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粤西长坑金银矿区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夏萍  张湖 《地球化学》1996,25(2):129-139
下石碳统梓门桥组硅质岩是粤西长坑金银矿床的直接容矿岩石。本区硅质岩内层纹状、多孔状、同生角砾状等沉积组构发育,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与加拿大沙利文热液沉积岩等世界著名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属于热水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2.
广东长坑—富湾金银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银矿体位于同一矿田并共存在同一个构造破碎蚀变带内,严格地受控于下石炭统梓门桥组(C1z)和上三叠统小坪组(T3x)之间的滑覆构造破碎带,这一构造带也是C1z和T3x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围岩蚀变以硅化、粘土化和硫化物化为主。本文通过对金、银矿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认为金、银矿物来源是不同的;金可能来源于矿区周围的下石炭统梓门桥组地层,银则来源于粤西地区广泛分布的中一新元古代地层(云开杂岩和震旦系)。在对金、银矿体和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推断金、银成矿作用和围岩蚀变作用皆属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而非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长坑矿田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华英 《地质论评》1998,44(2):194-199
长坑矿田金、银矿体主要产于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面之下的硅质岩中,金、银矿体分离。金矿体主要为浸染状,富集As、Sb、Hg;银矿体主要为脉状,富集Cu、Pb、Zn。金矿体铅同位素组成与寒武纪—石炭纪地层及硅质岩的相同,银矿体铅同位素组成与金矿体的不同。金、银矿体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也明显不同。银矿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70.4Ma。据上述特征,笔者认为长坑金、银矿床是不同成矿作用形成的,金矿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银矿主要是燕山期晚期改造形成。  相似文献   

4.
安芳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10,26(8):2275-2286
京希-伊尔曼德金矿位于新疆北天山吐拉苏盆地的西北缘,赋存于泥盆纪-早石炭世火山-沉积地层底部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中,围岩经历了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多期硅化和角砾化、碳酸盐化和重晶石化,金矿化与硅化围岩紧密伴生。矿体呈透镜状、层状和似层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主要由热液角砾岩型矿石组成,其热液演化期由四个阶段组成:I:硅化及绢云母化——在围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中形成大量浸染状石英、绢云母和少量黄铁矿;II:角砾化及硅化——形成含金热液角砾岩a,角砾为早期蚀变围岩,胶结物为烟灰色玉髓状石英、黄铁矿、毒砂和少量金矿物;III:角砾化及硅化——形成含金热液角砾岩b,角砾为热液角砾岩a和蚀变围岩,胶结物为细粒石英、黄铁矿、毒砂和少量金矿物;IV:方解石-重晶石阶段——形成大量粗大的方解石-重晶石脉。京希-伊尔曼德金矿成矿流体本身富集V、Cr、Ni、Cu、Sb,且其中的Mn、Co、Zn、Bi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主要来自火山岩围岩。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成矿流体轻稀土元素逐渐富集、氧化性增强。水-岩体系氢、氧同位素组成模拟计算表明,京希-伊尔曼德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为与区内火山岩再平衡的岩浆水,其中金浓度为1×10-6~2×10-6,形成该矿需要约1×108~0.5×108t岩浆热液,蚀变围岩和矿石中黄铁矿富集轻稀土元素。角砾化作用及其伴随的氧逸度升高是导致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一种新的亚类--硅质岩型金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湖  李统锦 《地学前缘》2004,11(2):361-372
根据广东和广西 3个金矿床 (长坑 ,高龙和果提 )的资料认为 ,微细浸染型金矿 (卡林型金矿 )中存在一种亚类 ,叫做硅质岩型金矿。它以碳质硅质岩为含矿主岩 ,该岩石宏观上呈层状 ,主要由细小的石英和碳质物组成 ,金呈微细浸染状存在。该类矿床具有一般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但不属于后生热液蚀变交代成因 ,而是主要通过热水沉积作用形成 ,同时可以混入一定量的生物沉积和冷水沉积的物质。由此认为 ,微细浸染型金矿有多种成因 ,包括后生热液成因 ,热水沉积成因以及其他成因 ,应该从“热水沉积同生成矿”的角度考虑硅质岩型金矿的找矿思路。建议对一些金矿区的“硅化岩”重新研究 ,查明其真正属性。中国南方是寻找硅质岩型金矿床极有远景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长坑金银矿床硅质岩石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坑金银矿床中硅质岩石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发现,岩石主要由次生石英(50%~90%)和黄铁矿组成,含少量重晶石、雄黄、雌黄、伊利石、迪开石等;岩石具热液交代和交代残余结构,发育典型构造岩的角砾、碎裂、碎斑、微裂隙及孔洞构造,无沉积岩结构构造;硅质岩石(矿石)由成矿过程中蚀变硅化作用形成,是标准的似碧玉岩。蚀变硅化在金矿化阶段可分为3期,银矿化阶段为1期;似碧玉岩∑REE低,尤其是含银似碧玉岩,含金似碧玉岩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含银似碧玉岩中稀土元素富集;似碧玉岩与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40个北美页岩组合样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的显著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该矿床内硅质岩石非海水与沉积物界面之间的热水沉积成因或海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而是低温热液交代硅化形成的似碧玉岩。  相似文献   

