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海省东昆仑洪水河东地区斑岩铜钼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河东地区岩浆活动强烈,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较发育,岩体、围岩及其接触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迪开石化、绢云母化和矽卡岩化等蚀变普遍且较强烈,具斑岩型矿化蚀变特征。研究区内Cu、Mo、W化探组合异常分布较多,具备典型的斑岩铜矿床的元素组合特征,岩体含矿性与化探异常吻合,且在研究区盘羊沟、乌腊德地区发现了铜钼矿体。据此分析,认为洪水河东地区具备斑岩铜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斑岩型铜钼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大别山王湾钼矿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含矿岩体、围岩蚀变及矿产特征的研究,运用热液成矿理论,阐述了王湾钼矿的地质特征,总结出找矿标志。研究认为王湾钼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东段,属斑岩型钼矿床,矿体受龟(山)—梅(山)断裂带及马鞍山岩体双重控制,其中地表矿(化)体集中于北西向蚀变破碎带内,深部矿(化)体呈面状沿马鞍山岩体内外接触带展布。岩体化学成分具中酸性、略微富钾等特点,围岩蚀变发育,具明显分带现象,网脉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刘鹤  姚敬金  任宏  刘碧洪 《地球学报》2014,35(6):683-692
福建铁帽山钼矿床位于闽西南拗陷带,是一个与晚侏罗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产出于花岗杂岩体中,杂岩体由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少量石英闪长岩组成,钼矿体围绕着矿区中部的花岗斑岩岩株近似呈环状分布,主要赋存于蚀变的二长花岗岩中。矿体受到后期断裂构造的破坏而被截断。矿区的围岩蚀变作用强烈,并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自下而上、由内到外可划分为钾化带、石英-伊利石化带、蒙脱石化带和高岭石化带。其中,石英-伊利石化作用与钼矿化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Mo元素对数值的频率统计呈双峰式分布,异常下限为12.2×10–6,由此圈定的Mo元素异常近似呈环状分布,与矿体分布范围总体上相一致;而低温成矿元素Zn、Ag元素和高温成矿元素Sn的异常多数分布于Mo元素环状异常的外围和中心低值区。在勘查工作中,石英-伊利石化蚀变和Mo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同时要特别注意断层对矿体的截断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大黎岩体南端与寒武纪黄口洞组的内外接触带,受岩体接触带控制,平面上呈环形围绕岩体分布,其中外接触带黄铁绢英岩化地段为主要矿化部位。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蚀变范围广,围绕岩体呈面状分布,不同蚀变间相互重叠。矿石以网脉状构造为主,其次为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较少见。矿化特征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钼矿床。露头出现的辉钼矿和钼华、围绕斑岩体边缘分布的石英网脉、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Mo元素化探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指示标志。大瑶山地区花岗质斑岩体出露地区、Mo-Cu化探异常套合较好地区为有利成矿区。大黎岩体西南部接触带和东部地区成矿条件较为有利,可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区。  相似文献   

5.
张海洪 《地质与勘探》2022,58(3):573-584
吉林省敦化尔站矿区位于吉黑东部多金属成矿带中南部,以往资料表明有Mo、Cu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和斑岩体存在。为查明该区成矿条件,明确勘探思路,开展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和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工作。通过对各元素分布、相关性和异常特征研究,发现水系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较好重现性,R型聚类分析表明Mo与As、W元素相关性较好,主成矿元素为Mo元素,在地球化学高异常和低阻高极化率区域进行异常查证,发现钼矿体6条。钼矿体产于晚二叠世蚀变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Mo和As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和蚀变带的辉钼矿、黄铁矿等关系密切。综合分析尔站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在已发现矿体北东和南东圈定靶区2个,区域上含前寒武系残片呈北东向展布的晚古生代花岗岩区是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6.
