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汞等重金属元素在黄浦江中迁移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生物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以及生物膜在水-沉积物交换过程中的影响和贡献,研究了生物膜和沉积物对于汞等重金属的吸附以及吸附前后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汞和大部分重金属元素以残渣态为主,可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百分含量相对较少.生物膜中有机质含量很高,生长时间,光照,季节都是影响生物膜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可以推断,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生长时间越长,生物膜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2.
<正>某一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总量并不能真实评价其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而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形态含量及其比例才是决定其对环境及周围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环境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含量的准确测量对评价重金属的生态效应、保障农作物的食品安全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形态分析技术力求与生物效应取得一致,使化学形态的测定能提供生物毒性和生物有效性信息。为了进一步详细研究重金属各种形态在水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及其与生物效应的相关性,研究简便、可靠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  相似文献   

3.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持续输入除了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新矿物相(黄钾铁矾、施氏矿物、金属硫化矿物等)的形成,这些都将引起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决定其地球化学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其形态分布变化的影响机制是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本文从土壤组分的变化、重金属在各形态间迁移的路径和动力学等方面探讨AMD影响下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变化的地球化学机制,以期为认识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行为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福建龙海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预防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以福建龙海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典统计分析、随机森林等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第四纪冲洪(海)积成因水稻土中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2)燕山期中酸性岩风化形成的残坡积红壤中重金属元素活动态含量较高;(3)As、Cu、Ni形态含量与全量相关性较好,而Cd、Cr、Hg的多数形态含量与全量相关性较差;(4)除元素全量外,土壤有机质对弱有机结合态重金属(不包括Ni、Pb元素)以及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Cd、Zn有重要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对各形态Ni,(Fe×Al)/Si对各形态Cu具有重要影响,而土壤成因、土壤类型对重金属形态组成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形态组成及其富集区与其全量不尽一致,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应考虑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持续输入除了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新矿物相(黄钾铁矾、施氏矿物、金属硫化矿物等)的形成,这些都将引起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决定其地球化学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其形态分布变化的影响机制是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本文从土壤组分的变化、重金属在各形态间迁移的路径和动力学等方面探讨AMD影响下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变化的地球化学机制,以期为认识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行为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攀枝花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连续提取法,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研究了金沙江攀枝花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①各重金属的形态以残渣态为主,离子交换态含量很少;②各元素的形态有自己的特点。铜在有机硫化物结合态中的含量较高,钴在碳酸盐结合态中的含量较高,铅锌钴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均较高;③有效态对水环境质量具有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辽河流域人发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辽河流域人发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尤其是铅、镉、汞、砷、铬元素,分布规律有很大相同之处,高含量数据点均围绕沈阳、锦州等重工业城市及阜新、柴河铅矿及其下游等地区分布,且城市居民平均含量明显高于乡村居民平均水平。通过进一步对典型污染区的研究发现:人发分布特征与背景环境有很大相关性,即土壤、浅层地下水、作物中重金属含量高的地区,人发中重金属含量亦较高。  相似文献   

8.
B城近郊土壤柱状剖面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B城地区土壤柱状剖面中主要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为基础,运用环境变化过程中的物质交换与循环理论,探索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纵向剖面的传输途径、迁移特征及其聚集、释放机理,通过对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形态的分析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各种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对庑殿(WU)土壤钻孔剖面的研究发现,在深度为13.66~16.00m之间的土壤层,pH剧烈变化,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增高,初步判断该层位是污染物的主要累积层位。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黄埔港区土壤中汞的形态分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浸提技术对广州市黄埔港区土壤中的汞进行形态分析,通过实验确定了可交换态汞(包括水溶性汞)、盐酸溶汞、元素汞、腐殖酸结合态汞、有机质结合态汞、硫化汞、残渣态汞的浸提条件,探讨了各种形态汞在表层及总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黄埔港区土壤中汞以比较稳定的形态存在,活动态约占6%。总汞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总汞在垂直方向中的含量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汞受人为污染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13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汞污染土壤中汞的形态特征研究成果。通过对汞污染土壤化学分析、形态分析、热释汞研究、重矿物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汞污染土壤中HgS是Hg的主要存在形态,13城市汞污染土壤重矿物研究中辰砂的大量出现及其含量与分布特征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结论。汞污染土壤中汞污染程度越高,HgS含量越高,辰砂出现几率越大,且含量越高。该成果对我国汞污染调查研究和汞污染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危害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危害。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中水污染,还有一部分是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从分析本溪地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出发,总结重金属对本溪水环境的污染情况,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加强管理措施,运用现代技术以及控制与消除污染源等切实可行的方法,改善本溪地区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上海市苏州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Tessier形态分析法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Zn、Cu和Hg的含量变化与形态分布,初步探讨了沉积特点,对苏州河底泥的进一步治理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样品中Zn 、Cu、 Hg的含量匀接近或高于生物有影响水平;Zn 、Cu分别主要存在于有机态和Fe-Mn氧化物态中,可交换含量较少;Zn 、Cu、 Hg含量随沉积物浓度的变化为: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含量较低并略有起伏,中部较高,底层较低.  相似文献   

