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双旗山金矿床的矿化主岩是中元古界变质岩,可分为两类金矿化: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主要受NW320°~340°断裂构造控制。蚀变岩型金矿化主要受近SN或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双旗山金矿床的矿石属少硫化物金矿石,其硫化物含量少于2%,主要是黄铁矿,偶见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近矿热液蚀变作用是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受近SN或NNE向断裂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化是双旗山金矿床找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丁宝林 《矿产与地质》2006,20(2):138-141,159
双旗山金矿床的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按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及其力学性质,将控矿断裂分为四类,即NW向压扭性断裂、NE向扭性断裂、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和NWW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受NW向断裂控制的金矿化属片岩+石英脉型金矿化;受近SN向或NNE向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化属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3.
草林金矿属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体)赋存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沿NW向横店复向斜两翼分布。金矿化与岩石中发育的NW向蚀变破碎带石英脉关系密切,矿体成组成群分布,矿体长度20~70m,厚0.12~1.39m。金成矿年龄测定为燕山期。矿体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复脉充填和NE向、EW向裂隙构造复合处有关。矿体富集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地球化学异常和蚀变破碎带石英脉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新甘交界的哈密地区,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田之一,其大地构造背景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田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文章对矿田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田内的主干断裂,该断裂的逆冲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SN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SN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在对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控矿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5.
石湖金矿床位于太行山中北段,矿床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在详细野外观察及室内综合研究基础上,结合矿山生产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认为石湖金矿控矿构造是在前中生代近SN向和NW向剪节理基础上,经燕山期构造追踪、叠加、复合而成。在主成矿期NNW-SSE向左行走滑应力作用下,石湖金矿区101脉控矿构造NW向部位以早期充填的石英闪长玢岩脉顶底板为薄弱面相对扩容,相应地矿床围岩蚀变带变宽、矿化强度高、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形成局部"富矿柱";而近SN向部位则相对空间压缩,相应地围岩蚀变带变窄、矿化强度低、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不利于成矿;富矿柱以高角度(约70°)侧列式分布,各富矿柱联合形成总体以40°向南侧伏的假象。根据该构造控矿规律,预测石湖金矿101脉47~61勘探线间、标高150 m以下部位为有利成矿部位,该成果已为矿山生产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广西昭平湾岛金矿受断裂破碎带和花岗斑岩接触带的控制,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化类型分为石英脉型和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坦桑尼亚塔拉尼(Tarani)金矿床位于穆索马-马拉绿岩带内,矿体受近EW和N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围岩为尼安萨超群绿泥千枚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构造以细脉状、块状和蜂窝状为主,有用矿石矿物为自然金。矿化蚀变的主要类型有:硅化、硫化、绢云母化等。成矿阶段分为早期(S1)、中期(S2)和晚期(S3)3个阶段。矿床类型为剪切带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严格受地层和构造控制,尼安萨超群铁镁质火山-沉积建造是含矿地层,近EW和NW向韧性剪切构造带为赋矿构造。矿区内近EW和NW向韧性剪切带中变形强烈地段为矿区找矿有利地段。激电中梯和测深资料显示,在M1金矿脉两侧延伸方向和深部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控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乃庙金矿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组成,并受断裂及其破碎带控制,研究了白乃庙金矿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断裂构造趋势面与找矿及矿体在断裂中的富集规律,并对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爬奔金矿是近年来在老挝琅勃拉邦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研究表明该区有含铁碳酸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两种矿化类型,前者金矿体产在灰岩中,主要受NW-NNW向断裂构造蚀变带控制;后者金矿体产在韧性剪切带旁侧的次级平行断裂或片理化带中,受NE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应属沉积-韧脆性剪切多期构造活动和热水溶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甘肃东沟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峻 《甘肃地质》2008,(4):45-50
东沟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关子镇-元家坪和娘娘坝-舒家坝两条韧性剪切带与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夹持区,金矿化严格受其次级近EW向断裂控制,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具一定破坏作用。矿石类型地表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向深部过渡为石英脉型,褐铁矿、黄铁矿、毒砂是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对研究区构造形迹成因及新华夏系构造在本区内反映较明显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构造特征分析总结了其对含煤地层的控制与影响,并对本区含煤性的变化规律、煤层的分布规律、煤层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规律性的分析,进而揭示了本区聚煤盆地的形成、发展及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福建宁化湖村盆地构造解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爱根  吴正文 《地质论评》1996,42(3):193-199