莺子山地区与著名的向山硫铁矿有着相似的成矿条件,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大王山旋回中,硫铁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受穹窿构造,NE向断裂,辉石闪长玢岩体等控制,具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蚀变组合,重力异常显著,激电极化率一秀>15%,并伴有低电脑经异常,具有S异常,并伴有P,Mo元素组合异常等,是莺子山地区硫铁矿的找矿标志,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特征表明和尚岘,龙庵凹一带为找矿一级远景地段,竹园山,老蚊山等地为找矿二级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福建省南靖县南坑钼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钼矿床为斑岩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与文宾山组接触带,主要产在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受缓倾斜的石英脉和网脉状石英细脉控制,矿石类型为石英粗脉型和石英细脉型。该钼矿床具有弱磁异常,原生晕、次生晕异常发育,钼次生晕异常在深部见矿效果较好;与钼矿体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和硅化,找矿标志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岩、白楼—下楼断裂带、晚三叠世文宾山组、云英岩化、硅化及物化探异常,以上认识对区域寻找类似钼矿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闽侯赤坪里钼矿产于晚侏罗世火山岩中,区内有少量晚侏罗世斑岩体,岩体内外接触带具较强黄铁矿化、硅化、绢英岩化蚀变。Mo土壤异常呈椭圆形面状分布,规模较大。根据现有工作成果,圈出6个钼矿体,4个低品位钼矿体。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地表具全岩钼矿化特征。推测深部有大型岩体提供热液,在其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型钼矿床。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王献忠 《福建地质》2014,(3):168-176
平和包围山钼矿较集中分布在包围山一带,综合区内地质、蚀变矿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区内Mo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异常分带清晰,已圈定的钼矿体规模大,延伸稳定,是寻找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钼矿床有利地区,有望形成一处大中型矿产地。  相似文献   

10.
位于伊勒呼里火山岩隆起带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衔接部位的多布库尔河上游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发现钼多金属异常,以Mo为主,伴生Ag、Pb、Zn、Cu、Au、As、Sb、Bi。异常面状分布,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浓度梯度大。经土壤测量验证,异常再现良好,经槽探揭露,发现钼矿体。矿体赋存在流纹斑岩体及隐爆角砾岩内,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呈微细脉状及侵染状。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推测矿床成因为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分析姚冲矿区钼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元素的富集与离散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确定Mo,W等元素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通过探讨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的关系,认为该区的化探异常成果对找矿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县付冲一带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中东部。通过分析研究区内Mo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富集特征,讨论了元素组合特点及相关性;通过对比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Mo异常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Mo异常,认为Mo异常重现性好,且伴生Ag,Pb,W等元素组合,具水平分带现象,呈斑岩型钼矿异常特点。研究区内以化探工作成果为重要依据进行工程验证,共发现7条钼矿体,找矿效果较好,且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油房西矿区钼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油房西矿区为中型银多金属矿床,伴生的铅锌、铜、钼可形成独立矿体。银铅锌与铜、钼矿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带现象,即银、铅锌遍布全区且主要集中在浅部,钼、铜主要赋存在矿区中部和深部。通过2个较深钻孔的探索,在深部出现较普遍的与斑岩型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类似的钼(铜)矿化,且矿(化)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趋势明显。在位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南的小东沟—库里吐地区,通过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初步认为本区钼矿化范围较大,矿床成因类型好,矿化空间保存完整,因而具有中型以上钼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1∶20万区域化探及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老迷沟地区为钼、银矿成矿远景区.文章通过对该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Mo,Ag元素的均值及变异系数较高,且Mo,Ag元素的相关性也较高,综合化探异常由NE向和NW向的Mo,Ag异常带组成,有较多伴生元素叠加,规模较大,呈现较明显的浓集;槽探工程揭露已发现一定规模的钼矿化带,处于NE向断裂破碎蚀变带中,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老迷沟地区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环境较好,具有较大的钼(银)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栾川县石瑶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瑶沟钼矿床是东秦岭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钼矿床,在钼矿化范围内具有水系沉积物的Au,Pb,Mo,Ag异常和重砂的白钨矿、泡铋矿和自然金异常;钼矿化产于近EW向马超营断裂带和NE向石瑶沟断裂带交汇处.矿区深部隐伏的花岗斑岩和围岩熊耳群都具有钼矿化;钼矿化体在平面上呈近似椭圆形的扁豆体,矿体长1 050 m,宽450 m,...  相似文献   

16.
