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鞍本地区,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地层齐全。其中有鞍山式铁矿、菱镁矿、煤、粘土矿等沉积矿产,有古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有径向裂谷构造和纬向地粮构造。特别是在鞍山狭小范围内出现多期回归性垂直运动,蔚为地质构造奇观。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两极挤压构造运动史。  相似文献   

2.
太古宙地壳的构造样式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存在着垂向构造和水平构造两大不同的构造演化认识。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辽东鞍山地区广泛出露太古宙TTG岩系、绿片岩相变质的基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硅铁质沉积建造构成了典型的太古宙花岗-绿岩带。此外,花岗-绿岩带内丰富的构造变形记录,为探讨早期地壳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详细的野外宏观构造解析表明,鞍山东部白家坟、齐大山地区TTG岩系与(含铁)绿岩接触部位发育了陡倾滑韧性剪切带,代表了新太古宙地壳的垂向"穹脊构造"样式。基于I2VIS有限元差分方法模拟结果表明,鞍山地区花岗-绿岩带垂向构造成因应受控于新太古代末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造成的TTG上地壳岩石活化,粘度降低,密度变小,(含铁)绿岩建造与TTG岩石的密度差引起的拗沉作用。同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太古代垂向拗沉构造体制很可能是地球演化早期的一种壳-幔物质交换循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区分了“樱桃园组”岩石在元古主构造旋回的三幕变形,详细描述了各幕SFL组合和按区段进行了投影。主变形幕D1的构造最发育,F1控制着本区的岩性分布。构造序列及样式变化显示由高塑性向脆性的变形格式。本组与下伏的太古鞍山群变粒岩在构造序列、样式和变质相上都有显著差异,过去许多地质学家把二者混划为一个单位,统名“鞍山群”,属太古宙。但本组与上覆的辽河群(上元古)的构造样式和变质相却相似,故其时代相当于早元古Ferrian期。  相似文献   

