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荣  陈记祖  孙维君  秦翔  刘宇硕 《冰川冻土》2019,41(6):1292-1301
冰川温度是表征冰川物理属性和响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5 040 m)、多年平衡线处(4 900 m)和消融区(4 550 m)开展了活动层(22 m深,1 m间隔)冰温连续观测。2011年10月在冰川积累区4 971 m处钻得165 m深孔获取了115 m深层冰温廓线。研究发现:三个区域活动层下界的深度均在约17 m处,多年平衡线处冰温最低(-7.4℃),消融区次之(-3.68℃),积累区活动层下界冰温最高(-2.74℃)且波动最为持续,可能主要与常年积雪覆盖有关。冰温年波动随深度增加均逐渐降低,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周期亦逐渐增大。与其他冰川最低温相比,老虎沟12号冰川冰温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过去50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冰温显著增加。积累区深孔冰温显示50 m深度之下冰温呈线性上升,垂直增温率为0.033℃·m-1,据此推测其底部冰温为0.02℃,主要与底部应变热有关。  相似文献   

2.
慕士塔格冰川海拔7 000 m处冰芯钻孔温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慕士塔格冰川海拔7 010 m处的冰芯钻孔温度的观测结果表明, 该处冰温变化曲线在夏末依然呈暖季型, 其冰层的整体温度(-26.17~-25.63 ℃)和最低温度(-26.17 ℃)是目前中低纬度山地冰川中最低的, 而底部冰床温度(-25.73 ℃)则是目前所有实测冰床温度资料中最低的. 在积累区, 海拔6 250~7 010 m之间冰层温度的高度效应显著. 10 m深处的温度, 冰层的最低温度和底部冰床温度随海拔而垂直变化的梯度分别为-0.83 ℃·100 m-1, -0.68 ℃·100 m-1, -0.79 ℃·100 m-1, 与气温正常的垂直变化梯度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3.
东天山庙儿沟平顶冰川钻孔温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8月在庙儿沟平顶冰川顶部海拔4 518 m处钻取了两根透底冰芯,对其中60 m的Core1冰芯钻孔利用热敏电阻温度计进行了温度测量,初步揭示了该处冰川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最低冰层温度-8.27℃出现在50 m深度处,这个深度在同类冰川中处于较低的位置;冰床底部的温度为-8.16℃,远低于压力融点.庙儿沟平顶冰川冰温的上述分布特征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其独特性.这种温度分布特征,对冰芯记录过程较为有利,为恢复该地区气候与环境记录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普若岗日冰原及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6,他引:13  
普若岗日是藏北高原最大的由数个冰帽型冰川组合成的大冰原. 冰川覆盖面积422 58 km2, 冰储量为525153 km3. 冰川雪线海拔5 620~5 860 m. 冰原呈辐射状向周围微切割的宽浅山谷溢出5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 最大的可伸至山麓地带, 形成宽尾状冰舌. 在一些下伸较低的冰舌段, 形成有许多冰塔林, 以雄伟壮观的连座冰塔林和雏形冰塔林为主. 在东南部一些冰舌段雏形冰塔林的上部, 分布着奇特的新月型雪冰丘和链状排列有序的雪冰丘. 小冰期以来, 普若岗日的冰川呈退缩趋势. 环绕冰舌分布的冰碛序列, 在北部和东南部普遍可区分出3道. 对比研究认为, 分别属于小冰期3次寒冷期冰进的遗迹. 而西部小冰期冰川作用的范围较小. 按小冰期最盛时的规模量测当时的冰川面积, 和现在相比该时段内冰川面积减少了2420 km2, 当时冰川面积比现在大57%. 由此引起的冰川资源的减少为36583 km3, 相当于36583×108 m3的水量. 在普若岗日西侧, 小冰期后期至2 0世纪70年代, 冰川退缩了20 m; 70年代至90年代末, 冰川退缩了40~50 m; 平均15 ~19 m*a-1; 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 退缩4~5 m. 明显反映出逐渐加剧的变化趋势 . 和其它地区相比较, 普若岗日冰原变化比较小, 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本次浅层地温场管内常温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在北京市某试验场地钻凿了一眼150m常温监测井,井内下入双U型垂直管,分别在U型管内管外相同深度布设了温度传感器。经过监测9个月地温场数据,得出该区域150m深度地温场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先递增后递减再递增的变化趋势;管内管外同一深度平均温度差介于0℃~0.4℃范围内,130m深度处温差最大,管内比管外温度高0.4℃,40m深度处管内管外温度一样;管内管外同一深度温度走势对比分析得出,同一深度温度变化一致,管内比管外温度变化滞后并未存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气作用下西北地区浅层非饱和黄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填筑一维土柱模型,在室外自然条件中做大气循环作用下的蒸发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0~10 cm深度范围内,土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土样表层5~10 cm处温度最低;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土体初始体积含水率越高、压实度越大,导热系数越大,温度变化幅度越大。随着深度增加和蒸发时间增长,压实度和含水率引起的导热差异叠加,使得同一深度处不同压实度和不同含水率土体的温差增大;土体初始体积含水率和压实度均对温度的迁移产生影响,相对于随压实度的变化,土体体积含水率的改变对土体温度迁移影响更显著;随着蒸发时间的增加,温度由表及里逐渐升高,在深度方向上温度先减小后增大。不同深度处土体温度增长曲线大致为"S"型递增曲线,可分为蒸发3阶段。  相似文献   

