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曾惠芳 《岩矿测试》1996,15(2):92-96
研究了共沉淀分离富集贵金属元素的条件,选定在pH1.5溶液中,Mn作捕集剂,NaBH4为还原剂,使Ru(Ⅵ),Rh(Ⅲ)、Pt(Ⅳ)、Pd(Ⅱ)、Ir(Ⅳ)和Au(Ⅲ)贵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态沉淀物,沉淀经体积分数为50%的王水溶解后用ICP-MS测定。样品测定限Rh、Ir、Au为1ng/g,Ru、Pt、Pd人2ng/g。方法的RSD(n=10)为10% ̄25%,经几种岩石标样验证,其结果与标准值相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共沉淀分离富集贵金属元素的条件,选定在pH1.5溶液中,Mn作捕集剂,NaBH4为还原剂,使Ru(Ⅵ)、Rh(Ⅲ)、Pt(Ⅳ)、Pd(Ⅱ)、Ir(Ⅳ)和Au(Ⅲ)贵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态沉淀物,沉淀经体积分数为50%的王水溶解后用ICP-MS测定。样品测定限Rh、Ir、Au为1ng/g,Ru、Pt、Pd为2ng/g。方法的RSD(n=10)为10%~25%,经几种岩石标样验证,其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刘家军  郑明华 《岩石学报》1999,15(1):145-154
西秦岭寒武系中的硅岩是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岩石之一。含矿硅岩呈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硅岩单层厚度一般为30~200m。主要成分SiO2平均含量高达95.30%,其余为FeO、Fe2O3和有机炭等。硅岩的Al/(Al+Fe+Mn)比值低于0.3(平均0.153),投点于Fe/Ti-Al/(Al+Fe+Mn)图解和Al-Fe-Mn三角图解上,均落于热水沉积物区。硅岩中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不仅含有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如Cu、Cr、Pt、Pd、Os等),而且还含有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如W、Mo、U等)。硅岩中稀土以总量(3.29~100μg/g)低和铈亏损为特征。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比值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硅岩的δ18O值为17.60‰~23.24‰,据此得到它形成的温度为70.9℃~118.1℃。硅岩的δ30Si值主要为+0.4‰~+0.8‰。上述硅岩的特点均显示其与喷流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硅岩中P2O5含量、Sr/Ba比值、δCe值以及δ30Si值表明,它主要是在深海—半深海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辽吉内生硼矿分布于宽甸群的高小岭组(Pt1kn4)、老营沟组(Pt1kn6)和砖庙组(Pt1kn7)地层中。在硼矿床中,硼镁铁矿-硼铁矿系列的矿物有富镁硼铁矿、富铁硼镁铁矿和富镁硼镁铁矿。它们的矿物学特征取决于j值[FeO/(FeO+MgO)],f值增大,硼镁铁矿的反射色、反射多色性和偏光色明显;红外光谱则表现为ν2和ν4的振动频率低移;晶胞参数a0和c0增大。f值减小,颜色、多色性变化明显。从Pt1kn4→Pt1kn6→Pt1kn7,硼镁铁矿的f值逐渐减小,氧化系数增大,其形成向着富镁、氧化程度高的方向演化。硼镁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具有含硼层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北部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的发现及其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荣阁  隋德才 《现代地质》1995,9(2):142-148
笔者参加内蒙区调工作,首次于本区发现了早元古代变质岩系。该岩系由3个岩组组成,一是花敖包特正变质岩组(Pt1bh),二是昌特敖包副变质岩组(Pt1bc),三是阿木乌苏条带状混合岩组(Pt1ba)。对各岩组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这是一套深变质岩系,近似于下地壳岩石组合。其Rb-Sr等时线测年资料与印支期花岗岩源区年龄为17~19亿a,是目前本区发现的最古老的变质岩系,它经历了大面积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贵方  周艳梅 《岩矿测试》1998,17(2):134-137
研究了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与Pt(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乙醇存在下,10~32mol/LH3PO4介质中,试剂与Pt(Ⅱ)15min即形成稳定的紫蓝色配合物,并至少稳定24h。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8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73×104L·mol-1·cm-1,其组成为nPt(Ⅱ)∶n5BrPADMA=1∶1,Pt(Ⅱ)的质量浓度在0~10mg/L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用于二次合金管理样及催化剂中铂的直接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精密度好,RSD<0.5%(n=6)。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南秦岭印支期(—200Ma)宁陕岩体群中8个花岗岩类岩体的Pb、Sr、Nd同位素组成。宁陕岩体群花岗质岩石以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初始(87Sr/86Sr)t比值变化于0.70495—0.70908之间,εNd(t)值变化于-2.41—-8.55之间,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变化于1.20—1.71Ga之间,从该岩体群的东部到西部,呈现εNd(t)逐渐降低而TDM逐渐增高的规律变化。宁陕岩体群的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于南秦岭的深部地壳,在岩浆源区中,类似南秦岭耀岭河群的基性火山岩占有主要比例,南秦岭较古老的地壳物质仅有少量参与,然而,从该岩体群的东部到西部,这种古老地壳物质参与比例逐渐增高。根据花岗岩对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的指示,佛坪穹窿的深部地壳主要由垫托于佛坪群之下的晚元古代基性岩浆物质组成。从该穹窿的东部到西部,地壳深部含有古老地壳物质的比例逐渐增高,由此反映佛坪穹窿的深部地壳物质呈现出东西分带,具南北向构造,这不同于佛坪穹窿地表浅部物质的环形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陕南汉中碑坝地区是扬子克拉通少数可能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地区之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后河“群”主要岩石类型之一的TTG片麻岩形成时代约为2400Ma,其REE和岩石化学特征与新太古代TTG片麻岩类似;混合岩类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其原岩或源岩的形成时代约为2700Ma的新太古代,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与钾质花岗岩或闪长质岩石相当,与太古宙高级区新太古代典型钾质花岗岩相近似;区内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200Ma,与区内混合岩化作用发生的时代稍早或基本一致;局部存在的变流纹岩与火地垭群铁船山组双峰火山岩属同一岩浆作用过程在区内不同区段的体现;后河“群”各类基底岩石有基本同一的Rb-Sr等时线年龄(1201Ma±240Ma),反映了元古宙中晚期构造热事件对早期各类岩石Rb-Sr同位素体系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伊利诺斯盆地顿区新泽西帕里什井的岩芯,认识了上奥陶统马科基塔群的两个沉积旋回,两个旋回内的有机磷(Corg),总硫(TS)有机碳中^13C的含量(δ^13Corg)氢指数(HI)和氧指数(OI)有机质抽提物(EOM)各不相同。每个旋回下部为暗棕色至黑色纹层状页岩,Corg值(1.0-3.0%),HI值(500~1000mg烃/g总有机磷和EOM值(1500-2500ppm)均较高,负δ^1  相似文献   

