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地震地下水前兆观测技术实现数字化和综合化这一发展目标 ,性能先进的数字化观测仪器和功能优良的综合观测平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方面。本文在分析已有综合观测体系模式的基础上 ,应用最新研究成果 ,提出了新一代综合观测模式 ,给出了单井综合观测平台结构设计。该平台在与地下水各测项的数字化观测仪器对接后 ,可实现静水位、水化学和水温三者均处在理想观测状态条件下的自动化单井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0,(4)
采用先进的水位观测仪器,可以有效降低水文观测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水文测验的时效性,为区域水文巡测的全面开展奠定关键的基础。文章采用对比观测分析方法,对阿勒泰某水文站雷达记录水位和人工水位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对比观测试验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达记录水位在不同水位级下综合不确定度0. 022%~0. 035%之间,满足基本水文站水文测验误差规范要求,可用来进行阿勒泰地区水位的自动观测。  相似文献   

3.
我国深层水文孔观测有突破兖州矿务局东滩煤矿水位自动观测系统自1992年10月正式安装使用以来,运行正常,传输可靠,读数准确,实现了国内过去无法进行的500m深度水位的观测,在全国尚属首例,已通过技术鉴定.水位遥测系统和数据贮存式水位自记仪,是煤炭科学...  相似文献   

4.
在水文钻孔和水源井的钻探和抽水试验过程中,要进行水位观测。最近我们试制了音响式水位观测器,这种观测器在其电极接触钻孔内水面时会发出报警声,并且可以直接读出水位深度。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方便,测量准确,观测深水位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0,(2)
自动水位计有一定的测定误差,利用阿勒泰地区水文站自动水位计的观测数据和对应的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次对比观测试验中,综合不确定度基本在0. 016 5~0. 153 6之间,均满足在95%的置信度水平内要求测定水位间的综合不确定度为3 cm的规范要求,满足测验系统误差在±1 cm之内的测验误差要求,阿勒泰地区自动水位计符合测验误差规范,可用来代替人工水位观测。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0,(2)
为研究沙尔托海水文站水位资料观测精度和资料系列的一致性,选择沙尔托海干渠(二)站和沙尔托海大河(四)站作为试验站点,对雷达和人工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等视频观测水位在断面安装试运行后,同时进行雷达水位观测与现场人工观测,最后将两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试验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可知:经过观测并计算的置信水平95%时的综合不确定度和系统误差两项指标均符合水文规范要求,进一步证明了雷达水位计测量精度,观测结果满足沙尔托海站巡测要求,能为当地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乌鲁木齐台钻孔应变观测井的水位突然变化求取了应变与水位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研究了水位与应变的关系以及利用此关系排除水位对观测值的影响,并作了简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曲忠艳  曲鑫  王颖 《地下水》2011,(4):44-45
采用先进的水位观测仪器观测水位是水位观测的发展方向。通过样子哨水文站超声波水位计4个月的对比观测成果分析,观测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陈小云 《地下水》2010,32(5):70-71
福州地区目前有9口地震地下流体数字化综合观测井,主要测项有水位、水温;辅助测项有气压、降雨量。几年来,仪器运行正常,观测资料连续可靠,尤其是水位测项对于省内及其沿海4级以上地震以及远震有明显的震后效应本文着重探讨这些观测井对智利8.8级地震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万迪堃等在《华北地震科学》第8卷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网建点以来所取得的资料表明,同样是承压水,静水位和“动水位”的映震能力有明显不同,“动水他”的映震能力明显优于静水位。“动水位”观测是将自流井的流量观测转变为“水位”观测的方法。“动水位”是指在一定放水量条件下,井管中的水面相对于排水管中心的高度,与水文地质学中动水位的概念是不一致的,不是真正的动水位,它的变化反映排水量的变化。“动水位”观测较静水位观测更“灵敏”的原因初步认为有四个方面:首先“动水位”观测实质上  相似文献   

11.
广西果化龙何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及其水资源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区域岩溶水系统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龙何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及水循环过程,并按水动力条件将区内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汇流状或散流状表层带岩溶水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表层岩溶泉长观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本区表层带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31. 9× 104m3 /a,约占本区年降水总量的9. 5%。在表层带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中,表层岩溶泉的可开采资源量为5. 9×104m3 /a ,可有效利用资源量为7 732. 4m3 /a。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水电开发对大渡河水温过程的影响,采用原型观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瀑布沟电站开发前后下游河道的水温时空变化特性。研究成果表明,与天然情况相比,现阶段瀑布沟下游沿程水温出现了明显的均化效应和延迟效应以及春夏季低温水、秋冬季高温水现象,最大降温2.4℃出现在4月的龚嘴尾水断面,最大升温3.3℃出现在12月的瀑布沟尾水断面;瀑布沟下游小型水库均未出现水温分层现象,但形成的蓄水体对沿程升温有一定的弱化,沿程增温率由天然状态的0.8℃/100 km降至现阶段的0.5℃/100 km;采用考虑了机械能转化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瀑布沟下游河道的水温过程,率定得到的"机械能-内能"转化率为55%。  相似文献   