13.
郭清海  吴启帆 《地学前缘》2020,27(1):103-111
汞是环境中典型有害组分,深部地热系统可能是环境中汞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当前地热成因汞的研究程度很低。本文以腾冲火山带热海水热区为研究区,开展了热泉中汞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热海水热区内排泄的中性热泉含有异常高浓度的汞,但酸性热泉则绝大多数未检出汞。热海热泉中的汞与典型的岩浆来源组分氯相同,均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的混合。在中性热泉中,Hg(II)是汞的占优势地位的价态,Hg2+与不同形态硫化物的配合则是决定Hg(II)的形态分布的直接因素,但pH可通过控制水中硫化物的形态分布来影响Hg(II)的形态分布。Hg(II)不易挥发,故中性热泉中汞含量普遍较高;但酸性热泉中的汞受泉口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影响,以Hg(0)为主要价态,且因Hg(0)易挥发而导致总汞含量极低。就中性热泉而言,其汞含量对水热区断裂分布有重要指示作用,原因为沿不同断裂上升的中性地热水经历的冷却方式不同,最终导致热泉汞含量也表现出显著差异。热泉汞含量对水热系统结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铜陵凤凰山矿林冲尾矿库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土壤、水系沉积物和植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初步了解尾矿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变化和迁移规律,分析了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潜在危害性,并指出了尾矿库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墨水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苏春利  王焰新 《矿物岩石》2006,26(2):111-116
武汉市墨水湖重金属污染严重,其污染特征在我国城市湖泊中具代表性。在对墨水湖不同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积累指数法探讨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并对墨水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表明:墨水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锌和汞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Zn>Hg>Cu>C r>Pb>A s;从整个湖区来看,分布有排污口的周边湖区污染严重,湖心污染程度较低;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其变化规律主要受污染状况的影响,沉积物颗粒粒径的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不大。为了改善墨水湖水质条件和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现状,必须在截污、疏浚和引水工程等基本治理措施保护下,重建和恢复沉水植物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湖泊水质。  相似文献   

16.
系统采集淮北卧龙湖煤矿岩浆蚀变煤层中岩浆岩、煤及顶底板岩石样品,测试分析了样品中汞、灰分、挥发分、水 分以及各形态硫的含量,探讨了岩浆蚀变煤层中汞的分布与赋存特征。结果表明:(1) 岩浆侵入导致煤中灰分升高,挥发 分降低,煤中硫主要以黄铁矿硫和有机硫存在;(2) 岩浆侵入导致煤中汞的富集,卧龙湖煤矿岩浆蚀变煤层中汞的平均含 量高达0.23×10-6,是华北石炭-二叠纪煤、中国煤以及美国煤中汞的平均含量的1.4 倍,1.2 倍和1.3 倍;(3) 煤中汞的含量 随离岩浆侵入体距离增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煤岩接触带附近,汞在岩浆侵入体上方和下方的煤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 征;(4) 煤中的汞主要以无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且大部分赋存在煤中的黄铁矿中,同时亦存在与有机硫结合的汞。岩浆 热液对煤层的侵入,导致煤质以及煤中汞的含量和赋存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曲阳污水厂污泥及其快速堆肥产物中的Zn.Cu,Ni.Cd,Pb,Cr等六种重金属进行了含量及化学形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不会改变污泥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堆肥前后重金属主要以稳定的形态存在,但堆肥过程进一步提高了重金属元素稳定形态的比例。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污泥中含量较高的Zn,其不稳定形态的比例由37%降为16%.使得Zn的活性与毒性大大降低。经过快速堆肥.考察的六种重金属元素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减小了污泥土地利用时重金属的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中含有重金属的生活、工业污水排入量较大,致使重金属大量进入水环境并聚集在沉积物中。传统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忽略了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因素,造成生态风险评估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文以海河流域平原段河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在海河流域设置采集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并在实验室中使用混合酸处理样品,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分析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在生态风险评估中,借助丰度计算完善生态风险评估指数,设计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得到的各个采样点和各类重金属评价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可靠性更高,评估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汞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葛晓立  姜连勇 《岩矿测试》1996,15(2):150-153
通过测定某部大院内土壤、大气环境中汞的含量、赋存状态,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得出某部大院环境中汞的分布特点与存在形式,从而对该地区汞的环境容量及其分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有了一个较准确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鑫  周涛发  袁峰  范裕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461-466
通过对铜陵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各种形态在沉积物中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矿区水系沉积物中Cu、Pb、Zn、Cd等重金属含量都显著的高于对照样品,水系已经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提出了防治和改善铜陵地表水环境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