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一个具有井眼的非均匀介质中似稳电流场的边值问题。采用了三维有限元的直接解法求解三维似稳电流场;给出了微侧向测井仪器的电极表面电流分布、假几何因子以及8英寸井眼的泥饼校正曲线;求出了在具有倾斜地层条件下,微侧向测井仪器对界面的响应。数值结果与发表的文献非常吻合,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因此,它为新的仪器研制和微侧向测井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面波法与折射波法地震勘探能够获得岩体的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而且可采用同一地震仪器完成.本文主要阐述面波法频散曲线的分层拟合对整个地层进行速度分层,确定覆盖层、风化层的厚度以及基岩层界面,并与折射渡法相结合计算出基岩层的弹性力学指标.此外,对单一采用面波法计算弹性力学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灰炭地层各孔隙度中子随能量时间分布MonteCarlo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在MCNP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子测井,中子通量随能量、时间分布蒙特卡罗(MC)模拟软件包,对裸眼井、井眼里无下井仪器、淡水饱和灰岩地层、井眼注淡水,用该软件计算了井轴和井壁一确定点,各孔隙度中子量通量,时间分布。即孔隙度对中子通量随量、时间分布和热中子、超热中子时间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致密油气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勘探开发,水平井数量增长较快,但仪器的响应方式与直井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电阻率,因此必须弄清楚水平井中随钻电阻率仪器的响应规律才能较好地进行水平井资料解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系统模拟了随钻电阻率受层界面、围岩、各向异性以及相对井斜角变化的响应特征,总结了水平井中随钻电阻率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钻电阻率受围岩层厚及各向异性影响最为严重,频率越高,各向异性和围岩影响越大。根据这些特征结合实际资料,依托交互式正反演技术,精细确定井眼轨迹与地层空间关系,从而对射孔试采方案的设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自动划分地层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运用地球物理测井信息,自动追索地震反射界面,定量地确定它在钻遇地层中的空间位置,建立地层层序,达到正确地划分地层的目的。在东海10多口钻井中,用该方法划分的地层界面与根据化石、岩相等所确定的地质时代分层界面基本一致,吻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激发极化弛豫时间谱测井仪探测特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测井公司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发极化弛豫时间谱测井方法,并研制出了仪器原理样机。这里利用数值分析技术计算了仪器的探测特性。对于仪器分辨率,以简化井眼模型为基础,利用格林函数得出了仪器层厚响应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自然电位测井层厚响应对比,给出仪器的定性分辨率为0.4m;对于仪器的探测深度,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地层中电位分布,并与核磁共振仪器相类比,得出仪器探测深度为0.75m。  相似文献   

7.
斜井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地层产状的校正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长春  史謌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3-466
从成像测井图像中直接提取的地层产状,只反映测井仪器坐标系中的结果。对于井眼倾斜的情况,只有进行了井斜校正后,才能获得真实的地层产状。作者推导了成像测井地层产状计算结果的井斜校正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苏北大陆科学钻探PPⅡ孔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空气钻井条件下中子孔隙度测井响应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钻井作为一种欠平衡钻井技术,会对中子孔隙度测井产生不同的影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裸眼井的中子孔隙度计算模型,模拟空气钻井时不同孔隙度、岩性、泥质含量、井眼尺寸、井筒空气压力条件下的中子输运过程,研究热中子计数比值与孔隙度的关系。认为空气钻井时远近探测器的热中子计数都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然后再缓慢减少;石灰岩地层的热中子计数率比值高于砂岩,泥质含量越高的地层热中子计数率比值越大;井眼尺寸对热中子计数率比值影响很大,孔隙度越大的地层井眼尺寸影响越大,且井眼尺寸越大,比值变化越小,越不利于中子孔隙度的确定;井筒空气的压力大小对热中子计数率比值影响很小。因此空气钻井时必须重新刻度中子孔隙度,并对岩性、泥质含量、井眼尺寸等因素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9.
