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某石英细脉带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细脉带型钨锡矿床位于一东西构造带及北东一北北东构造带的衔接地段。区内地层属寒武系浅变质岩。加里东期形成强烈褶皱构造,为一紧密挤压向西倒转的复式向斜。燕山期构造以断裂为主,有东西、北东及北北东三个方向。前者与后两者以反接形式复合,复合部位控制了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体的峰部,为钨锡矿脉裂隙发育和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图1)。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用两种多元统计法,对A区52个总γ强度较围岩明显偏高及有较大分布面积的、并具代表性的高场进行了分类和铀成矿远景对比。一、A区地质概况该区处在环太平洋构造区内一中生代构造带的南东部。由于它受到一东西耐构造带与某北东至北北东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控制,所以区内构造活动频繁而强烈,为本区成岩、成矿创造了重要的构造前提。  相似文献   

3.
姚巍  陈珲 《吉林地质》2012,31(2):38-41
大红山铁铜矿区位于川滇经向构造体系、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东西向构造是研究区内最基本的构造形式,控制着"大红山式"铁铜矿的分布。本文通过研究各个构造体系的时空演化特征来分析构造体系与矿体的空间展布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明桂  王光辉 《地质学报》2019,93(3):528-544
本文通过华南陆区中新元古代以来板块活动与构造体系的"一体化"融合研究,从构造体系形变特征、形成演化历史、形成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与板块活动的成生联系。构建了区内以扬子反S型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南岭纬向带为主体的多体系复合构造格局。其中,新厘定的扬子反S型构造体系为扬子板块的主体构造,原属于华夏系,奠基于晋宁期扬子、华夏板块的陆陆碰撞,定型于燕山陆内活化造山时期。新华夏构造体系为滨西太平洋的主体构造,包括具有成生联系的北东向华夏式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两种型式,共同经历了燕山期挤压扭动成型、造山后伸展和第四纪以来的弱挤压的演变过程。著名的南岭纬向带主要成型于燕山期的板内经向挤压,以东西向叠加褶皱-花岗岩带为主要特征,活动至今。在此基础上,简要论述了主要构造体系复合控制区域成矿区带和分级控制矿集区、矿田、矿床特征以及燕山期岩浆成矿大爆发的核幔式扩展模式。论证了区内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具有以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近南北向相对左行扭动为主导的多向汇聚、多因复合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渭北地处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秦岭纬向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和陇西帚状构造的复合部位。区内各种构造形迹的展布均不同程度受到这些构造体系的控制和干扰,但自中、新生代以来,本区主要构造形迹的展布是受祁吕弧型构造控制的,特别是它的较低级构造成分,在区内构成明显的多字型构造型式,控制了本区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和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研究区内三叠系、侏罗系露头区裂缝(节理)的观察与统计,对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三叠系、侏罗系裂缝体系的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裂缝体系形成的构造应力场背景。研究表明在中新生代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及其联合作用的控制下,研究区裂缝体系中一组通常为压剪性质,而另一组多为张剪性质,区内NE向和NNE向裂缝体系多具张剪性质。裂缝体系主要发育于脆性岩层当中,且以垂直裂缝(节理)最发育,在某一确定地区裂缝带成对出现,并相互交切,共同组成平面X型共轭剪节理。  相似文献   

7.
王巨民 《云南地质》1992,11(1):32-35
恩洪煤矿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富源县境内,矿区面积约620km~2。区内分布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含煤地层,煤炭储量丰富,为云南省焦煤基地之一。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根据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应力场演化以及遥感、重力资料等分析,对矿区的构造体系作番探讨。 (一)矿区构造特征 1.恩洪矿区处于滇东多种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夹持于新华夏构造带南部的北北东向断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范围,包括北祁连山及其北侧的河西走廊地区。区内石炭纪地层发育,上、中、下三统齐全且均含煤层,呈北西西向广泛分布。对石炭纪含煤建造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控制作用的构造体系计有:古河西构造体系、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弧西翼褶带、陇西旋卷构造体系、河西系和展布于北纬37°—38°左右的区域东西向构造带以及局部南北向构造等。它们在不同时期成生和发展,以重接、反接、斜接、包容等复合关系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构造景观。   相似文献   

