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岭与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受到来自印支半岛的挤压,华南发生了以碰撞-挤压-推覆-隆升为主的印支造山运动。本文从花岗岩类的成矿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出发,把燕山期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南岭地区燕山早期(~185~170Ma)出现玄武质岩浆活动、双峰式岩浆活动、A型花岗岩及板内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反映了岩石圈的局部“伸展-裂解”和地幔物质的上涌,伴随Pb、Zn、Cu、Au成矿作用。燕山中期第一阶段(~170~150Ma)南岭地区岩石圈全面拉张-减薄,地幔上涌-玄武质岩浆底侵引发大规模的地壳熔融,形成大量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2.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总被引:144,自引:30,他引:144  
文章在总结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且都在燕山期。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的180~170Ma,以赣东北和湘东南的Cu、Pb-Zn、(Au)矿化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燕山中期的第二阶段(约150~139Ma),主要是南岭及相邻地区以W、Sn、Nb-Ta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化为主的成矿作用。第三次是发生在燕山晚期125~98Ma的以南岭地区Sn、U矿化和东南沿海地带的Au-Cu-Pb-Zn-Ag矿化为代表的成矿作用。华南地区中生代这3次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是该地区岩石圈发展演化的产物,它们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深部热和流体的参与有着成因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华南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陈培荣 《铀矿地质》2004,20(5):266-270
中国东南大陆在中生代岩浆作用十分强烈 ,形成了大批稀有和有色金属矿床。发生在早中生代 (T)的印支运动和晚中生代 (J K)的燕山运动是发动该区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动力条件。印支运动在区域挤压框架下导致华南大陆发生板内伸展作用 ,形成印支期花岗岩。燕山运动是相对于印支运动的后造山地质事件 ,以岩石圈发生强烈裂解为特征 ,诱发了大规模岩浆活动 ,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受燕山期构造 岩浆热事件叠加的印支期花岗岩与铀成矿关系密切 ,可能是铀源体。因此 ,在华南的铀矿找矿工作应加强对印支期花岗岩分布格局和成矿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碰撞造山过程:花岗岩记录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是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本文利用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29个花岗岩体的43件同位素测年数据,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造山带花岗岩的时间坐标。初步识别出4套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即印支期弧花岗岩、燕山早期同碰撞花岗岩、燕山晚期A型花岗岩和喜马拉雅期花岗岩。据此,再造了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与演化历史:印支期的大规模俯冲造山作用(238-210Ma),形成义敦火山岩浆弧;大约自206Ma始,发生弧-陆碰撞,伴随岛弧地壳挤压收缩和剪切变形,发育同碰撞花岗岩;进入燕山晚期(138-73Ma),岛弧碰撞造山带发生造山后伸展作用,形成A型花岗岩带;喜马拉雅期发生陆内造山作用(65-15Ma),岛弧碰撞造山带出现逆冲-推覆和大规模走滑平移,伴随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的侵位和拉分盆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蓝田和牧护关花岗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西北端,同时地处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西侧,准确限定其侵位时代对于正确理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东、西秦岭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均具有重要意义。蓝田岩体主要由巨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牧护关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对其中主体岩性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蓝田和牧护关岩体的侵位时代分别为(154±1)Ma和(151±2)Ma,说明它们是燕山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蓝田-牧护关岩体以西的西秦岭广大地区印支期岩浆岩分布广泛,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燕山期岩浆活动的证据,相反在蓝田一牧护关岩体以东的华北克拉通南缘和东秦岭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十分发育。秦岭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侵位时代的系统差异表明,东秦岭和西秦岭自晚侏罗世以后受不同的构造背景控制。一般认为,西秦岭印支期岩浆岩与扬子和华北板块的碰撞拼合有关,而东秦岭燕山期岩浆岩则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或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有关。因此,蓝田和牧护关岩体可能代表了滨太平洋构造一岩浆域和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西界。  相似文献   

6.
