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大陆造山带构造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构造单元、构造演化及其矿床组合,将秦岭造山带划分为4个成矿集中区:小秦岭古陆活化区、熊耳山裂谷增生区、南秦岭被动陆缘断陷区和碧口地体古拼合带。分别构成4个成矿系列:花岗-绿岩带型金-铁矿床系列、陆相火山岩型金-钼矿床系列、沉积岩型金-铅锌-汞锑矿床系列、海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系列与超基性岩型镍-金矿床系列。矿床系列表现出同生成矿作用和后生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演化,同生成矿作用与造山带形成早期(古生代及其以前)广泛的地幔羽或热点活动有关,后生成矿作用是在盆山转化和陆内构造-岩浆活动时期(120~340Ma)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秦岭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将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应用于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秦岭及邻区共有21个矿床成矿系列和24个亚系列,经历过6个构造-成矿旋回。秦岭区域成矿系列与构造-成矿旋回之间具有内在成生联系,其演化具旋回性和跨代现象:中、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与中、新生代为两个成矿高蜂期,分别对应秦岭造山带由陆缘裂谷向板块构造和由板块构造向陆内造山两次最重要的构造体制转化期:与火成活动及地壳开裂有关的成矿作用规模和强度在造山带的南、北成矿域及东、西成矿域之间具明显的旋回性和时-空振荡性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秦岭成矿带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秦岭成矿带是我国有色、贵金属工业的重要矿产资源基地,也是最具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的地区之一。近年的综合研究工作表明,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多旋回复合大陆碰撞造山带,自太古代以来经历了多种构造体制的转化和多期构造热事件发生,伴随有多个构造成矿旋回,所形成的含矿建造、成矿作用及矿床组合具有多样性。根据成矿时代、构造、建造、成矿作用及矿床组合特征分析,认为秦岭造山带铜、钼、铅、锌、银、金、汞、锑等内生金属矿床主要受7个主要的成矿系统控制,形成了18个主要成矿系列,并对各成矿系列及其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近几年找矿新发现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建立了铜、金、铅、锌、银等矿床系列的区域成矿模式。对区域优势矿种的成矿谱系研究表明,本区成矿在时间演化上表现出明显多旋回性、继承性、新生性和叠加性特征,华力西期与印支末-燕山期是成矿大爆发期,最有利于大型超大矿床形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侧向和垂向分带性。在此基础上,对秦岭成矿带的成矿潜力及成矿远景区进行了评价和划分,指出秦岭地区热水喷流沉积型与密西西比型铅锌银矿床、微细浸染型与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及低温热液型汞锑矿床等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并划分出5个区域成矿远景带和17个重要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4.
秦岭造山带金属成矿系统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多旋回复合大陆碰撞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自太古代以来秦岭经历了四大构造演化阶段及多种构造体制的转化,导致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和成矿作用的发生,形成了多个构造成矿旋回,为秦岭金属元素的大规模富集成矿创造了条件,根据构造,建造,成矿作用及矿床组合特征,从早到晚可将秦岭区域成矿划分为六大成矿系统。其中,中晚元古代与海相火山岩及岛弧菌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统,早古生代与海相火山热液有关的成矿系统,海西期与海底热液及岩浆作用有关的成矿系统及中生代与陆内造山体制构造一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统对成矿的贡献最大,成矿系统的叠加是区内大多数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秦岭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矿床类型和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秦岭造山带由两条主缝合带(商丹、勉略缝合带)及其分划的三个地块(华北地块南缘、秦岭微地块和扬子地块北缘)组成。秦岭造山带是在晚太古一中元古代洋陆间杂构造基础上,于晚元古代一中三叠世经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主造山期的华北、秦岭、扬子三板块依次沿商丹和勉略两条缝合带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奠定了基本构造格局,并由于后造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的叠加改造成复合型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内的金属矿床主要有热水喷流沉积型铅一锌矿床、火山喷流型块状硫化物、斑岩一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卡林一类卡林型金矿床、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和低温热液改造型汞锑矿床。造山带内的商丹和勉略缝合带产有部分岩浆分结或熔离型铬铁矿和铜镍硫化物矿床。沉积一变质成因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扬予和华北古板块边缘。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演化存在时空耦合关系,因此研究秦岭造山带成矿事件对其不同时期地质事件的响应,对发展我国大陆成矿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笔者将南秦岭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与与其共生的热水沉积成因铅锌矿床,中国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命名地美国西部卡林金矿床、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型金矿床等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现代板块构造活动机制具有密切耦合关系,属于造山期成矿矿床,它们既具有相似特点:容矿建造属沉积岩型,沉积构造环境具有拉张裂陷性质,均显示同生一叠加改造两次成矿作用的特征;它们又具明显差别;所属大地构造背景不同,造山带组成及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表现的复杂和强烈程度差别较大,造山带区域构造演化与大规模成矿作用是同一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7.