湖村盆地位于闽西宁化县境内,是闽西北地区变质岩系之上,几个零星出露上古生界的和下三叠统地区之一。本文运用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及构造解析方法,论证了湖村盆地既不是闽西北隆起之上的断陷盆地,也不是简单的“构造窗”而是在早三叠世末-中株罗世,闽西地区自北西向南发生叠瓦式逆冲推覆作用而形成的残存构造盆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对大港周地区滑脱构造的层块特征、岩石力学性质及物性特征,主滑面及次滑面的基本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把本区滑脱构造归属为萍乡式(叠瓦式)。从而对其成因构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札达盆地及其周缘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的实测,确定了札达盆地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在喜马拉雅板块构造格局中的位置,并从基底构造、盆缘构造和盆内构造三个方面,论述了札达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从盆地类型、盆地的形成过程,对札达盆地的构造成因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中香孜组与古格组、古格组与托林组之间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象泉运动与古格运动两次构造运动的确定,以及上新统褶皱的发现,为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运动晚阶段(第Ⅲ幕)的表现形式及新近纪到第四纪时期高原隆升过程、方式等,提供了实际资料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淮北煤田五沟煤矿位于童亭背斜西翼中段,为一向斜为主的复式褶皱构造组合,向斜的轴部呈反S形且被断层切割。在系统分析煤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探讨了构造发育特征、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认为:①五沟矿区可以划分为北部断裂构造复杂区、中部褶皱叠加区和南部构造复杂区3个构造分区,断裂构造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入"字型、"Y"型、堑垒式及阶梯式。②矿区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印支期NS向构造挤压作用形成了近EW向的五沟断层,末期形成五沟复向斜构造;燕山期NW—SE向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区内最为显著的NE向断裂及褶皱构造;喜马拉雅期的构造伸展作用造成拉张性构造发育,同时也使区内大、中型主控断裂转变为正断层性质。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普安铅锌矿区位于华南褶皱带西北缘的黔西南坳陷,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的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中,构造控矿特征显著.NW-SE走向的二维地震剖面横穿了铅锌矿区,清晰地揭示了矿区的地层和NE向构造格架.从浅层的泥盆系至深层的新元古界,共标定了3个反射层和3个反射单元,据两个重要角度不整合面,矿区呈现为双层基底、单层盖层的"...  相似文献   

17.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细的构造解析表明,矿床构造线主要分为南北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造山期间形成的南北向构造线(不对称褶皱和逆冲断层)控制了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构造应力场发生近直交的改变,一方面使造山期形成的褶皱发生重褶,形成走向北东东的叠加褶皱;另一方面导致F1的左旋-正滑运动,矿液沿着断层拉张的空间沉淀就位。矿床构造演化至少经历了同生期裂陷、造山期挤压和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等三个阶段,成矿发生在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阶段。层状矿体主要赋存于背斜构造中,在空间上与赋存于断层中的脉状矿体相连。能干性和渗透性明显不同的地层组合是形成层状矿体的岩性基础,断裂构造则是主要控制因素。泥质不透水层分别与反冲断层、背斜构造组成的构造圈闭,以及两期非共轴背斜叠加形成的构造高点则是形成厚大矿体的主要原因。林旺金矿在烂泥沟金矿与水银洞金矿之间形成了一个从脉状型式→脉状和层状之复合型式→层状型式的完整矿床型式系列。这种复合矿床型式直观地表明了层状矿体是后生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8.
鲁西地块的断裂构造有两类不同分布型式:一类呈放射状分布, 由陡倾、基底右行韧性剪切带和盖层内复杂力学性质的断裂组成; 另一类呈环绕地块基底核部同心环状分布, 由3个主要盖层伸展拆离带组成, 主滑脱面分别位于古生界盖层与基底间的不整合面、石炭系与奥陶系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和中新生代断陷-沉积岩系与新生代火山-沉积物之间的断层。中生代构造变形样式可以分为3个层次:印支期褶皱-逆冲推覆构造、燕山中期NNE轴向的隔槽式箱状褶皱和燕山晚期NW、NNE向共轭正断-走滑断裂。相应地鲁西地块经历了3个成盆期, 即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 这些中生代盆地在空间上的叠置导致了地块内部复杂的盆-山耦合关系。鲁西地块中生代有两个岩浆活动集中时期, 即早侏罗世(约190Ma)和早白垩世(132~110Ma)。综合沉积记录、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过程, 将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划分为6个阶段:晚三叠世挤压变形, 早、中侏罗世弱伸展作用, 中、晚侏罗世挤压变形与地壳增厚作用, 早白垩世大陆裂谷与地壳伸展作用, 早白垩世末期挤压变形与盆地反转事件和晚白垩世区域隆升。这些构造演化阶段和构造事件对研究和理解中生代构造体制和深部岩石圈动力学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滇西西盟一带是保山—掸邦地块在我国境内的一个基底岩系出露地区。该地区的前泥盆纪变质岩系可划分成两个构造层,下部为元古代构造层,由变质深度达角闪岩相的怕可杂岩系组成,发育3期南北向的变形构造;上部为早古生代构造层,由低绿片岩相变质的王雅组、允沟组组成,发育两期呈南北向的变形构造。变形构造表明,西盟变质岩系的主期构造格架以怕可—老街子背形叠瓦垛为主导构造要素,由背驮式扩展的向东逆冲的盲逆冲断裂系组成,王雅—允沟反冲叠瓦扇是盲逆冲断裂系的盖层响应变形系统,并以向西逆冲的推覆构造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蔚县矿区是河北省正在开发的第三大矿区,随着矿区整体开发的推进,井下揭露资料的在增多。结合以往报告中矿区的构造规律、构造特征,对矿区构造发育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煤系沉积及以后的燕山和喜山期均有活动,对本区含煤沉积和后期改造均有控制作用。从总的区域构造分布看,含煤盆地沉积主要受北东向反射弧的次一级断裂坳陷所制约,同时也存在着次一级的东西向与北东向复合交汇控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