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技术:新一代GIS架构技术与开发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解决分布式异构多源空间数据共享、不同厂家的功能共享和合作开发是当前GIS开发和应用领域的难题.提出了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模型框架,并基于该框架提出了新一代GIS架构技术和开发模式,介绍了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功能仓库技术、搭建与配置技术等,同时给出了国土数据中心的应用实例,为基于数据中心大型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地学数据库是地调成果数据资料的汇总和集成,是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体现.随着地学信息资源的不断积累,以应用为目的的多源数据信息的集成开发和利用将是推进国家地质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更好地为地调科研和社会大众服务.阐述了地学多源数据的产生,并对多源数据的集成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通过GIS软件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多源、异构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数据有机地集成与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国家资源利用宏观决策支持中的作用,建立了国家级油气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了含有两级油气数据ETL工具的油气数据的集成模型,构建了以Web服务为基本组件的、基于SOA的系统体系结构,采用Oracle 11g作为后台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的集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能够模拟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及数据可视化能力,将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可以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的可用性。分析了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模型发展的历程,并针对传统集成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S结构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在该集成框架内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将该系统结构应用于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一直是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工程地质勘察为例,设计了一种多源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利用剖面、地震剖面解译及等值面(线)等数据生成虚拟钻孔,从而将异构的多源数据统一转换成同构的虚拟钻孔数据,然后利用钻孔和虚拟钻孔实现三维地质结构的自动化建模;根据已构建的三维地质结构创建属性模型结构约束,采用六面体网格或四面体的单元结构构建属性模型网格;属性模型网格中的每个属性块通过三维空间插值方法进行属性赋值,然后将属性变化映射为颜色变化,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属性模型,实现了多源数据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约束的属性建模。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工程地质勘察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通过使用多源异构的建模数据,使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更加完善,有助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对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了分析 ,并介绍了笔者在该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认为只有在数据获取、GIS与滑坡专业模型的集成、GIS与遥感的集成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之后 ,才能充分发挥 GIS在滑坡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质数据存在"信息孤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融合是城市地质大数据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采用多源异构技术实现数据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是将结构化、空间、非结构化的城市地质数据按照统一的分类方式、统一的ETL标准、统一的存储模式和统一的调度方法在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用于多来源、多格式、多用途调查监测数据集成的结构化数据集成方法,用于不同介质、不同格式、不同标准成果资料集成的非结构化数据集成方法,以及用于存储多源异构城市地质数据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海洋表面温度场数据应用研究现状,结合Web服务技术,提出了海洋表面温度场数据应用服务框架,把海温数据及应用模型均封装成Web服务,从而提高了分布式环境下,数据的互操作性、应用的可移植性及透明性.基于该框架,开发设计了"中国南海海温数据应用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集成异构、分布式环境中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从而为用户提供透明的、"一站式"的海温数据Web应用,可为其它海洋信息的集成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集成和综合运用多源异构规划决策数据,基于"一张图"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构架,提出建立"规划决策一张图"信息服务平台。结合城市规划特点,分析了规划编制涉及的决策因子及数据源,从城市规划对象的角度设计了"一张图"的图层结构及系统功能,讨论了多源异构数据无缝集成方式,并以攀枝花市为例建立了"规划决策一张图"信息服务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10.
地质环境数据具有多源、异构、复杂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地质环境数据的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环境数据,融合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访问三种数据整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地质环境数据的集成方法。该方法依托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矢量空间数据、遥感栅格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整合。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1∶20万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并对具体集成整合过程进行说明,最终将集成后的数据入库到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了数据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钱静  纵博  黄阳 《江苏地质》2023,47(2):159-165
通过对徐州煤矿地质资料的标准化整理,归纳并探讨多源数据融合的原则和标准,形成统一的空间坐标参数和数据格式,达到多源数据统一融合的目的。基于ArcGIS平台,建立涵盖基础地质、矿山开发利用、钻孔、采空区、塌陷及已治理区5大专题的煤矿地质资料数据库。项目成果纳入徐州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中,服务于矿政管理、矿地融合研究、工程建设新项目规划选址、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性多源地学空间信息集成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8,他引:26  
李超岭  张克信 《地球科学》2001,26(5):545-550
地学信息分散的、非动态的管理现状 ,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与广泛社会需求的多元性、科学性与迫切性 ,也极大地制约了地学信息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本文根据当前有关区域性多源地学空间信息集成项目研究的成果 ,基于GIS理论与技术和多源地学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应用的特点 ,对区域性多源地学空间信息集成的有关技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详细叙述了多源地学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程与设计、数据采集技术、元数据、投影与坐标系统、物理设计与约定、集成数据质量特征 .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地质数据挖掘与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借鉴大数据技术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多源异构的地质数据集成方法,为数据挖掘、地质数据信息化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针对北京周口店研究区,建立了其野外地质三维综合信息平台,将各类地表、地质体、地质信息等结构、半结构、非结构数据集成到统一的平台系统中,实现了研究区域相关地质数据的集成管理、可视化浏览、查询与分析,为大数据方法在地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是未来找矿靶区预测的不可或缺的技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研究面临机遇与挑战,其涉及的地学大数据除了数据来源众多、比例尺不同、数据量大、非结构化管理、时效性强、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协同管理等复杂特点外,还必须具有适应进行三维建模及空间分析的数据结构。本文分析了地学空间大数据的特点,对多源地学综合信息的管理需求进行研究,参考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了可满足三维成矿预测需求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模型,并依据实际划分为勘查控制钻孔地质数据库、空间属性数据库和地球物理数据库,各数据库可在多源地学空间索引库的支持下协同工作。本文以大数据应用的典型实例--钟姑矿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矿田内勘查成果资料,建立了钟姑矿田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矿要素的有效提取,可进一步支持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可有效管理地学空间大数据,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解决方案,是进行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武强  崔芳鹏  熊晨  黄银洲  孙晨 《地学前缘》2021,28(6):256-262
国土空间类型的综合划分是其后续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石。首先,基于现有国土空间的主要类型及其深入划分的现实需求,选取空间维度、空间性质、使用用途、矿产资源价值/矿业空间规模和地下工程/空间规模作为文中对国土空间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主要依据;其次,基于上述主要依据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国土空间类型划分方案与体系,其涵盖了包括二维平面视角和三维立体视角的29类和45亚类陆域和海域国土空间;最后,简要分析了以上提出的不同类型国土空间的主要特征和规划开发要点,为其实现良性四维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Virtual Globe技术和面向服务的软件构架SOA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特点,确定了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联系与服务方式.构建了一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三维可视化数据集成框架,实现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集成和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华蓥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是集站网运维管理和观测数据采集、传输、保存、挖掘、共享及成果产品于一体的平台,是观测站网的核心。从总体框架、管理系统、特点及优势3方面介绍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情况; 结合开展项目,通过数据集成、多源数据融合和模型加载应用阐述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实践; 最后,对一体化平台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和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数据具有显著的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时态和多主题特征,采用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研发思想与方法,研发出了以GeoView为基础平台的地质灾害勘察信息系统(GeoHazard)。该系统围绕主题式点源勘察数据库(属性和空间),将野外数据采集模块与室内图件编绘模块及三维可视化分析模块连为一体,同时采用Web方式,按C/S与B/S结合模式,初步实现了地质灾害勘察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综合整理、编图的全程计算机辅助化。该系统具有支持地质灾害勘察应用的专业性、面向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全过程的完整性、术语代码和图式图例的标准化、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和文档管理的一体化、数据分析和计算结果表达的三维可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