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煤成烃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反馈控制作用是影响煤排烃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在常规排烃史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系统论”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煤排烃史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古压力史、烃饱和度发育史和排烃量史等三个主要的子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煤排烃系统中存在的反馈控制作用问题, 而且较好地解决了系统中存在的参数的非线性特征问题。最后,将模型应用于辽河盆地东部坳陷荣兴屯地区煤排烃史研究,其结果表明,该区煤岩进入生、排烃高峰是在东营组三段沉积末以后,东营组一段沉积末以前,目前仍处于生、排烃高峰,且有近80%的油保留在深部地层中没有排出来。  相似文献   

2.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常用于烃源岩评价、油气源对比研究中。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盆地热史,可恢复烃源岩在任一时代的生烃史,对构造复杂盆地的二次生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可以实现有机质总量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对高—过成熟样品原始有机质丰度是否有必要恢复进行了讨论;而基于生烃动力学的油气源对比综合考虑热史、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等各种地质参数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常用于烃源岩评价、油气源对比研究中.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盆地热史,可恢复烃源岩在任一时代的生烃史,对构造复杂盆地的二次生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可以实现有机质总量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对高-过成熟样品原始有机质丰度是否有必要恢复进行了讨论;而基于生烃动力学的油气源对比综合考虑热史、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等各种地质参数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常用于烃源岩评价、油气源对比研究中.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盆地热史,可恢复烃源岩在任一时代的生烃史,对构造复杂盆地的二次生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可以实现有机质总量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对高-过成熟样品原始有机质丰度是否有必要恢复进行了讨论;而基于生烃动力学的油气源对比综合考虑热史、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等各种地质参数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煤成烃研究现状及应用——以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  许洪东 《世界地质》2001,20(3):285-290
阐述了煤系陆源有机质烃源岩特征和研究方法,对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白垩系穆棱-城子河组的煤系陆源有机质丰度,岩石热解参数和显微组分成烃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该坳陷煤源岩的生烃级别。同时强调将煤系有机质源岩岩石学显微组分研究和建立东北地区煤成烃划分标准作为未来煤成烃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树皮煤的生油潜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龙潭煤系中的树皮煤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江西乐平、贵州六盘水、湖南对阳等地区。将树皮煤作为烃源岩研究,对中国南方油气资源的寻找、勘查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对树皮煤的形成条件。有机质类型、演化程度以及各种显微组分对煤成烃的贡献的分析,讨论树皮煤的生烃潜力。并根据龙潭煤系生烃潜力、油气显示和生储盖的组合特征,讨论了龙潭煤系的成藏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综合确定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的主力烃源岩,深化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在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史.研究表明,莫里青断陷主要发育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3套烃源岩系,其中双阳组泥岩为主力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生烃强度与排烃效率;以双阳组为烃源岩的油气系统应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评价煤的生烃过程和生烃特性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煤生烃动力学模型理论研究和标定得到了不断的深化,煤生烃动力学研究在认识煤源岩成烃规律方面也有长足发展,并在煤源岩评价中初见成效。但是在压力条件下,关于生烃动力学在煤源岩定量和动态评价方面的研究则报道较少。另外,对单体化合物形成动力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之中。这些研究将代表煤源岩生烃动力学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油煤形成的环境制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煤系源岩生烃潜力的对比研究,揭示出成煤古环境对煤成烃生成具有控制作用,并根据煤系源岩中赋存大分子有机质裂解产物分子的组成特征,提出了识别有利成烃煤相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方法——氢指数-苯酚/辛烷图解判识法。结果表明,沼泽环境覆水越深,煤中有机质富氢程度越高,生油气性能越好,裂解产物表现为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相对含量增加,以低本酚/辛烷值和高氢指数为特征;反之,沼泽环境覆水越浅,煤中有机质氢含量越低,裂解产物以高含量酚类化合物和芳香烃为特征,生油气性能关。由此表明,覆水型沼泽应是煤在烃,特别是煤成油生成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0.
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辽河西部凹陷不同岩性、不同干酪根类型18块样品进行了较详细的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研究, 模拟结果反映出相同岩性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动力学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机质类型越好, 平均活化能越小, 主频活化能对应的反应分数越大, 活化能分布范围越窄, 表明有机质类型对烃源岩生烃动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应用平行一级反应模型, 结合埋藏史、热史对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生烃史进行了定量研究, 层位上, 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是主力烃源岩, 分别占总生烃量的63.9%和18.5%, 其次为沙一二段和东营组, 4套烃源岩累计生烃量为328.09×108t;东营期是主要的生烃时期.   相似文献   

