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大同云岗矿区下侏罗统大同组顶部煤层附近的井下陷落柱中,充填有团块状、细脉状、网脉状白色粘土矿物。经物理光性研究、电镜、差热、X射线及红外光谱分析,确证其为特殊产状和成因的地开石。该地开石仅分布地下深300-400m处的井下陷落柱中,并与自生黄铁矿共生,按地热增温率估算,最高温度不超过15℃。显然,本区地开石是在常温还原环境下,在流经煤层的弱酸性地下水作用,由陷落柱中铝硅酸盐矿物,经过长期溶蚀分解而成。  相似文献   

2.
热液矿床矿物微形貌与晶体生长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场效应扫描电镜(FEG SEM),对取自山西义兴寨金矿等4处热液矿床的黄铁矿、方铅矿、赤铁矿等矿物的表面生长微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与实验合成的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的微形貌特征进行对比。发现了自然矿物结晶三维成核成因的黄铁矿微球状晶,在合成和自然矿物的晶面观察到漏斗状晶和胞状结构等生长形貌。合成黄铁矿表面发育平整光滑的生长台阶,反映静态无扰动、接近平衡的晶体生长环境;而大量产于热液矿床的黄铁矿、方铅矿等晶体普遍发育胞状或拉长的胞状结构表面,并总体呈台阶状排列的表面结构,证明自然成矿热液体系的高过饱和度和流动生长环境。研究表明,热液成矿过程中矿物结晶作用有从成核、台阶状晶体生长、到形成“平衡”多面体生长的一个演化过程;形成于复杂条件的矿物晶体表面微观结构,包含丰富的成矿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自福建寿山地区的寿山石“月尾紫”品种进行了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的系统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月尾紫”呈显微微晶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基质中可见大量的紫红色矿物赤铁矿。赤铁矿呈浸染状分布,是致使“月尾紫”整体呈现紫色的原因。由于赤铁矿本身色调和富集程度不同,导致“月尾紫”的紫色调有深有浅,同时由于赤铁矿浸染分布于地开石颗粒间,使得“月尾紫”呈现不透明状。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地开石颗粒主要呈假六方板状,棱角清晰,厚度均匀,呈叠瓦状、书册状排列,能谱测试结果显示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米级球状矿物颗粒为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4.
地开石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粘土矿物。是含水的层状铝硅酸盐,属于1:1型高岭石簇二八面体。与高岭石相同,但层的堆叠方式不同(各层的位移是1/3a01/2b0)。在扫描电镜下,地开石晶体一般比高岭石厚大,成塔形即假六方板状晶体,一端较小,另一端逐渐增大。这种矿物在世界上产出不多,在我国更是屈指可数,目前只有在浙江温州地区发现其产在岩脉里面。是高岭石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并进一步有序化。我们在焦作煤田冯营矿二叠纪山西组二,煤层伪顶和顶板的裂隙中发现了地开石,这对煤系地层来说还是第一次。研究这种地开石的形成条件对于粘土矿物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高--低转变温度以上热液法合成的石英晶体呈各种六方双锥形态,很少没有柱面,柱面有时弯曲使晶体呈纺锤状,与天然高温石英晶体没有柱面的简单六方双锥共同的特征态显然不同。这种至今所认为的天然高温石英的代表形态是在硅酸盐系统中生长的高温石英的一种习性。  相似文献   

