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下水》2017,(4)
全面系统的水网构建对增强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改善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韩城市水系治理现状及存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与水文化等问题的基础上,简述了水网构建总体思路及布局,并提出供水和防洪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水系管理信息化五大具体规划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1,(1)
根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本文提出河流底泥及水质治理、河道斜堤重新设计、生态群落净化以及水生植物吸附等生态治理措施,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创造水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和聚集地提供重要保障。通过仿真试验模拟河流水环境,验证了河流生态治理措施的科学有效性。试验表明:设计的城市河流治理体系可以快速恢复水生态环境,为城市河流综合整治及其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5,(6)
阐述南山支流洪水灾害及防洪工程建设状况,回顾南山支流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历程,分析南山支流地区综合治理思路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退田作湖"的防洪对策及综合治理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春光 《地下水》2018,(5):236-237,239
河道治理涉及到民生问题,民众对其关注度高,政府部门也将河道治理列为首要任务,中小河流的生态治理工作极为重要。针对建平县中小河流的现状、河流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河流治理过程中主要存在防洪标准过低、河道堤防管理意识不强、河流生态建设不够、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和规划设计经济合理性不够等许多问题,提出应通过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河道治理方向、加强河道污水和行洪排涝治理以及合理规划建设,多种治理方式结合等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改善当地水生态环境,为防洪、防灾以及城镇用水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1)
长期以来,城市河道治水的指导思想都是"下排、中疏、上蓄",而对防洪排涝中河道的"中蓄"功能考虑较少,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河道的生态治理。引入"湿地河道"设计理念建成原河流生物"繁殖、生长、栖息"的环境,通过综合治理自然河道的生态性实现提高城市河道"中蓄"的目标,逐步形成河流与人的良好关系,为河道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城市防洪排涝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为维护生态水利治理成果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4)
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水环境建设项目已经被列入各级政府生态工程建设之举措。笔者结合近年陕北地区多泥沙河流治理经验,提出河流治理与水景观建设在蓄水方案、排水排洪方案、堤防结构方案选择方面的设计思路,同时在河道治理技术方案中要结合河流实际,在充分研究河流水沙特征的基础上,慎重选用,切莫冠以"生态"模式套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0,(3)
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对本溪地区主要河流的生态足迹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从2009年开始本溪地区河流生态赤字递减趋势明显,城镇化下对河流生态足迹影响最为明显。通过河流水生态环境治理,本溪地区河流水环境承载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水污染依然是河流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于本溪地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践,围绕水生态调查与监测、水安全保障建设、水环境管理、水景观建设、水管理建设、水生态经济建设、水文化建设等规划内容提出了规划的要点,对当前编制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1,(2)
河道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利载体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环境资源基础,受多种条件限制,传统的河道治理比较注重灌溉供水、防洪排涝、水力发电等功能,因未考虑河流的生态功能往往难以获取理想的治理效果。对此,为提高河道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满足人们对滨河宜居环境的需求,"生态、和谐、自然、安全"的治河理念正成为河道治理的新方向。本文整理分析了现有河道治理技术及其优缺点,并以义县大凌河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期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治理模式。实践表明,生态治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河流的生态效益,为大凌河水环境修复和河道治理方案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3)
由于承载着防洪排涝、城市供水、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和景观娱乐等多重功能,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大凌河义县段治理工程为例,针对大凌河义县段河道存在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系统阐述了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并对治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高前兆  钱鞠  高雅玉  王鹏  张钰 《水文》2011,31(1):59-65,80
通过对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水循环、水资源形成与消耗的特点,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水环境保护等问题分析,论述了开展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近期典型流域治理恢复成效,提出内陆河流域综合整治的第二步生态恢复目标。根据内陆河流域的治理实践,参照干旱区供水集水和保水技术,总结了改善下游绿洲水分生态平衡、控制中上游用水与保护河道水环境,防治河道水质盐化与农田排水再利用等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最后,为了实现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提出了现阶段要加强水环境监测保护和生态补偿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道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生态规划是河道治理和城市规划的重要途径。在政府城市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浑河城区段生态综合治理规划,涉及河道堤岸、水环境治理,水域规划和滨水景观等方面,为抚顺城市河道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颖 《地下水》2018,(6):196-197,235
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坚持人水和谐理念,研究和谋划建平县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战略方向及重要举措,分析和探索面向水生态文明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最终实现全县主要河流水体清澈,蝌蚪、鱼类等各种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群落得以重建与恢复,尤其是城镇段河流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观得到恢复或重建,全面建成山清水秀、人水和谐和幸福宜居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县。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4)
针对陕西省凤县安河两岸居民聚集、土坡垮塌淤积河道影响行洪等问题,为准确掌握防洪工程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便于采取合理防洪工程建设加固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防洪治理河道的暴雨洪水特性,结合参证站52年逐月降雨资料和洪水数据,对治理河段河道洪水进行水文比拟等方法推算设计洪水。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分析计算成果与历史洪水记录值相一致,计算成果比较合理可靠,为堤防工程优化设计、防汛预警和调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4)
洪水灾害是影响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伊犁河伊宁城区段防洪工程存在规划系统性欠缺、已建防洪工程缺乏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防洪工程的防洪效果不足,不能有效发挥洪水防护价值。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伊宁市城市规划区段防洪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出应在洪水灾害常发区域加强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更加注重防洪工程的建设与完善,以此有效防止洪水灾害侵袭,提升城市规划区段实际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4)
通过分析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河道治理现状,理清河道治理存在防洪体系不完善、设施不配套、治理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充分考虑现状已成工程及高岸坎,结合河道特点,提出尽量利用已有工程,沿河道天然岸坎进行防洪治理,共修建防洪工程3.67 km。工程建成后在保证设计洪水安全下泄的基础上,改善工程区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晋 《地下水》2011,(6):60-62
河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以及随意将污染物排放入河流中,造成河流的生态破坏、水体污染.对于河流的治理,国外已从传统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治理目标转变为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利用”,由单纯的“污染控制”技术发展为“水生态的修复与恢复”.本文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及其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李忱庚 《地下水》2018,(5):232-233
辽宁省中小河流防洪体系尚不完善,原有提防和护岸已不能满足现有防洪标准要求,中小河流已逐渐成为全省防洪减灾体系的薄弱环节。本文对辽宁省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提出应坚持因势利导和生态治理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中,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加强中小河流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防洪体系,充分发挥防洪减灾工程功能。研究成果对于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钟立君 《地下水》2020,(1):287-289
城市发展对宜居环境和河道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财产和城市安全中河道防洪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合理的设计理念,如何一体化设计城市河道景观和防洪体系,可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以葫芦岛市绥中县六股河防洪工程为例,结合河道治理实际情况,研究城市河道一体化景观与防洪设计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河道防洪能力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而言,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河道防洪,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可为河道景观建设、生态改造及防洪安全提供基础依据,保证绥中县居民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民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城乡防洪减灾能力的提高,关系到经济建设的提高。所以,当前,中小河流的治理已成为当前水利工的作重点。本文根据当前山区中小河流存在的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水土流失严重、缺乏系统治理,防洪标准低、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加强法制建设,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加强建设管理,提高防洪标准、加大投入、加大宣传的力度等五项治理措施,为中小河流科学合理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