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连英 《江苏地质》1997,21(3):169-176
采用两次溧阳地震的余震序列等研究溧阳地震破裂类型、震源体形态,结合深部构造资料研究溧阳地震的震源构造要素和震源断裂。5.5级地震的震源断裂是以NNE向占优势的Y型断裂,其倾向NWW,倾角50°;6.0级地震震源断裂呈NNE向,倾向SEE,倾角85°。据震源机制结果,5.5级地震属于右旋走滑断裂,6.0级地震属于右旋陡斜滑断裂,两者是一对新生共轭右旋走—陡斜滑断裂。从两次地震序列时间分布的连续性、平面断裂连贯性、空间破裂共轭性和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论证两次溧阳地震是相互联系的同一地震事件的两次破裂。  相似文献   

2.
广西灵山断裂北段古地震事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古地震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西部、华北等强震构造区,华南大陆因地处中强地震构造区,很少发生7.0级以上地震,古地震遗迹少。同时华南大陆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人类改造活动频繁,古地震遗迹难以保存,鲜有与古地震研究相关的报道,广西灵山震区的古地震研究弥补了华南大陆古地震研究少的缺陷。本文采用槽探、地表破裂带分析及测年等方法,揭露了在广西灵山断裂北段曾发生至少4次地震事件,其中3次古地震事件,1次历史地震事件,时间分别为距今约>36 300、25 000、13 090、80 a(最后者即1936年6级地震),4次地震事件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该4次地震事件的平均重复间隔约12 073 a,比中国西部、华北等地的一些古地震复发间隔长,主要原因在于灵山震区构造活动强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与河流阶地相关的地震地貌包括地震阶地和阶地断错两方面。地震阶地是古地震事件的直接反映; 阶地断错则是多次古地震事件的累积效应。文章在汶川8.0级地震破裂带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平行断裂的河流和横穿断裂的河流两种情况下的阶地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差分GPS测量技术,分别对虹口附近的地震阶地和映秀附近阶地断错现象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虹口附近地震阶地反映了自白沙河Ⅱ级阶地形成以来发生了5次规模基本相当的断错事件; 映秀附近的阶地累积位错量反映了不同级阶地经历了不同数量的地震事件,其中,Ⅱ级阶地形成以来大致经历了5次与汶川8.0级地震位错相当的地震事件。两个地点的地震阶地和阶地位错研究得到了一致的古地震次数。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前人对该区阶地的测年数据,从而推测得到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层的古地震复发间隔约为4ka。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1995~1996年发生的云南孟连西75级、武定以北65级和丽江以北70级三次强震前云南及邻近地区出现的地震活动背景性异常,包括地震空区、条带、小震群活动、地震窗口、诱发地震、强震原地复发以及迁移等特征。对地震活动期的分析表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云南地区处于强震活动高潮期,1993年区内发生50~63级地震7次,达到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预报指标。这些地震活动背景异常为这3次强震的趋势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写在前面     
2004年12月26日(北京时间)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9级地震造成了20多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2005年3月29日(北京时间)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又发生8.6级地震。两次大地震的发生,有可能对全球地震活动格局的变化产生或预示重大影响,两次大地震参数见表1,表2是其断层面解。表中资料均取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网站资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福建水氡台网 1 990年以来的水氡资料 ,针对 6次福建及其东南沿海大于 4 5级地震 ,7次台湾及其近海大于 6 8级地震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地震前异常存在加速性、同步性 ,形态的多样性 ,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运用“九五”攻关软件 ,给出上述两区域地震异常特征的共性和个性 ,并对映震效能进行R值评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台湾地区近期 5 5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图象 ,发现台湾地区从 93年开始5 5级以上地震逐渐形成一条中强地震共轭条带 ,其中主条带长仅 30 0公里左右。强震条带形成后 ,1 999年 9月 2 1日在主条带的西南段 1 /3处条带的西侧边缘南投发生了7 6级地震。南投地震后 ,5 5级以上地震条带仍然存在 ,2 0 0 2年 3月 31日在共轭条带交汇处附近苏沃海外发生了 7 5级地震。在共轭条带内相隔两年半时间里发生两次 7级以上地震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8.
