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研究区位于北祁连山西段,区内出露有南北2个火山穹窿,分别为南侧的清水沟—香子沟火山穹窿和北侧的大柳沟—白柳沟火山穹窿;北侧穹窿中已发现的矿床均产出于穹窿周边,而南侧穹窿中目前发现的矿床产出于穹窿的中心,研究认为矿床与火山穹窿关系十分密切。矿田中铜多金属矿床均产出于酸性火山岩中, LA ICP MS单颗粒锆石U Pb测年,获得含矿酸性火山岩成岩年龄为(502.6±3.1)Ma,表明清水沟—白柳沟矿田成岩成矿时代为中寒武世,含矿火山岩系形成环境为大陆裂谷环境,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尕大坂矿田,区内已发现的矿床均产于北侧的大柳沟-白柳沟火山穹窿的酸性火山岩和基性火山岩的接触部位。对尕大坂矿床和郭米寺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及矿石化学成分的分析,认为矿床具"双岩石组合",是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的标志,主要为Zn-Pb-Cu型多金属矿床,属于黑矿型。通过对矿田黑茨沟组含矿火山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形成环境与弧后裂谷相似。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是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最重要时段,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成矿作用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根据矿床产出构造位置,将祁连山铁、铜多金属矿床分为4类:大陆裂谷型铁(铜)矿床、岛弧-岛弧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陆缘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扩张脊型铜矿床。镜铁山铁(铜)型矿床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作用过程中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东沟铜矿为晚寒武世大洋扩张脊火山作用的产物;白银矿田铜多属矿床是奥陶纪与岛弧-岛弧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石居里铜矿是晚奥陶纪弧后扩张脊有关火山作用的产物;红沟铜矿则是晚奥陶世陆缘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桦树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生全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03-107
桦树沟铜矿是镜铁山矿区与铁矿共生的铁铜矿床,其产出受后期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动带共同控制.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铁碧玉岩型和蚀变千枚岩型.矿石及含矿岩系的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矿床形成于近陆地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来自基性火山岩,硫、碳主要来自海水.矿床成因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5.
杨开辉  侯增谦  莫宣学 《矿床地质》1992,11(1):35-44,64
“三江”地区是我国一个主要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成矿区域,包括2个成矿带:①赠科—乡城矿带,主要产出伴随晚三叠世义敦岛弧裂谷火山作用形成的黑矿型Zn-Pb-Cu块状硫化物矿床;②昌宁—孟连矿带,以伴随保山—掸邦微陆块晚古生代裂谷火山作用形成的老厂型Pb-Zn-Cu和别子型Cu-Zn块状硫化物矿床为主,本文揭示“三江”地区,尤其是赠科—乡城和昌宁—孟连矿带的构造-火山-矿床的地质特征,阐明该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笔者以区域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为主线,从研究区域火山岩岩石学的角度探索北祁连山古板块构造体制与火山岩浆作用的关系,主要强调区域上不同特点火山岩的成因,其形成应直接与构造环境有关。作者的研究查明,从元古代末至泥盆纪,北祁连山经历了一个由大陆裂开→大洋化→洋盆扩张并俯冲消减→沟、弧、盆体系形成和完善→洋盆收缩闭合→碰撞造山的全过程,每一阶段均发育有相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海相火山活动。经确定有如下5种特定的火山岩浆产生环境:(1)元古代末-寒武纪大陆裂谷型火山作用,(2)寒武纪末-早奥陶世洋脊-洋岛型火山作用,(3)奥陶纪岛弧火山作用,(4)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火山作用,(5)晚奥陶世-志留纪海盆闭合期火山作用。作者的研究揭示,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与拉张环境下火山岩浆的产生密切相关。因为海底循环的热卤水在此类矿床的形成中起着决定作用,而这种循环作用受与拉张环境相伴的局部高热流和海底火山活动所驱动。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山加里东优地槽褶皱山系由厚层海相火山岩系和沉积建造组成。其内已经发现数十个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Cu(Fe)型(或红沟型)、Cu-Zn型(或蛇绿岩套型)及Cu-Pb-Zn型(或白艰厂型)。不同类型矿床分别形成于不同地质环境且趋向于在特定时-空范围产出:Cu(Fe)型矿床集中分布在南部达坂山成矿带,成矿与晚奥陶世双峰态细碧角斑岩系有关,矿床形成于弧间或弧后盆地环境;Cu-Zn型矿床分布在北部九个泉—错沟、猪嘴哑吧一银硐沟矿带,与早—中奥陶世蛇绿岩套有关,矿床形成于大洋扩张构造环境;Cu-Pb-Zn型矿床集中分布在祁连、白银成矿区,矿床产出与中寒武世中酸性石英角斑凝灰岩有关,形成于优地槽发展早期阶段裂谷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生全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03-107