7.
广东长坑—富湾银金矿区的金银矿化产于碳质硅质岩—灰岩岩系中。该岩系下部为下石炭统,由下向上为石磴子组、测水组、梓门桥组,以含碳灰岩及砂泥岩为主,化石较多。硅质岩—灰岩岩系被认为属于梓门桥组上部,其上为碳质泥岩、碳质砂岩、碳质含砾砂岩等,有晚三叠世化石。但硅质岩及其上部紧邻的砂泥岩中化石很少。  相似文献   

8.
长坑金银矿赋矿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孙晓明孙凯陈敬德陈炳辉(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硅质岩δ30Siδ18O组成热水沉积长坑金银矿长坑大型金银矿是一种新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国内外尚未见类似者[1~2...  相似文献   

9.
粤西长坑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坑金矿主要产在长坑下石炭统灰岩与上三叠统页岩断层不整合面下的硅质岩中,矿化可分为两期,早期金矿化为层状及透镜状,和硅质岩的产状一致,其δ34S‰。在─35.4~—0.3之间,极差大,变化大,具沉积硫的一般特征;成矿流体的δD‰为─80~—59。晚期矿化主要以辉锑矿-石英脉形式产出,其δ34S‰:0.8~2.3,均一,变化小,和早期矿化有明显差异,晚期矿化成矿流体的δD‰:─30~—46。两期矿化铅同位素组成相似,和下伏地层的基本一致。据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有关硅质岩成因认识,认为长坑金矿早期矿化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的,晚期矿化是改造形成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地层。  相似文献   

