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南三江构造体系突出表现为以昌都-兰坪-思茅地块为中轴的不对称走滑对冲构造,次为与走滑断裂相伴的伸展滑脱、走滑拉分盆地构造体系,再次为块体内部的近北东、北西向走滑断裂系。西南三江造山带构造体系演化分为挤压收缩变形、走滑深熔热隆、走滑剪切伸展、走滑剥蚀隆升等4个阶段。自晚白垩世开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西南三江造山带对冲体构造体系初始形成。自渐新世开始,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楔入欧亚大陆,印度板块与扬子克拉通构成力偶,两者相向、相对运动,挤压与剪切特提斯大洋缝合带及两大陆边缘弧盆系等地质体,西南三江造山带对冲体构造体系进一步发展,近南北向剪切走滑构造体系形成,构造方向也由近东西转为近南北向。而与近南北向主走滑断裂带之相伴的伸展滑脱构造、拉分盆地,块体内部近北东、北西“X”型剪切走滑断裂同时相伴形成。这样,就形成了西南三江造山带大规模的对冲、走滑、旋转及其伴生的伸展、拉分盆地构造的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中根据北美大陆西南边缘造山带的构造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特征,建立了反S状大陆边缘造山带的三维构造力学模式,指出阿拉斯加地区为弧形右旋剪切隆升造山带;科迪勒拉造山带为直线右旋走滑造山带;马德雷山以南,延至加勒比海为一左旋沉降‘旋扭沟-弧-盆系统’。以此模式检验欧亚大陆南缘造山带,确定从阿尔卑斯经扎格罗斯、喜马拉雅至印度尼西亚蜿蜒曲折的山链是由四个反S状造山带连锁而成,导致它们的分解为四个构造体系的原因,与南半球冈瓦纳大陆裂解有关。依据上述的区域构造规律,作者认为青藏高原内部结构的原型为旋扭沟-弧-盆系统,属帕米尔—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反S状造山带尾弧的组成部分。后经印度板块俯冲、青藏—三江—印度尼西亚反S状造山带头部弧右旋隆升两组动力系统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3.
东特提斯多弧一盆系统演化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自70年代以来,以板块构造观点分析特提斯演化已有三种模式,即"剪刀张"、"传送带"和"手风琴运动与开合"模式。所有这些模式都是以一个联合古陆的形成和特提斯是泛大洋(古太平洋)中一个海湾的假设为前提,或以冈瓦纳大陆裂离、亚洲大陆增生为基点。随着对东特提斯(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主体)地质构造演化的认识深化,特提斯演化、造山作用的解释由两陆(劳亚和冈瓦纳)一洋(特提斯)模式转变为三陆群(劳亚、冈瓦纳、泛华夏)二洋(特提斯和古亚洲)的特提斯多弧-盆系统洋陆转换演化模式,即多岛弧造山模式。这一多岛孤造山模式源自大陆地质,尤其是在中国西部造山带、盆地长期的地质考察研究实践。
运用多岛弧造山模式,反思青藏高原及邻区山盆系统的地质事实,深刻认识到在东特提斯发现的许多由消减洋壳和消减杂岩所组成的蛇绿混杂岩带中,"三位一体"的蛇绿岩多数是"小洋盆"、弧后盆地、岛弧边缘海型,既存在早古生代岛弧、陆缘弧和晚古生代的火山孤,又有中生代的陆缘弧、岛弧。多岛弧-盆系统的存在意味着大洋岩石圈的存在、消减和转换。特提斯大洋岩石圈至少从古生代到中生代历经发生、发展到萎缩、消亡的长期连续的复杂的演化过程。古特提斯是原特提斯的继承和发展。中生代东特提斯也不是古特提斯洋消亡后重新打开,有部分特提斯洋壳可被随后的印度洋归并。
早古生代时,在泛华夏大陆群西侧已经出现昆仑前锋弧和康滇海岸山陆缘弧。昆仑北侧奥陶纪时的多岛弧-盆系统的形成,受原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双重制约,类似于东南亚多岛弧-盆系受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双向俯冲。
从昆仑前锋弧和康滇陆缘弧裂离出的唐古拉-他念他翁残余弧构成泛华夏大陆西南缘的晚古生代前锋弧,羌塘-三江的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是弧后扩张、多岛弧-盆系统发育、弧-弧碰撞、弧-陆碰撞的演化史。
特提斯洋南侧的冈瓦纳大陆北缘,已有证据表明存在从石炭纪开始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的信息。中生代是西藏群岛的弧-盆演化史。
根据东特提斯时空结构单元的岩石组合和弧-盆系统共生规律,提出东特提斯演化多岛弧造山模式的假说,是阐明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转化的关键。我们相信多岛弧造山模式具有潜在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西南三江地区地处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结合带,是古特提斯构造域的东延部分。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区域内自西向东形成了澜沧江缝合带、昌宁-孟连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及甘孜-理塘缝合带,其中昌宁-孟连缝合带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主洋盆闭合后的残余。作为古特提斯洋的重要分支,金沙江洋的形成与演化长期受  相似文献   

5.