10.
海南戈枕剪切带构造岩石英组构和超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戈枕剪切带南部二甲-不磨地区糜棱岩类构造岩石英组构和超微构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表现在从剪切带边部至中心,从南西段到北东段,石英组构的剪切角由大变小,由单极密环带组构向多极密环带组构变化。用位错密度法和重结晶石英粒度法估算的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值,以剪切带北东段中心(245.6MPa,3.34×10 ̄(-13)/s)最大,向边部(162.9MPa,5.83×10 ̄(-16)/s)和南西段(149.1MPa,4.63×10 ̄(-16)/s)变小,表明剪切带北东段中心处于韧性域,边部和南西段处于韧脆性域。用这些资料较好地解释了该区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含金地质体及工业矿体(富矿包)的产状等。  相似文献   

11.
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楔入及其地质效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迦巴瓦构造结由其核 喜马拉雅构造单元和周边的冈底斯构造单元、雅鲁藏布构造单元组成。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为构造楔入体,两侧发育有右旋和左旋走滑断层系,构成南迦巴瓦楔入同迦巴瓦构造结的楔入作用,使雅鲁藏布缝合线横推错位,形成滇藏涡旋构造,并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迦巴瓦楔入构造的形成一印度板块连续的向北汇聚推挤作用发生反时针旋转有关,并可分为点碰撞(45Ma前)、碰撞楔入(45 ̄7Ma)和旋  相似文献   