7.
从冰前风沙地貌初看普若岗日冰原的形成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样品分析表明, 位于普若岗日冰原西侧冰川前缘带的大片风沙地貌, 直接发育在冰碛之上, 并以冰碛为主要物质来源, 与冰川运动和冰原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 是相关冰川和冰原形成演化过程的良好反映与记录. 结合沙丘沉积序列中的沉积构造测量、粒度分析及腐殖质夹层的14C测年等结果, 初步得出: 普若岗日冰原至少形成于18 ka BP;冰原降水可能主要来自西风降水; 18 ka BP以来, 冰原在总体上处于收缩过程, 在约108 ka BP来, 冰原西缘的零平衡线的年均水平退缩速率约为088~102 m·a-1, 铅直升高速率约为24~32 mm·a-1.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东坡新林林区冻土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兴安岭处于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带南缘, 其多年冻土形成、 发展和保存更多受制于植被、 水分等局地因子的影响。采用钻探、 探地雷达和冻土温度长期监测等手段研究发现, 放牧活动会影响大兴安岭东坡新林林区活动层厚度, 放牧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段, 活动层可达2.5 m, 放牧区边缘至未放牧区域, 活动层缩减至1.5 m。塔头2013年11月2.0 m处的地温仍然在0 ℃以上(0.04 ℃), 当放牧行为终止及加漠公路改道后, 2.0 m处的温度开始逐渐恢复, 温度由-0.12 ℃降到-0.69 ℃, 1.5 m处的温度则由0.17 ℃降到-0.42 ℃, 2018年底塔头的活动层厚度已经小于1.5 m。从地表植被类型上看, 松树林、 塔头和灌丛的活动层多年平均厚度分别为0.8 m、 1.3 m和0.7 m, 近地表0.5 m处的年平均地温为0.07 ℃、 0.52 ℃和0.22 ℃, 年变化深度处(11 m)的年均温度为-1.34 ℃, -0.98 ℃和-2.19 ℃。从地温曲线类型上看, 灌丛下的多年冻土比较稳定, 地温曲线属于正梯度型。松树林和塔头下的冻土温度比较复杂, 松树林地温曲线为偏负梯度型-零梯度型-偏正梯度型, 塔头为负梯度型-扭曲型。在地表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 研究区多年冻土经历了地表干扰开始退化、 干扰消除不再退化以及慢慢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封闭道碴层对其下部多年冻土是否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在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附近建立了封闭碎石道碴坑和卵石地表对比试验场,并对下部地温进行监测.结果发现:经过两个冻融循环后,道碴坑底部(1.3 m深度处)年平均地温为-1.11℃,比卵石地表相同深度低0.73℃;道碴坑中部(0.7m深度处)年平均地温为-1.60℃,比卵石地表相同深度地温低1.4℃.封闭碎石道碴层可以提升冻土上限,降低多年冻土温度,对下部多年冻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封闭道碴层的这种降温效果是由于道碴层具有可变导热系数的特点,暖季道碴层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不产生对流,等效导热系数小,传入道碴层以下土体的热量较少;相反寒季道碴层上部温度低,下部温度高,产生自然对流,等效导热系数增大,有利于道碴层以下土体释放热量.  相似文献   

10.
地热田温度场分析, 不仅为地热田类型划分和热源机理研究提供科学根据, 而且可以为确定地热田有利开采区域和深度提供直接依据。本文报道了咸阳地热田13口钻孔的系统(准)稳态测温数据, 对研究区温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做了初步分析, 并据此划分了地热田水动力系统。结果表明, 咸阳地热田属于以传导为主的沉积盆地型地热田, 地温梯度为26.2~40.1 ℃/km, 平均为32.4 ℃/km。然而, 与典型的传导型地热田相比, 咸阳地热田的地温场特征又存在特殊性, 表现为钻孔温度-深度曲线分段性明显: 浅部受地表水流动对温度场的影响, 地温曲线呈现出锯齿形波动; 钻孔中上部受地表水和深部水热活动影响较小, 温度曲线为传导性地热特征; 井孔中下部测温曲线明显"下凹", 揭示了地下水沿渭河断裂侧向补给的同时使地层温度降低; 井孔下部温度随深度异常增大, 表明存在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测温资料揭示了咸阳地热田水动力系统在垂向上存在多层结构: 浅部为垂向重力驱动型, 中上部为正常压实型, 中下部为侧向重力驱动型, 下部为封闭型。基于咸阳地热田水动力系统的多层结构, 建议将各系统赋存的地热资源分别进行规划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黄茂桓 《冰川冻土》1997,19(3):202-206
在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海拔6070m处钻孔,深309m,上部200m进行了温度测量。对实测资料作稳定态分析后,得出冰内温度梯度大,底部达融点的结果。算出地热通量为112mW/m^2,与青藏高原为高地热区的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12.
山地冰川流动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30a来冰川动力学模型有了快速发展,在南极、格林兰冰盖预测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对山地冰川的研究也初见端倪.从冰川流动的力学过程出发,利用本构方程、理想冰川假设、浅冰层近似(Shallow ice approximation)假设完整地推导了理想冰川流动的物理过程,揭示了冰川流动的机理,建立了气候变化和冰川自身重力引起的理想冰川物质和能量再分配的温度耦合三维流动模型.结合山地冰川的冰床形态,将理想冰川与实际冰川相结合,使理想冰川流动模型更好地近似山地冰川的流动.  相似文献   