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的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和构造演化受特提斯洋的控制.通过综合分析前人对羌塘-三江地区大量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学及构造学等研究资料,对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各分区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盆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各个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探讨了该区的大地构造演化:早古生代该区主体属于大洋环境;晚古生代随着特提斯洋向南东、北东方向的俯冲,该区开始发育一系列活动陆缘沉积盆地,产生金沙江弧后洋、澜沧江弧后洋和甘孜-理塘弧后洋,形成多岛洋弧盆系;中生代,随着特提斯洋向北东的俯冲消减,弧后洋逐渐闭合,羌塘-三江地区发生大规模弧-弧、弧-陆碰撞增生,逐渐转化成陆.随着白垩纪特提斯洋的闭合,印度板块与中国西部碰撞、造山,羌塘-三江地区发育陆内盆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构造-地层大区划分新方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大陆是由泛华夏陆块群、劳亚和冈瓦纳2个大陆边缘、3个大洋(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太平洋)洋陆转换逐渐集合 长大而成的.在中国大陆增生过程中,经历了多个大洋岩石圈板块构造向大陆岩石圈构造转换、增生、碰撞聚集,形成了以华 北、塔里木、扬子为核心的3个陆块(地台)区、8个造山系(阿尔泰-兴蒙、天山-准噶尔-北山、秦-祁-昆、羌塘-三江、冈 底斯、喜马拉雅、华夏、台东)镶嵌组成的复式大陆.在造山系中,还包含了大洋消亡、陆陆碰撞形成的6个对接带(额尔齐斯- 西拉木伦、南天山、宽坪-佛子岭、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雅鲁藏布、江绍-郴州-钦防).根据中国大陆的上述地 史演化特点,提出按陆块区(地台区)、造山带区和对接带区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造山带区洋-陆转化 时间、生物古地理区系、地层类型与地层序列等9条原则进行全国构造-地层大区综合区划新方案.上述3大陆块区、6大对接 带和8大造山系构成了中国大陆的17个构造-地层大区.   相似文献   

7.
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认识大陆地质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东特提斯30多年来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现今西南太平洋区域弧盆构造体系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板块构造登陆的现实主义替代模型-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之间的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是板块构造登陆的入门向导,是认识大陆地质演化的关键。基于该模式研究认为,特提斯大洋最初开始于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晚前寒武纪晚期,比太平洋体系更老。青藏高原形成受控于不同时期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构造演化,一系列弧后或弧间盆地消亡、弧-弧或弧-陆碰撞的岛弧造山作用实现大陆边缘增生。该现实主义模式即可成功地解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亦可为现在和将来特提斯构造域与亚洲大陆的地质工作所检验。多岛弧盆系构造的识别与深入研究不仅在造山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全面解剖造山带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与演化历史,而且对于分析前寒武纪大陆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2,(1):前插1-前插2
"西南三江"位于中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并流地区,是特提斯构造带由东西转向近南北的转折部位,该构造域完整记录了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特提斯洋形成与消亡,以及随后两个大陆拼合、碰撞等地质演化历史,是全球最复杂的造山带和中国最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之一.数十年来,前人在西南三江地区开展了基于翔实地质资料的深...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3,自引:33,他引:63  
在世纪之交,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青藏高原近百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神秘的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结构、组成、演化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喜马拉雅奠基于5.5亿年左右的泛非造山事件基底上,历经奥陶纪至泥盆纪台地沉积,并于石炭纪末转化为印度板块北缘的弧后伸展裂陷带;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曾是特提斯大洋南侧与冈底斯古岛弧带相对应的中生代弧后扩张盆地;冈底斯带曾经历了晚古生代岛弧造山作用;班公湖-怒江带两侧大量地质特征重大差异表明,班公湖-怒江带是冈瓦纳大陆北界,是印度(滇藏)地层区和华南(羌塘-三江)地层区的分界,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解体后显生宙特提斯大洋俯冲、消减、碰撞,最后消亡的遗迹。  相似文献   

10.