6.
晶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同一种晶体可以呈树技状、骸晶,或以平滑晶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外形。在多晶体晶形中,由于晶面的不同组合或晶体的畸形发育,故在外形上有千差万别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伊海生  宋天锐 《沉积学报》1988,6(4):130-136
徐州煤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地层底部粗粒石英砂岩中,发现了晶体沿a轴方向延伸的假六方板条状粘土矿物。扫描电镜观察到清晰的单体形态轮廓,片体长一般约25μm,最长达40μm,宽约4μm,长宽比为6∶1-10∶1板条状片体面对面叠置成“书册”状集合体,聚集在砂岩孔隙中。薄片光性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为地开石。这种特殊形度的地开石是从孔隙沉淀中直接沉淀的。缓慢地结晶速度是地开石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地开石在陶瓷、涂料、化妆品及填料的工业应用中有着广泛潜力。在本研究中,挑选紫金山Au-Cu矿床中三种典型的地开石(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和一种矿区分布广泛的淋滤型地开石,通过电子探针(EPMA),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矿物学特征。EPMA成分对比分析表明,地开石纯度均较高,Al2O3和Si O2质量分数低,Fe O质量分数低,白度很高,可以有效地应用到造纸工业中。XRD和FT-IR结果表明,不透明地开石结晶较好,有序度较高,随着透明度的增加,透明地开石的有序度降低,结晶较差。FESEM分析表明,不透明的地开石晶粒发育较好,片层之间堆积紧密,晶粒横向最大尺寸为5μm,随着透明度的增加,晶粒横向尺寸减小,透明地开石的晶粒为0.2~1μm;淋滤型地开石可见假六方状片层相互堆积,但由于酸性淋滤作用,片层上有很多小空洞,且片层的边缘溶解,堆积松散,这种淋滤地开石的间层有利于其他高分子材料插入,可用于制备地开石-高分子复合材料。此外,对紫金山Au-Cu矿床地开石的矿物学特征的研究,弄清了地开石之间的形成关系,以及与矿区的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9.
伏美燕  张哨楠  胡伟 《沉积学报》2012,30(2):310-317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碳酸盐岩中存在大量地开石,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该矿物进行了鉴定,利用阴极发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地开石的形态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地开石晶体为短柱状,晶体大小约3~13 μm,分布在溶蚀孔、白云石晶间孔和缝合线的溶解段中。经岩石薄片和阴极发光观察,发现在地开石出现的岩样中存在萤石。地开石与萤石组合的出现,表明该地区小海子组存在着热液活动。经统计,地开石和萤石通常富集于某一层,可追踪热液流体来源的深度。由于地层中未见地开石的前身矿物,并且在温度低于100℃的地层中也出现了地开石,推断该区地开石为热液成因。热液流体不仅为地开石形成创造了条件,还导致了小海子组碳酸盐岩产生大量溶蚀孔隙。热液与岩石间的水岩反应导致萤石交代白云石,溶孔壁白云石重结晶。通过对储层物性数据的分析,表明热液溶蚀能明显增加孔隙度,但萤石和地开石的形成对孔隙度起破坏作用。热液溶蚀是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重要机理,对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地开石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粘土矿物,是含水的层状铝硅酸盐。它与高岭石相同,属于1∶1型高岭石族二八面体。但层的堆叠方式不同,各层的位移是1/6a_0 1/2b_0。在扫描电镜下地开石晶体一般比高岭石厚大,堆叠成塔形,即呈假六方板状晶体,一端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寿山水坑石的矿物成分、内含物、微量元素及产地特征,采用了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LA-CP-MS等测试方法。红外光谱和XRD测试结果显示水坑石的矿物组成以地开石为主,珍珠陶石、叶腊石、伊利石在部分样品中作为次要矿物存在;XRD图谱显示地开石有序度较低。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显示萝卜纹的矿物颗粒比基质部分细小,呈不定向排列;暗色颗粒状内含物以自形与它形两种形态镶嵌于地开石基质中。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萝卜纹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硫磷铝锶石,暗色颗粒状内含物为黄铁矿。LA-CP-MS测试结果显示高山石、水坑石、田黄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区别,使用判别分析建立三者的判别函数,对未知样品的判别正确率估计值为90.8%。水坑石中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低。水坑石的原生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萝卜纹和黄铁矿均为原生包裹体。后期环境的差异造成了高山石、水坑石、田黄在微量元素含量上的差别,地下水环境造成了水坑石中轻稀土元素的迁移;这些差异可作为鉴别三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缅甸翡翠中的哪些部位适合做烧红处理以及该部位能被烧红的原因,采用加热实验、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方法对缅甸翡翠样品的原生部位、雾部位的加热前、后的特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翡翠中的蓝雾部位及黄雾部位适合做烧红处理,原生部位不适合烧红处理,蓝雾部位可以被烧成黄色及红色,黄雾部位可以被烧成红色。雾部位适合用来做烧红处理的原因在于,在低温的加热条件下,蓝雾部位中的大量的Fe2+发生价态变化,实现由绿泥石向针铁矿的转变所导致,该过程由表及里逐步进行。原生部位的主要矿物硬玉需被加热更高的温度,在破坏其晶格的情况下,才可以呈现出红色,且该红色不具有褐色调。  相似文献   