1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人工供水的比例迅速增加,由此产生的耗水不可忽视。传统水文模型在计算耗水时一般只考虑降水产生的蒸发,忽略人工耗用蒸发。为解析城市耗水过程,探究城市耗水机理,在观测城市耗水过程的基础上,划分城市耗水类型,建立城市耗水量计算模型。以北京市某区域为例,采用调查统计、实验监测和模型计算结合的方法,计算该区域2014年的耗水量为820.0 mm,明显高于传统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多年平均值为494.0 mm)。分项结果显示:研究区绿地耗水贡献率为40.58%,建筑体耗水贡献率为38.70%(其中内部人工耗水为31.22%,屋顶截留雨水蒸发为7.48%),硬化地面贡献率为18.32%,水面贡献率为2.40%。结果表明:建筑体内部耗水量不可忽视,是人工用水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耗水量与建筑体层数和居民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确定煤层顶板导水裂缝带高度可为顶板防治水、采掘工程布置、防水煤柱留设以及瓦斯抽采设计提供依据。采用井下仰孔注水测渗漏法,实测山西西山煤田镇城底矿8煤导水裂缝带高度为57.98 m,其中冒落带高度16.72 m,裂隙带高度41.26 m。依据实测结果并收集了8个矿综采一次采全高中硬覆岩下导水裂缝带高度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了适用于综采一次采全高中硬覆岩下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的经验公式,并与《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应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式适用性好,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公式应用于中厚煤层综采一次采全高开采条件预测,其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将现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进而从内在机制、实践进程和评价三方面系统综述了狭义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国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缺乏有机的补偿和机理机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缺乏系统的后效评价体系,致使现状水资源配置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为解决上述配置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今后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符合现代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天然 人工"二元认知模式,建立以水循环为基础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建立具有统一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准则和建立水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标准和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高水材料充填技术在减小地表沉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材料用于采空区充填有着工艺简单、凝结速度快、性能稳定等优点。采用建立地表沉降观测站方式,研究了用高水材料充填采空区后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充填后地表的下沉量明显减小。2009年5—12月,充填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65.6 mm,月平均下沉20.7 mm。该方法用于减小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比传统的充填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Carbonyl oxygens of organic molecules undergo isotopic exchange with water during reversible hydration reactions. The equilibrium isotopic fractionation factors between the carbonyl oxygen of acetone and water at 15°, 25°, and 35°C are 1.028, 1.028, and 1.026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δ18O values of the carbonyl oxygen of acetone and of the water with which it is in equilibrium are similar to the differences that have been observed between the δ18O values of cellulose and the water used in its synthesis by a variety of aquatic plants and animals. Additionally, the identity of the acetone-water fractionation factors at 15° and 25°C parallels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δ18O values of cellulose and water shows no temperature dependence for individual species of plants grown over the same temperature range.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proposal that the oxygen isotop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ulose and water is established by isotopic exchange occurring during the hydration of carbonyl groups of the intermediates of cellulose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water quantity, but also affects the water quality. The stable isotopes (δD, δ 18O) and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sed in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basin. The deep groundwater is mainly recharged from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s discharged to rivers in the downstream. The runoff from upper reaches mainly contributed the river flow in the downstream. The CCME WQI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was ‘Fair’. The mixing process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was simulated by the PHREEQC code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stable isotop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fluences the composition of ions in the mixing water, and further affects the water quality with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19.
矿井水深井回灌是矿井水“转移存储”处理的主要形式,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煤矿区地质和矿井水特征,从回灌目的层地下水与矿井水的匹配性、上下岩层的隔水性、回灌层的渗透性以及封闭性角度提出了矿井水回灌目的层选取依据。并以地下水达西定律和Dupuit理论为基础,建立极坐标系完整注水井稳定流数学模型,得出在稳定注水条件下,回灌量与注水层渗透系数、厚度、回灌压力、水位埋深以及回灌井直径正相关,与影响半径负相关,与回灌层埋深无关。提出了矿井水深层回灌水动力和溶质运移耦合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并以矿井水回灌试验案例为分析对象,模拟得出矿井水回灌过程中含水层水压形成以注水井为中心的“高位水丘”,且注水压力越大,回灌量增加较为明显,模型分析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溶质运移范围形成以注水井为中心的“圆柱状”弥散形态,特征离子浓度沿回灌井两侧变化剧烈,回灌层特征离子浓度被迅速稀释,随着时间的延伸,弥散稀释范围增加相对较小,说明矿井水回灌对深部高浓度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影响程度不大,研究成果可为西部煤矿区矿井水高效回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