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主要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提升海南省海洋地质工作效果,对近年来实施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成果可分为4个方面,即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其中: 1∶100万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已实现了全覆盖,1∶25万的已开展3个图幅工作; 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已全面开展,基本查明了本岛沿岸20 m水深以浅的地质概况,重点岸段调查比例尺可达1∶5万,较系统地梳理了海岸带的地质资源与环境现状; 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主要针对锆、钛砂矿和建筑用海砂开展,初步查明了海南岛周边陆架区沉积物类型和海砂潜力分布区,对成矿条件较好的海域开展了详细勘查,圈定了多个海砂开发矿产地; 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查明了其基础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对海岛的进一步开发和管理提出了建议,同时系统地开展了西沙群岛的海陆统筹地质调查工作,掌握了大比例尺的基础地质数据,并研究了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三沙的海岛建设提供了依据。通过地质调查,获得了海南省基础海洋地质数据,查明了海洋资源和环境概况,为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调查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的发展也为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为摸清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地质现状提出了必然要求。本文在系统整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区内存在的重点地质问题和研究存在的问题,根据海洋地质调查的技术发展,结合国内相关地区的调查经验,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内区域地质调查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地质取样和测试分析进行综合地质环境调查的建议,并对具体采用的调查技术和调查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提升海南省海洋地质工作效果,对近年来实施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成果可分为4个方面,即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其中:1∶100万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已实现了全覆盖,1∶25万的已开展3个图幅工作;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已全面开展,基本查明了本岛沿岸20 m水深以浅的地质概况,重点岸段调查比例尺可达1∶5万,较系统地梳理了海岸带的地质资源与环境现状;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主要针对锆、钛砂矿和建筑用海砂开展,初步查明了海南岛周边陆架区沉积物类型和海砂潜力分布区,对成矿条件较好的海域开展了详细勘查,圈定了多个海砂开发矿产地;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查明了其基础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对海岛的进一步开发和管理提出了建议,同时系统地开展了西沙群岛的海陆统筹地质调查工作,掌握了大比例尺的基础地质数据,并研究了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三沙的海岛建设提供了依据。通过地质调查,获得了海南省基础海洋地质数据,查明了海洋资源和环境概况,为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4.
到2010年,力争西部形成一批重要资源后备勘查开发基地,取得200个以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突破,新发现约10个亿吨级油田和8~10个千亿方级气田,新发现和评价大型重要矿产地约200处。完成陆域国土25%面积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我国管辖海域50%面积的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5.
任纪舜 《中国地质》2020,47(5):i-ii
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能源,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经营海洋,对海洋的调查研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为其国家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而在我国,虽然早在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豪华的舰队,但由于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原因,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却始终没有科学地了解过海洋,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过海洋。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较大规模的海上勘查则是1970年代以来,以探寻石油、天然气为主要目标,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进行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和海底钻探,并在70—90年代陆续发现和建设了一批油、气田。这是中国海洋地质调查迈出的坚实而富有成效的第一步。
