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南漠滨地区元古界地层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承辕  张干 《物探与化探》1992,16(4):295-303
本文研究了湘西南漠滨地区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地层中金的分布、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与金的成矿关系,研究表明,本区五强溪组呈现明显的金亏损,而地层则具有富As、Sb,贫Hg、Sr,以及Co/Ni比值大于 1、Au/Ag及 Sr/Ba比值低的地球化学特点。金的分布在空间上有一定变化规律,从远离矿区的地层岩石到矿床内部的脉旁围岩,根据其丰度高低,相应地划分出背景区—亏损区—富集区—亏损区—富集区五个区段,后四者组成一个共轭体系。两次金亏损都是水热淋滤作用的结果,但二者在形成的时间、规模及地球化学特征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淋滤的阶段性,导致了漠滨金矿床的两期成矿作用。金以及其他成矿元素的亏损区或亏损带的出现有一定普通性,因而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岩浆作用与内生金矿产的若干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伏泉 《黄金地质》1996,2(3):14-19
概述岩浆作用和岩浆岩与内在金矿产的一般关系。进一步探讨金丰度与赋矿岩浆岩,金丰度与控矿岩体,区域岩浆作用控矿,复式岩体各期(次)金丰度及其所控金矿的形成时代,碱性岩浆岩和碱性交代岩控矿,中一新生代岩浆作用与赋存在前中生代地质体中的内生金矿产,岩浆作用控矿与赋矿岩浆岩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漠河砂金富集区岩金找矿思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兴安岭漠河地区砂金极为丰富,充分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特征、砂金分布和富集规律、区域剥蚀深度等,利用砂金信息寻找岩金是区内岩金找矿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砂金矿只能寻找剥蚀残留的那一部分岩金矿.对物源区剥蚀程度和探矿构造分析研究,是在砂金富集区内圈定岩金找矿靶区的关键.溶蚀系数可指示砂金是近或远原生源金矿.Pb同位素可指示成矿母岩,利用矿石、岩浆岩、地层和基底铅同位素全方位对比来判别铅同位素的来源是一种近年来国际上认同的办法,砂矿评价中利用铅同位素寻找母岩已获得成功.本区砂金Pb同位素特征值与源区极为相似,可做为砂金富集区寻找岩金的指示元素.本文旨在论述砂金富集区内砂金与岩金空间位置关系、成因上的联系及岩金成矿特点,为下一步岩金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富元  沈华梯 《沉积学报》1997,15(3):126-132
本文对太平洋CC区(Clarion-ChppetonZone)多金属结核富集区的结核丰度、品位(Mn、Cu、Co、Ni)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统计学分析、获得了较好的实验变差图。分析结果表明光滑型结核富集区的丰度变程为50~60km,结核水平分布连续性好,丰度稳定而变化小,结核中Mn、Cu、Co、Ni四种金属元素变程为80~100km,各向异性和空穴效应现象不明显;粗糙型结核富集区丰度变程为40~50km,结核中Co、Ni、Mn变差图拟合较困难,它们的变程约100km,大多数变差图形表现出有漂移、穴穴效应和各向异性现象,结合其它实际调查资料分析,影响变差函数稳健性的主要因素是粗糙型结核贫富分布不均且变化大。克立格法和算术平均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核资源量误差一般为1%~2%。最大误差不超过7%,这与以往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结核丰度采样间距为28km×28km,结核资源估计误差:光滑型结核区为29.45%的资源估计误差下降到14.59%,粗糙型结核区为36.07%;采样间距缩小到13km×13km,光滑型结核区的资源估计误差下降到14.59%,而粗造型结核区资源估计误差仍有23.01%。  相似文献   

