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冀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部,是发育在华北地台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坳陷,在寒武系主要发育海相碳酸盐岩。从寒武系露头剖面入手,结合钻井地层,建立露头和钻井之间的地层对比格架。对单井相、地震相、连井相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寒武纪构造活动平缓,各区域的地层厚度差异小。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岩心观察、样品分析以及各岩性含量的统计,识别出了台地、缓坡、陆棚等3种相类型。台地相中可以识别出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鲕粒滩、竹叶状砾屑滩等5种类型。潮坪主要指潮上坪和潮间坪,并进一步识别出了潮上泥坪、潮上云坪、潮上云灰坪、潮间灰坪等类型。基于各沉积相类型的分析,建立了冀中坳陷寒武系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并编制了9张岩相古地理图。对古地理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府君山期开始海侵,发育了局限台地和潮坪;至馒头期、毛庄期海侵进一步发展,主要发育了潮上泥坪;到徐庄期以后,潮坪、鲕粒滩共存,并在张夏期海侵达到高潮。崮山期开始海退,潮坪沉积又开始出现。长山期、凤山期进一步海退,分别发育了竹叶状砾屑滩和潮上云坪、潮间灰坪等。  相似文献   

2.
塔中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将塔中地区石炭系划分为4个沉积层序.该区石炭系沉积相主要以滨海相沉积为主,在滨海相沉积背景下出现了海滩与潮滩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此外还发育有台地相、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等,沉积相按其发育时间和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可以归为4类沉积体系组合:海滩(前滨、临滨)-局限台地组合、(潟湖-)潮滩(潮上、潮间及潮下)-局限台地组合、辫状河.(辫状)三角洲.局限台地组合、台地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组合。沉积环境经历了滨海-局限台地-滨海-局限台地的演变过程,发育砂岩和碳酸盐岩两类储层,并发育有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相似文献   

3.
川中—川南过渡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划分为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开阔台地相3个相,8个亚相(开阔潮下、台内滩、台内雏滩、局限潟湖、台内洼地、局限潮坪、蒸发潟湖、蒸发潮坪)和18个微相。区域上嘉陵江组二段纵、横向沉积相对比结果表明:嘉陵江组二段沉积相横向上较均一、相变化较小;沉积相垂向上变化在较大范围内具有同步性。嘉二段共分5个作图单元,采取单因素法和优势相法相结合,并融合了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较精确地展示了嘉陵江组二段不同层段的沉积相展布和演化。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碳酸盐台地内隆坳相间古微地貌共同控制着沉积相带展布和演化。嘉陵江组二段以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为主,储集体有利发育相带是台内雏滩亚相和局限潮坪亚相,台内雏滩发育于潮坪与潟湖的过渡区附近相对高能带,局限潮坪则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4.
川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 及与储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盆地北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露头、测井及岩心等资料,探讨了川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并分析了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认为:川北地区在早寒武世龙王庙期的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台地,发育潮坪、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等3种相带,这些相带又进一步细分为混积潮坪、台内点滩、潟湖和滩间海等4种亚相。其中,混积潮坪亚相主要发育砂质白云岩坪、白云岩坪等,部分地区可见潮道;台内点滩亚相以砂屑白云岩最为常见,沉积厚度不大;潟湖亚相以白云质潟湖沉积和白云质灰质潟湖沉积为主,分布面积大;滩间海亚相沉积物以深灰色块状石灰岩为主,局部夹白云质豹斑灰岩。纵向上,大部分地区龙王庙组沉积由2次海退旋回构成,潟湖主要发育在单个沉积旋回的中下部;台内点滩主要发育在沉积旋回的中、上部,单个滩体厚度较薄;混积潮坪发育在旋回顶部,即旋回末期。平面上,由于受古陆影响,研究区自西向东具有物源供应减少、沉积水体逐渐变深,以及沉积相从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过渡的特征,台内点滩主要围绕局限潟湖分布。结合不同沉积相带储层物性的分析,认为台内点滩的颗粒白云岩储集性能最好,晶粒白云岩次之,膏盐岩最差。龙王庙组储层发育的最有利沉积环境为台内点滩。  相似文献   