王义天 《地质通报》2002,21(8):562-566
小秦岭在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变迁,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过渡,并最终在伸展体制下于晚燕山期形成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其深部过程为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拆沉作用而引起软流圈物质上涌。小秦岭是中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主要产出3种类型的金矿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成矿时代特征表明,本区金的成矿作用奏始于碰撞造山作用的后期,主成矿期发生在造山作用期后以伸展体制为主导的晚燕山期。碰撞造山带在造山作用期后常常发育伸展构造,伸展体制下的变形变质演化和多源流体活动使大规模成矿作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西秦岭北部区域构造演化过程、蛇绿混杂岩带成矿作用及其主要矿床类型特征,认为西秦岭北部矿床的形成表现出多种成矿作用的复合、叠加和改造特征,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均受到地质作用类型、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的严格控制。客观地总结了西秦岭北部蛇绿混杂岩带的成矿规律:不同矿种、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矿床集中分布,空间相伴,大致可分为关子铁、硫矿集区,李子园金铜、银铅矿集区和太阳寺金、金银铅矿集区。早古生代在商丹洋壳俯冲作用下,主要形成海相火山-沉积铁、硫矿床;加里东期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下,主要形成热液充填-交代型银铅矿床、变质岩改造型矿床;印支期在构造-岩浆作用下,主要形成石英脉型金(铜)矿床、斑岩型钼(铜、铋)矿床、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海相火山-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岩浆及其岩浆热液作用对成矿有较大影响,主要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阿尔泰造山带成矿区(带)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特点基础上,划分了4个矿床成矿系列、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和6个矿床式。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的形成和分布受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制约。阿尔泰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具有鲜明的晚古生代成矿作用特点。区域构造演化的规律和后期构造对早期构造的叠加,决定了矿床成矿系列的规律分布和局部复合。  相似文献   

10.
秦岭造山带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与成矿活动是否具有旋回性是地质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命题。本文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和方法,论述了秦岭造山带构造-成矿活动,划分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古元古代晚期、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6个构造-成矿旋回,探讨了每个旋回的矿床成矿系列特征和成矿演化历史。指出该造山带的成矿作用既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也有间断性和旋回性;中、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和中、新生代两个时期是秦岭造山带中两个主要的成矿高峰期;构造-成矿作用可分为开裂、拼合及相对稳定三个阶段;成矿作用早期以幔源岩浆侵入及海相火山活动为主,晚期以壳幔混源-壳源的陆相中酸性岩浆侵入及火山活动为主;与火成活动及开裂作用有关的成矿活动在南、北两个成矿域之间具有振荡性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俞军真  郑有业  许荣科 《地质学报》2020,94(11):3361-3375
