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蒙医矿物药交恩西炮制样品中氨基酸各种成分含量的分析,对氨基酸的组成及样品存放后的成分互相存在转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酒和酸奶淬交恩西样品,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差别,存放后的样品,不仅原有的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各氨基酸成分还发生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昆明盆地滇科1孔12个晚新生代沉积物样品氨基酸分析表明:1.所有样品酸性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20%以上。中性氨基酸的绝对优势及酸性氨基酸优势于碱性氨基酸,揭示昆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环境应属中性偏碱。2.随着沉积剖面深度加大,氨基酸总量明显减小,但不同类型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各异。其中,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及赖氨酸随深度增加其含量垂直分布趋于稳定。尤以缬氨酸和亮氨酸显示了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太平洋劳盆地东劳扩张中心(ELSC)表层沉积物进行水解氨基酸(THAA)分析、氨基酸对映异构体比值(D/L)分析及总有机碳(TOC)分析,对沉积物中氨基酸含量和来源、有机质降解程度和采样区域生物活动性及温度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ELSC区域样品中有机质含量较低,TOC含量为0.70~2.15 mg/g(干重),THAA含量为30~511μg/g(干重),热液活动区域原位化能合成作用对沉积物中氨基酸的相对富集有较大的贡献。沉积物中THAA含量和生物群落活动状况与分布范围有关,样品矿物组分对氨基酸的保存亦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各采样点热液活动、沉积物类型、生物群落的类型及分布均有所不同,样品中个体氨基酸的组成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以TOC中氨基酸态碳所占百分比TAAC%作为指标对样品有机质活性进行了判别,热液喷口区域样品有机质新鲜程度要普遍高于非热液喷口区域样品,高温热液环境对氨基酸降解途径有一定的影响。样品中个体氨基酸D/L比值变化范围较大,天冬氨酸(Asp)为0.08~0.46,谷氨酸(Glu)为0.06~0.19,丝氨酸(Ser)为0.01~0.81,丙氨酸(Ala)为0.10~0.30。根据样品中THAA含量、TAAC%及个体氨基酸的D/L比值可以粗略判断生物活动性的大小及细菌对THAA的相对贡献,但并不能准确地区分热液活动活跃区域和非活跃区域在温度和生物活动性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全风化花岗岩三大矿物组分——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含量变化情况怎样?粘土矿物含量变化幅度多大?以香港九龙3个探坑中采到的18箱(边长30cm的立方体)样品为例, 将1箱样品的不同区分别取样后的XRD鉴定结果(包括全岩3种主要矿物成分变化、粘粒中高岭石和伊利石变化范围值)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它们中矿物成分含量变化范围一般为10%~20%.高岭石相对含量变化幅度大于伊利石, 粗粒结构样品变化值大于细粒样品值.对同一样品不同分析人员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分析后认为样品自身的非均质性和分析人员经验不同, 都可造成粘土矿物含量的明显差别.为进一步分析XRD鉴定样品间矿物成分差异值的可靠性, 还将XRD结果同薄片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来自石硖尾样品中的石英含量普遍较高, 长石含量普遍较低, 而粘土矿物含量在石硖尾和观塘都有高有低.从两者差值看, 矿物含量相差0%~35%.这项研究说明全风化花岗岩一定范围内的非均质性程度同风化物中矿物是原矿物还是粘土矿物的认定一起对最终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所获得的部分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总水解氨基酸(THAA)、氨基糖(HA)的测定。不同区域氨基酸主要成分不同,楚科奇海站位的氨基酸主要成分为甘氨酸(Gly)、谷氨酸(Glu),位于加拿大海盆的B80、B11、P27站THAA的主要成分为丝氨酸(Ser)。沉积物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THAA、HA含量等特征随区域不同有较大差别,白令海峡的BS11站TOC、HA含量最低,加拿大海盆的B80站THAA、TN含量最低。楚科奇海R03站TOC、TN为最高,THAA在R11含量达最大值,HA在楚科奇海台的P11站最高。初步讨论了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氨基酸的空间分布,根据氨基酸选择性降解和主成份分析结果引入DI”指标,并对七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新鲜程度进行了比较,新鲜度由大至小顺序为C15>BS11>R11>S11>P11>R03>B80,这与表层沉积物来源、水动力条件等有关,由此推测楚科奇海陆架、白令海峡沉积物有机质较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较为新鲜。  相似文献   

6.