5.
川西南犍为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和测井曲线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川西南犍为地区嘉陵江组的岩石类型组合、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认为犍为地区嘉陵江组为半局限海-局限海台地沉积,进一步识别出混积潮坪、潮缘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和蒸发潮坪等5种沉积亚相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连井沉积相横剖面对比和重点层段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出嘉陵江组的沉积相演化规律由下至上从混积潮缘到潮下低能,再到潮上蒸发环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进一海退发展旋回;其中的潮缘滩相颗粒岩和潮坪相云岩可成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环古生界深埋碳酸盐岩潜山天然气获得重大突破,钻井资料揭示该地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由于沉积相是岩溶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因此文中根据岩心和薄片资料、测井相、微量元素和古生物特征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现存奥陶系纵向上表现为1个较为完整的海退— 海进序列,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2种沉积亚相,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内滩、滩间、潮下带和潮间带4种沉积微相。台内滩和潮下带微相横向分布连续稳定,水动力条件强,形成的储集层早期溶孔发育,且这2种沉积环境里发育的碳酸盐岩较纯净,经后期风化淋滤形成的岩溶储集层厚度大、质量好,因此是有利的岩溶储集层发育相带。该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台内滩及潮下带的发育特征,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环古生界深埋碳酸盐岩潜山天然气获得重大突破,钻井资料揭示该地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由于沉积相是岩溶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因此文中根据岩心和薄片资料、测井相、微量元素和古生物特征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现存奥陶系纵向上表现为1个较为完整的海退—海进序列,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2种沉积亚相,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内滩、滩间、潮下带和潮间带4种沉积微相。台内滩和潮下带微相横向分布连续稳定,水动力条件强,形成的储集层早期溶孔发育,且这2种沉积环境里发育的碳酸盐岩较纯净,经后期风化淋滤形成的岩溶储集层厚度大、质量好,因此是有利的岩溶储集层发育相带。该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台内滩及潮下带的发育特征,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对官地亚组岩性、相标志及生物特征分析,认为官地期曾发生二次海侵。第一次海侵形成滨海—浅海相含陆源碎屑碳酸盐岩,自下而上分为陆地边缘碎屑岩、台地潮坪、台地边缘浅滩、开阔台地、台地潮间带等五个沉积相。第二次海侵规模扩大,形成浅海相含燧石碳酸盐岩,从下往上依次为开阔台地、台地斜坡、台地前缘生物礁、台地潮间坪等四个沉积相。  相似文献   

9.
对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的岩石类型、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的分析认为,嘉陵江组二段为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沉积环境,具有台坪相、潮坪相及粒屑滩等亚相特征.包含白云岩坪、石灰岩坪、云膏坪、膏云坪及砂屑滩等沉积微相.嘉陵江组二段由下至上经历了从潮上蒸发环境(蒸发潮坪)到潮下...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储层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发育有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体系和碎屑岩—碳酸盐混积沉积体系以及混积潮坪、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等四种相类型。以沉积相和层序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6个体系域,编制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各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对鲕滩和白云岩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嘉陵江组自西向东相带分异明显,其中在海侵体系域以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在盆地东部和中部一带发育有台地浅滩相储层;在高位体系域时期以局限—蒸发台地相沉积为主,在盆地北部和东北部发育有晶粒白云岩储层,据此指出了盆地有利含油远景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湘中禾青地区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根据野外工作、镜下观察、C、O同位素特征和痕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区内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方式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新生变形和白云岩化作用4种。它们经历了淡水渗流、淡水潜流、海水和埋藏地下混合水4种成岩环境。由于含矿层以上成岩环境的开放性和其下成岩环境的闭塞,埋藏地下混合水成岩作用使矿质富集而形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2.
王冠民 《矿物岩石》2000,20(4):37-41
西藏它日错地区是中特提斯的一个重要深坳陷区,发育了巨厚的下白垩统海陆交互相和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其中多巴组厚度超过了地500m,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陆源碎屑湖坪相、碳酸盐浅海、水下浅滩,混合沉积过渡带等,在它日错一带形成坳陷中心,主要物源从南、西南方向进积,多巴组的烃源岩主要为浅海相地,向它划方向增多、加厚、有机质类型为混合型,可能的集集岩是浅滩相介壳灰岩、浅海相泥晶灰岩及潮坪相砂岩,裂隙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而潮下带泥岩则可成为有利盖层,垂向上由于多旋回叠加,具有较好的生储盖盖组合,但所发现的烃源岩厚度较薄是其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吴萍 《沉积学报》1985,3(4):63-72
概述 粤北地区为由上古生界所组成的两个互相连系的复向斜。北东部分是由前泥盆系组成的诸广山复背斜;西部有一条南北向半岛形的前泥盆系瑶山复背斜使本区与粤西北上古生界复向斜相隔;南部为前泥盆系的云开复背斜北东端。在雪山嶂一带分布成东西向排列的几个由前泥盆系组成的短轴背斜,使本区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粤北地区前泥盆地的构造线分布很奇特,北部为北北西,南部为北东东,两者互相垂直,其分界恰好位于本区南部的英德上古生界复向斜中。  相似文献   