11.
辽河盆地桃园-荣兴屯地区煤和炭质泥岩成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剥蚀作用与火成岩影响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地史和成熟史恢复,根据工区热模拟资料建立了炭质泥岩成烃模式,在分析国内有关煤成烃热模拟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工区下第三系煤成烃模式,进而对目的层进行了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准确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栓皮栎的热模拟特征及木栓质的成烃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大多数沉积有机质或煤层中的木栓质体在很低演化阶段荧光就消失了,使得地球化学家和煤岩学家往往低估了木栓质体对成烃的贡献。利用显微镜荧光检测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现代植物栓皮栎的树皮进行人工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木栓组织和木检质成分是一种高度偏油的有机质,在低热力条件下释放出大量的以异构烃和环烷烃为主的液态烃类,大约在镜质体反射率为0.5%之前,生成C6+烃类总量的2/3以上。现代木栓热模拟生烃现象要滞后于地质体中的木栓质体,它不能完全复制木栓质体的自然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岩以及煤岩加不同介质等 4个系列以 50℃为一温阶,从 250~550℃进行热模拟实验,并对其气体产物、液态有机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煤岩成烃过程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它的生气、生油与外界环境如水,粘土矿物等的辅助作用有关。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升高,各产气率呈增长趋势。介质的加入可降低有机质成烃温度,有利于液态物的产出。  相似文献   

14.
烃源岩生排烃组分法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广弟  黄志龙 《沉积学报》1997,15(2):130-13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烃源岩生排烃组分法模拟模型。组分法生烃模型根据热模拟实验得到的组分产率曲线模拟烃源的生烃史。排烃模型包括开放体系模型和间歇开放体系模型,分别用于模拟以压实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孔隙排烃和以异常高压为主要动力的微裂缝排烃。这一模型根据孔隙温度、压力和烃类组成,采用热力学方法模拟孔隙体系流体体积和相态的变化、不同组分在各相中的分布,并由此求出各组分的排出量和总排烃量。对陕甘宁盆地古生界源岩生排烃史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沉积有机质的成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大锰  金奎励 《地质论评》1995,41(6):544-552
作者采用小玻管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及碳质泥岩中藻类体、基质镜质体、沥青质体、运移沥青、角质体、树脂体、孢子体、现代栓皮栎的木栓层,水生植物蓝藻(粘球藻)和水生动物虾蛄的成烃规律。并根据有机组分的荧光特性和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特征初步建立了我国煤系源岩生油组分及现代海生生物蓝藻和虾蛄的生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藻类体生油晚,结束晚;不同类型的基质镜质体和沥青质体的成烃过程存在差异,且基质镜质体可早期生油;现代木栓组织的成烃模拟支持了木栓质体早期生油的观点;角质体、基质镜质体B的成烃具多阶段性的特点;现代粘球藻具生油晚,结束晚,且成烃范围宽;水生动物虾蛄具成烃早,结束早,且成烃范围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西湖凹陷平湖组不同煤系烃源岩(煤、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封闭体系黄金管-高压釜生烃动力热模拟实验,查明了3种煤系烃源岩生烃产物、产率特征及生烃演化规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西湖凹陷平湖组煤系烃源岩中,煤、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均具有很高的产气态烃能力和较高的产液态烃能力,但不同岩性样品的生烃演化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炭质泥岩生烃最早,生烃强度最大;煤居次,生烃稍晚,生烃强度稍低;暗色泥岩生烃最晚,生烃强度最低。根据热解生烃特征,指出西湖凹陷具有煤成油的勘探潜力,西部斜坡带是找油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树皮煤的生烃特征,对江西乐平树皮煤进行了3种升温速率下的Rock-Eval热解模拟实验,通过分析热解烃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应用Optkin动力学软件对树皮煤进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树皮煤的生烃潜力高,活化能分布范围窄,到达相应的温度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生烃。通过与前人研究对比,认为树皮体的活化能分布受热解动力学模型、热解实验温度、升温速率、样品的纯度、成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闭容器水热模拟实验方法,考察含铀物质对有机质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对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发现,在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中加入含铀物质后,气态烃和液态烃的生烃量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其中煤岩的气态烃产量平均增加值为34%,而泥岩样品平均增加值也达到了30%以上。液态烃产率分析表明,含铀矿物也促进了泥岩和煤岩的液态烃产率。从泥岩氯仿沥青‘A’族组成分析表明,加入催化剂后泥岩的饱和烃和芳烃在高温阶段具有规律性的明显增大的趋势,反映出非烃和沥青质,甚至不溶有机质向相对稳定的饱和烃转化以及芳烃随演化程度增加的高聚合作用。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放射性铀对油气生成具有氧化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两种侏罗系煤的油气生成定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岗  韩德馨  王延斌  石军 《现代地质》2003,17(1):105-109
在加水热模拟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有机质类型煤的生油气特征及其演化的对比研究,校正模拟实验的Ro,建立了油气生成的定量数学模型。研究认为,煤的油气生成特征与其有机质类型和演化阶段有关:高碳煤的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明显,甚至有增加的趋势,不必恢复其有机质丰度;低碳煤的有机碳含量随演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幅度不大,对其有机碳含量可适当恢复。煤的生油量大小与其有机质类型的好坏成正比,气油比则与有机质类型、成熟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在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越好,气油比越高,气态烃生成量越大;而有机质类型越差,气油比越低,气态烃生成量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