遵循刘宝珺院士提出的“构造控盆、盆地控相”指导思想,在系统厘定地层格架和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确定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从北往南依次发育:羌塘-三江多岛海、班公湖-双湖-怒江洋、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海和若干次级构造-古地理单元。班公湖-双湖-怒江洋是分隔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特提斯大洋,南羌塘地块是漂浮在特提斯大洋中的块体。本次重点对北羌塘前陆盆地和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沉积相带展布和古地理进行了研究。造成两个盆地沉积序列及古气候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地质事件。构造事件决定了盆地性质,盆地性质又控制了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北喜马拉雅盆地位于冈瓦纳构造域,晚三叠世盆地基底南浅北深,继承了古生代构造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印支造山作用不发育;北羌塘盆地位于泛华夏构造域,晚三叠世发育印支挤压造山作用及其前陆盆地沉积记录。盆地分析研究表明,北羌塘南部江爱达日那和热觉茶卡等地下三叠统康鲁组底部均发现灰紫色中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组成向上变细的海侵型地层结构,沉积相为滨岸三角洲;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沉积相为含煤盆地边缘三角洲。从沉积相展布型式和北东向古水流方向分析,三叠纪北羌塘沉积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羌塘中部双湖造山剥蚀区或“中央隆起带”。  相似文献   

11.
张雄华  黄兴  张孟  高璐  张克信 《地学前缘》2021,28(5):362-379
中国石炭纪构造活跃,在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塔里木地块等稳定块体间存在着大量造山带,尤其存在着北天山洋、南天山洋、布青山—勉略洋、金沙江洋、甘孜—理塘洋等多个洋盆中的洋板块地层,大地构造分区极为复杂。传统的地层区划主要考虑稳定的地块区,按目前的地理格局来进行地层区划划分。本文通过大地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阶段相结合,借鉴目前国内经典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对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进行区划,共划分出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大区、华夏地层大区、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印度地层大区等11个地层大区及若干地层区。其中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阿尔泰—兴蒙多岛弧盆系,发育洋板块地层及大量岛弧火山岩,分为阿尔泰地层区和兴安地层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额尔齐斯—西拉木伦大洋盆,包括大量岛弧带地层及洋板块地层,分为北准噶尔地层区及西拉木伦地层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天山—北山造山系,发育大量火山岩,分为南准噶尔地层区、北天山地层区、南天山地层区、伊犁地层区及额济纳—北山地层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塔里木陆块、塔东南—敦煌隆起及阿拉善地块,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局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分为塔里木地层区和阿拉善地层区;华北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华北陆块及贺兰山陆缘裂陷盆地,主要为稳定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分为贺兰山地层区、华北地层区及华北地块北缘地层区,其中华北地层区缺乏密西西比亚纪地层;秦祁昆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秦祁昆造山系,分为祁连地层区、东昆仑—柴达木地层区、西昆仑地层区、秦岭地层区、南秦岭—苏鲁地层区;扬子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扬子陆块,分为盐源—丽江地层区、中上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区、湘浙赣地层区及滇黔桂地层区,主要为稳定的碳酸盐沉积,仅湘浙赣地层区见现有较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华夏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武夷—云开造山系,分为粤闽地层区、粤南地层区、钦防地层区、琼北地层区、琼中南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除钦防地层区为一套深海—半深海硅泥质沉积外,其他地层区主要为滨浅海沉积及少量海陆交互相沉积;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系,包括多个稳定的小型地块及其间的蛇绿混杂岩带,洋板块地层发育,分为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勉略地层区、金沙江—哀牢山地层区、中甸—昌都—思茅地层区、鲜水河—甘孜—理塘地层区、北羌塘地层区及甜水海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班公湖—双湖—怒江—孟连大洋盆,主要为洋板块地层;印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印度大陆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以发育冈瓦纳大陆特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及冰成岩为特征,分为冈底斯地层区、北喜马拉雅地层区及保山地层区。简单介绍了各地层大区、地层区及部分地层分区内的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及地层序列。结合实例提出了中国石炭纪地层格架建立的原则,对各地层区系石炭系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对比,建立了其地层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2.