10.
高兰 《矿床地质》1998,17(Z2):389-392
甘肃大水金矿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一类金矿,矿物成分简单,矿石品位高,易采、易选,经济效益极好。矿区主要出露中三叠统灰岩、白云质灰岩和印支期闪长玢岩株、闪长玢岩脉。金矿石可分似碧玉岩型、灰岩型、脉岩型和岩溶型四类;主要矿石为似碧玉岩,即赤铁矿化隐晶质硅质岩,似碧玉岩又可分纹层状、块状和角砾状等亚型。区内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赤铁矿化和碳酸盐化。成矿期、尤其是成矿后方解石脉十分发育。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硅化灰岩矿石、似碧玉岩主要为含金富硅盆地流体充填、交代作用的产物,形成于近地表、开放的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湘中下石炭统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中部下石炭统是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含煤岩系的沉积,根据粘土矿物在下石岩统剖面分布规律,结合各组段岩性岩相特征,可推断出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环境分布,从滨岸碎屑沉积到滨外泥质陆棚、滨外浅水碳酸盐陆棚,到深水碳酸盐陆棚和浅海盆地,即从滨岸向盆地方向,高岭石含量急剧减少,伊利石逐渐增加,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和绿泥石则先是增加,然后又趋于减少,其最高含量分别在浅水碳酸盐陆棚和滨外泥质陆棚。测水组含煤岩系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伊利石次之,并有一定量的绿泥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它们在垂向上的变化反映了沉积环境水介质酸碱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淑梅 《世界地质》2000,19(2):155-159
长坑金、银矿床主要产于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面之下的硅质岩中,金、银矿体分离。该矿床位于粤西金、银矿床集中区的东部边缘,从构造及矿床分带位置上看,可能位于金、银矿带的交界处,它与同处于三洲矿田中的南蓬山多金属矿在深部构造上可能有密切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对该矿床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1)金矿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而银矿形成于燕山晚期;(2)金、银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演化阶段,金、银对环境变化发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湘中下石炭统痕迹化石及其环境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龙义  刘钦甫 《地层学杂志》1994,18(3):173-180,T002
湘中下石炭统中发育有非常丰富的痕迹化石,本文报道了在其中鉴别出的17种痕迹化石,并对其组合特征及环境分布进行分析,划分出Fucosopsis组合、Skolithos组合、palaeophycos组合、Rhizocorallium组合、Chondrites组合等。它们分别与潮坪-湖、障壁砂坝、滨外碎屑陆棚、滨外浅水碳酸盐陆棚及深水碳酸盐陆棚等环境相对应。文中还对区内几种常见的痕迹化石如Thalassinoides、Planolites、Zoophycos及Chondrites等的环境意义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庙咀钒矿是近年查明的一个中型钒矿床。钒矿床地处荆紫关—师岗复向斜南翼,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底部硅质岩和泥岩中,严格受控于地层及岩性。矿石类型主要为黏土岩型及条带状硅质岩型两种,钒主要以离子吸附和类质同象赋存于黏土矿物中。矿床成因为滨海-浅海沉积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5.
湖南大坊金银矿氧化带特征及工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山 《湖南地质》1991,10(1):17-24
湖南大坊金银矿位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中段,控矿层位为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和下统梓门桥组白云岩。矿体受北西和北东向组扭裂面的控制,产于花岗闪长斑岩内外接触带。氧化带的有用组分为金和银,已圈定矿体7个,其平均品位Au 2.68 g/t,Ag26.20g/t。金的粒度以中—细粒为主,氰化浸出率在91%以上,银经槽浸回收率仅20-30%。鉴于金浸出率高,矿体埋藏浅。开采技术条件简单,交通方便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左青龙 《地质与勘探》2017,53(5):977-990
安徽狸桥地区出露一套硅质建造,其赋存于黄龙组灰岩与五通组石英砂岩之间,呈层状产出,显微镜下主要由隐晶质石英组成,具角砾结构,未见硅质生物,局部有硅化、褐铁矿化现象。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硅质岩Si O2含量为93.57%~98.06%(平均为97.22%),∑REE含量低,为4.89×10~(-6)~18.40×10~(-6)(平均为11.29×10~(-6)),δCe为0.50~0.68(平均为0.58),呈负异常,δEu为1.13~2.98(平均为1.49),呈明显的正异常。Al/(Al+Fe+Mn)值为0.11~0.64(平均为0.45),Al_2O_3,TiO_2与Si O2相关性较差,而Fe2O3和Si O2呈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双变量SiO_2-Al_2O_3、SiO_2-MgO,三变量Al-Fe-Mn,Fe-Mn-(Ni+Co+Cu)×10图解,指示其为热水沉积成因;其δEu、Mn O/TiO_2、Fe2O3/TiO_2和Al_2O_3/(Al_2O_3+Fe_2O_3)值分析,其沉积环境为远离陆源物质供给的大陆边缘,受到强烈的热水活动影响。综上表明:晚石炭世时期,狸桥地区处于受基底深断裂及同沉积断裂控制的二级断陷盆地内,可能由于地壳的持续拉张、减薄,导致火山热液或喷气活动沿基底深断裂在海底火山喷发间歇式或旋回期发生热水喷流作用,形成了具有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角砾状硅质岩。这一发现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古生代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至少在石炭纪时存在一定的热水活动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东南部钦防海槽地区晚古生代硅质岩十分发育。对硅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晚古生代硅质岩含有较高的SiO2,硅化程度较高;除上泥盆统弗拉斯阶及下石炭统硅质岩具有较低的Al/(Al+Fe+Mn)值(0.14~0.24;0.07~0.81)及较高的U/Th值(0.34~5.09;0.16~10.1)外,其他层位硅质岩具有较高的Al/(Al+Fe+Mn)值(0.4~0.95)及较低的U/Th值(0.1~2.1);上泥盆统硅质岩稀土元素比值Ce/Ce*、LaN/YbN及LaN/CeN值分别为0.78~1.08、0.4~1.52和0.88~1.35,而下石炭统硅质岩具有较低的Ce/Ce*值(0.55~0.91)、LaN/YbN值(0.12~1.8)及较高的 LaN/CeN值(1.12~1.79),中下二叠统硅质岩Ce/Ce*、LaN/YbN及LaN/CeN值分别为1.01~1.62、0.72~2.71和0.62~1.9。钦防海槽晚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晚泥盆世钦防海槽发生扩张,热液活动比较强烈,处于大陆边缘海环境;早石炭世钦防海槽再次发生扩张,热液活动强烈,硅质岩形成于远离陆源的深海海盆环境;早中二叠世,钦防海槽逐渐收缩,海水变浅。钦防海槽晚古生代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洋壳,可能属于晚古生代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一个坳拉槽盆地。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火山岩分布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发育于石炭纪-早二叠世由洋盆向陆内盆地转换阶段,发育碰撞与碰撞后伸展期两类构造环境火山岩; 围绕造山带构成西准噶尔、东准噶尔、准南三大岩区; 石炭系主要发育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二叠系主要发育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下石炭统多表现为碰撞期活动陆缘构造环境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上石炭统表现为被动陆缘海陆过渡相钙碱性系列中酸性火山岩; 下二叠统表现为陆相偏碱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西准噶尔石炭系火山岩为一套海陆交互相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具汇聚岛弧过渡壳特点。东准噶尔石炭系火山岩为一套基性、中酸性岩石组合,具早期岛弧挤压、晚期板内伸展环境特征; 准南博格达山前表现为典型裂谷环境火山岩。二叠系火山岩均为碰撞期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主要分布于西准噶尔岩区; 表现为东准卡拉麦里残留洋最先闭合隆升,西准达尔布特残留洋随后闭合,最后是北天山洋关闭构造演化次序。新疆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石炭系-下二叠统火山岩油气成藏多遵循“源控论”,主要围绕石炭系与下二叠统烃源岩发育区、有效生烃中心于构造高部位成藏,晚石炭世伸展裂陷应为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