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煤田勘查中的应用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文榜 《物探与化探》1987,11(2):89-100
本文以河南省永城煤田高分辩率地震勘探生产试验工作为例,介绍了高分辨地震方法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煤田勘查中应用的地质效果.提高了地震波的观测频率之后,得到了厚2—5m的薄煤层和厚约1m的薄煤层组的强反射波,从而改变了常规中频煤田地震勘探间接探测煤层及其构造的现状,为准确探测煤层构造形态、确定小落差断层创造了条件,还为研究煤层性态及其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邢涛  韩建光  朱广辉  刘志伟  牛云飞  祝玉函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12-2022092012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重采样时差梯度法定量估算小断层落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字信号处理的重采样原理为依据,利用重采样后的反射波同相轴时差梯度进行5m以下小断层落差的定量估算。通过理论模型的研究以及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可知此方法具有对小断层反映灵敏,落差定量解释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居兴华 《物探与化探》1993,17(5):398-400,340
煤田地震勘探重点正在由构造勘探向岩性勘探过渡。勘探目的是确定煤系地层的构造形态,查明落差大于10m的小断层,时间剖面上要反映落差大于5m的断点。在详查和精查阶段要研究煤层冲刷、尖灭、缺失、分叉的范围及边界,研究划分厚煤层  相似文献   

6.
在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中,要求控制几米甚至一、二米厚的煤层;控制落差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的小断层,如果在资料处理中不能有效地提高原始资料的频率和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上述要求是无法达到的。目前“反褶积”是地震数据处理中提高分辨率的主要手段,也是地震数据处理的三大中心环节之一。但是反褶积是一种统计性处理,由于在许多情况下实际地震数据不满足统计  相似文献   

7.
屯兰矿南五采区地形复杂,最大高差达271m,地表大面积为第四系黄土覆盖,激发困难。为探索研究小面元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常规三维地震勘区域内划出1km^2,采用5m×5m小面元进行采集。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采取了加大激发井深、提高覆盖次数、减小CMP面元网格和加大接收排列等技术措施,做到“四小三高、二中一深、两个等高面”。通过插值、抽线及扩大面元处理。获得2.5m×2.5m×1ms、5m×5m×1ms、5m×10m×1ms、10m×10m×1ms以及不同叠加次数的三维数据体。资料解释工作主要是在5m×5m×1ms、2.5m×2.5m×1ms两个数据体上进行,解释落差大于或等于5m的断层6条,落差3~5m的断层8条;查明长轴直径20~30m的陷落柱4个。30~100m的陷落柱1个,大于100m的陷落柱3个。与相邻区常规三维地震比较,小面元三维地震勘探有利于对小陷落柱、小断层的控制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薄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山西六大煤田中薄煤层的分布特征,得知六大煤田中大同煤田薄煤层数量最多,其次为霍西煤田和沁水煤田,西山煤田薄煤层数最少。沁水煤田灵石矿区、沁源北、左权矿区薄煤层层次比大于80%。山西薄煤层以0.8~1.3m厚度为主;大同煤田薄煤层总厚最高,西山煤田最小。霍西煤田薄煤层厚度占比最高,西山煤田薄煤层厚度占比最小。小于0.8m薄煤层总厚度均小于0.8~1.3m薄煤层总厚度。山西组含煤岩系以0.8~1.3m薄煤层为主,占山西组薄煤层总数的71.4%。太原组和大同组含煤岩系中小于0.8m薄煤层层数和0.8~1.3m薄煤层层数相当。太原组薄煤层数最多,分别占全省薄煤层总层数的60%和总厚度的58%。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多年的实践,煤炭系统已能较好地实现落差≥5m断层、煤层5m起伏的二、三维地震勘探.受大道距(10~20m)、多组合、高频(60Hz、100Hz)检波器的幅频响应、狭长的束状观测系统、炮检方位角变化引起频率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极大地约束了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SI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以小道距、不组合、单点宽频数字检波器接收,无采集站的宽频带、高密度、高保真度、高精度的数据采集方法等独有特点,可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垂向、横向分辨率,探测落差≤5m的断层、控制直径≤15m陷落柱等微小地质构造,适应煤矿回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三维低频资料(主频15Hz~30Hz)断层检测精度,探讨了小波地震属性与相干结合的检测方法。当断层的水平断距小,断层二侧地震记录的波形特征相似时,单靠相干方法已不能明显地反映断层。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多种相似性度量方法,最后从地震属性方法出发,提出基于小波属性体的相干方法改善检测效果。实际资料处理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不仅更细致地度量了相似性,还为地震勘探量化参数的精细分析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1.
煤田地震勘探仍然处在磁带模拟机阶段。无论是野外录制或是回放处理,绝大部分工作量由模拟机承担。目前,分布在全国各省的六台TYDF—1型地震资料回放仪及二十余台DZ664型磁带地震回放仪,正在运转,提供用于解释及赖以提出地震勘探报告的时间剖面。在数字化实现之前这段时间,如何用好及提高地震资料回放仪的处理资料水平,仍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对小断层、小陷落柱等解释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蚂蚁算法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能够较好地识别落差3~5 m的小断层。以淮北祁南煤矿82采区三维地震数据为例,采用蚂蚁追踪技术增强异常边界特征,从蚂蚁体沿层切片和剖面上综合分析,提高了对小断层的识别能力。利用蚂蚁追踪技术解释的18条断层异常,其中15条与实际揭露的相比,吻合率较高,验证率达83.3%。   相似文献   