桦树沟铜矿是镜铁山矿区与铁矿共生的铁铜矿床,其产出受后期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动带共同控制。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铁碧玉岩型和蚀变千枚岩型。矿石及含矿岩系的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矿床形成于近陆地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来自基性火山岩,硫、碳主要来自海水。矿床成因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该文中着重表达了3方面研究成果:在陈述清水沟-白柳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描述了已知工业矿床的基本特征,并将其类比为两类矿床,其一为Zn-Pb-Cu型小铁山式矿床,以展布于郭密寺北火山穹隆北东和南西两侧的下柳沟、弯阳河、下沟及郭密寺矿床为代表;其二为Cu(-Zn)型白银厂式矿床,以出露在黑河古火山穹隆北翼近核部的香子沟矿床为实例。成矿前期、成矿时期,以及成矿后期地质条件的分析与概括表明,该地区与白银厂地区在海相火山岩的成岩环境─—裂谷岛弧、火山岩组合──双峰式、古火山机构类型──古火山穹隆,以及成矿机制──海底热液对流循环成矿等诸多方面都具相似性,是寻找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良好地段。提出了该区此类矿床的综合成矿模式,相信它在本地区扩大寻找小铁山式矿床和突破性寻找白银厂式矿床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银厂矿区及外围是北祁连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主要地段.新元古代以来的大陆裂谷作用-活动陆缘的洋壳俯冲、弧后扩张-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及其所导致的强烈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岩浆侵入及变质作用,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成矿条件.区内既有与岛弧海相酸性火山作用有关的白银厂黑矿型Cu-Pb-Zn-Au-Ag成矿系列,又有与弧后扩张脊蛇绿岩套和基性火山岩有关的塞浦露斯型Cu-Zn(Co)系列;与大陆裂陷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流沉积型Fe-Cu-Zn-Pb系列以及陆内造山早期与韧-脆性剪切作用有关的Au-Pb系列和与酸性岩浆作用有关的Au-Cu系列等.石青硐-白银厂火山岩带是本区最有找矿潜力、也是快速实现找矿突破的首选区带;朵家滩-白银南-青城皋兰群变质火山岩带,是值得探索的大型喷流沉积型Fe-Cu-Zn-Pb矿床远景区;老虎山-银洞沟-崛吴山火山岩带的塞浦露斯型Cu-Zn(Co)矿床具有扩大资源量和进一步发现矿床的前景;韧-脆性剪切带型Au矿床及与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型Au-Cu矿床是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找矿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登红  陈毓川 《矿床地质》2001,20(2):112-118
文章初步厘定了与海相火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其成因,认为内生外成(沉)是其主要特征,即成矿物质主要由火山作用从深部提供,而矿石又是通过沉积作用在海底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从成矿类型的角度将块状硫化物矿床与BIF型或磁铁石英岩型矿床联系起来考虑。该类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演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球演化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2.
初论地幔热柱与成矿——以冀西北金银多金属成矿区为例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作者通过对冀两北金、银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规律和物探航磁、重力及遥感信息的综合研究,提出冀西北地区存在一个超越内蒙地轴与燕山褶皱带两个不同历史大地构造单元之上的中生代地幔热柱构造。文中例举了地幔热梓构造标志特征,探讨了地幔热柱构造地质作用(超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地幔热柱构造的壳幔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富公勤  石林 《矿物岩石》1996,16(1):1-16
陈家坝变质火山体系位于太古代扬子陆壳西北边部康略勉初始裂谷,是在裂谷纪大陆拉张后期所生成的一个浅海海底中-酸性火山体系,它包括同源成串的裂隙式火山机构、火山塌陷构造和塌陷被动侵位的岩塞。火山机构的五次喷发堵塞阶段与刘家沟组凝灰岩系的五个喷发沉积阶段,岩段之间有着明显的成因对应关系,原岩属于陆壳来源型的富镁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在较厚的近火山灰锥锥坡海底洼地相的角斑质火山尘凝灰岩层中,夹有含金  相似文献   

14.