<正>桂东北地区位于华南南岭西段,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跨越扬子地台和华夏地块,其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演化历史可以说是华南地区的一个缩影(陈毓川等,1989,1995;胡瑞忠等,2012)。在该地区不仅发育大规模燕山期花岗岩及其W-Sn成矿作用,而且还发育有大规模的加里东期花岗岩和印支期花岗岩及其相应的W-Sn-Mo-Pb-Zn-Nb-Ta成矿作用,这些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在空间上、时间上密切相关。以前人们比较着重与燕山期花  相似文献   

7.
华仁民 《地质论评》2005,51(6):633-639
南岭地区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作用与相关的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①南岭地区大部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花岗岩成岩时间是印支期,但铀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晚期,其间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②在燕山中期第一阶段(170~150Ma)达到高潮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其相关的钨锡等稀有金属矿化多发生在燕山中期第二阶段(150~139Ma),成岩与成矿相差十几百万年;③燕山晚期许多浅侵位的花岗质岩体与相关的锡、铀矿化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这一时间差反映了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之间在物质来源和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能揭示了花岗岩与矿床在形成机制上的根本性差异。南岭地区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高的热流值,以及深部流体的参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汪相  楼法生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13-2022010013
中国岩浆热液型钨矿主要赋存在南岭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体内部或周围。目前,尚无法精准地测定此类钨矿的成矿年龄,统计上,得出了两期钨成矿作用:150?160 Ma(主成矿期)和130?140 Ma(次成矿期),然而,这困扰了对南岭钨矿成矿作用及其与花岗岩关系的理解。本文将综合分析各种最新资料,对成矿母岩、深部岩浆房和成矿机制开展系统的讨论,从而针对南岭钨矿的成矿模式给出明确的判断:(1)燕山早期呈岩基、岩株状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不是南岭钨矿的成矿母岩,150?160 Ma的年龄值不是钨成矿作用的年龄值;(2)燕山晚期呈岩株、岩瘤、岩脉状的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是潜在的钨源载体,但其体积太小,也无法满足成矿母岩要求;(3)当组合燕山早期主体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晚期补体花岗岩(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和燕山晚期钨矿三者为一体时,一种新颖的成矿模式被构建起来:一个长期存活的深部岩浆房可以分异出富含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种岩浆沿着张性断裂快速侵位时,将发生流体–熔体之间的溶离作用,碱性硅质流体形成含黑钨矿的石英脉,而强硅铝质熔体固结为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4)130?140 Ma的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与黑钨矿石英脉是一对同源分体,两者的同步出现充分展示了成矿物质“源–运–储”的完整过程。该认识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与岩浆热液矿床有关的多种地质现象(如“小岩体成大矿”),而且更新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理论,更加重要的是为找矿勘探提供了确切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白鹅花岗岩体位于赣南于山成矿带中东部,其相关成岩年代学数据目前尚未见报道。应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测定该岩体具有两组成岩年龄,分别为(174.1±5.4)Ma和(152.4±1.4)Ma,表明白鹅花岗岩体至少经历两次构造岩浆活动,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第二阶段(170~180 Ma);第二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第三阶段(150~165 Ma),两次岩浆活动相差约22 Ma。结合已有的调查研究成果认为,白鹅花岗岩体的形成与印支造山运动后壳幔相互作用引起的岩石圈伸展、陆壳部分熔融有关。两次岩浆活动均发生在华南地区两次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间内,预示了该岩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而第二次岩浆活动发生在南岭(尤其是赣南)钨锡等主要矿产的成矿高峰期,相对第一次具有更好的成矿潜力。根据于山成矿带其他岩体的成岩信息对比,白鹅花岗岩体可能也曾发生印支期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0.
栗木矿田是南岭地区典型的锡铌钽多金属矿田,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关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锆石SHRIMPU—Pb法定年研究,获得栗木矿田水溪庙矿区的隐伏矿化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12.34±1.8Ma(98%可信度,MSWD=1.5),与前人测得的老虎头矿区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214.1Ma)、金竹源花岗岩中蚀变白云母Ar-Ar坪年龄(212.4Ma)及金竹源和三个黄牛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分别为214.0Ma和218-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结合其它资料分析,我们认为栗木地区锡铌钽矿与花岗岩为印支期同-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建议在南岭地区下一步规划部署中应注意印支期成矿岩体和印支期锡多金属矿的寻找。  相似文献   

11.