12.
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岩群麻粒岩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侧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广泛出露有属冈底斯岩浆弧基底岩系的林芝岩群。笔者等在2001—2004年进行1∶25万林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雅鲁藏布江东岸的里龙及西岸扎西绕登一带,在林芝岩群下部中高级变质基性岩中新发现呈透镜状、饼状、瘤状、长条状、豆荚状等零星分布的麻粒岩。初步研究,化学成分具有富MgO,高CaO,低TiO2、K2O,Al2O3/TiO2比值接近20,与世界上典型玄武质科马提岩特征相似;稀土总量较底,类似于中—基性火山岩;原岩可能为一套富镁的超镁铁—镁铁质火山岩系。时代属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时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地貌形成响应时间域的定量估算,大峡谷与上游河道特征的时比,以及大峡谷入口处河湖阶地的沉积分析和定年研究.结合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和数值地貌分析成果,系统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现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大峡谷上游的河道在大峡谷形成之前分属不同的河流体系,大约在距今30kaBP前后,原属于帕隆藏布江水系支流的扎曲一直白河段因溯源侵蚀,袭夺了位于现今直白河段上游的古雅鲁藏布江水系,使得此前向南经南伊沟(纳伊普曲)流出高原的古雅鲁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江合二为一,雅鲁藏布大峡谷得以贯通和强烈的侵蚀下切,形成现今著名的大峡谷和大拐弯式样的流域结构。  相似文献   

14.
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花岗岩,据其空间展布、岩浆活动时间、成因类型和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应与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造山有关,同时说明本次造山作用可能是中生代的一次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第四纪的末次冰期、新冰期和小冰期期间,位于大峡谷入口处的则隆弄跃动冰川发生多次的快速前进,多次发生阻塞雅鲁藏布江事件,在大峡谷以上河段形成4期(Ⅳ~Ⅰ)的林芝古堰塞湖。14 C测年结果指示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堰塞湖分别发生在9760~11300aB.P.,1220±40~1660±40aB.P.和287±93~394±83aB.P.。估计Ⅳ~Ⅱ期堰塞湖库容量约2150km3,835km3和81km3。冰川阻塞湖坝的溃决释放突发性洪水,对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河段及下游地区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试论西藏南部上三叠统复理石郎杰学群与涅如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祥辉 《地质学报》2011,85(10):1551-1562
根据新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西藏南部仁布以东上三叠统复理石两套地层郎杰学群和涅如组的岩层特征、化石面貌、碎屑组成、沉积特性、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除亚相、岩层厚度分布、砂岩与板岩比例、重矿物ZTR指数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差异外,郎杰学群和涅如组的其他十余项特性(颜色、岩性、碎屑组分、重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17.
从三叠纪开始,西藏南部的沉积-构造特征开始发生分异,可区分出具不同沉积类型的4个带:1)喜马拉雅带——陆棚浅海;2)拉轨岗日带——上部陆坡深浅海—次深海;3)雅鲁藏布带——下部陆坡-陆隆次深海—深海;4)拉萨-邱桑带——早期陆内“裂陷槽”。三叠纪时,特提斯-喜马拉雅洋尚处于扩张初期,未形成宽阔的洋盆,也没有明显的俯冲,本区前三个带属于该洋盆南侧、印度板块北部的被动大陆边缘。株罗纪以后,洋盆两侧才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8.
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岩带划分、空间分布和岩浆活动的峰期、规模等方面,总结了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始于早侏罗世,在中新世达到峰期,且主要集中在20~10Ma;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冈底斯带过铝花岗岩岩浆活动具有由东到西、由南向北的迁移活动规律;西藏南部过铝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可划分为5期。  相似文献   

19.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构造特征及成因模式新见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东  王道永 《地质学报》2011,85(1):56-65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的蛇绿岩在西藏南部不同地段,表现形式并不相同.通过对缝合带中段的构造特征及蛇绿岩组合特征的深入研究,认为印度板块的大陆地壳北缘具有特殊的波状弯曲的几何边界--东西两端为向北突出的犄角,构造结之间为向南突出的弧形边界.这种特殊的边界条件,在新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中,新特提斯洋首先在突出结点处完成关闭,而...  相似文献   

20.
CENOZOIC COLLISIONAL DEFORMATION AND LITHOSPHER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1 DingLin ,ZhongDalai,Metamorphiccharacteristicsandgeotectonicimplicationsofthehigh pressuregranulitesfromNam jagbarwa,EasternTibet[J].ScienceinChina ,1999,42 (5 ) :491~ 5 0 5 .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sFoundationofChina (No .49732 10 0 )andNationalKeyProject (No . 19980 40 80 0 )forBasicResearchofTib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