北祁连西段古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岩性质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祁连西段古元古代火山岩是大陆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具典型的“双峰式”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斜长角闪岩和石英阳起石岩派生于上地幔,属大陆拉斑玄武岩—安山岩,而石英黑云母岩则来源于地壳。其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陆壳成分的混染,有较多的陆壳成分的卷入,它们的形成是地幔热柱和陆壳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彭素霞 《地质与勘探》2012,48(2):250-258
[摘 要]本文主要在先前一些研究者对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构造、海相火山岩和块状硫化矿床研究所获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上,重点从造山带的前寒武纪基底的物性特征,来分析和讨论所见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变火山岩类的物源区及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一些区域找矿思路。所得结论主要包括:(1) 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的真正基底应是从阿拉善或华北地块分裂出来的一套绿岩类型火山沉积建造,并以古元古宙的北大河群和龙首山群为代表;(2)北祁连造山带的基底从克拉通向大陆裂谷构造体制转换大致发生在早-中元古宙的分界时限(约1777Ma),并普遍以一套大陆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典型特征;(3)不同时代或不同构造体制下形成的火山岩,各有其不同的物源区和成岩模式。具体说,在元古宙 绿岩类型的火山岩的源区可能是克拉通早期由原始玄武质下地壳转变来榴辉岩或基性麻粒岩相,进入大陆裂谷构造体阶段,便转换为一种幔-壳双层岩源区模型,而晚期的次火山岩类的源岩明显是已经过先期大量改造或改变了中上地壳物质作为物源;(4) 按大陆裂谷成矿体系并结合以往一些区域调查资料,提出托莱山西段的小龙口-九个青羊地段可能是个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潜在远景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晚古生代以来苏门答腊火成岩划分出四个岩浆-构造旋回或岩浆活动期次(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并讨论其板块构造背景。结果表明:分布于西苏门答腊地体海西期酸性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地壳的火山弧I-型花岗岩带,其火山岩为大陆拉张带(初始裂谷)中的安山.玄武岩系列,而分布在东苏门答腊地体的大多数酸性侵入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性质。印支期西苏门答腊地体侵入岩为I-型花岗岩,属于火山弧花岗岩。印支期碰撞后板内岩浆活动带(廖内群岛-班加岛-勿里洞岛)的侵入岩以含锡s-型花岗岩为特色。燕山期以后的深成岩-火山岩活动的岩石类型和分布特征,受大陆拉张带(初始裂谷)及其相邻的洋岛的控制。燕山早期细碧岩属于陆缘裂谷火山岩。喜山期火山岩属于陆缘火山弧,其中橄榄玄粗岩落在洋岛玄武岩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交界线附近。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发育有大红峪期、串岭沟期等多期火山岩,产出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碱性基性岩,包括响质碱玄岩、碱玄质响岩、响岩、副长岩、粗面岩、粗面玄武岩和粗面安山岩。该岩石为碱性,Ti含量高,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贫高场强元素,显示其构造环境属拉张环境;微量元素比值和同位素分析显示岩浆为幔源,但受到大陆地壳的强烈影响,属裂谷环境。在该区发育有洞子沟、将军关、银冶岭、罗选厂、翟庄等一系列银多金属矿床(点)。这些矿床(点)在时间上和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在空间上相互关联,许多矿体直接产于火山岩或火山机构中,矿石中发育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的低温硫化物矿物黝铜矿、自然铜、碲银矿等,从而证明中—新元古代火山作用对该区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northeast (NE) Honshu arc was formed by three major volcano-tectonic events resulting from Late Cenozoic orogenic movement: continental margin volcanism (before 21?Ma), seafloor basaltic lava flows and subsequent bimodal volcanism accompanied by back-arc rifting (21 to 14?Ma), and felsic volcanism related to island arc uplift (12 to 2?Ma). Eight petrotectonic domains, parallel to the NE Honshu arc, were formed as a result of the eastward migration of volcanic activity with time. Major Kuroko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VMS) deposits are located within the eastern marginal rift zone (Kuroko rift) that formed in the final period of back-arc rifting (16 to 14?Ma).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NE Honshu arc is divided into six volcanic stages. The eruption volumes of volcanic rocks have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4,600?km3 (per 1?my for a 200-km-long section along the arc) of basaltic lava flows in the back-arc spreading stage to 1,000?C2,000?km3 of bimodal hyaloclastites in the back-arc rift stage, and about 200?km3 of felsic pumice eruptions in the island arc stage. The Kuroko VMS deposits were formed at the time of abrupt decrease in the eruption volume and change in the mode of occurrence of the volcanic rocks during the final period of back-arc rifting. In the area of the Kuroko rift, felsic volcanism changed from aphyric or weakly plagioclase phyric (before 14?Ma), to quartz and plagioclase phyric with minor clinopyroxene (12 to 8?Ma), to hornblende phyric (after 8?Ma), and hornblende and biotite phyric (after 4?Ma). The Kuroko VMS deposi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phyric rhyolitic activity before 14?Ma. The rhyolite was generated at a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from a highly differentiated part of felsic magma seated at a relatively great depth and contains higher Nb, Ce, and Y contents than the post-Kuroko felsic volcanism. The Kuroko VMS deposits were formed within a specific tectonic setting, at a specific period, and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volcanism of the arc evolution process. Therefore, detailed study of the evolutional process from rift opening to island arc tectonic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Kuroko-type VMS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