Affected by the compressive stress from the South-Central (Indo-China) Peninsula, the Indosinian orogenesis, characterized by collision, thrust and uplifting, took place inside the South China Plate during 250-230 Ma. The ages of the Indosinian granitoids in the Nanling Range and vicinity areas are mostly 240-205 Ma,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emplaced in both late collision and post-collision geodynamic environments. No important granite-related metallogenesis occurred in this duration. A post-orogenic setting star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anshanian Period, which controlled large-scale granitic magmatism and related metallogenesis. This paper makes the first attempt to divide the Yanshanian Period into three sub-periods, i.e.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Yanshanian Periods, based mainly on the features of magmatism, especially granitoids and related metallogenesis and their geodynamic environments. The magmatic association of the Early Yanshanian (about 185-170 Ma) comprises four categories of magmatism, i.e. basalt, bimodal volcanics, A-type granite and intraplate high-K calc-alkaline (HKCA) magmatism, which indicates an extension-thinning of lithosphere and upwelling of mantle material to a relative small and local extent. Pb-Zn, Cu and Au mineralizations associated with HKCA magmatism represents the first high tide of Mesozoic metallogenesis in the Nanling Range area. During the middle Yanshanian, the lithosphere was subjected to mor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extending and thinning, and hence mantle upwelling and basaltic magma underplating caused a great amount of crust remelting granitoids. This period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170-150 Ma) is represented by large-scale emplacement of crust remelting granites with local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at its end. The second stage (150-140 Ma) is the most important time of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s of non-ferrous and rare metals, e.g. W, Sn, Nb-Ta, Bi, Mo, Be, in the Nanling Range area. The late Yanshanian (140-65 Ma) wa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full extension and breakup of the lithosphere of South China. However, 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Pacific Plate movement, the eastern part of South China was predominated by subduction-related compression, which resulted in magmatism of calc-alkaline and shoshonite series and related metallogeneses of Au, Ag, Pb-Zn, Cu and (Mo, Sn), followed by extension in its late stage. In the Nanling Range area, the late Yanshanian magmatism was represented by granitic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es and mafic dikes, which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volcanic-type uranium and porphyry tin deposits, and the mobilization-mineralization of uranium from pre-existing Indosinian granites.  相似文献   

12.
印支造山运动是华南早中生代最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华南现今的地形和地貌特点。本文研究了南岭东段赣南早侏罗世东坑火山岩盆地沉积岩的碎屑锆石U-Pb年代,获得最显著的年龄峰值为196Ma、238Ma、364Ma和427Ma,表明该沉积岩并不是外来的震旦纪-寒武纪变质岩,而是早侏罗世裂谷火山盆地的沉积物。缺乏260~290Ma的锆石年龄,很可能反映物质为近源来源。通过与闽西南晚三叠世和华南内陆中-晚二叠世沉积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谱对比,反映华南印支早期(290~260Ma)岩浆活动主体在东南沿海地区,晚期(240~200Ma)主体发育在内陆地区。大量印支期侵入岩锆石的出现也很可能表明华南内陆印支造山带在~190Ma已经经历了相当程度的垮塌。  相似文献   

13.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与钨锡成矿. 为了厘清花岗岩与钨锡成矿的时空关系,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锆石U-Pb同位素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矿田内多期次花岗岩岩体(脉)的空间分布、岩石类型、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锡田矿田发生了三期岩浆事件,分别为加里东期(435~441 Ma)、印支期(220~230 Ma)、燕山期(141~160 Ma);三期花岗岩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U、Th等,亏损Ti、P、Sr、Ba等微量元素,具明显的负Eu异常,其中加里东期花岗岩与印支期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而燕山期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不同时期花岗岩中的成矿元素从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逐渐升高,特别是W、Sn元素在燕山期白云母与二云母花岗岩中最为富集,这与华南地区燕山期钨锡大爆发的时间是一致的;印支期岩体接触带发育少量矽卡岩型Fe-Cu-W多金属矿床,燕山期岩体接触带也发育矽卡岩型W-Sn多金属矿床,并在附近陡倾的张裂隙中发育多个中大型石英脉型W-Sn矿床,而加里东期岩体附近尚未发现钨锡矿化. 因此,锡田矿田的多期次花岗岩与钨锡多金属成矿是时空耦合的,且成矿以燕山期矽卡岩型与石英脉型钨锡矿为主.   相似文献   

14.