为适应国家经济、国防建设和全面发展的需要,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按国际分幅全面部署了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1999—2015年,先后组织国内60余个单位,1000余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科技工作者,动用40余艘调查船,10余架飞机,各类设备700余套,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系统采集了海量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建立了海洋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完成了大连、上海、南通、海南岛等16幅完整的1:100万国际分幅图和4幅不完整的图幅。2016—2019年,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大力推进1:100万海洋地质调查成果集成”的指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对1:100万调查数据进行集成,系统分析、研究了中国海域的海底地貌、地层系统、断层系统、岩浆活动、构造格局、构造演化、沉积盆地、重力和磁力场、地震剖面和壳-幔结构、晚第四纪沉积过程以及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编制了中国海域1:200万地形图、地质图、构造图、矿产图、环境地质图等6种基础图件,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元素地球化学图等19种专业图件,中、新生代盆地图、表层沉积物类型图等应用性图件和相应的文字报告。这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更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可贵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在中国海域这一系列成果正式面世之前,为了使地学界及早了解其概貌,本专集汇集了集成参与者撰写的19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海域地层、构造、岩浆、重磁场特征及深部构造、第四纪地质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既有对全海域地层系统、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历史的综合性论述,也有针对具体问题的重点解剖。秦绪文等人综合报道了1:100万海域区域地质调查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基本认识,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张勇等人运用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全面论述了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的大地构造格局、演化过程及资源环境效应;追踪了区内的主要断裂带,划分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等构造单元。李学杰等人从相邻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结合南海实例数据,提出了南中国海盆是弧后扩张左旋剪切产物的认识。聂鑫等人根据多道地震测线CFT剖面,解析了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形成过程。尚鲁宁等人基于重磁和地震资料,解析了冲绳海槽的演化历史,重建了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板块相互作用过程。徐志英等人根据地震剖面,结合重磁场、地貌等资料,揭示了中沙地块南侧的断裂系统。王明健等人根据中国东部海域地学大断面,解析了黄海—东海陆架的地质结构、Moho深度及其油气资源效应。王利杰等人根据地球物理和钻孔资料,揭示了南海东南部巴拉望至太平岛一带中生代的地质结构,发现南沙地区在中生代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熊量莉等人比较分析了南海南、北陆缘中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油气田成藏差异及其控制因素。高红芳等人在南海东南部深水域发现中中新世到第四纪多期大型冲积扇沉积体系,揭示了南海东南部深水域的沉积演化过程。梅西等人分析研究了中国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规律,建立了沉积分异模式。王中波等人分析了中国陆架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及其沉积环境,表明MIS 5以来曾经历了3次明显的海侵过程。密蓓蓓等人总结了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数据,揭示了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陈珊珊等人研究了南海北部陆架灾害地质体的特征,探讨了成因机制及其对海洋工程的影响。王飞飞等人研究了闽北台山岛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确定其年代为86~92 Ma,并发现430 Ma的继承锆石。杜文波等人研究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的沉积体系、地层格架和油气前景。张江勇等人指出南海和台湾岛东南海域晚第四纪地层碳酸盐旋回主要受控于水深和冰期旋回海平面变化。田旭等人阐述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中部黏土矿物来源及其环境效应。伊善堂等人分析了闽江口—三沙湾口近岸海域沙坡群发育特征、成因及其对海洋工程的影响。
国际分幅1:100万中国海域地质调查及其综合集成研究,首次全面描述了我国管辖海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特征和资源环境潜力,形成一系列原创性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全方位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今后随着中国对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更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地质调查研究,随着海洋地质调查船逐步进入太平洋、印度洋等深海大洋,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事业将会有更大发展,中国海洋地学工作者将不但为国家各方面的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和资料,而且将为国际地球科学,为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的研究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6.
《河北地质》2008,(1):32-32
