (famers, forestry workers, construction workers, artisans, resource managers, civil servants and private sector workers) perceive LULC changes induced by urban growth in rural (Karshi and Orozo) and urban (Karu and Nyanya) areas of Abuja Municipal Area Council (AMAC) of Federal Capital Territory, Nigeria. LULC change data revealed declines in cultivated areas, grasslands and bare lands, and corresponding expansion of built-up and vegetated areas over 1987–2014.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locations of the area are generally aware of the nature of the changes. Those in rural locations have some very close interactions with features such as soil, water, and vegetation and are aware of the kinds of their changes. The urban dwellers are largely aware of changes in human aspects of the LULC. The respondents generally indicated that vegetation cover has been declining due to urban growth in the study area but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revealed opposite trend.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were given to improve soil, water and vegetation management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