4.
鞍山地区地质构造及深部铁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山地区是我国铁矿最集中的地区,已探明铁矿石近100亿t,但对该区地质构造和深部铁矿的认识仍然是不确定的,存在一些争议。不同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该区是属于向斜构造还是属于背斜构造,这些构造是怎样控制铁矿产出的,深部铁矿远景有多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对鞍山地区浅部地质构造及铁矿特征、岩(矿)石物性特点和重磁异常特征等综合研究基础上,采用剖面重磁异常人机交互反演技术对穿越东鞍山和齐大山铁矿区的重磁异常剖面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鞍山地区整体为以铁架山为中心的穹隆构造,而穹隆顶部存在环绕铁架山的向斜构造或"凹陷",该向斜构造控制了鞍山地区铁矿的分布,深部铁矿的规模远大于已探明的地表及浅部铁矿的规模,深部铁矿资源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大望海寨岩体钼成矿专属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望海寨岩体位于鞍山—华铜北北东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中部与大石桥—宽甸东西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交汇处,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母花岗岩,是鞍山—华铜构造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对大望海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钼矿成矿专属性,与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岩体特征极为相似,具有形成斑岩型钼矿床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6.
位于华北地台最北缘的夹皮沟金矿带太古代鞍山群主要由两类双峰式灰色片麻岩组成,其原岩均为TTG类古侵入体夹拉斑玄武岩质暗色包体,岩石化学上与国外许多太古代高变地体中的灰色片麻岩相似,因而不能作为地层来对待。原“鞍山群”可重新划分为白山镇片麻岩、夹皮沟片麻岩和北西向糜棱岩带三大岩石单元,两类灰色片麻岩之间有一些相似处,但也有许多重要差别,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构造地体。就现有同位素年代数据和野外产状建立了本区主要地质事件的序列。上述岩石单元的划分及主要地质事件序列的建立对本区构造属性的确定及地壳演化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期褶皱和构造置换是华北地台北缘太古宙鞍山群岩石中的主要变形特征,也是对太古宙鞍山群铁矿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宝华  屈奋雄 《地质与勘探》1996,32(6):12-16,27
多期褶皱和构造置换是华北地台北缘太古宙鞍山群岩石中的主要变形特征,也是对太古宙鞍山群铁矿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关于太古宙早期地壳演化构造机制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其焦点主要集中于水平构造还是垂向构造两大经典构造模式的探讨.对于早期地壳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早前寒武纪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部鞍山地区花岗-绿岩带内齐大山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揭示了该区新太古代垂向构造作用样式.研究结果表明,齐大山韧性剪切带内花岗质岩石长英质矿物塑性拉长特征明显,条带状构造发育,面理向NWW方向陡倾,不对称组构特征和矿物拉伸线理产状指示向NWW的陡倾正滑移剪切作用.变形岩石中的长英质矿物均发育中低温显微变形特征,石英C轴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构分析揭示石英以菱面<a>和底面<a>滑移系为主,岩石经历了中低温非共轴变形.根据矿物的变形行为以及石英的结晶优选方位推测变形温度约为400~500℃,岩石变形特征以位错蠕变为主.有限应变分析结果表明,靠近铁矿带方向,构造岩类型由L=S构造岩过渡为LS构造岩,岩石应变强度呈明显增强趋势.运动学涡度测量结果显示齐大山韧性剪切带内大多数岩石样品的Wk值大于0.75,岩石形成于以简单剪切作用为主的一般剪切作用.对比花岗-绿岩带西侧的白家坟韧性剪切带,显示二者均具有相向的陡倾正滑移运动学特征,表明新太古代时期鞍山地区地壳构造演化模式以垂向构造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前言对鞍山地区地质构造,过去用地质方法进行研究,只能观察到前震旦纪以后盖层的地质构造.由于深部缺少足够的工程控制,以致对前震旦系地质构造的情况未得到正确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鞍山地区的前震旦系是一个短轴背斜构造(或穹窿构造),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向斜构造(均指主体构造而言).是前者还是后者?搞清这个问题对进  相似文献   

11.
辽宁本溪南芬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芬铁矿床成因类型为太古宙鞍山式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床,矿床规模为超大型,矿体形态和组构较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矿体由分布于太古宇鞍山群茨沟岩组中的3个铁矿层组成,控矿构造为单斜构造,矿体的规模、产状、矿物组成、品位(TFe)稳定.  相似文献   

12.
辽宁歪头山铁矿构造研究及构造控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歪头山铁矿屑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褶皱、韧性剪切带、断裂是矿区的主要构造形迹。通过构造解析,将矿区鞍山运动中的构造变形划分为3幕。利用共轭节理和断层擦痕反演,对矿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定向、定时研究,确定了各期构造应力场。最后,提出了歪头山铁矿“褶皱 韧性剪切带”控矿模式,新模式对矿区的采矿平面设计及寻找可能的漏矿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鞍山地区广泛分布着前震旦纪地层.多数人把这套变质岩系划分为鞍山群(太古代)和辽河群(元古代).鞍山群蕴藏着鞍山式铁矿,其研究程度较高.但前震旦纪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和复杂的地质作用,因此对若干地质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分析鞍山群基底构造入手,对本区铁矿的赋存特点及找矿方向作初步讨论.一矿区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岩石组合为绿泥(绢云母)片岩(千枚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磁铁石英岩(鞍山式铁矿),元古界辽河群,岩石组合为变质火山岩、石英岩、绢云母千枚岩夹磁铁石英岩(灵山式铁矿).二者共同组成本区古老结晶基底,上覆震旦系、寒武系、第四系等.鞍山群、辽河群普遍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前者尤甚,致使原区域变质岩石多呈  相似文献   