13.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s of zircon crystal faces are recorded by growth zoning, which is recognizable in cathodoluminescence photographs of oriented crystal sections. The kinematics of zircon growth is graphically presented by the slopes of Grabahnen between crystal sectors. The relative velocities of advance of crystal faces correlate to the pattern of growth zoning. Widely spaced zoning, interrupted by surfaces of dissolu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narrowly spaced uninterrupted oscillatory zoning, on the other hand, are interpreted as markers of low and high zircon-supersaturation of the melt, respectively. The following model is deduced from this correlation. The prism {110} is that crystal form, the growth rate of which reacts most sensitively to the zircon-supersaturation of the melt. The growthrate of the steep pyramid {211} is not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zircon-supersaturation. Instead, the growth of {211} is delayed by the adsorption of foreign atoms on its faces. The kinematics of zircon growth in anatectic, plutonic and meta-rhyolitic host rocks in the pre-Mesozoic basement of the Tauern Window (Eastern Alps) is explained by this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kinematics of zircon growth carry a much greater petrogenetic significance than has been previously suggested for the final shape of crystals alone.  相似文献   

14.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及岩石薄片对昌化鸡血石样品中“地”与“血”的矿物组成、形貌特征、化学成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昌化鸡血石“硬地”“软地”与“冻地”的矿物组合不同;其中,“地”以地开石为主且呈鳞片状,随着石英的增加,特别是明矾石的加入,“地”的硬度变大。“冻地”鸡血石中地开石的结晶粒度比“硬地”鸡血石中的大,但其空间定向性排列没有后者的好。昌化鸡血石中“血”由细小的半自形-他形辰砂微晶集合体组成,其“血”色与辰砂晶体的聚集状态及其杂质成分有关,而杂质成分又与Se元素的质量分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同四台井田地质小构造综合探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大同四台井田复杂地质构造的综合探测,查明了测区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利用综合勘探方法能有效地探测出采区或工作面内的地质小构造。  相似文献   

16.
新近发现的老挝石因与寿山石多个品种高度相似,给老挝石的科学定名和印材质量评价带来困难。本文采用常规宝玉石学测试结合电子微探针(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矿物谱学分析测试方法,系统解析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老挝石由高岭石亚族矿物多型组成,其中主要为高岭石、地开石及其过渡矿物,少量为珍珠陶石。红、黄色老挝石颜色与铁含量呈正相关性,表明铁元素可能为老挝石常见红、黄两色的主要致色原因。老挝石主要组成矿物晶体以不规则鳞片状或假六方片状为主,其粒径越细小、镶嵌越紧密,相应表现为质地细腻和篆刻工艺性能优异,作为印章石的工艺价值也就越高。老挝石的密度(2.58~2.60 g/cm3)及折射率(1.561~1.570)等常规宝石学特征均与地开石型寿山石较为一致,其中颜色鲜艳、结构细腻者可作为优质的篆刻印材新资源。  相似文献   

17.
近期表层渗流水作用下的去白云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庆安  潘正莆  王尧 《地质科学》1979,14(4):378-384
去白云化作用是交代作用的一种,最早由莫尔劳特(Morlot,A.von,1848)起名“Dedolomitization”。它是与白云化作用相反的成岩作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