1、发现和评价一批大型、超大型后备勘查基地,对全国矿产勘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为资源勘查、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更新一批国家基础地质图件;填补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地区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实现1:100万全国重力调查和航空磁测陆域全覆盖;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发现大量找矿线索;开展了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为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域拥有宽广的大陆架,同时还有陆坡和深海盆,有众多河流入海并输入巨量的陆源物质,沉积物记录了海陆变迁、环流变化、海平面升降、物质输送和气候变化等环境信息。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可以反映沉积动力、物质来源和搬运距离等,可以通过沉积物粒度组成、参数及各种图解来研究沉积环境的变化。前人对中国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某一海域或区域,缺乏对整个中国海域的表层沉积物类型的宏观系统认识。本文基于中国地质调查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获取了中国海域4300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沉积物粒度分析,结合前人已发表资料,对中国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沉积类型特征、物质来源和运移模式等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把浅海和半深海沉积物按照含砾石和不含砾石主要划分出5个和7个沉积物类型,深海沉积物主要划分了9个沉积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域表层沉积物沉积类型多样、来源复杂,主要受控于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变化,在东部海域总体呈现“大江大河-宽缓陆架-残留慢速沉积”的条带状沉积分异模式,而在南部海域呈现的是“短源性河流-多类型陆架-重力流快速沉积”的环带状沉积分异模式。本文的结果对研究中国海域沉积物的宏观分布规律提供了基础资料,对理解海洋沉积动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沉积物粒度的特征对海底砂矿分布也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东海北部实测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及邻区主要灾害地质体的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形态等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总结,识别出了高角度活动断层、海底火山、岩浆底辟、海底滑坡、埋藏古河道、埋藏古三角洲、古潮流沙脊等多种灾害地质体类型,并对这些海洋灾害地质体的分布、成因以及各种灾害地质体对海上油气勘探及海洋工程建设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些灾害地质体的识别可以很好的为该区的海上生产活动及工程建设提供减灾防灾参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地质调查和填图是地质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程度及水平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基础地质调查与填图方式、方法的改革,树立"地质填图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的理念,确定"需求决定工作部署"、"问题决定调查方式"的工作思路,提升解决制约重大资源环境的基础地质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章正军  秦德厚  王陶 《云南地质》2001,20(4):417-425
九五期间云南地调院共承担45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两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图幅,完成沉积岩区和造山带相关填图方法研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参评图幅中获部二等奖两项,三等奖5项,并在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及矿产等方面取得和许多新发现,新进展和新认识,不仅提高了基础地质研究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和信息;同时也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综合地质调查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尽管南海已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提出多种成因模型,包括挤出模型、弧后扩张模型、古南海俯冲拖曳模型等,但因其所处构造位置特殊,周边构造环境经历了复杂的改造,所有成因模式均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从三大板块相互作用入手,结合南海实测数据,提出南海形成的弧后扩张—左旋剪切模型。认为南海是古南海往北俯冲的弧后盆地,菲律宾海板块往北漂移形成的大规模左旋走滑是南海扩张的触发因素。印度—欧亚碰撞产生中南半岛挤出主要影响西南海盆扩张方向,使得扩张轴从近东西向转为北东向。南海及邻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演化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早白垩世开始澳大利亚板块往北漂移,新特提斯洋往北俯冲消亡,导致弧后扩张,形成古南海;2)晚白垩世末—始新世,古南海往北俯冲,导致弧后拉张形成陆缘裂谷;3)早渐新世,受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大型左旋走滑影响,在原有裂谷的基础上从东往西海底扩张,形成南海;4)渐新世末,受俯冲后撤的影响,扩张中心往南跃迁,同时受西缘断裂左旋活动的影响,扩张轴从近东西西逐步转为北东向;5)早中新世晚期,南沙地块—北巴拉望地块与卡加延脊碰撞,南海扩张停止。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最新多道地震剖面资料,结合重力、磁力、地形等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中沙地块南部断裂空间展布特征、断裂发育时期、断裂内部构造形变特征及深部地壳结构,并基于认识探讨了断裂的发育机制。研究结果认为,中沙地块南部陆缘构造属性为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地壳性质从西北向东南由减薄陆壳向洋陆过渡壳再向正常洋壳发育变化;Moho面埋深从中沙地块下方的26 km快速抬升到海盆的10~12 km;从中沙地块陡坡至其前缘海域的重力异常明显负异常区为洋陆过渡带,在重力由高值负异常上升到海盆的低值正、负异常的边界为洋陆边界。中沙地块南部发育有4组阶梯状向海倾的深大正断裂,主要发育时期为晚渐新世到中中新世。断裂早期发育与南海东部次海盆近NS向扩张有关,后期遭受挤压变形、与菲律宾海板块向南海的NWW向仰冲有关。该研究有助于更好认识南海海盆的扩张历史和南海被动大陆边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穿过南海西南次海盆的逾1000 km的多道地震测线CFT剖面进行了地震界面特征的识别和地震层序的划分,分段分析了拆离断层对其减薄陆壳的拆离作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地壳结构特征开展了分析,并总结了其构造特征。