13.
刘益永 《地质与资源》2013,22(3):192-194
以舒兰煤田为例,论证和分析了在狭长地堑复杂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处理的各个环节上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提高了地震解释结果精度,从而达到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水平,准确寻找煤炭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透射槽波探测技术在薄煤层中对断层的解释精度,根据槽波在薄煤层中吸收衰减严重,传播距离近的特点,提出采用槽波最远传播距离来约束CT成像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不同煤层厚度条件下槽波频率的变化情况;以1.5 m煤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正演模拟槽波的衰减特性,确定1.5 m煤层中槽波的有效传播距离为300 m。对山东某矿15号煤层的槽波资料,应用该技术CT成像,解释的断层和巷道揭露推断的断层位置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对1.5 m煤层的槽波资料处理时,以300 m为最大有效传播距离,对实际数据进行能量衰减成像,提高了槽波CT成像质量和解释精度。该方法可为薄煤层槽波探测技术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超声波模拟试验, 研究了煤层陷落柱的反射波组和绕射波组特征以及绕射波组对反射波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煤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资料在目的层埋深200~500 m时, 经过三维偏移后, 可以将菲涅耳带半径收缩到1/5~1/3, 能够准确地解释直径大于30 m的陷落柱;对直径为15~30 m的陷落柱解释结果也较为可靠, 有效地提高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16.
煤田地震勘探一直探寻着对小断层的自动检测方法,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无良策。本文介绍了多元地震参数的模式识别方法,并通过模型及实测资料成功地检测到10m以下小断层。  相似文献   

17.
杨顺  孙文斌  朱广辉  韩建光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20-2022112020
在实际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中,常规的地面地震勘探技术无法对煤层中的小断层、陷落柱、夹矸等微幅构造体进行精细的探测。相比于地面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直接在煤层中激发,能量强,范围大,能够精确探测煤层中的微幅构造体。笔者等针对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特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和流程,通过对频散分析以及槽波包络叠加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提高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进而更准确地识别煤层中小断层等微幅构造。实际煤田反射槽波的应用试验表明,反射槽波勘探准确识别出煤层中的小断层构造,验证了反射槽波勘探技术的实用性以及本文反射槽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贯穿于野外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解释各个环节。文章从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角度出发,探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度处理的关键技术措施,即波场净化处理,振幅、频率和相位补偿,叠前反褶积,静校正和动校正及叠后频谱整形。最后以实际资料说明经高分辨率处理后,频宽达到350Hz,给解释人员提供优质剖面,为分辨小间距薄煤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顺  孙文斌  朱广辉  韩建光 《地质论评》2023,69(3):1031-1038
在实际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中,常规的地面地震勘探技术无法对煤层中的小断层、陷落柱、夹矸等微幅构造体进行精细的探测。相比于地面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直接在煤层中激发,能量强,范围大,能够精确探测煤层中的微幅构造体。笔者等针对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特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和流程,通过对频散分析以及槽波包络叠加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提高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进而更准确地识别煤层中小断层等微幅构造。实际煤田反射槽波的应用试验表明,反射槽波勘探准确识别出煤层中的小断层构造,验证了反射槽波勘探技术的实用性以及本文反射槽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刘田田  王海峰  卢葭 《江苏地质》2022,46(2):142-151
溱潼凹陷西斜坡是岩性、构造-岩性等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具有砂体薄、横向变化快、圈闭面积小、断裂关系复杂等特点。常规地震处理剖面保幅性差、频率低,导致小断层识别困难、地层尖灭线刻画精度低、岩性圈闭不落实。开展以提高地震资料保幅性、提高分辨率为核心的“双高”处理方法研究,构建以保幅去噪、一致性处理、高精度Radon变换法压制多次波、反Q滤波提高分辨率、五维数据规则化及精细速度建模等为主的技术体系,并确定对应的质量控制方法。“双高”处理的地震资料保幅性好、信噪比高,波组产状与地质认识更吻合,目的层主频提高10 Hz,有效频宽拓宽20 Hz,小断层及地层尖灭点较清晰。新处理资料的解释发现了一批有利油气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