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地构造运动力源说──轴变论学说(2)石玉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541004)6近代大地构造运动成因的定量计算解释前述近代轴变方向大体是沿东经80°向西经100°方向变化,对其大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各学派定性解释的论述,从各...  相似文献   

2.
范庆凯  李江海  刘持恒  潘相茹 《地质学报》2018,92(10):2040-2050
洋中脊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OCC)发育于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中央裂谷边界,常伴随不对称的洋底扩张方式,其形成与演化起源于洋中脊中央裂谷间歇性的岩浆作用循环。拆离断层的规模和位置会随其自身演化而变化,并影响到洋中脊扩张中心的位置变化。依据洋中脊扩张中心位置的离轴迁移规律,本文将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的演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参照洋中脊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演化阶段的划分,将全球27处拆离断层进行分类。现今全球洋中脊拆离断层多属于非活动性拆离断层,位于阶段VI(如Logachev Massif拆离断层和Kane Megamullion拆离断层);但部分拆离断层仍在活动,即属于发展期和成熟期(阶段III/IV,如MAR, 13°19′N拆离断层和MtDent拆离断层),以及衰亡期(阶段V,如MAR, 13°30′N拆离断层和Atlantis Massif拆离断层)。在洋中脊拆离断层和洋底核杂岩形成-演化-衰亡-再次形成的循环过程中,中央裂谷的岩浆作用发生周期性循环,洋中脊扩张中心亦发生新生火山岩区中线-拆离断层终止线-重新活动的新生火山岩区中线的位置变化,并先后产生离轴和向轴的位移。  相似文献   

3.
全球新——中生代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编全球新-中生代构造图中清楚显示:(1)洋底增生构造具有不连续性和复杂性,时间上有6个增生阶段;空间上可划分为49个增生单元。(2)存在全球纬向构造系统,突出表现为环太平洋地震与火山带的分段性和大洋底纬向转换断层直接伸入大陆及大陆本身存在众多纬向构造。(3)地球具有反对称性,北半球为全球级挤压带;南半球发育全球性纬向洋脊张裂环。  相似文献   

4.
洋岛类型的海山和洋底高原类型的海山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中酸性岩出露很少, 因此很少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我们认为即便中酸性岩很少, 研究他们也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这些中酸性岩不仅可能与洋岛和洋底高原玄武岩的构造背景有关, 也可能与洋岛和洋底高原在形成中酸性岩时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有关, 这对正确认识洋岛和洋底高原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很有意义的。 本次研究收集了 GEOROC 数据库中的数据总量为 44 404 个, 经过清洗留下有效数据 3 908 个, 分为洋岛中酸性岩(OIG)、洋底高原中酸性岩(OPG)和洋底高原中酸性岩中的岛弧部分(OPAG)3 类。 学术界通常认为, 洋岛代表热点, 洋底高原温度相对较低, 属于大火成岩省。 然而, 本文对全球洋岛和洋底高原的中酸性岩浆岩的研究表明, 分布在洋岛和洋底高原的中酸性岩主要是板内环境的富碱性的粗面岩和碱性流纹岩, 洋底高原边缘可能受俯冲带的影响, 部分中酸性岩具有岛弧的地球化学特征。 按照中酸性岩的 Sr-Yb 分类, 可知洋岛中酸性岩大多属于南岭型和广西型, 洋底高原海山中酸性岩主要属于南岭型, 广西型很少, 指示洋底高原中酸性岩形成的深度比洋岛浅, 温度也比洋岛低, 同时表明中酸性岩大多形成的压力较低而温度很高, 指示伴有高热中酸性岩的洋岛和洋底高原是地球上的热点。 本文认为, 洋岛和洋底高原中酸性岩并非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是玄武岩和碧玄岩分离结晶形成的, 因为洋岛和洋底高原岩浆岩如果是双峰式分布的话, 则不大可能是分离结晶的, 其中的酸性岩部分可能是玄武岩部分熔融形成的。 同时有些岩浆演化的关系表明, 中酸性岩在哈克图解中与玄武岩受不同因素制约, 说明并非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洋底高原:了解地球内部的窗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洋底高原是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分布在洋底的一种面积广大、且具有异常洋壳厚度的区域。洋底高原通常规模巨大,绝大多数喷发于大洋环境,岩石组成主要为镁铁质到超镁铁质,岩石类型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大多数洋底高原的岩石组成较为相似,而且均形成于一期或两期时间较短却大规模集中喷发的岩浆活动,目前认为是大规模的热地幔物质从地幔深部上升到岩石圈底部,由于巨大地幔柱头部(地幔羽)引起的熔融作用形成的。正是由于洋底高原与地幔柱之间具有这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洋底高原的研究将成为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窗口。以ODP对翁通-爪哇和凯尔盖朗(Kerguelen)海台的研究为例,简单介绍了洋底高原的基本特征、地幔柱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目前在这一领域还未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多元统计方法能区分变质火山岩中,岩石成分的变化是由岩浆分异造成的,或是由蚀变引起的。华盛顿州Shuksan岩套的变玄武岩中的岩浆分异程度是中等的(平均MD指数=2.6),它介于FAMOUS地区的新鲜洋底玄武岩(MD=0.0)与Galapagos裂谷东部玄武岩(MD=3.8)之间。通过对Shuksan样品岩浆分异趋势的识别与消除,显示了海底风化作用和热液蚀变的效应,致使Si和Ca的含量明显降低,而Na、K和氧化铁增高。与现代蚀变的各种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对双表明。Shuksan原岩可能是在海水/岩比率低于15的条件下热液蚀变而成。Shuksan岩套中,山玄武岩变质呈互层状的绿片岩和蓝片岩的成分是不同的。逐步判别分析发现,要完全把广泛分布于Shuksan地区的绿片岩和蓝片岩的组分区别开来,Fe2O3和CaO是仅有的必需变量。Shuksan岩套变质作用的压力和/或温度梯度肯定太小,以致不能使绿片岩和蓝片岩之间的成分 界线发生大的移动。  相似文献   