5.
卫万顺 《黄金地质》1995,1(4):50-54
资源量预测中体积估计法和丰度估计法有着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在计算公式中都用到元素Au的区域丰度值,但金在岩石中分为易释放金和惰性金两部分,只有易释放金才能参与成矿。因此,本文试图通过Pd-Au的特殊关系,探求金的易释放率,建立金的易释放率-资源量关系式,进而建立金的易释放率资源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麻棚金矿田位于晚侏罗世麻棚岩体东南侧及新太古代叠加生成的穹盆褶皱区东缘的中太古代阜平群团泊口组内。金矿石两组全岩Pb-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与变质围岩的主要叠加变质变形年龄和麻棚岩体的生成年龄相同或相近。对相关岩石的金丰度值、溶矿试验、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团泊口组的角闪质岩石属于矿源岩,区域变质作用、再生交代型混合岩化作用、尤其是晚侏罗世深成岩浆的活动致金的多次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泰地区花岗-绿岩带基本地质特征,金的初始丰度及其后生变化,花岗质岩石金含量的研究,探讨了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对金的活化与迁移的影响,结合对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史的分析,认为该区绿岩型金矿具糜棱岩型的石英脉型两种类型,属多源多期热液充填型成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列出了大别造山带东段各地质体、地壳各结构层及区域地壳的金、铀、钍丰度计算值,并根据大陆地壳的总体构成粗略估算出这三种元素的全球陆壳丰度。大别造山带地壳金明显富集且纵向分布较均匀,具有利的金成矿背景。铀的资源潜力则大为逊色,这是由于区内基底岩石成熟度低,陆壳发育晚,稳定程度差等因素决定的。根据各类丰度系数、元素的地史演化特征与成 质条件等因素分析,对该区铀金矿产勘查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喻建荣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278-279,311
义敦印支岛弧褶皱带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十分活跃,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优越,金、银、铜、铅、锌、锡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西南三江为有色、贵金属资源富集区,义敦为花岗岩型锡-银多金属矿集区。根据区域成矿环境及研究区成矿条件分析,找矿潜力巨大,有望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小秦岭金矿田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与金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变质岩是由表壳岩经过区域变质、深部重熔、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典型特征是低钾富钠,具有太古宙TTG岩石特点.Au元素在太华群岩层、岩石中分布不均匀、多重母体分布是造成现今太华群金丰度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Au元素在太华群地层和侵入于其中的花岗质岩石遭受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曾经历了非均一化作用并产生早期活化转移,在一些部位贫化,在一些部位富集,富集部位就可能形成矿床.硫、铅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证实了成矿物质来源于该套古老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11.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概念,系指产于中、深变质岩中或与变质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组合。形成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核心是原始含金建造。中国主要变质岩分布区,如胶东、秦岭、乌拉山、大青山、燕山、辽东,都有含金建造存在,含金丰度5×10-9~600×10-9,高于地壳或上地幔的平均克拉克值(4×10-9~5×10-9)。目前这些地区已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含金建造。变质富集作用包括区域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构造剪切作用,甚至于部分熔融作用、重熔岩浆的形成作用,所有这些地质活动可以导致含金建造中金矿物质的富集或贫化再分配。这一过程中碱性组分的溶出与再交代对金的活化带出与再沉淀成矿起到重要作用。金矿化总是与钾化、硅化交代或碱性花岗岩共生。成矿变质流体中K+,SiO2含量较高,x(Na+)/x(K+)值接近1,进一步表明碱性组分,尤其是钾碱组分在金矿形成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元素的化学稳定性,在表生条件下,原生金矿的风化、破坏与再生富集是同时进行的,追踪整个的演化过程,可建立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区域地层和庙岭金矿区地层的金丰度值、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的研究,分析庙岭金矿床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聚积规律,提出了庙岭金矿床新的成矿模式,并为今后在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梅河口市张家沟区金矿床矿体位于槽台过渡带靠近台区一侧,且基底岩系金丰度值高。区域构造结点有隐爆角砾岩筒存在,岩筒内有硫化物-石英细脉、网脉出现。找矿重点区域应为靠近烟筒桥子一侧的火山角砾岩筒之中。  相似文献   

14.
银山铅锌矿床矿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双桥山群第三岩组和上侏罗统鹅湖岭组,金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岩层,是陆壳丰度值的9.3倍和7.8倍。矿区出露的侵入岩中,花岗岩中金的含量最低,低于陆壳丰度值;最高为辉长-辉绿岩金的含量,是陆壳丰度值的39倍;除石英斑岩外,其他斑岩中的金含量也较高,是陆壳丰度的6-17倍。蚀变岩中金的含量是陆壳丰度的17.3倍,构造碎裂岩金的含量是陆壳丰度的116倍。含铜矿物和黄铁矿是本矿床金的载体矿物。矿床中90%以上的金全独立金矿物相。  相似文献   

15.
张宝林  蔡新平 《矿床地质》1998,17(Z5):881-884
如何在砂金富集区内进一步寻找岩金矿,是世界各国找矿理论中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黑龙江北部为例,建立了砂金富集区内的岩金找矿模式。认为该区丰富的砂金矿主要是近源侵蚀机械富集成因,在岩金找矿中应重视对物源区剥蚀程度及控矿构造的分析,以寻找有利的保存条件为目标。根据新构造运动对物源区造成差异佳剥蚀的特点,提出黑龙江北部应重点寻找与小型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运用该模式在黑河砂金富集区内寻找岩金矿取得突破,发现了3个岩金勘探靶区,其中一处具有大型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16.
甘肃枣子沟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子沟金矿位于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南翼之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南侧,是西秦岭西段近些年发现并勘查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其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发育有区域地层变质期的面型热液蚀变作用和构造热作用的线型热液蚀变作用两类主要蚀变,其中线型蚀变中的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等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夏河—合作金矿富集区找矿...  相似文献   

17.
广西金牙金矿金的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桂西北中三叠世沉积盆地中有关碎屑物质来源的沉积环境分析和碎屑源区及沉积区金的地球化学场对比,研究了盆地沉积成岩过程中金的富集的贫化特征,认为金牙金矿区的金来源于中三叠统浊积岩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区域环境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陕西省地球化学分区,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缺乏临界值、过剩值临界值,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 3个地球化学区,圈定了 1个元素贫化区和 2个元素富集区。提出应该在元素的缺乏和过剩的异常区内进行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期检测,做到对地球化学疾病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陕西凤太地区铅-锌、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选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勘查实践,在系统分析凤太矿田已有地质资料及近年来铅锌、金成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凤太地区铅锌、金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认为同沉积期的热水活动是最主要的铅锌成矿作用,并形成了金的初始富集,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是金成矿的主要地质作用。同时,依据综合研究和新的铅锌、金找矿信息,通过分析对比凤太地区已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控矿要素,指出了在凤太地区寻找铅锌、金矿床的找矿预测标志,提出了有关铅锌矿床进一步勘查找矿的5个有利找矿区域及3处隐伏矿的主要勘查靶区和有关金矿床勘查找矿的2个有利找矿区域及4处主要勘查靶区,这为在该矿集区进一步开展铅锌、金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主要花岗岩—绿岩带含金丰度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十余年来,在华北地台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金矿的研究中,获取了许多有关地层、岩石金丰度值的资料。早期获取的资料因化验分析方法灵敏度不高且样品中常常包含矿化、蚀变和构造破碎的岩石等原因而使其金丰度值偏高。最新的数值采用了高灵敏度化验分析方法且剔除了矿化、蚀变和破碎的岩石样品,计算出的金丰度值均明显低于或接近于地壳金丰度值。结合其它研究成果,提出绿岩带有关金矿矿源是多源的(变质的、岩浆的),甚至是深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