高山冰缘植物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乌鲁木齐河源区22种主要高山冰缘植物花期叶片为实验材料,分析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多数高山冰缘植物积累大量游离中性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以脯氨酸(Pro)、苏氨酸(Thr)、天门冬氨酸(Asp)、丙氨酸(Ala)和谷氨酸(Glu)为主要成分.同一植被带不同植物积累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水平不同,如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的游离Pro含量占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均高出雪莲、黄花夏至草和黄头小甘菊13倍多,含量差异明显.3个植被带植物总游离氨基酸、Pro和中性氨基酸的平均含量,高山流石堆植被高于高山垫状植被和高山草甸植被,高山垫状植被总游离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含量高于高山草甸植被.高山冰缘植物积累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水平的游离氨基酸是对严酷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在阿哈湖沉积物中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哈湖沉积物中的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随时间和沉积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分解,其含量分别在沉积深度为17cm和19cm以后明显降低,而它们的分解产物氨基酸和核苷酸却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氨基酸在沉积深度为27-30cm的孔隙水中含量较高,这种变化规律与微生物对氨基酸和核苷酸利用的差异有关,由于地质聚合作用及矿物和有机聚合物对蛋白质的吸附作用的影响,蛋白质在沉积深度为17cm以后仍保留了一定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杜德文  孟宪伟  韩贻兵 《地质论评》2000,46(Z1):254-260
混合源沉积物中,各种物源物质的成分及其百分含量是地质研究的重要基础信息.本文提出用成分数据统计分析算法,分析处理沉积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定量提取沉积物中各物源端元的平均化学成分及其百分含量;将该方法用于已知端元成分和端元含量的实验样品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际非常吻合;将该方法用于某海区实测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成功地分离出了陆源、火山源、生物源物质成分和含量.该方法也适合于岩石学、环境污染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湖泊沉积物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阿哈湖和百花湖沉积物孔隙水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在0.32-1.71mg/ml和0.22-1.38mg/ml之间,氨基酸含量分别在1.15-5.01μg/ml(以含N量计)和1.41-4.16μg/ml之间。两湖沉积物氨基酸含量逐渐增高,表明扩散作用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蛋白质在沉积物各层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说明它的分解比较有限。沉积物孔隙水中氨基酸含量和微生物活动有关,氨基酸在27cm以后的阿哈湖沉积物中明显积累,可能指示微生物活动的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尽管岩石化学成分的绝对含量不同,但其数据集的内部结构常常存在着某种成因联系。本文应用成分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变异矩阵分析、子成分分析和主分量分析研究川西北甘孜-道孚地区华力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不同类型岩浆岩的亲缘性,进而探讨其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尽管岩石化学成分的绝对含量不同,但其数据集的内部结构常常存在着某种成因联系。本文应用成分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变异矩阵分析、子成分分析和主分量分析研究川西北甘孜—道孚地区华力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不同类型岩浆岩的亲缘性,进而探讨其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2.