7.
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说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己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的典型特征和现代海底的热液活动,评述了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说的主要论点及提出的地质依据,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类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背景.这里着重强调了洋底扩张中心和裂谷带的主导控制作用.最后,对秦岭泥盆系以铅、锌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的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特征及成矿构造环境进行了剖析,并运用这一理论概略性地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从同生构造、成矿层位、沉积环境、热液蚀变和其它热异常标志及指示元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石玉泉 《矿产与地质》1993,7(6):433-448
地球旋转轴长期地有规律地变位,致使地球椭球体形态不断地有规律地调整,便导致了持续不断地、有规律地大地构造运动.通过大地构造运动.控制着全球地史时期的沉积建造展布、岩浆活动形式与分布和矿产分布的规律等等.为叙述简便,将地球旋转轴变位简称轴变,地球旋转轴变位而导致的作用于地球各部分的力,简称轴变力.  相似文献   

9.
金刚石幔源成因说的铁证(贵州地矿局情报室550004)金刚石的成因一直有“爆破说”和“幔源说”之争,前者认为金刚石是在爆破型金伯利岩岩筒形成时的瞬时高压下形成的,后者则认为金刚石是金伯利岩浆或金云火山岩(即钾镁煌斑岩)岩浆由地幔深处向地面侵位时从地幔...  相似文献   

10.
把从大西洋洋中脊采集的无斜长石的尖晶石二辉橄缆岩和方辉橄缆岩中的单斜辉石的Na-Al^IV和Al^VI浓度与陆下和前大洋的无斜长石的尖晶石橄榄岩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单斜辉石的Al2O3含量在洋底橄缆岩组和陆下橄缆岩组中的同一范围内发生变化,从高铝至贫铝。然而,洋底橄缆岩中单斜辉石的Na含量(0.02 ̄0.6wt%Na2O)和Al^VI/Al^IV比值(0.3 ̄1)都低于陆下橄缆岩单斜辉石的Na含量(  相似文献   