蔡洪正  陆芸兰 《地球科学》1994,19(1):94-101
介绍一种自动划分地展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运用地球物理测井信息,自动追索地震反射界面,定量地确定它在钻遇地层中的空间位置,建立地层层序,达到正确地划分地层的目的,在东海10多钻井中,用该方法划分的地层界面与根据化石,岩相等所确定的地质时代分层界面基本一致,吻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邹长春 《物探与化探》2002,26(6):463-466
从成像测井图像中直接提取的地层产状,只反映测井仪器坐标系中的结果。对于井眼倾斜的情况,只有进行了井斜校正后,才能获得真实的地层产状。作者推导了成像测井地层产状计算结果的井斜校正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苏北大陆科学钻探PPⅡ孔超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a landfill operation on groundwater flow behavior, a 2D horizontal groundwater simulation model was carried out. The model saved the memory of computer and time consumption, comparing it with the 3D groundwater flow model. However,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is the assignment of the collecting pipe boundary at the study site. Therefore, a 2D vertical model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change of the groundwater table above the collecting pipe.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amining the validation of the assignment of the collecting pipe boundary by applying the results of the 2D vertical model. The 2D horizontal model was coupled with the recharge model to solve the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iterative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were applied. The drainage volume of leachate collection was summed up in the whole landfill site and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volume of treated wastewater.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2D vertical model validated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2D horizontal groundwater flow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淹埋深-历时-频率"(S, D, F)阈值研究存在的问题,根据土壤学、植物生态学、系统论、地理系统学说以及反演理论等的相关原理,系统分析了湿地(S, D, F)阈值确定的理论和方法。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水饱和至地表的最大地下水埋深、湿地植物主要根系分布层下限和沉水植物分布下界淹水深分别是湿地土壤上界、湿地植被上界和湿地下界的S阈值;D阈值只能通过湿地土壤或湿地植被边界界定在水位过程线上反演,稳定湿地边界的D阈值应取与50%频率值对应的D值或D值的多年平均值,波动湿地边界的D阈值是常数;"非正常情况下"湿地的D阈值应参照湿地水文地貌分类的同一区域子类中"正常情况下"的湿地的D阈值;检验D阈值科学性的标准是利用D阈值确定的湿地水文边界必须与湿地土壤边界或湿地植被边界耦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志春 《地质与勘探》2016,52(2):363-375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层面、地层界面、岩体界面等4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尤其对褶皱构造、地层界面的断层效应、复杂岩体界面等的构建进行了重点阐述按模型边界面(模型的底界面和四周边界面)、DEM面、断层面、其他地质界面的顺序依次构建地质界面,构建断层面和其他地质界面时严格按先新后老的顺序。运用已构建好的地质界面按先新后老的顺序逐个、依次建立单个地质体,再将所有地质体的面模型组合成整个模型的面模型。通过对面模型进行网格(实体)填充和对网格赋予相应的属性值,最终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PRB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体界面、残留顶盖界面、俘虏体界面等6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面的构建时应先创建模型的边界面(DEM面、模型的底界面、模型的四周边界面),再建断层面,最后按地质体新老顺序依次构建其他地质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时应遵循"野外路线数据为主要数据,地下地质数据为约束数据"的原则。该方法建立的地质界面与地表填图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都能够完全吻合,建立的地质界面精度高且美观,但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但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参考与约束。建模单元可以与地表填图单元相同,也可以进行少量的合并,模型可达到的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取决于野外填图路线数据的精度和数量,尤其是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和有效产状的精度和数量。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在野外路线填图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条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B)都具有有效产状,在地质界线产状变化较大的部位需要适量增加产状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缓变瞬态电磁场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模拟,引入了虚拟位移电流,使FDTD随时间步的递推能够进行。在以往较简单模型的计算中,利用时域瞬变场传播需要时间的性质,可将激励源化为初始条件代入,但是对于复杂3D模型,原有的方法不再适用,应当重新考虑源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由于实际源带有“斜坡”,故可采取将激励源模拟注入的方式;地下边界根据电磁波在导电媒质中快速衰减的特性设定,将改进的完全匹配层用于空中边界。