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用Photoshop软件将原本分幅的地形地质图拼接成一张整图,拼接的质量和精度常常达不到要求。笔者在MapGIS软件平台下,通过光栅文件的配准与裁剪的方法,将原分幅的地质图件按其坐标相应地拼合在一起,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图幅较老且尚未经矢量化的地质图。在以上基础上,读取原工程的实际坐标以及按已知坐标来布置工程或者规划勘查区范围,提高地质工作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滑坡灾害预测分区的信息模型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灾害预测的计算机制图化的主要过程:因素的数值化,单元边界的确定和彩色图件的绘制。运用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系开发的Mapcad系统,在Mv/10000计算机上较好地处理了不规则图幅边界的自然裁剪,不规则单元的输入,以及彩色图件的绘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遥感解译与查证中将遥感影像图传输至RGMAP系统中,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解译查证质量。其主要过程为:遥感影像转换→逐格网校正→生成1:5万标准图框→图像裁剪套合→DGSINFO编辑→RGMAP传输→定位查证。该方法在白音图嘎公社幅1:5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遥感解译与查证实验成功。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米易幅>是我国1∶20万标准分幅中的一个图幅名称,然而它成为中国第一幅区域化探图名的来历却鲜为人知.为了让大家了解它的真实由来,特作如下小记.  相似文献   

5.
高平  陳國達 《地质论评》1940,5(6):560-562
甲、關淤圖幅分法問題 所提按經緯度分幅,法至完善。本所測製江西地質圖之初,亦會顧及。惟因此點在野外工作時,兩組人員調查區域界限不易確定,不得已乃改依陸地测量局原圖分幅。此點困難,似  相似文献   

6.
正解放战争时期的工作1947年,黄汲清主要主持编绘地质图,完成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福州幅》是陈梦熊、朱夏合编,《重庆幅》是秦鼐、朱夏合编的,黄汲清负责编绘了《桂林幅》。在1∶100万地质图的基础上,黄汲清又带领曾鼎乾、陈梦熊等共同编制了单张的《1∶300万中国地质图》。1948年青年党人陈启天任国民党政府工商部长,为了标榜政绩,拨了一笔款给中央地质调查所,把上述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全部出版  相似文献   

7.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生产制作过程中,制作标准分幅图是一个必需的工作环节,而对标准分幅图进行图廓整饰是一个批量处理的过程。文章结合工作实例简单介绍以南方软件为基础,利用CAD二次开发语言AutoLISP,并结合脚本文件实现批量标准1:500地形、地籍分幅图的图幅名称、图号注记的修改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布设原则和采样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把样品设计并采集到图幅的边沿上,导致后期数据处理成图时,用三角剖分勾绘出的平面等值线图周边呈现不规则锯齿状,且与图幅边沿有一定的距离,既不完整也不美观。利用MapGIS的离散数据网格化功能,先对离散分布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原始分析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处理,用插值后的网格数据填充到图幅边沿的空缺部位,再进行三角剖分绘制平面等值线图,就可以科学合理的解决三角剖分绘制等值线图的扩边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TIN的三维地层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熊祖强  贺怀建  夏艳华 《岩土力学》2007,28(9):1954-1958
基于多层格网模型的表面建模方法,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类三棱柱体元建模方法,要产生大量冗余的三角形面片或者细长的三棱柱单元,既不利于三维模型的快速浏览,也不能满足数值计算单元剖分的原则。采用TIN(不规则三角网)来表达地层面模型可以消除数据冗余。根据数据源的特点,实现了直接通过逐点插入法构造TIN模型,或者先通过Kriging插值法构造格网模型,再转化为TIN模型,以及利用等高线数据构造TIN模型。对TIN的裁剪算法进行了探讨,实现了地层面裁剪和断层的三维建模技术。借助可视化开发类库VTK,实现了三维地层模型的多种可视化表达方法。根据龙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情况,建立了坝址区域的三维地层模型。  相似文献   