13.
冰力模型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史庆增  徐继祖 《冰川冻土》1990,12(2):117-124
  相似文献   

14.
冰力模型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简述了冰力模型实验的概况,然后介绍了在国内第一座冰池实验中进行的首次冰力模型实验——渤海辽东湾抗冰平台冰力模型实验的设备、模型冰制取技术和实验结果。实验中,冰排的破坏符合一般规律,它预示了现场冰的破坏现象;冰力值稍低于计算值,但更合理,可供设计参考;冰力谱中存在着明显的主频率,它集中于0.8HZ左右。  相似文献   

15.
表碛下冰面消融的模拟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热传导理论和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对表碛下冰面的融化热进行了估算. 模型将表碛分为三层: 第一层冰碛以剧烈的温度变化和夜间负温梯度的存在为特征; 第二层为中间过渡层, 温差和温度变化都较小; 第三层为靠近下伏冰体的薄层冰碛, 以温度低和变化稳定为特征. 模型仅以地表温度时间序列、表碛厚度和导热系数、土壤热容量等参数为计算输入, 即可对表碛不同层位的土壤温度及其下部冰体融化所需热量进行模拟估算. 在科其喀尔冰川表碛区选取了3个具有不同表碛厚度的试验点(Spot 1, 0.8 m; Spot 2, 1.5 m; Spot 3, 2.1 m)进行了模型测试. 模型试验表明, 模型对于不同厚度表碛下冰面融化热的模拟是较好的, 然而对于不同层位地温序列的模拟仍有一定的偏差, 造成这些偏差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模型假设和土壤温度垂向上的时间相位差. 模拟结果同时也显示了不同表碛厚度下冰面消融的差异, 冰面消融热平均分别为: Spot 1: 26.87 W·m-2, Spot 2: 9.81 W·m-2, Spot 3: 6.92 W·m-2.  相似文献   

16.
17.
古里雅冰帽冰川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姚檀栋 Thom.  LG 《冰川冻土》1992,14(3):233-241
  相似文献   

18.
极地冰盖深部“暖冰”层钻进时,由于冰层的温度较高,接近甚至达到冰的压力熔点,回转钻进时产生的切削热量极易使冰屑融化,导致机械钻速慢、取心率低、卡钻事故频发。钻压、转速、切削具结构等参数均对切削热量有一定的影响,有必要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对切削热量进行测试,从而为设计切削具结构、优化钻进参数组合提供理论依据。以XY-1型岩心钻机钻进系统为平台,利用无线信号传输原理设计了冰层回转钻进切削热量测试实验台。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能够准确测量钻压、扭矩、切削温度等参数,可用来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南极海冰与温度变化关系的统计分析(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arct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sea ice variations have been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there was an obvious warming trend in Antarctica, but there exists substantial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sectors and different period. The most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 occurred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about 2-3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whole east Antarctica. In recent 20 yea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arctic mean temperature and mean sea ice area is low and insignificant, but its linear trends are found to be opposite related in each sector, that is, sea ice extent reductions when temperatures are high. The different climate sectors defined by cluster analysis clearly show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arameters on the inter-seasonal time scale. The most sensitive correlation sectors found are from south Atlantic to southwest Pacific ocean.  相似文献   

20.
Sea ic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ice algal biomass were measured at four sites off Zhongshan Station (66°22, 24" S, 76°22, 40" E), East Antarctica in 1992. The ice formed in late March,grew stablely and reached its highest thickness of 174 cm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asured ice thickness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from the classical Stephen formula are small,suggesting that the heat flux from the ocean to the underside of the ice at this area is not obvious.The results of sea ic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sea ice consists mainly of congelation ice, and the frazil ice only occurs at the top of sea ice, no snow or platelet ice is found. When the ice thickness reached its  highest values in late spring, congelation ice contained average 89. 5 % of the total column crystal  structure, the remaining 10. 5% consisted of frazil ice, and the ice thicknesses above the congelation ice layers were mostly consistent throughout the year, suggesting that the sea ice developed in a relativelycalm environment after the top layer of ice had formed and grew downwards only.Congelation ice fabrics shows frequent moderate to strong alignments at almost all depths, and thedegree of preferred orientation mostly increased with depths. In the sub--structure of congelation ice,the plate width are in a range of 0. 55 to 1. 05 mm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 76 mm. No apparent pattern occurs in its vertical profiles.Ice crystal 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ce algal biomass, and the effectsof crystal alignments and ice plate width of congelation ice are not appa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