11.
细碧岩成因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地质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和评述了六种主要的细碧岩成因假说。其中岩浆结晶观点如原生岩浆结晶说、派生岩浆结晶说、混染岩浆结晶说;后成改造观点有内源热液交代说、外源热液交代说、变质热液交代说。笔者认为,用后威改造作用,其中主要是循环海水的低温蚀变作用和低级变质作用来解释细碧岩的成因可能比较合理。因为,这一假说既能比较满意地解释细碧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岩石组合、结构构造和产出地质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尤其是细碧岩的低温矿物和高温组构与现代洋底蚀变玄武岩之间的相似性;又有实验资料,尤其是海水—玄武岩交换反应和钠长石化实验中,元素迁移和矿物变化规律的最新研究成果作支柱。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变斑晶中包裹物结构型式研究变质变形史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凹式显微褐皱5种类型的参照看、鉴别特征及其在解析变质变形史方面的意义。变斑晶晶内包裹物的迹线,是从显微尺度反映造山带变质岩变质变形过程最有效的标志之一,在对于褶皱(或旋转)轴作斜交或平行的切片中,往往看到晶内包裹物所显示的对凹式显微褶皱(oppositely concave microfold即OCM),按其形态特征,可分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三源”交代热液成矿说由中国地科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季克俭、王立本先生合著的《热液源研究的重要进展和“三源”交代热液成矿学说》(载中国地质大学《地学前缘》1994年第1卷第4期)(北京),现将摘要录下,以飨读者。热液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液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用原地重熔说讨论热液铀矿形成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花岗岩原地重熔说的角度,对热液铀矿床研究中存在的诸如矿岩时差,大小岩体矿化特征,产铀岩体判别指数以及与钨(锡)、铌、钽矿化,红层和构造运动等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重熔说认为,岩体只是重熔界面凸起而被剥蚀的地方,岩体的大小仅反映剥蚀程度的大小,而无本质的区别。由于铀沉淀的“位源距”较大,铀总是沉淀于岩体的外接触带中。外接触带作为成矿围岩,既可以是沉积岩(包括红层)、变质岩,也可以是早期的花岗岩,前二者反映剥蚀程度较小(“小岩体”),后者反映剥蚀程度较大(“大岩体”)。由于后者的成矿围岩为花岗岩,所以产生了矿岩时差大的错觉。用化学成分计算出的指数与铀矿化没有直接的关系。此外,铀矿化一般晚于钨(锡)、铌、钽等矿化,故多与“大岩体”有关,其成矿壳层较低,成分也较为简单。铀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其矿化很可能包括了构造运动方面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许德如  林舸等 《岩石学报》2001,17(4):598-608
海南岛前寒武纪基性岩类具有的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海南岛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石圈的演化史。古中元古代时,琼中屯昌变基性-超基性岩,为大洋型火山岛弧低钾拉斑玄武岩,明显具有镁铁质-玄武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高度亏损的地幔;与之同时代的琼西,则为一套具洋底玄武岩和岛弧拉弦玄武岩的过渡型玄武岩,是古俯冲带上部地幔楔和自消减带卷入地幔楔地壳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端元部分熔融产物,具低亏损地幔特征,产生于弧后(或弧间)盆地环境;中新元古代的琼西变基性-超基性岩具铁镁质-超铁镁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较高亏损的地幔,产于大洋板块边缘的构造环境。据此,可以推测,海南岛前寒武纪岩石圈演化至少经历了古中元古代的古板块俯冲、中新元古代的裂解二次事件,并伴随洋盆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一、双偏心机构的原理与特点利用双偏心机构调整行程,主要由偏心轴(1)、偏心套(2)在180°的范围内进行园周运动,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改变活塞(3)的上死点a与下死点b之间的距离S,从而达到调节泵量的目的。当偏心轴与偏心套离轴心o、o_1最远一点即On、Om在同一方向,一条水平线上(OnOm点重合),此时活塞行程S为最大(Smax)。(见图1)。而当On、Om处在相反位置,同一条水平线上,此时活塞行程S为最小(Smin)。(见图2)。在偏心轴旋转180°的范围内,根据设计所需的泵量来确定不同的旋转角On,以  相似文献   

17.
黄铁矿型结构的晶体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铸文  杨忆 《矿物学报》1996,16(4):423-430
本文根据特征离子坐标变化的特点,对黄铁矿型结构微变规律性进行了讨论,作了一些规律图,总结出:成分的变化控制着u值的变化,u值的变化影响着晶体结构微变化。u值发生变化,MX6反三方柱的顶面和底面中3轴相向或相背移动,u值增加愈接近正八面体,u值发生变化,X(M3X)三方锥底面的方位不变,但锥顶(X7)和锥体内的(X1)的坐标要变化,它们会沿着锥的中轴线相向或相背移动,形成扁平型的三方锥,最后得出:当  相似文献   

18.
大洋钻探对洋底以下生命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ODP采集的沉积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在全世界所有的大洋底以下都发现了细菌活动,洋底沉积物中的生物圈可能构成了地球生物数量的 1/3,该生物圈通过调节海洋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大洋玄武岩的风化,影响到长期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DSDP最早提出了海洋沉积物中细菌活动性的证据,ODP的一系列航次提供了各种不同环境下深部生物圈细菌群落以及细菌参与的地球化学过程纪录。ODP201是第一个专门致力于研究洋底以下生命的大洋钻探航次,它记录了从富有机质的边缘沉积到贫有机质的开阔海沉积环境的洋底以下细菌活动性和细菌群落的连续性,201航次还揭示,古海洋环境对现在正活跃于深海沉积物中的原核生物群落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洋底高原及其对地球系统意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洋底高原是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分布在洋底的一种面积广大、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为主并且具有异常厚度洋壳的区域。由于洋底高原分布广泛,加之其形成与地幔柱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洋底高原是研究地球深部过程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系统总结了洋底高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洋底高原的全球分布情况、基本特征(产出规模、形成时限、岩石组合、结构组成、地球化学)、鉴别标志、成因机制、地球动力学意义以及洋底高原对于地球表层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洋底高原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制约大洋俯冲;引起大洋俯冲带后撤和俯冲极性反转;促进大陆增生,构成古老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洋壳平俯冲及高原隆升;诱导板块构造体制的发生。洋底高原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造成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引起大洋缺氧与黑色页岩沉积;诱使生物大灭绝与快速更迭。除此之外,本文还简单介绍了西藏中部中特提斯残余洋底高原的基本特征,初步探讨了洋底高原在中特提斯洋发育、班公-怒江缝合带演化以及青藏高原初始隆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郎殿有 《贵金属地质》1997,6(3):193-198
乌拉山金矿带金矿化分为石英脉型(I),石英脉-蚀变岩型(Ⅱ),蚀变岩型(Ⅲ)三大类型,其分带性与大桦背花岗岩具有密切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