双口山金- 银- 铅矿床地处柴北缘西段,赋存在滩间山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中。矿体由金矿体和银铅矿体组成,成矿作用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双口山含金矿体赋矿围岩及含金石英脉进行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赋矿围岩形成时代为443±2. 9Ma,与区域滩间山群火山岩形成年代一致(440~490Ma)。含金石英脉热液锆石U- Pb年代为402. 8±4. 2Ma,与区域金矿床成矿年龄以及韧性剪切带年龄相接近(~400Ma),代表了金矿体热液作用及成矿时代。结合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表明双口山金银铅矿床是柴北缘造山带在不同造山带演化阶段,由不同成矿作用,在不同时期,相互叠加形成的复合型多金属矿床。金矿体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特征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其成因主要与造山运动过程中的变质和变形作用有关,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绿片岩相的滩间山群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银铅矿体为岩浆热液型,成矿与后碰撞造山作用伸展- 构造转换有关的岩浆作用有关,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晚泥盆世深部含矿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山-)熊(耳山)地块、南秦岭与川西金、铅锌-汞锑、钼-钨等矿床聚集区是秦岭成矿带乃至我国中央造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华熊地块金、钼成矿,还是南秦岭及川西金、铅锌和汞锑矿床,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容矿与含矿建造、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及时空分布规律,均与中生代板块构造活动体系具密切的耦合关系.具体分析了大陆俯冲-碰撞和陆内造山构造-岩浆活动过程中,成矿构造地质背景、成矿盆地环境、沉积建造、成矿作用与矿床分布规律对大陆造山作用的耦合与响应.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金成矿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前人西秦岭造山带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单一矿床(点)的研究,并纳入西秦岭造山带整体的构造演化序列,考察金矿床在造山带演化中所处的构造环境、建造类型、成矿作用、成矿时代、矿床类型等,区分了不同的成矿系统及其作用时空范围,并分析了成矿系统特征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秦岭造山带黑色岩系与金属矿床类型及成矿系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岭造山带黑色岩系划分为南、北、中三个带,北带分布于北秦岭,以秦岭杂岩为基底的岛弧火山岩与花岗岩带到二郎坪弧后边缘海盆带,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类似的沟、弧、盆构造体系,产出沉积-变质-构造-热液改造型镍-钼小型矿床.中带分布于南秦岭北部,环绕岛链古隆起形成深水-半深水滞留断陷局限盆地,发育与热水沉积有关的黑色岩系,赋存沉积轻微改造型超大型钒矿床和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大型金-钒矿床.南带分布于南秦岭南部,扬子板块北缘早古生代沉积区局部拉张环境发育裂谷式断陷盆地,发育巨厚的硅质-泥质-重晶石互层岩系,形成沉积改造中型含钼-钒矿床和热水沉积大型毒重石-重晶石矿床等.解剖了秦岭黑色岩系容矿的典型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划分了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黑色岩系容矿的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世界极其重要的内生金属聚集区,其金、银、铜、钨、锡等矿产资源量极其丰富。主要介绍研究区域涉及的地质构造单元,包括北亚克拉通东北部边缘之上扬斯克被动陆缘、上扬斯克—楚科奇造山带、鄂霍茨克—楚科奇造山(火山岩)带、科里亚克—勘察加造山带,简述俄罗斯远东地区东部地质构造演化,对鄂霍茨克—楚科奇成矿带及其毗邻地区的主要内生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总结。在火山岩带,火山坳陷盆地的优势矿产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而在火山岩带相对隆起区的花岗质岩石分布区则发育斑岩型铜矿床和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16.
