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2500多年来的太阳活动与温度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Schove推算出的2500多年太阳黑子极值出现的年份得到了2500多年来的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将其与北半球部分地区温度对比,发现太阳黑子周期长时北半球温度低,太阳黑子周期短时北半球温度高;快周期持续时间越长暖期持续时间也越长,反之亦然。最后,利用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和万年尺度的温度变化趋势拟合了2500多年来的温度变化,它与我国温度和极区温度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冻土钻孔内的温度分布——冻土钻探专题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冻土钻孔中温度分布的意义,提出了孔内温度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钻头破碎岩石产生的温度增量,提出了防止钻孔坍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石盐晶体生长过程中捕获流体包裹体,利用冷冻测温法得到的均一温度信息与古水温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部分地区,利用包裹体最大均一温度评价古气候时,温度数据与孢粉学反映的气候特征存在冲突,不同晶形的石盐沉积特征,及其晶体条纹内包裹体温度代表的地质含义需进一步探讨。笔者在分析经典测温数据的基础上,观察常温蒸发实验中漏斗晶和人字晶的形成及生长过程,分析了不同温度段均一温度与气温、水温之间的关系。结合现代气象记录数据,分析了最大均一温度评价气候时存在的局限性。研究认为:漏斗晶晶核形成与卤水表面,包裹体温度受温度和气压共同影响,漏斗晶在卤水底部绕核生长,漏斗晶外围包裹体温度对应水底温度,沉入水下后漏斗晶生长缓慢,包裹体最大温度可能代表年度最高温度,以此为指标评价气候得出的结论过于炎热;人字晶是多个漏斗晶之间的桥接部分,大部分形成于卤水蒸发将近结束之时,人字形条纹内包裹体温度受气温和地表温度共同影响,地表温度远大于气温是造成包裹体最高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伊利石结构和常温下拉曼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尝试用激光拉曼光谱法监测伊利石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一系列情况,对经历了不同温度后的伊利石样品开展了拉曼光谱研究。结果显示,高波数段羟基振动峰带宽随温度升高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且其振动峰峰面积比值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并最终利用这些特征建立了温度与拉曼峰特征参数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广东茂名高岭土煅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名高岭土进行煅烧,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得到了茂名高岭土在不同温度点煅烧的性能参数,并确定出其非晶化转变的温度是550℃。同时对煅烧过程中的煅烧温度、恒温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茂名高岭土的煅烧过程中,适当延长恒温时间可降低非晶化转变的温度,缩短恒温时间,则非晶化转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6.
根据热交换原理,提出了井内温度规程的数学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井内任何时间、任何深度的温度。以冷却空气作为冲洗介质为例,给出了冷却空气洗井钻进时井内温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和代表性关系曲线,按照这些计算公式和关系曲线可以计算出和看出空气洗井时井内任何时间、任何深度的温度。根据计算和研究的结果,指出了为了保证在冻土中进行正常钻井,从外环状空间内返回的冲洗介质的温度不宜高于0℃,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8.
利用从青藏高原南部提取的达索普冰芯重建的积累量,研究其与印度夏季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近百年来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应用子波分析方法对达索普积累量及高原温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累量与高原温度变化都具有多尺度特征,在10-20a尺度上,高原温度与达索普积累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分析印度季风降水与高原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达索普积累量对高原温度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唐茂  赵辉  刘耘 《矿物学报》2007,27(3):396-399
不同成因的天然气由于形成温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稳定同位素特征。但是,由于经常不能同时获得天然气以及它的生成母体的同位素成分,很难用单独的C或H同位素成分来确定它的形成温度。在形成天然气时,不同的温度会形成不同的二元同位素的浓度,温度越低,二元同位素的比例越大,因此只需要知道天然气本身的二元同位素的浓度,就可以确定形成温度,从而避免了需要知道天然气生成母体的同位素成分这一难题。本文利用高级量子化学计算,预测了不同温度下天然气中甲烷和CO2气体的二元同位索(Clumped isotope)的特征,提供用于天然气成因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尝试以斜长石作为变形温度计,测定了花岗岩,基性-超基性岩,接触带中四类断裂带的形成温度。通过对比,这些断裂带的变形与变质温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说明变质与变形是同时发生的,但变形温度计所得出的断裂形成温度更为直接和精确。当断裂带内不是同时发生变形与变质时,二者的温度值就会明显的不一致,这时只有变形温度才能代表断裂带的形成温度。  相似文献   

