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降水热液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降水热液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尤其是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前人已做过很多工作,但对硫、碳同位素,特别是铅同位素则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最早,Doe(1966)研究美国现代大气降水成因的Salton湖含矿热卤水的铅、锶同位素组成,发现与当地第三纪沉积物的同位素组成一致,而与第三纪流纹岩不一样,从而提出铅、锶等金属物质来源于第三纪沉积物的认识。以后,虽有有关大气降水热液矿床铅同位素研究资料的零星报道,但很不系统。本文试图以已知氢、氧同位素资料为基础,从论述大气降水热液成因的矿床着手,探讨其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地质应用问题。研究大气降水热液矿床的铅同位素,至少要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东玉水-银屎富铜多金属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好寿 《地球学报》1994,15(Z1):152-156
玉水-银屎铜多金属矿带是粤东北重要的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带)之一。已发现铜、铅锌、金、银、铁、锰等矿床、矿点多处,其中玉水铜矿、银屎铅锌矿是近几年发现并评价的富铜、铅锌中型矿床,在这两个矿床的外围还有若干矿点及异常区。本文应用铅、硫及碳氧同位素示踪,对玉水-银屎矿床及其外围若干矿点及远就(异常)区进行对比研究,在阐明矿床成因、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演化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已知矿床和矿点的同位素特征,提出找矿评价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对远景区(异常区)进行找矿评价。  相似文献   

3.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资源总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在对该区进行野外调查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比例尺尺度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关键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该类金(银)矿床的预测模型;认为该区NW向苏门答腊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与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该断裂系统和新生代岩浆岩共同控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产出;已知金(银)矿床点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快速圈定研究区有利找矿地段的标志;并据此圈定成矿远景区5个,其中A级成矿远景区3处,B级成矿远景区2处;然后,利用通用密度模型预测了不同概率下的各远景区未知矿床数,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了苏门答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产在不同概率下的金(银)资源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硫同位素地质研究工作是稳定同位素地质领域内开展较早,工作做得较多的一个项目。现在已积累了大量硫同位素数据,涉及到铁、铜、镍、铬、钴、铂、铀、钍、钨、锡、钼、锑、铅、锌、金、银、汞、稀有金属、硫、石英、石油、天然气等二十多个矿种,在解决成矿物质来源、划分成矿带、解决矿床成因、判断成矿环境找矿条件、指导普查找矿等一系列矿床地质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在海洋地质、内陆湖泊、地下热水、陨石学等方面,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也相继开展。广大地质工作者对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前人所做典型萤石矿床和区域萤石矿床锶、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研究,从锶、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角度分析了中国萤石矿床的物质来源和萤石矿形成时成矿流体的性质及来源。由锶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得出:以灰岩为主要围岩的沉积改造型及部分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其围岩灰岩;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要围岩的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围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以花岗岩为主要围岩的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花岗岩。由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得出:以灰岩、花岗岩为主要围岩的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其成矿流体既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液,也有大气降水,所有萤石矿床中的巨晶萤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都落在大气降水线附近,其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6.
岳素伟  邓小华 《地学前缘》2019,26(5):106-128
鄂西北地区指湖北省武当山及其西北部等地,位于青峰断裂北侧,是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银、金等多金属而闻名,蕴含了银洞沟、许家坡、佘家院、六斗等大中型银金(铅锌)或金(锑)矿床。根据区内矿床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以十堰—鲍峡断裂为界将其划分为北带与南带。北带多以金、金锑矿床为主,沿郧阳—郧西断裂两侧分布,矿床多产在上覆陡山沱组地层和古生界地层中;南带主要有银洞沟银金矿床、许家坡金银矿床,矿床集中产于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区内矿床均受NW向韧性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控制。碳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区内银金、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变质热液为主,后期混入了大气降水,而金锑矿床可能为大气降水主导。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的区域活动性和地层硫源特征。根据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下伏武当山群Cu、Pb、Zn、Au、Ag元素富集,在上覆陡山沱组、灯影组及古生界地层中依次出现Ag-Au、Au-Ag、Au、Au-Sb矿床,而在研究区西部的陕西境内泥盆纪地层有大量的Au-Sb、Hg-Sb矿。区内成矿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符合地壳连续模式,矿床形成与地层本身具有较高丰度有密切联系,并在构造控制下就位。结合矿床地质、成矿流体及成矿时代,认为鄂西北地区银金、金、金锑矿床是形成于三叠纪古特提斯洋缝合过程中洋陆增生体制下的造山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斑岩型银铅锌矿床世界上并不多见, 目前我国典型斑岩型银铅锌矿床仅冷水坑一处。笔者通过对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结合岩相学研究、激光拉曼探针(LRM)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测试, 揭示了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过程, 并进一步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表明, 冷水坑矿床成矿流体及主要成矿元素(硫)来自于斑岩系统, 大气水在整个成矿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张理刚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金属活化热液成矿作用及找矿》一书,是应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探讨和研究地质学中的有关问题,特别是热液成矿作用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找矿问题。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在绪论中作者对热液矿床成因研究作了历史的回顾,并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热液矿床成因研究的重大进展和新发现;第一、二章系统地概述了氢、氧、硫、碳等稳定同位素的一些  相似文献   