西南次海盆在发生陆缘张裂—海盆扩张、洋壳出现—扩张后稳定沉积这一系列过程中,可划分为4个阶段的沉积响应:A阶段(古新世之前)——前裂谷阶段,表现为地壳在拉张应力下产生小的断层;B阶段(始新世—早渐新世)——陆缘的裂谷阶段,地壳在拉张应力下拉张减薄,A阶段产生的断层出现了旋转,出现了大型掀斜的拆离断层,沉积物为同裂谷沉积,该阶段以产生了破裂不整合结束;C阶段(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海盆扩张阶段,海盆开始扩张,张应力从陆缘转移到了洋盆;D阶段(中中新世以来)——海盆扩张结束以后,以一套稳定沉积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确识别南海东南部中生界及其分布,对认识南海形成演化和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受资料条件约束和地层系统划分差异的影响,南海东南部中生界分布和构造特征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钻井、拖网约束下,通过井震对比、地震反射特征、层速度分析、岩浆岩体与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变形特征来综合识别中生界。结果表明,中生界呈平行、连续、低频的反射特征,层速度3400~4200 m/s,随着埋深或(和)变质程度增强,层速度增大(4500~5500 m/s),反射波组模糊,多数未见明显底界反射。研究区中生代地层发育局限,地震反射波组特征明显,但较难进行区域对比和解释。其中,西北、西南巴拉望盆地、礼乐滩和安渡北盆地中生界呈现低角度掀斜或近水平层状;礼乐滩西南部九章盆地中生界层速度3500~4500 m/s,高于上覆新生界,与钻井层速度吻合,地层呈高角度掀斜或挠曲变形,可能与岩浆活动侵位相关。结合中生代火山弧和识别的岩体分布,推测前者零散分布在弧前盆地靠火山弧一侧,构造活动相对弱,后者分布于岩浆活动强烈的弧间盆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台湾海峡西部新采集的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及钻井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建立台湾海峡西部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厘定了地质年代属性和沉积相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第四纪地层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对应地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地震相主要有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下切谷充填地震相、充填状低连续地震相和充填状杂乱地震相等,不同的地震相及其组合代表特定的沉积体系。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研究区新生代主要发育于海陆过渡地带,主要发育冲积/洪积平原相和滨岸平原相,在此基础上分析沉积演化特征,为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进行精细勘探提供地质依据,这对将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飞飞  张勇  韩宗珠  宋维宇  吴浩  宁泽 《中国地质》2020,47(5):1426-1437
福建北部沿岸岛屿岩石组合以晚中生代火成岩为主,研究认为是古太平洋俯冲消减的产物,对反演洋盆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次对其中的福建北部海域东台山岛上广泛发育的酸性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以及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分析工作。2件年代学样品分别获得了92 Ma和86 Ma的锆石U-Pb年龄,确定东台山岛火山岩形成于晚白垩世。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火山岩样品以酸性钙碱性岩石为主,整体富集Rb、Ba等元素,亏损Nb、Ta、Sr、Eu等元素,显示弧型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认为东台山岛火山岩起源于古老下地壳变沉积岩熔融,并在浅层岩浆房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过程。结合区域上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由陆向海的时空迁移特征,福建北部沿岸岛屿火山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应该与古太平洋俯冲过程中的板片回转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油气资源丰富,油气赋存规律的南北差异性大。本文在系统梳理南海中—新生代地层、沉积相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南海南北典型含油气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认为南海打开过程对古南海沉积地层的改造,使得现有残余地层南北分离,主要分布于北部的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和南部的礼乐盆地中,推测发育“自生自储”、“新生古储”或“古生新储”的中—新生界油气成藏模式。南海新生代油气藏在“北张、南挤”的构造应力背景下,古近纪以来的古水系控制了大型碎屑岩油气藏的分布;区域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控制了中新世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育;早新生代以来的古地貌控制的深水峡谷、深海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孕育了潜在深水油气藏。总之,南海南北地层沉积各有特色,油气成藏条件各有优势,但均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以期为未来南海油气勘探战略部署和选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近年来海洋地质调查工程获取的最新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在南海海盆东南部水深2000~3800 m区域,发现中中新世到第四纪多期大型浊积扇沉积体系,揭示了南海南部深海沉积作用及沉积演化过程。该浊积扇体系以沉积物波、水道充填、海底扇、块体流等沉积体为主,总体上由海盆东南部向海盆中央呈扇形推进,推进距离为150~ 260 km,从老到新规模和结构不断变化,蕴含了丰富的海平面变化信息。垂向上浊流沉积层层叠置发育,形成厚层的浊积砂体。海底水道十分发育,水道砂体底部呈“V”型展布,由南向北延伸,揭示出物源主要来自礼乐滩及北巴拉望区域。该浊积扇的形成明显受到构造控制,与中中新世以来礼乐滩—巴拉望岛的隆升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岩浆活动密不可分。浊流发育位置处于南海东南部陆缘和深海平原之间,是陆源物质由浅海输送到深海平原的重要机制,构成南海南部“源-汇”沉积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