华南以中生代成矿大爆发为特征,燕山期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三叠纪矿床,但三叠纪矿床的分布规律和矿床模型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论述华南三叠纪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提出成矿规律,初步地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型。华南地区三叠纪矿床分布较为广泛,目前确定的46个三叠纪矿床分布于5个区带,形成于晚三叠世 (230~200 Ma),被划分为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侵入岩有关的远端金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和MVT型铅锌矿床4种主要类型。在空间上,华南三叠纪矿床存在成矿元素分带性,由西向东依次为MVT型铅锌矿床、卡林型金矿床、侵入岩有关的远端金锑矿床、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华南5个成矿区带普遍存在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叠加成矿作用,在南岭西段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和滇东南老君山地区还发育加里东和印支期的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在构造上是一条经历了多期构造旋回叠加的早古生代复合型造山带,花岗质岩浆作用研究对揭示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锆石U-Pb年代学统计结果表明,祁连地区花岗质岩浆活动可以分为7个大的阶段,包括古元古代早期(2 470~2 348 Ma)、古元古代晚期(1 778~1 763 Ma)、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1 192~888 Ma)、新元古代中期(853~736 Ma)、中寒武世-志留纪(516~419 Ma),泥盆纪-早石炭世(418~350 Ma)以及中二叠世-晚三叠世(271~211 Ma)。其中古元古代早期发育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和准铝质低钾拉斑-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记录了早期的陆壳增生及改造事件。古元古代晚期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质A型花岗岩,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产物。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以过铝质-强过铝质钙碱性-钾玄质S型花岗岩为主,新元古代中期以准铝质-强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为主,分别对应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和裂解事件。中寒武世-志留纪花岗岩是洋陆转换过程中的产物,约440 Ma加厚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低Mg埃达克岩的广泛出现指示祁连地区全面进入碰撞造山阶段。泥盆纪-早石炭世花岗岩代表后碰撞伸展阶段岩浆岩组合,发育准铝质-强过铝质低钾拉斑-钾玄质等一系列花岗岩。中二叠世-晚三叠世花岗岩以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为主,有少量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是宗务隆洋俯冲消减以及碰撞后伸展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初论华南加里东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南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类在强度和广度上仅次于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前人对于
加里东期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报道较少,早期的研究甚至认为加里东期花岗岩一般不成矿。本文根据对近年来在某些地
区和矿床出现的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及相关矿化现象的初步研究成果,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调研,提出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
岗岩类与该地区钨锡等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某些加里东期
花岗岩、尤其是那些演化比较充分的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可能在晚阶段直接形成矿床,如湘东南的彭公庙、桂北的牛塘界、
桂东北的桂岭、右江地区的钦甲等花岗岩体,但是其重要性相对较小;(2)某些加里东期花岗岩可能为该地区较晚期的成
矿作用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如在赣南的石雷、粤北的梅子窝等钨矿床可能有这种情况,在湘南的益将,加里东期的石
英闪长岩为风化壳型稀土- 钪矿化直接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3)更为重要的是华南地区正是从加里东期开始进入了陆内
演化的阶段,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开启了以地壳物质重熔为主的华南大花岗岩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幕,标志着华南陆壳进
入不断成熟、亲石成矿元素不断向陆壳富集的阶段,多旋回花岗岩浆活动及其演化使钨锡等金属元素在燕山期花岗岩中高