岗讲斑岩型铜钼矿产于续迈单元含斑中粒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中,受断层带及附近节理、裂隙的控制,矿区有弱硅化、钾化、黄铁矿化、青磐岩化、泥化等蚀变;岗讲现已圈定矿体4个.矿区矿化范围大,有较大规模和较高强度的物化探异常,具有大型-超大型矿床的远景.对下步工作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宁陕地区月河坪钼矿床位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属于夕卡岩型钼矿。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精确地测定月河坪钼矿的成矿时代。分析结果显示,5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的变化范围小,集中在189.8Ma和195.4Ma之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值191.4±1.6Ma,与等时线回归计算得到的年龄值193.6±3.5Ma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结果说明成矿时代为早侏罗纪,成矿作用属于中国北部燕山期大规模成矿期的一部分。结合已报道的成矿年龄资料,月河坪钼矿床可能形成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后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但有可能受到后期岩浆活动的改造和破坏。同时推测在南秦岭地区存在印支末期到燕山早期的成矿事件,这对于秦岭造山带尤其是南秦岭地区钼矿资源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岗讲斑岩型铜钼矿产于续迈单元含斑中粒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中,受断层带及附近节理、裂隙的控制,矿区有弱硅化、钾化、黄铁矿化、青磐岩化、泥化等蚀变;岗讲现已圈定矿体4个。矿区矿化范围大,有较大规模和较高强度的物化探异常,具有大型一超大型矿床的远景。对下步工作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东沟超大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杨永飞  李诺  王莉娟 《岩石学报》2011,27(5):1453-1466
河南省东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钼矿带新发现的燕山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是大陆碰撞成矿理论预测在先,勘查突破在后的成功范例。该矿床的形成与东沟A型花岗斑岩有关,矿体产于斑岩体外接触带的熊耳群火山岩中。以岩体为中心发育典型的斑岩蚀变分带,由内到外依次是钾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组合、石英-(钾长石)-多金属硫化物组合和石英-碳酸盐-萤石组合为标志,矿石矿物主要沉淀于中阶段。早、中阶段热液石英中发育CO2-H2O型包裹体(C型)、水溶液包裹体(W型)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但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W型)。早阶段C型和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80~550℃,盐度为7.70%~18.28% NaCleqv;S型包裹体中常见石盐、黄铜矿、方解石和未知透明子矿物,其均一温度范围为318~516℃,加热过程中除石盐外其他子矿物不熔;不包括不熔子矿物的贡献,该类包裹体盐度变化于12.85%~17.87 和35.55%~47.67% NaCleqv。中阶段C型和W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60~410℃,盐度为4.62%~18.28% NaCleqv;除不熔子矿物外,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7~436℃,盐度变化于7.45%~19.30% NaCleqv和31.71%~49.22% NaCleqv。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25~225℃,盐度介于0.5%~7.25% NaCleqv之间。估算的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63~117MPa和12~67MPa,推测最大成矿深度为4.7km。上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早阶段高温、富CO2的岩浆热液演化为晚阶段低温、贫CO2的大气降水热液。这种高温、富CO2的岩浆热液可视为大陆内部体制斑岩成矿系统的标志性特征,以区别于岩浆弧区同类矿床高温、贫CO2的岩浆热液。通过对比东秦岭-大别钼矿带典型斑岩成矿系统,认为成矿流体中CO2等挥发组分的含量和围岩性质(化学成分、结晶程度、抗剪抗压程度等)是控制矿体空间定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母山钼矿床是大别山北缘地区斑岩型钼矿床的典型代表,以发育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细网脉浸染型矿化为特征,并具有以岩体顶部由早期硅化形成的无矿石英核为中心的典型的斑岩热液体系蚀变分带模式.在无矿石英核的石英中,富气相包裹体和含石盐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共存,说明其原始岩浆流体曾发生过低压相分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