西南“三江”造山带大地构造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三江”造山带由多条缝合带及其间多个大小不等的中间陆块构成,其大地构造属性与划分方案历来受地学界关注与争论。本文以大地构造相理论为切入点,将西南“三江”造山带划分出11个一级及其若干二级大地构造相,包括俯冲、消减杂岩、仰冲等一级大地构造相以及与其相伴的后造山及走滑大地构造相。俯冲大地构造相类包括块体变质相、前陆褶冲相、前陆盆地相;消减杂岩大地构造相包括洋壳残片相、陆壳残片相、增生变质杂岩相、活化基底相、侵入岩相、上叠磨拉石相;仰冲板块大地构造相包括弧前盆地相、岛弧相、弧后及弧间盆地相。特提斯洋向北消减,使泛华夏大陆群各块体先拼接,其后弧后扩张、闭合、造山,从而形成了“三江”造山带“多缝合带”、“多陆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Basins within the African sector of Gondwana contain a Late Palaeozoic to Early Mesozoic Gondwana sequence unconformably overlying Precambrian basement in the interior and mid-Palaeozoic strata along the palaeo-Pacific margin. Small sea-board Pacific basins form an exception in having a Carboniferous to Early Permian fill overlying Devonian metasediments and intrusives. The Late Palaeozoic geographic and tectonic changes in the region followed four well-defined consecutive events which can also be traced outside the study area. During the Late Devonian to Early Carboniferous period (up to 330 Ma) accretion of microplates along the Patagonian margin of Gondwana result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acific basins. Thermal uplift of the Gondwana crust and extensive erosion causing a break in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 characterised the period between 300 and 330 Ma. At the end of this period the Gondwana Ice Sheet was well established over the uplands. The period 260–300 Ma evidenced the release of the Gondwana heat and thermal subsidence caused widespread basin formation. Late Carboniferous transpressive strike-slip basins (e.g. Sierra Australes/Colorado, Karoo-Falklands, Ellsworth-Central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in which thick glacial deposits accumulated, formed inboard of the palaeo-Pacific margin. In the continental interior the formation of Zambesi-type rift and extensional strike-slip basins were controlled by large mega-shear systems, whereas rare intracratonic thermal subsidence basins formed locally. In the Late Permian the tectonic regime changed to compressional largely due to northwest-directed subduction along the palaeo-Pacific margin. The orogenic cycle between 240 and 260 Ma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Gondwana fold belt and overall north–south crustal shortening with strike-slip motions and regional uplift within the interior. The Gondwana fold belt developed along a probable weak crustal zone wedged in between the cratons and an overthickened marginal crustal belt subject to dextral transpressive mo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orogenic cycle was the formation of mega-shear systems one of which (Falklands-East Africa-Tethys shear) split the supercontinent in the Permo-Triassic into a West and an East Gondwana. By a slight clockwise rotation of East Gondwana a supradetachment basin formed along the Tethyan margin and northward displacement of Madagascar, West Falkland and the Gondwana fold belt occurred relative to a southward motion of Africa. Received: 2 October 1995 / Accepted: 28 May 1996  相似文献   

14.
位于印度板块北缘和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之间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属于喜马拉雅造山带,是特提斯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奥陶纪至古近纪约5亿年期间发育一套基本连续的海相沉积,厚度达14 km,是研究特提斯洋形成演化的最佳地区。作者在对该区显生宙地层主干剖面和辅助剖面详细观察研究以及区域地质调查填图的基础上,将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显生宙沉积地层划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3个沉积相组、15个沉积相和若干个沉积亚相。作者通过对该区沉积盆地的地层系统、沉积相、沉积特征的系统研究,将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显生宙沉积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1)奥陶纪-泥盆纪为稳定陆表海演化阶段;2)石炭纪-二叠纪为大陆裂谷盆地演化阶段;3)三叠纪-侏罗纪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阶段;4)早中白垩世为前陆早期复理石盆地演化阶段;5)晚白垩世-古新世为前陆晚期磨拉石盆地演化阶段;6)古近纪-第四纪为造山隆升断陷盆地形成演化阶段。