14.
辽南地区构造演化与构造控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辽南地区从太古宙到显生宙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构造变动,从老到新可相对划分出鞍山旋回、辽河旋回、印支旋回和燕山旋回四个构造旋回。该区金矿控矿构造主要是中生代前的东西向基底构造与中生代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控矿,故其金矿成矿带表现为东西成带、北东成行的构造控矿格局。叠加构造控矿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构造控矿型式。该区金矿形成与燕山早期同熔型花岗岩密切相关,基本上属于岩浆热液成因类型。矿体或矿化体多赋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歪头山地区是辽东鞍山群出露较好的地区,歪头山铁矿就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中。对该地区鞍山群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查明鞍山式铁矿的层位、类型、空间分布;而且对解决南北鞍山群铁矿对比,鞍山群地层层序都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本区变质杂岩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历史,不同时期的地质事件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影响的信息。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查明这些作用结果的主要关键之一是变质岩构造问题。 通过一九八○年的野外工作和室内整理,歪头山一带至少经历了三期变形作用,其中以第一期变形最为突出,表现最强烈,我们称为强期变形作用。这次变形是鞍山运动造成的结果,第二期变形可能是辽河群变形期迭加的表现,而第三期变形有可能属中生  相似文献   

16.
鞍山地区是中国早前寒武纪铁矿主要集中区之一。铁矿床类型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铁矿储量百亿吨,但主要蕴藏在鞍山周围。统称“鞍山式铁矿”。该区铁矿层位和时代归属一直存在重大分歧。六十年代以来很多地质学者发表过不少论著,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近两年来我们在张秋生教授的指导下,在研究辽宁北部太古宙地质构造的基础上,对本区各主要铁矿区含铁层位进行了划分对比,尤其对两个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群鞍山群辽河群接触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研究。确定了元古宙与太古宙不整合构造界面的存在,进而认为鞍山地区铁矿层位均属鞍山群。鞍山地区主要含铁层位只有一个——茨沟组,原樱桃园组应和茨沟组相当,其铁矿时代隶属早太古宇。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为地台古老变质群典型出露区之一,详细地质、构造研究对探讨地壳早期演化规律、鞍山铁矿床的成因及构造对矿体的控制规律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太古宙岩群构造的研究是鉴别古构造型式的基础,也是研究古构造型式对矿带、矿田、矿床及矿体的生成与分布规律的基础.辽宁省鞍本地区是太古宙鞍山群典型发育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基地,尽管这个地区开展工作较早,地质研究程度甚高,但是过去多侧重于地层划分和岩石学等方面的研究,在构造研究方面则缺乏系统性而又局限于传统构造学观点,因此许多复杂的地质构造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如该区的构造格架、构造期次划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铁矿的控制等,这些都是地质勘探及矿山开发部门所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鞍山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及其所属研究所、地质队以及鞍钢、本钢所属矿山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对本区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认识上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1984~1986年期间,曹熹、俞保祥、周裕文、卢静文和李桂林与东北地质勘探公司合作,完成了鞍山地区近300km~2面积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交了成果图件和“辽宁鞍山地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和花岗质岩石”专题研究报告。该项成果将在近期内组织评审。通过本次工作获得的主要认识是:  相似文献   

20.
该矿区位于天山—五阴山纬向构造带与新华夏张广才岭隆起带的交接部位。西邻开原幅的金凤岭、红透山东西向巨大复式背斜东延至此倾没,并被华夏式构造截断。东西向构造是该区的主要构造形迹,但燕山运动以后,受到新华夏系各种扭动构造的明显改造。矿区处于柳河地堑西北边缘太古代地层内,柳河地堑长80km,宽9—15km,由侏罗—白垩系陆相火山岩组成,与太古界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含矿岩石为燕山期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类,与铼罗—白垩纪火山岩是同源岩浆产物。岩体受北东向吉乐—龙头压扭性断裂控制,沿NE70°方向呈椭圆形分布,长约2000m,宽约600m,与太古界鞍山群呈侵入接触关系(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