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PRB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从近2 0年地质填图中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 在确定地质填图空间数据表达的基础上, 遵循传统地质填图的规律, 在不约束地质学家地质思维的前提下, 既能满足计算机处理的需要, 又能保证地质工作者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观测数据, 在描述各类地质信息空间关系的基础上, 创建了数字地质填图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PRB数字填图技术, 并对构成PRB数字填图技术、PRB数据模型、PRB基本过程、PRB基本过程组合的规则、PRB过程的公共机制、PRB过程基本程式、PRB数据操作、PRB字典、三级PRB体系、PRB数据流“栈”、PRB数据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的PRB数字填图技术与方法体系进行了讨论.基于该项技术开发的数字填图系统和集GPS一体化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已在野外填图中推广应用, 实践效果很好.本文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总结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图幅PRB字典是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采集地质数据的描述性词汇,是由项目组根据地质调查任务和图幅地质特点自行定义和创建的.它对于规范图幅地质调查内容与结构、地质内容描述语义的标准化,以及提高数字填图工作效率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图幅PRB字典创建的原则、要求、类型和作用及创建方法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4.
从当前实施的1:25万填图技术应用方面展开论述,从地形图资料底图数字化、PRB字典库的建立、野外PRB过程,室内PRB整理到野外原始数据库建库、实际材料数字图、地质编稿数字图的形成到最终成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李福林 《地质与勘探》2015,51(4):705-712
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1∶5万地质填图中的实际运用,总结了该系统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补充并完善了前人给出的解决办法;同时增加了"P"过程质量控制。此外,借助于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和MAPGIS属性库管理子系统联合操作,给出了对室内补救后"PRB"过程属性库中混乱的属性数据进行快速修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PRB技术在矿区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中应用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PRB数字填图技术进行矿产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的基本做法是:用手持GPS对地质点定位,并将坐标值及相关简单属性存于其中,用接收软件将存于GPS中的数据导出,然后在比较通用的软件如Excel.surfer8、Grapher4、CAD、Mapgis等软件中进行处理,最后在Mapgis中加挂属性,进行建库分析。实践过程中尚遇一些难题,如GPS的精度问题、地形图矢量化工作量大且各自为战、地质花纹及颜色填充混乱不统一等问题,有待于今后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从地质角度出发,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针对不同水力梯度、弥散度和渗透系数等4种工况,通过模拟污染物运移特征,分析了悬挂式PRB几何尺寸对水文地质参数的敏感性。其分析结果表明:水力梯度越大,导水门越厚,悬挂式PRB的埋深越浅;弥散度越大,PRB的深度和宽度越大;渗透系数越大,导水门越厚。  相似文献   

9.
数字填图技术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数字填图技术多学科性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有关数字填图技术的研究内容、数字填图系统概念与组成及其对数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RGMAP数字填图系统的PRB数据模型及PRB基本过程与过程扩展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崔亚伟  刘云根 《地下水》2009,31(6):100-102,139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型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PRB(可渗透反应墙)技术。阐述了PRB的类型、活性材料的选取、反应机理、PRB的构建、应用实例以及存在问题等。并展望了其今后还需深入研究的方向。认为其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这将为在我国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场地尺度的地下水污染修复,因其无须外源动力、不占地面空间、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不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类型、污染羽分布具有差异性,前期场地调查、反应材料的筛选、反应墙尺寸结构的设计对于PRB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PRB修复河南某Cr(Ⅵ)污染场地为例,详细阐述场地调查、材料筛选、材料反应参数确定、PRB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过程及成果,可为后续PRB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PRB修复技术适用于该场地,铸铁与活性炭混合材料为最佳修复材料;反应门长40 m(反应材料厚2 m,上下游分别为2 m厚砾石层),东西两侧隔水墙长为60 m的U型漏斗-门系统型PRB,可有效捕获并修复污染羽,工程成本远低于连续反应墙式PRB,为该场地修复最优PRB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前期PRB过程中收集到的测区各种资料的录入方法做了全面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将各种收集资料数字化,录入RGMAP系统,并整合在统一空间上,为其后数字区域地质调查PRB过程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膨润土的矿物学特性、类型及其改性方法(包括酸活化、焙烧、无机盐,有机铵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废水处理、垃圾填埋场和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并以膨润土作为反应介质,COD(化学需氧量)、Cr6+和NH4+为靶污染物,进行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渗透反应格栅(PRB)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和DO(垃圾渗滤液中的溶解氧)对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且反应介质对COD、Cr6+和NH4+的去除率分别为53%、51%和53%,此结果说明了以膨润土作为PRB的反应介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混合PRB介质处理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芳  赵勇胜  董军  马莉  李爽 《世界地质》2006,25(2):182-186
反应介质的选择是可渗透反应墙(PRB)系统原位处理污染地下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实验采用两种混合介质A(陶粒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和B(沸石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对修复被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介质A和B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1.8%和63.4%;对NH4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3.5%和58.7%;对重金属的去除,反应介质B则优于A。因此,PRB反应介质的选择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PRB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体界面、残留顶盖界面、俘虏体界面等6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面的构建时应先创建模型的边界面(DEM面、模型的底界面、模型的四周边界面),再建断层面,最后按地质体新老顺序依次构建其他地质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时应遵循"野外路线数据为主要数据,地下地质数据为约束数据"的原则。该方法建立的地质界面与地表填图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都能够完全吻合,建立的地质界面精度高且美观,但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但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参考与约束。建模单元可以与地表填图单元相同,也可以进行少量的合并,模型可达到的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取决于野外填图路线数据的精度和数量,尤其是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和有效产状的精度和数量。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在野外路线填图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条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B)都具有有效产状,在地质界线产状变化较大的部位需要适量增加产状数据。  相似文献   

16.
陈华丽  胡成  陈刚  王挺  吴礼光 《地球科学》2021,46(8):3012-3018
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原位地下水或者土壤修复中最受瞩目的技术之一,该技术设计和安装的首要关键问题就是反应墙的厚度计算.现有的反应墙设计方法大部分只考虑了单一污染物或者反应墙本身,很少考虑多种污染物的存在以及含水层水力性质的实际情况.聚焦于可渗透反应墙中的PCE(四氯乙烯)链式降解过程,基于可渗透反应墙-含水层的多域多组分污染物的体系建立了一维条件下的对流弥散方程,通过借鉴相关文献提出的转换算法得出方程解析解,并由此推导出适合多组分污染物体系的反应墙厚度公式,利用软件COMSOL建立了数值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对比已有的Rabideau模型发现:计算反应墙厚度时不能完全忽略含水层的自然衰减反应,尤其当达标面远离反应墙出口处时;对于多种组分皆来源于同一种母源反应物的污染物,计算反应墙厚度时边界条件十分关键.本文模型的解析解可以为可渗透反应墙的设计和安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还可以快速分析多组分污染物的分布和预测,为地下水的修复工程、风险评估、后期监测控制提供了计算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前期PRB过程中收集到的测区各种资料的录入方法做了全面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将各种收集资料数字化,录入RGMAP系统,并整合在统一空间上,为其后数字区域地质调查PRB过程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