自60年代起,由于Zn冶炼工业的建立,位于塞佩蒂巴湾区的恩热纽海湾正在发生着变化。在化学生产过程中,As用于纯化矿石。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高于正常As含量水平,在靠近工厂排污口强的结合部分中,As达到360mg^-1。在剖面28cm深度的弱结合部分中As达140mgkg^-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祁漫塔格地区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型、空间分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花岗岩分布最广的是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华力西中期花岗岩岩石组合为钾长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属轻稀土富集型,铕亏损较小,LILE中的Cs、Rb、Ba、K等含量相对富集,而LILE中的Sr、HFSE中Nb、Ti和P相对亏损,形成于碰撞后或造山晚期;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岩石组合为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华力西中期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铕亏损较为明显,微量元素以Sr、Ti和P更为亏损为特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到碰撞后花岗岩的过渡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一般我们都会选取一套玄武岩中成分最富镁的端元作为最为接近原生岩浆的成分,这种端元很可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或堆晶作用,为此可以考察这样的火成岩中的斑晶组合和斑晶成分来获取原生岩浆成分。通常最为富镁的样品中主要是橄榄石为斑晶,其它斑晶矿物(如单斜辉石或斜长石)很少或无,而且一系列样品间显示主要是橄榄石控制全岩成分变化趋势。对于这样的样品通过添加橄榄石或减少橄榄石的含量,直到全岩成分与样品中最富镁的橄榄石斑晶平衡,此时的岩浆成分便可看做原生岩浆成分或者  相似文献   

15.
天然含钒金红石样品经过1273K加热、淬火和高能电子辐照处理后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XRD谱峰显示处理前后样品没有发生物相变化,显微IR图谱证明原样、加热、淬火样品的表面有少量吸附水存在,而辐射样品的显微IR图谱上没有检测到吸附水的吸收峰。用XPS分析比较了处理前后样品表面主要元素Ti、O和V的价态及含量,结果表明,原样经过处理后表面钒和氧的原子百分含量增加,其中淬火样品表面吸附水和钒的含量相对于原样增加最为明显,光催化活性相应较高;加热样品表面的吸附水和钒的含量比原样稍有增加,光催化活性与原样相当;电子辐射样品表面钒的原子百分含量相对原样增加不明显,而对水的吸附能力相对原样较低,光催化效率也略低。  相似文献   

16.
主成分分析在地质样品分类与浓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露  罗立强 《岩矿测试》1999,20(2):97-100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地质样品的X荧光光谱强度与浓度的关系,对未知样分类并预测样品浓度。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各样品的主成分得分,根据得分分布图可快速分类样品。对训练样品作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降维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用主元回归预测各组分浓度,效果好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琥珀气体包裹体判断古大气成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滨阳  李立武 《岩矿测试》2000,19(3):161-168
利用MAT-271质谱仪对抚顺西露天矿下第三系底煤层所平琥珀样品中的气体包裹体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成分为CH4、N2、CO2、Ar等。结合扫描间分析,对实验结果作了系统分析和整理,认为琥珀包裹体气体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区早第三纪古大气组成,使用琥珀气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古大气成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焦石坝地区JYA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岩心样品进行现场解吸,计算页岩的总含气量,同时分时段采集解吸气样品进行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含气量较高,成分以甲烷为主,为典型干气,含气量主要受控于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饱和度等;2)页岩解吸气组分随着解吸时间呈规律性变化,CH4和C2H6含量逐渐升高,CO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N2含量逐渐降低;3)解吸气中δ13C1和δ13C2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馏现象,主要受控于吸附-解吸过程;4)不同岩相页岩气解吸过程存在差异,在一阶解吸阶段,富泥硅质混合页岩样品的δ13C1由重变轻,而富硅质页岩样品由轻变重,这可能由于富泥硅质混合页岩无机孔占主导,孔径较大,游离气占总含气量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层气成分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对我国主要煤矿区煤层气含量的测试,连续追踪采集气体样品进行成分分析,探讨了气体成分随时间推移及空间方位变化的地球化学效应,了解煤层气体成分横向及垂向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黄土在我国西北分布广,厚度大,堆积基本连续和完整,因而中国黄土一直为中外地质学家所重视。多年来不少学者对中国黄土的地层、年代、物质成分和结构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但是,这些研究均未涉及黄土中氨基酸的问题。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沉积物中氨基酸的含量、种类、外消旋等与所含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及母质层的形成环境和成岩作用有关,为此,本文首次尝试对黄土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通过对黄土中氨基酸的分布规律和变化,探索氨基酸在黄土沉积环境、古气候及古生物作用等方面的可能的地球化学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