11.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古温度估算问题进行论证和讨论,给出了利用古今生态习性类似植被来估算古温度的计算公式,指出了估算温度时所应考虑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要考虑地壳升降幅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实例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闽北麻源群、浙西南陈葵群、冀东麻粒岩和冀西南阜平群变质流体与变质反应温度关系实例研究表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存在着明显的缓冲效应,缓冲的温度范围可超过某些变质相或变质带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变质流体同变质温度、压力一样,是划分变质相带一个独立参数。本文从热力学理论上解释了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的机制,并对缓冲强度进行了估算,据此阐述了变质流体在变质相带研究中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4.
根据Green et al(1986)提出的三元长石温压计公式.以长石三元固溶体和矿物相平衡为基础,通过热力学推导,建立了联立方程法和迭代法两种计算三元长石温度的方法。根据联立求解可获得TAb-Or、TOr-An,TAb-An三个温度值,迭代法求解可获得TAb,TOr,TAn三个温度值。因此,一个样品可计算出6个温度数据。选择粤西地区有代表性的18个花岗岩体,按混合岩建造→深熔花岗岩建造→岩浆建造南岭系列花岗岩→岩浆建造长江系列花岗岩的顺序,进行三元长石法的温度计算,所得到的相应各建造和系列花岗岩的上限温度为755℃→766℃→865℃→970℃;下限温度为664℃→665℃→775℃→814℃,亦即上下限温度都逐渐升高,其规律性与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完全一致,体现了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有关闽北麻源群、浙西南陈蔡群、冀东麻粒岩和冀西南阜平群变质流体与变质反应温度关系实例研究表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存在着明显的缓冲效应,缓冲的温度范围可超过某些变质相或变质带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变质流体同变质温度、压力一样,是划分变质相带一个独立参数。本文从热力学理论上解释了变质流体对变质反应温度缓冲作用的机制,并对缓冲强度进行了估算,据此阐述了变质流体在变质相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尝试以斜长石作为变形温度计,测定了花岗岩、基性-超基性岩、接触带中四类断裂带的形成温度。通过对比,这些断裂带的变形与变质温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说明变质与变形是同时发生的,但变形温度计所得出的断裂形成温度更为直接和精确。当断裂带内不是同时发生变形与变质时,二者的温度值就会明显的不一致,这时只有变形温度才能代表断裂带的形成温度。  相似文献   

17.
慕士塔格冰芯钻孔温度测量结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2年8月对慕士塔格冰川累积区海拔6300m左右的两根冰芯钻孔(其中—根达到冰川底部基岩)进行了温度测量,揭示了该处冰川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慕士塔格冰芯的冰温是目前中低纬地区山地冰川中最低的,达-21.79℃,该最低温度出现的位置在35m以下;冰床底部的温度为-20.76℃,也远低于其它山地冰川的冰床温度,极低的温度对成冰过程有重要影响,并有利于获得可靠的冰芯记录。  相似文献   

18.
地热井钻井作业时,井深越大,井眼温度越高,给钻探施工造成的难度越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井内循环温度分布。通过分析钻井液循环时热量传导过程,利用井筒温度控制方程,结合雄安新区地热井工程实例中的各项参数,使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法求解方程,求解井内钻井液循环时各部分的温度分布。且通过方程模拟研究了钻井液的密度、粘度、排量等工程参数对井壁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粘度、排量越大,井壁温度越低,井底附近的井壁温度降低幅度越大,其中钻井液的排量改变对井壁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大。模拟研究结果对于现场施工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成明  金志升 《矿物学报》1996,16(4):370-376
本文对Ni40Mn30Fe30合金与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得到的含水叶蜡,在高温超高压下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测至1420℃,压是至5.5GPa,研究了该反应的物质-化学机制,以及反应速率与温度,压力,含水量等参数的关系,对高压下物质迁移运动的固有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田内主要出露晚太古代乌拉山群区域变质岩和规模不一的花岗岩体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脉状地质体。含金矿脉中主要矿物共生组合为碱性长石、石英、斜长石、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和少量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显著特征为碱性长石交代作用强烈,碱性长石也广泛产于该地区其他各种类型的岩石中。本文采用电子显微探针分析了共生碱性长石和斜长石的化学成分,并采用三元二长石温度模型估计了碱性长石的平衡温度。结果表明,第一成矿阶段的碱性长石一石英含金矿脉中碱性长石的形成温度为353℃,第二成矿阶段石英含金矿脉中碱性长石的形成温度为281℃,矿脉碱性长石形成压力约为5kbar。这些结果与同类矿石中平衡共生的碳酸盐矿物和云母类矿物的地质温度计估计的形成温度以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非常一致。因此,乌拉山金矿床形成和富集的温度可估测为260~380℃,压力约为5kbar。此外,应用二长石温度计计算了本地区区域变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中碱性长石的平衡温度,所得温度比采用共生铁铝榴石和黑云母温度计估计的温度要低约250℃。这表明共生的铁铝榴石和黑云母的平衡温度可能代表其寄主变质岩变质期温度及寄主花岗岩原生温度,而区域变质岩和花岗岩中的碱性长石在经历了随后多次热液作用后,可能重新平衡再生,这也与前人对乌拉山金矿的矿床地质和同位素研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