10.
高应力硬岩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卸荷导致围岩片帮、塌方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现场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从降低围岩局部破坏风险的角度考虑,白鹤滩水电站右岸主变室第Ⅳ层采用分幅开挖方案。通过构建微震监测系统,研究分幅开挖下岩体的微震特性及稳定性,监测结果表明:上游半幅开挖诱发的微震事件、能量大于下游半幅诱发的,且上、下游半幅开挖均表现出了掌子面贯通前微震事件、能量增大的特性,这主要受两相向掘进掌子面前方支承压力叠加的影响;上游半幅开挖诱发微震事件频发且出现了丛集现象,下游半幅开挖诱发的微震事件较少且事件空间分布离散,规律性不明显;采用Schmidt数、事件活动率与累积视体积、能量指数与累积视体积评价研究区域的稳定性,结果显示,较之于应变硬化阶段,处于应变软化阶段的岩体发生不稳定变形破坏的风险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旅游业已经从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驱动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旅游形象策划成为旅游规划的热门话题之一,而旅游形象测量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基础和依据。地质公园具有地质与公园双重属性,与其他景区和公园有所区别,因此一般的旅游形象测量方法并不适用于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在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地质公园特点,认为在测量时必须遵循综合性、独特性及科学性三原则,试图构建了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天平”模型,分别从发射和接收两个角度来测量地质公园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宝石三维立体影像采集与观察的难题,结合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与技术,提出了用单摄像头实现双目立体视觉的方法。分析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三维显示模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宝石标本的照片进行关键像素的提取,拼合成三维立体图形;开发了宝石三维影像采集实验平台的软件“GemView”和相应的硬件;进行了宝石原石的三维影像采集和观察实验。基于单摄像头的宝石三维影像采集系统在宝石观察与珠宝电子商务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地雷达接收天线通常采用超宽频带进行记录,接收信号中含有多种干扰.为了消除探地雷达记录中的多次波干扰,提高信噪比,提出了将波形切除反褶积应用于探地雷达信号后处理的方法,提高了记录的纵向分辨率.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了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模型试验的结果表明雷达信号的多次干扰和随机干扰明显得到压制,图像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刘卫南  谢谟文 《岩土力学》2020,41(11):3748-3756
激光扫描仪对同一目标两次采集的点并不重合,无法通过点云的直接比较快速确定滑坡位移。考虑到单个点云位置的不确定性和区域点云密度的稳定性,将点云的密度作为滑坡表面变形的表征,提出了基于点云密度特征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将离散的三维点云转化为二维的密度图像,再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分析位移前后两幅点云密度图像的相关性,从而计算栅格图像中各子集的相对位移值;当各子集的位移全部计算完成后,得到目标区域的平面位移场。室内块体移动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受变形梯度的影响,在地表变化剧烈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且子集相关性系数无法达到1。在黄藏寺滑坡的位移监测中,利用本方法识别出了边坡的变动区域,计算出了滑坡的平面位移场,直观地反映了滑坡表面变形状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灾害体的3D仿真模型,提取泥石流灾害体的特征信息;对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和赋值。建立“灰色类别模型”,对古乡沟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灾害体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前人实地调查的情况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防灾避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谢秀琴 《福建地质》2013,(4):309-314
DMC影像属现代航测主数据源.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试验投产,探讨总结基于MapMatrix平台制作大测区DOM产品的关键技术工艺改进经验:①可降低相邻模型重复匹配编辑,提高DEM精度;②研究大区域DOM的快速批量制作工艺优化,采用“虚拟拼接”的概念,解决数据瓶颈,通过镶嵌线实现对大容量影像数据直接编辑,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加载速率为5 mm/min),针对不同含水率(12.7%~16.5%)砂样,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开展了最大剪切应变场的观测研究,获取了子区尺寸对砂样不同位置最大剪切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砂样含水率的增加,变形更加均匀,最大剪切应变高值区分布变得宽广,反映了剪切带的数目增加,微裂纹出现之前的最大剪切应变提高;随着纵向应变的增加,在应变高值区,最大剪切应变以非线性方式迅速增加,但在应变低值区,一般以线性方式增加。当剪切带出现以后,特别是在变形后期,子区尺寸对最大剪切应变有明显的影响。最大剪切应变随子区尺寸变化的演变规律与子区所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大工程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的需要,在华北平原北部XY地区进行了一次高分辨率P波三维地震和S波二维地震描述、刻画地下活断层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本地区浅、中、深不同深度的地震成果。其中F1断层是该区一条重要控制断层,其重、磁、电资料虽有微弱显示,但位置不准确,难以对其活动性进行评价。经过本次综合勘探后,落实了该断层的存在,并发现该断层在工区范围内的中部分裂成F1-1及F1两条断层,F1-1、F1断层在平面上呈北东向“Y”字型展布,断距在纵、横向都呈现显著的分段特征,其断距最小90m,最大可达300m。该次勘探所获纵波反射主频达120~150Hz,活动断层地震成象十分清楚。可见高分辨率三维地震与超浅层横波反射地震相结合,可有效评价活动断层,为防震减灾工程研究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20.
矿山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与施工在自然生态面上挖除了一块,使完整的自然生态面出现一个“空洞”,它就像宇宙中“黑洞”与“白洞”干扰和影响宇宙场一样,对自然生态及其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矿山对生态环境是否存在“黑洞与白洞”效应?单个矿山生态环境有怎样的“黑洞与白洞”效应?矿山集群对生态环境有怎样的“黑洞与白洞”效应?矿山生态环境可以人为优化吗?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总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