地球排气与森林火灾和地震活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强祖基  杜乐天 《地学前缘》2001,8(2):235-245
地球不仅是固体 ,而且充满了流体。当地球受力时 ,地壳变形和破裂 ,气体 (H2 ,CH4 ,CO等 )从内向外溢出 ,这样可引起森林火灾和地震。自 1990— 2 0 0 0年 12月利用卫星热红外图像资料做地震短临震兆的观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式预测、预报 149次 ,10 0次有结果 ,虚报 49次。 10 0次有结果的预测、预报中较准确的有 6 5次 ,含 7级地震 10次、6级地震 19次、5级地震 36次。较好预报有 2 5次 ,含 7级地震 4次。较差预报有 10次。由于云层干扰有 49次虚报和 2 0次漏报。 1998年 5月 13日— 5月 2 2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森林火灾前 10d ,即 1998年 5月 4日在卫星热红外云图上见到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森林区出现圆形排气增强区。 1999年 4月 3日山西汾阳森林火灾前 4d ,即 1999年 3月 31日卫星热红外云图上汾阳森林区出现一孤立圆形排气增温区。 2 0 0 0年 3月 2 8日福州郊外森林区起火 ,就在当日卫星热红外云图上可见到福建沿海大陆升温。 1996年 9月 6日台湾兰屿发生 7 1级地震 ,地震前 11d增温震兆呈现一个奇特构造应力热体系———山字型。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邻侧昆仑山2001年Ms8.1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藏铁路邻侧的地震地表破裂调查显示昆仑山2001年8.1级地震地表破裂明显呈水平左旋走滑性质,地震破裂带主要由NE向的张裂和NW向地震鼓包呈之字型沿昆仑山口断裂线性分布构成。青藏公路邻侧的地震破裂的实际左旋位移量为4.3~4.81m。地震的强烈破坏主要集中在地震破裂带上,在青藏公路附近见其影响范围可延至破裂带南北两侧10~50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汶川MS8.0级地震、芦山MS7.0级地震和鲁甸MS6.5级地震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灾害。由于震级差异和地质地形条件的不同,地震滑坡分布情况有较大区别。本文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地震、地质和地貌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地震滑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3次地震滑坡数量和密度随着PGA和震级的增加而增加。汶川和鲁甸地震随烈度的增加,滑坡数量呈现递增的趋势。但芦山地震在较低烈度区也发育着大量滑坡。(2)断层影响滑坡分布的最大距离随着震级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影响距离0.2倍的范围内,汶川地震分布有80%的滑坡,而其他两次地震仅30%。此外,汶川地震滑坡数量随断层距离呈指数衰减关系。(3)地震滑坡的分布受到地形的强烈影响。Ⅶ度及以上烈度区地形切割深度越大,地震触发的滑坡集中分布区域相对高差越大。同时,滑坡集中发育的坡度会随之增加。切割深度越大,地震滑坡更易发生在地势较陡的山脊或者上坡处,这可能与地形放大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玉树7.1级强震,再次拉响人类防灾减灾的警报。 进入2010年,短短4个月内,全球范围接连发生7级以上地震:海地7.2级、智利8.8级、印尼亚齐省7.5级、中国玉树7.1级……地震的威胁不断拨动人类的神经,人们在最初的惶恐和惊惧之后,开始直面地震,开始思考未来的应对。  相似文献   

12.
周瑞琦  姚孝执 《云南地质》1990,9(2):134-146
(一)前言 1988年11月6日,云南省西南部澜沧—耿马一带接连发生两次强烈地震。据昆明遥测网测定,第一主震7.6级,发震时刻为11月6日21时03分14秒,微观震中为北纬22°50′、东经99°43′,震源深度13公里。第二主震7.2级,发震时刻为同日21时15分36秒,微观震中为北纬23°23′、东经99°36′,震源深度8公里。两次地震的极震区烈度均为9度,等震线长轴为北西—南东方向。其中7.6级地震9度区沿黑河河谷分布,长32公里、宽4公里;8度区长51公里,短轴18公里;7.2级地震9度区长轴25公里,短轴13公里;8度区长轴50公里,短轴平均22公里。(图1)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地震活动图像及烈度区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覃子建  罗远模 《贵州地质》1994,11(4):334-347
笔者对贵州历史地震记载和仪器测量地震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公元1308~1948年有地震记载近两百条,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3次,其中最高震级为级的强震,最高地震烈度Ⅷ为度.1955~1993年省境内能记录的3.0~5.4级地震235余次,解放后最大地震为5.4级。贵州与四省(区)接壤县份发生破坏性地震23次。因此,贵州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均属于全国中等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贵州地震活动的主要图像,概略地把贵州地区划分为黔东、黔中和黔西三个不同形态的断块,显示了贵州地震活动似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端兴衰而兴衰,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这是符合地理空间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的。因此,贵州省地震活动是"以地质构造地震为主体,以诱发地震和岩溶类地震为两翼的独特的活动格局。"又据最新"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简介贵州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提出了烈度区划的基本特点,贵州有一半的县市处在地震烈度Ⅵ-Ⅶ度区内,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应依次指导与加强贵州省的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玉莹  佟晓辉  孙威 《地学前缘》2003,10(2):501-502