初论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叠纪构造演化在中国地质历史过程中具有强度大、影响广泛的特点,然而与三叠纪重大构造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明显滞后。本文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初步系统论述了中国三叠纪大规模成矿时空分布及基本特点。中国三叠纪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昆仑—秦岭和红河—哀牢山两个三叠纪主造山带及其邻区,另外在华南、东北和新疆三个板内也发育有一系列多金属矿产。三叠纪矿床类型主要包括:①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Ni硫化物矿;②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斑岩Cu-Au、Cu-Mo、Mo矿,矽卡岩型Cu-Pb-Zn、Cu-Fe、Sn、W矿和脉状Au矿;③与高温气液-流体有关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④与造山过程构造-热-流体有关的造山型Au矿;⑤与造山过程盆地流体有关的MVT型Pb-Zn矿;⑥与地幔流体有关的碳酸岩脉型Mo矿。昆仑—秦岭造山带内大多数三叠纪矿产都形成于碰撞造山或后碰撞环境,以前者为主。在东秦岭地区,三叠纪矿床以Mo、Au矿为主,形成时代集中在233~221 Ma;西秦岭地区三叠纪Au矿和Pb-Zn矿广泛分布,其中金矿受北西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而Pb-Zn矿集中出现在西成和凤太两大盆地内,成矿时代集中在晚三叠世(232~214 Ma);东昆仑地区新探明的一系列Cu-Mo-Fe多金属矿床,其成矿时代为240~210 Ma。红河—哀牢山造山带受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影响,三叠纪矿产呈零星出露,主要出现在中甸古岛弧区、造山带东侧的滇黔川接壤区和滇东南都龙地区。在中甸岛弧区整体表现为中部以斑岩-矽卡岩型Cu矿床为主,向南北两侧变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Pb-Zn矿床和Au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集中于228~201 Ma;川滇黔地区近几年的测年结果显示出其主要的Pb-Zn矿都形成于三叠纪;滇东南都龙地区新近发现一组三叠纪W-Sn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214~209 Ma。除两条主碰撞带外,三叠纪矿床还有华南稀有、W-Sn矿床,新疆稀有金属、Mo矿和东北及其邻区斑岩Mo矿、Cu-Ni硫化物矿和脉状Au矿等,其与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关系密切。其中,华南大多数三叠纪矿产与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来源于加厚地壳重熔形成的过铝质花岗岩上侵定位,而东北及其邻区、新疆及其毗邻的蒙古和俄罗斯阿尔泰及紧邻西伯利亚的三叠纪成矿作用则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亚古生代造山带成矿作用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成矿域是与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媲美的巨型成矿域。其成矿作用带有鲜明的古生代造出带成矿作用特点,在中亚各古生代造山带发展的拉张型过渡壳-洋壳-汇聚型过渡壳-古生代新陆壳的各阶段,形成特定的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类型本身也随着地壳发展,地壳成熟度的提高而有规律地演化。  相似文献   

18.
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92,自引:9,他引:9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衍景 《中国地质》2006,33(6):1181-1196
矿床新类型的识别往往导致大批矿床和成矿省的发现,预测和识别矿床新类型是矿床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造山型金矿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已被世界范围的大量研究所证明,但其他矿种的造山型矿床却很少被涉及。笔者提出了造山型矿床的概念及其变质流体成矿的实质,建立了矿床、矿田和成矿省等不同尺度的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其随时间演化的3阶段模式。强调会聚造山作用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是大规模成矿时间。同造山成矿系统的特点是成矿年龄滞后于造山作用时间。通过矿床实例研究证明了造山型银矿床、铅锌矿床、铜矿床和钼矿床的客观存在.阐明了中国巨大的造山型矿床的勘查潜力,例证了运用矿田尺度成矿模式进行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厚民 《地质学报》2008,82(11):1468-1477
根据矿床与有关岩浆岩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东秦岭-大别地区的钼(钨)、金、银、铅锌等金属矿床构成一个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并划分出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中晚三叠世与碱性岩有关的钼稀土等矿床成矿亚系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I型花岗斑岩有关的钼(钨)银铅锌(金)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重熔花岗岩有关的以金为主的矿床成矿亚系列和早白垩世晚期与铝质A型花岗岩有关的钼铅锌成矿亚系列。4个成矿亚系列的形成构造环境、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成矿的矿产组合及其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以碰撞型造山带的构造模式为基础,在理论上讨论了碰撞造山过程中成岩成矿作用的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指出碰撞型造山带的超叠壳楔上应依次出现热液矿床带(D带)、花岗岩带(G带)和斑岩带(P带)。西准噶尔地区被认为是碰撞型造山带,其金矿化可按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研究。模式的D带,即张贻侠等强调的达拉布特断裂北侧,应是找金矿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