9.
青海都兰地区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划分了青海都兰地区构造体系,讨论了其成生发展和演化历史。指出区域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和西域系是成矿前构造体系。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体系是青藏歹字型(头部外围褶带)和河西系,并确定了主要控矿构造型式。文中还讨论了构造体系对区内沉积建造、岩浆建造,矿产分布规律的多级控制作用和构造体系复合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米家沟红柱石矿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前缘弧西翼与秦岭东西构造带北秦岭褶带的复合部位,其上叠加有陇西系和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区内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以印支期为主,表现为强烈的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和褶皱运动。现将主要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金矿成矿条件相似。但是,与其西邻的小秦岭相比,崤山金矿找 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目前仅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究基原因,主要是对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研究不够深入。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崤山地区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的实地调查、解析、建立金矿控矿构造体系模式,研究金矿矿化富集与控矿构造体系间的空间关系,寻求金矿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研究表明,燕山期环崤山拆了滑脱构造体系为区内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金矿找矿工作重点应围绕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一、地质背景概述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少部分为古生界及中新生界,分布最广的为中上元古界的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构造复杂,各种构造体系均有形迹。以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系,纬向构造和北西向的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带为基本构造格架。后者是河南省的主要基岩和岩浆岩出露区,也是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区。各种构造体系的复合,对地层、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盘古山钨矿处于南岭有色、稀土、稀有、铀等金属资源富集区内,同时也是华南地区铅、锌、金、银等贵金属矿产的远景区。位于赣南中部,在上坪背斜南端的西翼,是大余—瑞金东西构造亚带、宁都—龙南北东构造亚带、于山南北构造亚带的复合交汇处。构造形式变化复杂,区内受多次构造作用,裂隙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本文通过对区内断层和节理进行野外、井下和室内研究,确定了区内较为明显的优势产状及垂向不同区段优势产状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区内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我省自19—1978年间区内共发生248次浅震和10次深震。这些地震活动明显地受挽近期活动断裂构造控制,地震震中的分布显示带状及线状的规律性,据此划分了不同方向的地震带。本文分三个方面对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做了初步探讨。一、构造体系概况区内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经过不同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体系(带)有: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华夏式构造体系、山字型构造体系、旋扭构造体系、弧形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其中纬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我省主要的构造体系,它们互相交切,组成了我省的基本构造格架。这些构造体系在  相似文献   

15.
普查中生代沉积层中的铀矿的困难在于对这种矿化缺少研究完好的成因理论。只有对碳质页岩中的铀矿化成因有了明确的理论概念,使它们能符合于沉积、热液、淋滤或其他假设,才能提出有科学依据的、相似类型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普查标志。根据对在某中生代含铀碳质页岩发育区内所进行的工作的分析,我们愿意对该种类型铀矿化的成因和可能的普查标志提出某些看法。对分布在中生代构造窪地边缘部分的某一地段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该窪地发  相似文献   

16.
论构造复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在地壳岩石圈中普遍存在,它是构造运动多期次多阶段发展的记录。构造复合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形式不仅包括各种形迹的复合,建造与形迹的复合,而且包括建造与建造的复合;就其复合的空间位置而言,既有原地的复合,也有异地的复合;就运动方式而言,既有同方式运动的复合,也有不同方式运动的复合;就构造复合的规模和等级而言,小至小型或显微构造,中至露头规模的构造形迹复合,大至构造带、构造地块、构造体系乃至巨型构造域(岩石圈板块)的复合。
文章特别强调了复合构造域和区域构造体系等概念。用三大板块相互作用和构造复合的概念解释了存在于我国及其邻区的区域构造体系的形成机制。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构造复合的若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其形成经历了晋宁期幔源火山沉积和褶皱变形、印支期-燕山期以来强烈的构造挤压和破坏。根据研究区地层形变的各种构造形迹,将区内构造体系划分为北北西向"多"字型和北东向华夏式两种构造体系。"多"字型构造体系是在晋宁期右行剪切作用下形成北东—北北东向的褶皱带,后经印支期-燕山期以来的左行旋转至北北西而保留至今,表现为黄水河群组成的复式背、向斜褶皱带;华夏式构造体系显示了印支期以来北东—南西方向强大的挤压,表现为前期的叠瓦状断裂和后期的"飞来峰"构造。两种构造体系共同控制着彭州式铜矿床的形成及改造。根据二者的平面展布形态、构造出露特征及其动力学标志,将其划分为包容和交接两种复合关系,即"多"字型构造体系包容于华夏式构造体系中,在研究区南部二者呈反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念红 《云南地质》1998,17(2):145-153
着重阐述康滇地区云南段地层、岩浆岩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以及区内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的影像特征。遥感影像显示,区内以南北向构造为主体,其次为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构造。本区各重要成矿富集区均位于线性构造的分枝复合交切部或不同构造影像的叠合部位。  相似文献   

19.
<正> 1 区域地质背景 华北克拉通(华北准地台)岩金矿床分布空间基本上被古老的花岗岩-绿岩地体所规范;两组(EW、 NE)线型断裂组成的格状构造体系,特别是两组构造交切部位的韧脆性剪切带是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乃至花岗岩浆活动,尤其是钾质花岗岩以及相应的钾质交代作用是成矿的热动力介质源。若金矿床(或矿田)受构造-岩浆-建造三位一体的成矿作用制约,其矿床类型多属复合叠生岩金矿床;矿床空间展布于克  相似文献   

20.
对构造体系之间复合与联合关系的研究,是追溯构造应力场的依据.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踪迹可以探索、恢复一个地区构造运动方式与方向的演变历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构造体系在同一或相邻地区内相互交织、叠置引起的不同构造成分之间以不同方式相互干扰和彼此结合、双方牵就的现象,称构造复合;广义的构造复合包括构造联合.一狭义的构造体系复合的概念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造体系或其一部分,在同一或相邻地区交织发生的现象;它们各自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保持着其固有的特征.属于不同体系的构造成分复合时,仍各自按照其所属体系中应有的方位排列,大都互相彼此穿插,但并不互相结合成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