14.
桂林地区上泥盆统碳酸盐岩沉积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积义 《沉积学报》1985,3(4):73-82
前言 桂林地区上泥盆统主要是一套海相碳酸盐地层,为岩溶发育的主要岩石之一。同期异相明显,可以划分为两个岩相:一是白云岩灰岩相,下部为桂林组,上部为融县组,整合接触,二是硅质岩扁豆状(瘤状)灰岩相,下部为榴江组,上部为三里组,整合接触。桂林组可与榴江组对比,属晚泥盆世早期沉积,融县组与三里组相当,属晚泥盆世晚期沉积。它们与下伏的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为整合接触,而与上覆的下石炭统岩关阶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广西融安县境内的泗顶-古丹铅锌矿田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它位于江南古陆之南缘,湘、桂、粤褶皱带内。本区分布有中型铅锌矿床两处,铅锌矿、黄铁铅锌矿、黄铁矿(褐铁矿)等矿点约二十多处,是寻找铅锌矿床有利地区。 区内广泛出露下古生界寒武系清溪组(∈q)浅变质的碎屑岩,上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东岗岭组(D2d)和桂林组(D3g)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图1)。早晚古生代地层与之古生代地层与之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产出,两者分别组成上下两个构造层。下构造层属于被改造了的南岭复式东西构造带北亚带的组成部分,基本构造轮廓为轴向500-70“的紧闭型同斜倒转褶皱,并发育着北东向的断裂;上构造层为轴向北北东的宽展型的褶皱,产状平缓,倾角5。-8。,发育有多阶段形成的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断裂,整个矿田及外围尚未发 现任何岩浆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川东中石炭世黄龙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陈宗清 《沉积学报》1985,3(1):71-80
前言 川东中石炭统黄龙组主要为潮坪沉积,自1977年以来,已先后发现6个气田和6个含气地区,是四川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之一。几年来的勘探实践证明,勘探的关键除圈闭与保存条件外,还和沉积相带的展布有密切关系,气田几乎全分布在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中。 加里东期末,川东地区上升为陆,志留系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泥盆纪时,海水由鄂西侵漫川东部分地区。柳江运动后,泥盆纪海水撤出,川东地区志留系继续遭到剥蚀,致一般无上志留统;同时泥盆系也遭到一定剥蚀,其残存边界约在川鄂边界一带,其古地形-地质概貌是,西高东低,地层西老东新。  相似文献   

17.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震 《沉积学报》1988,6(2):68-76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晚前寒武纪陆表海碳酸盐岩潮坪的清水沉积环境,并归纳出了中元古宙雾迷山组于该环境中的沉积模式:(1)岩石类型,基本上是由沉积白云岩组成,厚达三千余米,伴生有硅岩及微量陆源碎屑;(2)显示了浅水及潮坪沉积环境的叠层石组合及其它各种沉积形相;(3)旋(韵)律性组合,在纵向层序中可以见到多级次套叠的旋(韵)律性沉积,每一部段都寓示着若干赋存于各有既定层位的信息,即它的沉积物、古生物及沉积形相大致上是经常固定的组合。通过上述资料分析,综合归纳出了雾迷山组的陆表海潮坪沉积模式,它是在进积的背景上经历了海侵-海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8.
安徽巢湖凤凰山石炭纪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巢湖市北郊石炭纪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环境多样,海平面升降频繁。根据岩性、生物与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将其划分为开放海湾、潮坪、潮下浅滩、开阔台地等沉积相。对和州组顶部炉渣状灰岩的形成机制提出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9.
徐辉 《沉积学报》1987,5(4):90-95
碳酸盐岩的结构是在特定的沉积环境或成岩环境里形成,因此,能反映岩石的成因与发展史。某些典型的结构不仅是有指“相”意义,而且能作为找矿标志。本文对华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的正延性玉髓、石膏型方解石假晶和具有多圈层氧化铁薄膜结构的高能鲕粒等三类结构的形成与环境意义和找矿意义依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小海子组地层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还有膏盐岩,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6种相和12种亚相及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4次较大的海侵,海侵范围由下而上逐渐增大,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海水由西而东侵入,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形成了一套富含生屑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海水深度加大,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向东扩展,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塔北大部分地区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