9.
邵武水尾银(金)矿床矿体主要贮存于侏罗纪梨山组上段,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控制,呈脉状产出。基于对水尾银(金)矿床详细的野外工作和矿相学的研究,通过对矿床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和硫同位素等特征的分析,总结水尾银(金)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物质来源,讨论该矿床成矿机制,认为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低盐度热液交代充填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磁异常与金矿体的关系,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垂向分带规律,归纳出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层控多金属矿床的铅、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好寿 《矿床地质》1983,2(3):79-87
在对我国南方泥盆纪层控矿床作了较系统的铅和硫的同位素分析测定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其他地区、不同时代层控矿床的同位素数据,本文试图对我国层控矿床的铅、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在矿床研究中的意义作一粗浅的讨论和总结。据30多个矿床或矿区统计,大约有铅同位素数据近300个,硫同位素数据500多个。这些同位素资料对解释该类型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成矿地球化学环境以及指导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周边国家银(含银)矿床主要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菲律宾、缅甸、印尼等国家。有5种类型银(含银)矿床可与中国相应地区银(含银)矿床进行类比,即①陆边缘带陆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含银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③斑岩型银或含银金-铜(铅-锌-锡)矿床;④变质热液交代型金-银矿床(穆龙套型)或银-铅-锌矿床;⑤矽卡岩型含银磁铁矿或多金属矿床。并提出我国相应地区银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主要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好寿  徐步台 《地球学报》1997,18(Z1):179-181
应用Rb-Sr等时线法测定了浙江不同类型金、银矿床(璜山金矿、治岭头金银矿、毫石银矿及拔茅、大岭口含银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不同类型矿床的Sr、Pb同位素组成有显著的差别表明其成矿物质有不同的来源和成因。特征的Pb同位素组成还可以作为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银(Ag)是生活中常见的贵金属元素.Ag有2个稳定同位素107Ag和109Ag.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应用,国内外对银同位素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Ag在矿床中常与Au元素共生,且Pd-Ag同位素体系可作为早期太阳系演化计时器,因此在天体化学、环境科学、矿床地球化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研究历史,对前人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化学分离流程、质谱测定及质量分馏校正方法、储库同位素组成,评述了银同位素在地球科学及交叉学科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难点,展望了银同位素储库组成和分馏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辽宁青城子榛子沟脉状铅锌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初探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位处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辽吉裂谷内的青城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产出有多处中、小型铅锌矿床,榛子沟铅锌矿床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浪子山组与大石桥组界面或浪子山组层间及大石桥组第三岩性段的大理岩中或斜长角闪岩、黑云母片岩与含石墨(条带)大理岩接触处靠近大理岩的一侧,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脉状。文章对该矿床脉状矿体的稠密浸染状矿石的流体包裹体及其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受到了后期热液系统中大气降水的混入,是一套H2O-CO2-NaCl流体体系。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既具有岩浆热液的特点,又具有大气降水(或地层流体)的特点。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δD为-85‰~-100‰、δ18OH2O值为1.85‰~4.45‰,表明成矿流体后期受大气降水的混入,致使氧同位素值朝大气降水方向漂移,偏离了正常岩浆水值。经综合分析认为,榛子沟铅锌矿床成矿期的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成因。  相似文献   

16.
程远 《地质与勘探》2018,54(4):747-761
东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钼矿资源产地,已查明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钨)矿床十多处;在这些钼(钨)矿床外围,近年又找到了许多达中大型规模的脉型铅锌银(金)矿床,形成钼(钨)铅锌银(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众多的矿集区均分布于重磁推断的隐伏岩体(基)区及其边部附近,矿床的形成严格受隐伏岩体的侵入形态、顶面深度和所处构造的控制,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关系。研究矿集区地球物理场特征,推定隐伏岩体和断裂构造的分布,是深部找矿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矿集区和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重、磁、电异常特征,建立了矿田和矿床的地质成矿模型和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地质成矿模型描述了隐伏岩体、小花岗斑岩体和钼(钨)铅锌银(金)矿床的顺序约束,即隐伏岩体控制小花岗斑岩体的形成,小花岗斑岩体控制钼(钨)铅锌银(金)矿床的形成;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小花岗斑岩体和矿体(矿化体)的重、磁、电异常标志。根据找矿模型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成果对在东秦岭地区进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浙东南地区两类铅锌(银)矿床氧、铅、硫、碳的稳定同位素系统研究表明,尽管这两类矿床的成因类型不同,但由于它们均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系内,其成矿围岩之性质相近,因而,它们的成矿物质来源大同小异,主要表现在脉状矿床和层状矿床后期改造之成矿热液皆以大气降水为主;在脉状矿床成矿早期的热液中,尚含有一定量的岩浆水,大气降水的循环以深部为主,晚期则基本为大气降水,其循环以浅部为主。脉状矿床之铅源较层状矿床要复杂,但它们均属壳幔混合型。这两类矿床中的硫及碳皆以深部源为主,但脉状矿床之硫源相对较复杂。层状矿床的碳部分来自盆地的化学沉积物。  相似文献   

18.
《地质论评》1985,31(3):252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稳定同位素专业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和有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联合举办的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日至11月7日在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阶段加热爆裂法测定了不同成因热液矿床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计算出各温度段内大气氩的相对含量,从而,总结出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等成矿流体的氩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典型的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以具有高大气Ar组分(约95%-100%)为特征;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初始岩浆水的Ar同位素组成及矿源层和围岩的性质,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一般以具有低大气Ar组分(约6%-20%)为特征,其它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在主成矿温度范围内一般为50%-6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刘敬秀 《地质科学》1998,33(3):349-358
采用分阶段加热爆裂法测定了不同成因热液矿床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计算出各温度段内大气氩的相对含量,从而,总结出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等成矿流体的氩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典型的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以具有高大气Ar组分(约95%-100%)为特征;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初始岩浆水的Ar同位素组成及矿源层和围岩的性质,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一般以具有低大气Ar组分(约6%-20%)为特征,其它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在主成矿温度范围内一般为50%-6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