能否捕捉到临震前兆信息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营口地震台连续记录的SW应变监测仪在辽宁岫岩Ms5 .4级地震中获取的资料表明 ,岫岩地震主震前的前震序列在受力加载中发震 ,震后呈现出继续受力加载状态 ;主震后的余震序列呈现出卸载状态下发震 ;在临近地震主破裂时应变方向和幅值的变化尤为明显。(1)岫岩地震序列概述 :1999年 11月 2 9日中国辽宁省岫岩发生了Ms5 .4级地震 ,震中位于 4 0°32′N ,12 1°4 8′E。该地震发生在 1975年海城 7.3级地震余震区东南端的延长线上。 1999年 11月 9日岫岩地区开始出现前震序列 ,震中分…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邓家一带古地震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门山断裂带是否存在类似汶川5.12大地震的地质记录,是地震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处于中央断裂带中段和北段分界地区的北川-邓家一带,古地震研究对认识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震复发特征有重要意义。沿北川-邓家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有过早期活动,并兼顾是否有较多细粒第四纪沉积物,以便能较清晰地分析、判断古地震事件以及采集测年样品,所以我们在沙坝1组、和尚坪和邓家海光6组等3个地点开挖了4个探槽,并进行了断错地貌的实测,发现了该地区明显的古地震遗迹,以及该地区特殊的正断层地表破裂样式。通过探槽和实测地貌情况与前人在龙门山中央和前山断裂带的古地震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至少发生过两次地震事件(包括5.12地震事件在内),与龙门山中央和前山断裂大部分地点已揭露的古地震事件相吻合。而通过对该地区地貌侵蚀特征与地震陡坎的高度变化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之前的地震事件与5.12地震的大小相近。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断裂中段中强地震频发,是研究中强地震地表变形特征的天然试验场。文章基于Sentinel数据对该段4次中强地震(2019年9月27日新疆若羌4.8级地震、 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5.0级地震、 2021年6月16日青海茫崖5.8级地震、 2021年8月26日甘肃阿克塞5.5级地震)开展了D-InSAR同震变形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提取阿尔金断裂中段3次MS 5.0以上地震的同震变形场(2019年茫崖地震、 2021年茫崖地震和2021年阿克塞地震),同震变形区均由抬升区和沉降区两部分组成,发震断层大致沿NW-NWW向展布,指示区域应力方向以NE-SW向为主。3次地震宏观震中定位偏差均在7 km以内,表明D-InSAR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平定位精度。3次地震发震机制均为逆冲型,同震变形特征与CMT震源机制解相一致。同时,利用SBAS时序变形结果和不同分辨率参考DEM数据解算结果进行误差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大气延迟相位误差对该区域同震变形解算影响较小,而残余地形影响较大,震后余滑与粘弹性松弛效应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对认识阿尔金断裂中段构造和地震活动,以及利用...  相似文献   

17.
据目前所收集到的地震资料,从公元1600年至1984年,新疆已发生4.7级以上地震599次,平均每年至少发生两次。其中8级以上特大地震4次,7.0—7.9级地震16次,6.0—6.9级地震59次。若以地震序列计算,则新疆共发生过6.5级以上地震序列27个。新疆4.7级以上强震震级和频度可概括为下式:  相似文献   

18.
鲁甸MS 6.5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分布呈现两个优势方向,其发震断层是NE向的昭通-鲁甸断裂,还是NW向的次级断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从龙头山镇南东方向的谢家营盘-光明村-王家坡一线N22°W~N55°W走向断续展布长约8 km地表破裂带,呈左行右阶排列,伴有30~35 cm左右的走滑分量,局部走滑分量达40~60 cm,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北西走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探槽工程揭露出发震构造光明村-小垭口段4次古地震事件;8个炭屑样品的14C测年分析表明,事件E1可能发生在9190-8870 BC,E2为1000 BC至900 AD,E3为910-1240 AD,最新一次事件E4为2014年鲁甸MS 6.5级地震。该研究表明,云南地区6.5级强震可以产生地表破裂并可能在地质记录中留下遗迹。结合本次地表破裂特征,影像几何不连续以及探槽剖面揭露出古地震断面信息容易隐形等特征表明,包谷垴-小河断裂在历史活动中强度不大,属中强地震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是福建省会城市,1997年12月连续发生两次3级地震,福州市普遍有感影响较大。本文对该地震发震构造进行研究,认为北西向断裂构造为其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20.
贵州的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的地震明显受(活动性)断裂控制和影响,地震的平面分布分区边界受区域断裂控制,地震多发生在断裂附近或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19年以来,贵州境内发生的4次6级左右地震,震中都在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75年6月8日发生的6.5级地震,震中在开远-平塘断裂和垭都-紫云断裂交汇区附近的床井背斜,地理位置位于罗甸县西部,紧邻望谟县和紫云县,即北纬25°18',东经106°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