分析表明,对于由空中和地下区域非均匀网格离散引起的时间稳定性问题,交替方向隐式FDTD是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Pore-scale model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useful as predictive tools for modeling flow and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These models can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3D pore-structure of real media. Currently first-principles modeling methods are being employed for obta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behavior. Generally, artificial, simpl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imposed on a model that is used as a stand-alone tool for extracting macroscopic parameters. However, realistic boundary conditions, reflecting flow and transport in surrounding media, may be necessary for behavior that occurs over larger length scales or including pore-scale models in a multiscale setting. Here, pore-scale network models are coupled to adjacent media (additional pore-scale or continuum-scale models) using mortars. Mortars are 2D finite-element spaces employed to couple independent subdomains by enforcing continuity of pressure and flux at shared boundary interfaces. While mortars have been used in the past to couple subdomains of different models, physics, and meshes, they are extend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to pore-scale models. The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modeling single-phase flow in coupled pore-scale models, but the methodology can be utilized to model dynamic processes and perform multiscale modeling in 3D continuum simulators for flow and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7.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正演具有计算耗时、精度低的特点;常规的反演方法边界处理简单,占用内存大,搜索方向也难以精准,严重影响反演效果。为了实现CSAMT快速高精度正演,改善边界处理方法以减少内存占用,优化搜索方向以减少迭代反演次数,提出基于边界约束有限内存的拟牛顿CSAMT一维反演方法。首先,在CSAMT正演中基于高斯积分与并行算法实现了一维介质模型条件下有限长导线源激发的水平电场快速高精度计算。其次,在反演方法中,分别构建了基于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的两种目标函数,并引入光滑模型约束,采取自适应正则化策略更新正则化因子,并采用基于边界约束的有限内存拟牛顿算法(LBFGS_B算法),实现了CSAMT一维准确快速反演。以含低、高阻薄层的多层地电模型的水平电场Ex振幅为反演数据进行直接反演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出地层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趋势,并对高、低阻薄层有较好的分辨能力,低阻薄层分辨效果更佳。实际CSAMT资料的反演剖面的分辨率优于常规的连续介质反演方法,地质效果明显,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FLAC3D中应变软化模型和温度模式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考虑初始地应力中温度热应力的修正并以函数的形式嵌入,讨论了非规则破裂化现象中应力及塑性区的特征。考虑地层温度和岩体热力学参数对深部围岩非规则破裂化的影响,分析围岩最大最小应力及塑性区特征。数值分析表明:FLAC3D塑性区图中呈现明显的非规则破裂化现象,而且随着地层温度升高和线膨胀系数增大,深部围岩非规则破裂化趋于严重;线膨胀系数大的围岩受温度影响较大。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对深部围岩非规则破裂化影响微弱。得到了震荡的最大最小主应力曲线,最大剪应力与塑性区呈现出与最大剪应力理论相似却又不同的关系,即非规则破裂塑性区外边界和最大剪应力曲线的主峰值存在对应关系,但最大剪应力曲线主峰值相对于塑性区外边界存在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伊通地堑边界断裂的性质与演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与走滑有关的盆地一般比较复杂,其形成和演化主要取决于边界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演化历史。本文主要运用构造解析方法,综合地质,三维地震,遥感,重力和钻井资料,对伊通地堑边界断裂的性质和演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伊通地堑两边界断裂的性质和对盆地正确性 演化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西北缘边界断裂是一走滑性质的断裂,始新世和渐新世分别表现为右旋张扭和右旋压扭作用,并对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起控制作用;东南缘边界断裂不同断段落性质存在差异,在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协调沉降的作用。新近纪都经受了WNW-ESE方向的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田巍  何敏  杨亚娟  刘海伦  袁勋  吴森  朱定伟  梅廉夫 《地球科学》2015,40(12):2037-2051
边界断裂控制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格局,不同边界断裂联接模式对不同类型盆地演化具有差异性.基于井控高精度3D地震资料,通过对边界断裂几何学特征描述和“四级小层”刻画,结合裂陷Ⅰ幕边界断裂不同区段的活动差异性以及与沉积中心迁移的空间匹配关系,剖析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北部边界断裂的形成和演化.惠州凹陷北部边界断裂始新世早期分段孤立发育,逐渐以纵向和横向双向联接的模式发展.纵向联接为断层软联接和硬联接复合联接和转换,形成转换斜坡和横向背斜,控制凹(洼)陷的结构与演化,制约沉积中心及层序的迁移.横向联接表现为转换斜坡内横向断层的多阶段联接,联接过程可划分为孤立正断层、同向叠置及硬联接3个阶段,控制转换斜坡带内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展布.研究给出了一个裂陷盆地边界断裂时空演化、复合联接和转换模式的独特案例,对丰富裂陷盆地边界断裂及其与沉积层序、凹陷演化和区域动力学机制的响应关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