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显生宙沉积盆地经历了由陆表海盆地-大陆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着重介绍了洋板块地层的概念、模式、组成及失序变化特征。造山带混杂岩和大陆边缘增生复合体是经历俯冲碰撞消亡后的古洋沉积记录,利用微体古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可以重建造山带混杂岩和大陆边缘增生复合体的原始地层。洋板块地层(学)是用来描述沉淀在洋壳基底之上的沉积岩和火成岩序列的术语,其开始于洋中脊形成,终止于该洋中脊被移入到汇聚边缘增生楔。从造山带混杂岩中重建的古大洋地层的基本组成大体相似,但因大洋岩石圈的岩浆背景不同,造成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洋板块地层组成也会有差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通过对不同类型洋板块地层进行分类,介绍了如何从经历碰撞造山过程的增生造山带进行洋板块地层的重建。引入“洋板块地层学”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因俯冲增生而消亡的具有洋壳基底的构造洋盆和边缘海盆地的地层单元进行重建,恢复已消失洋的地层组成单元,这对造山带地层解析、造山带构造古地理恢复、重大构造变革期古地理学研究和板块重建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格架及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位于扬子板块南缘江南造山带东段,经历了晋宁早期俯冲和晚期碰撞两个造山阶段,自北而南可划分为九岭褶皱变形区、鄣公山构造混杂岩带、江山-绍兴对接带,其间均以区域性构造带相隔,变形强度依次增强,中元古代变质地层分属于史密斯、有限史密斯、非史密斯地层范畴,难以建立总体地层层序而区别于传统的“史密斯”地层;同时,该套地层又形成于元古代扬子、华夏两板块的张开-闭合过程中的统一大地构造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而有别于“地体构造”、“构造混杂岩”;依据地层组成结合岩石化学研究,在“构造混杂岩”基础上建立了“双列岛弧”的“沟弧盆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评述了增生造山作用的研究历史和进展,认为增生造山作用贯穿地球历史,是大陆增生的重要方式。用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构造理解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提出巨型造山系的形成与长期发育的大洋岩石圈俯冲制约的两侧或一侧的多岛弧盆系密切相关。在多岛弧盆系演化过程中的弧 弧和弧 陆碰撞,弧前和弧后洋盆的消减冲杂岩的增生,洋底高原、洋岛/海山、外来地块(体)拼贴等一系列碰撞和增生造山作用形成大陆边缘增生造山系。大洋岩石圈最终消亡形成对接消减带,大洋岩石圈两侧的多岛弧盆系转化的造山系对接形成造山系的联合体。拼接完成后往往要继续发生大陆之间的陆 陆碰撞造山作用、陆内汇聚(伸展)作用,后者叠加在增生造山系上,使造山过程更加复杂。对接消减带是认识造山系形成演化的关键。大洋两侧多岛弧盆系经历的各种造山过程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一个增生造山过程。多岛弧盆系研究对于划分造山带细结构非常重要,是理解造山系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的基础,并制约了造山后陆内构造演化。大陆碰撞前大洋两侧多岛弧盆系及陆缘系统更完整地记录了威尔逊旋回,记录的信息更加丰富。根据多岛弧盆系的思路对特提斯大洋演化提出新的模式,认为西藏冈底斯带自石炭纪以来受到特提斯大洋俯冲制约,三叠纪发生向洋增生造山作用,特提斯大洋于早白垩世末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8.
特提斯构造域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Klimmi和Ulmishek(1991)将全球已探明的油气可采储量分为四大域:特提斯域、北方欧亚域、南方冈瓦纳域和太平洋域。其中特提斯域内的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板块学说进入大地之后,给特提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阿尔卑斯-喜马拉邪念造山带是新特提斯海消亡的产物,而现今提出的古特提斯和基梅里造山带已突破Suess原提出的时空范围,其演化时间已延长到古生代,地域上已达亚洲中纬度地区。中国的青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西部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建造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志高  徐高中 《地质学报》2012,86(2):307-315
本文在分析中国北西部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的基础上,依据孕育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的基底构造性质,将其划分为板内陆台型、板缘褶皱造山带型和板缘过渡带型3种类型,板缘褶皱造山带型又进一步划分为洋侧造山带型和陆侧造山带型两个亚类。砂岩型铀矿的产出盆地与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和构造类型有关,砂岩型铀矿产出盆地主要为板缘褶皱造山带型,其次为板内陆台型。砂岩型铀矿对盆地沉积建造类型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其原始沉积均为一套温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灰色层,其岩石原生地球化学类型为黑色或灰色。中国北西部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可地浸的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层位或含矿建造主要为中、下侏罗统(J1-2)和上白垩统(K2),其次为下白垩统(K1),其他地质时期地层内铀矿床分布零星,成矿潜力很小。  相似文献   

20.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非史密斯地层和古海洋新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是一个构造混杂岩型非史密斯地层区,由不同时代的原地地层系统和异地地层系统的构造岩片构成。泥盆纪—石炭纪硅质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指示了勉略小洋盆的存在。区域背景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南秦岭为扬子板块北部边缘的一部分,中、晚寒武世以后开始分裂形成南秦岭裂陷槽。该海槽于中、晚志留世萎缩但未关闭,泥盆纪又进一步开裂逐渐形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晚泥盆世后期到早石炭世早期形成一开放小洋盆。早石炭世后期出现洋壳俯冲,从而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盆地。该洋盆可能持续到二叠纪,并于印支期最终关闭、碰撞和造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