度富集,并最终导致了华南地区举世瞩目的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牛山杂岩体位于华北地块南缘。野外侵入关系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显示,其由晚三叠世(印支期)和晚侏罗(燕山期)花岗质岩石组成。印支期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和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23±1Ma、222±1Ma和214±1Ma; 燕山期为中粒-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粒-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分别为152±1Ma和146±1Ma。印支期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的SiO2相对含量低、富碱、高铝,为钾玄系列,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印支期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富硅、碱、高铝、低镁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准铝质-过铝质Ⅰ型花岗岩;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高硅和铝、富碱,低镁的特点,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Ⅰ型花岗岩。组成老牛山杂岩体的花岗岩从早到晚SiO2含量由低变高,MgO、CaO和Na2O由高变低。各期次岩石均表现出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有较弱的铕异常。两期花岗质岩石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印支期花岗质岩石的全岩εNd(t)为-11.3~-14.87,tDM为1.7~1.9Ga,锆石的εHf(t)为-9.57~-25.11,tDM2为1863~2841Ma;燕山期花岗岩的全岩εNd(t)为-13.32~-16.83,tDM为 1.7~1.9Ga,锆石的εHf(t)为-18.28~-24.79,tDM2 为2360~2767Ma,表明该杂岩体的源区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可能与太古宙太华群相似,印支期有年轻地幔物质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不仅是一个特征显著的构造-岩浆岩带,而且也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对该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本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均系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晚三叠世花岗岩具有更高的K2O/Na2O比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中等初始锶比值和偏负的εNd(t)值表明它们主要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深熔或重熔,并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发育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的中三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30~237Ma,大多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的晚三叠世高分异富钾花岗岩形成于204~228Ma,表明大约240Ma祁漫塔格主造山已由挤压转入伸展并伴有幔源岩浆活动,晚三叠世后演化到后碰撞阶段;中晚三叠世花岗岩与本区密集产出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时空与成因关系密切,具有重要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各花岗岩体地质构造特征、有关的热物理参数及主体花岗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采用简化的立方体数学模型计 算得出:南岭地区8个花岗岩基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温度所需的时间(Δtcol)为3.9(金鸡岭)~5.5 Ma(九峰); 由于结晶潜热释放而使结晶过程延长的时间(ΔtL) 为2.6~3.5 Ma ;花岗岩浆侵位后产生的放射成因热使结晶过程延长的 时间(Δt A)为 5.2(陂头)~45.1 Ma(姑婆山) 。南岭地区 8 个燕山早期花岗岩基的侵位—结晶时差(△t ECTD)为 12.1(陂头) ~52.2 Ma(姑婆山), 结合锆石U-Pb年龄通过反演计算得出其侵位年龄 (tE ) 为194.4 (陂头)~219.3 Ma(九峰)。这为 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基属于印支期侵位提供了重要的岩浆动力学佐证, 揭示出近东西向展布的南岭晚中生代造山带具有印 支期构造格架(以侵位年龄为代表)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以锆石 U-Pb 年龄为代表) 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20.
川、滇、黔接壤地区铅锌矿床的分布受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的控制。天宝山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变形的应力、应变场的分析显示与区域变形相对应的区域性应力场有印支晚期和燕山期两期,其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NWW向和SSW向,印支晚期区域性近东西向的挤压是形成NWW向容矿的张性断裂的主要动力,该期为主构造期;燕山期NNE-SSW向的区域性挤压应力,具有引发区域性NEE向张性容矿构造的条件。结合区域岩浆活动和矿床同位素年龄资料的分析,认为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发生的两次区域性小规模的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有较密切的联系,岩浆活动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和热能。构造应力、应变场所反映的构造期次、区域性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与铅锌矿床的成矿在时间上是同步的。该地区铅锌矿两期主要的成矿作用分别和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兰坪-思茅地块碰撞、义敦弧与扬子板块碰撞,以及早侏罗世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洋打开、扩张的时间一致。该地区两期主要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晚期和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