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渤海湾盆地新生界生油岩系底界面温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渤海湾盆地2000余口测温井的地温梯度数据、地层岩性描述、分层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计算了该盆地各生油岩系底界面的温度。统计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大部分凹陷区地层底界面温度介于90℃至150℃,目前仍具有大量生油的温度条件,而在隆起或一些凸起地区,该地层组段温度普遍小于90℃,未能达到生油的温度指标。东营组和孔店组地层也仍具有一定的生油温度条件。研究还表明:地层温度与地层界面埋深密切相关,温度随界面埋深的增大而升高,沉积厚度大的凹陷区地层界面温度大于沉积厚度小的凸起区或斜坡地带,说明地层界面埋深是决定地温高低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温梯度对地层界面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华北油气开发的主战场,多年的油气勘探开发积累了大量钻井、测录井及测温数据。通过对区内深钻井测温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南部的冀中坳陷、黄骅坳陷、临清坳陷和济阳坳陷是干热岩地热资源的主要富集区,温度≥180 ℃的热储主要发育在基岩潜山或斜坡区,埋深适宜,温度较高,有一定的天然孔渗条件。4个主要坳陷区4 000 m以深钻井平均地温梯度范围为3.07~3.32 ℃/100 m,5 000 m以深钻井平均地温梯度范围为2.96~3.27 ℃/100 m,埋深越大,地温梯度越低。坳陷区埋深在4 309~6 261 m时相继达到180 ℃温度,为干热岩目标埋深范围。不同坳陷、区块和井区达到180 ℃干热岩温度界限的深度相差较大。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和太古宇三套热储是渤海湾盆地中南部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干热岩热储类型。冀中坳陷主要发育奥陶系灰岩、寒武系白云岩和中元古界白云岩热储,黄骅坳陷以奥陶系灰岩热储为主,济阳坳陷发育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太古宇变质岩热储,临清坳陷主要为奥陶系灰岩热储。坳陷区的凹中和凹边凸起区,顶面埋深3 000~5 000 m的前中生界潜山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冀中坳陷河西务、长洋淀等潜山,黄骅坳陷南大港、千米桥等潜山,济阳坳陷桩西孤北等潜山,临清坳陷马场、文留等潜山是干热岩勘探开发有利区。干热岩勘探可与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相结合,进行不同类型资源的兼探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地温场的作用下,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与埋深呈指数关系。依据大量的分析测试数据,拟合了济阳坳陷新生代成熟度曲线关系式,并根据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古地温梯度、古地表温度的差异性,推算出中生代成熟度曲线关系式,为该地区分析、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热史演化与构造升降的对应关系,介绍了利用镜质体反射率资料推算地层剥蚀量的两种具体方法,并就济阳坳陷中生界与古生界不整合面的地层剥蚀量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发生于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造成了济阳坳陷区3000余米的地层剥蚀,剥蚀掉的地层包括早、中三叠世沉积的全部地层及石炭系顶部的部分地层,从而得出济阳坳陷区三叠纪地层的缺失不是沉积缺失,而是剥蚀缺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东台坳陷现今地温场特征与油藏分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坳陷为中国东部苏北盆地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了加深对东台坳陷地温场和油藏关系的理解,根据符合地温场研究要求的54口井连续测温资料和243口井试油温度数据,获得了深度1000~3500m地温、E2s-K2t各层位界面地温和各层地温梯度。地温场分布以凹陷或次凹成独立单元,地温随深度加深而线性增高,地温异常不明显。地温梯度总体呈现"浅层低、深层高"的特点,E2s-E2d地温梯度总体在22~30℃/km之间,E1f-K2t在28~38℃/km之间,平均约为30℃/km。不同深度的地温和地温梯度分布模式相似,正向构造单元高,负向构造单元低;而不同层位的地温分布规律则相反,即凹陷内温度高,凸起和隆起上的温度低。基底构造形态、沉积盖层厚度、深大断裂、地下水、地层放射性生热等因素决定了该坳陷总体为温盆特征。大部分地区目前还处在油气液态窗内,绝大多数油藏分布高于60℃的油气勘探开发黄金区域。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热演化历史和成烃史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希学 《地质科学》2006,41(4):676-687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计算的临清坳陷热演化历史,古地温梯度在总体上是逐渐降低的:孔店组沉积时期为4.2~5.0℃/100m,沙河街组沉积末期地温梯度降低至3.4℃/100m±,但在东营组沉积末期地温梯度有一增高的现象(3.5℃/100m),这可能与东营组沉积末期的抬升剥蚀有关;馆陶组沉积末期降至3.2℃/100m,现今为3.0℃/100m。临清坳陷的现今地温分布和古地温梯度均低于邻区的济阳坳陷、昌潍坳陷、冀中坳陷及黄骅坳陷。这种坳陷之间热演化的差异可能与郯庐断裂的活动有关。构造沉降史的恢复表明:其次级单元莘县凹陷和德州凹陷的构造演化存在差异。正是由于这种构造演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南部的莘县凹陷古地温梯度整体高于北部的德州凹陷。热演化历史的差异又决定了主要烃源岩生烃史的差别:德州凹陷烃源岩基本未进入成熟生烃状态,而莘县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孔店组和沙河街组四段)大都达到了较成熟或处在生油高峰状态。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方法模拟的济阳坳陷地温演化情况表明,地温梯度在坳陷的演化过程中是逐渐降低的。在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间地温梯度是较高的,最高可达5.5~6.0℃/100m,但在此期间地温梯度下降较快,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降为3.5~4.5℃/100m;在馆陶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变化很小,至第三纪末地温梯度已降至目前的3.5℃/100m左右。济阳坳陷的构造沉降特征表现为孔店组至沙四段沉积期间(65~43Ma)的快速构造沉降阶段和沙三段沉积(43Ma)以后的热沉降阶段,盆地的地热史模拟结果和构造沉降所揭示的坳陷演化阶段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坳陷热历史研究为渤海湾盆地的构造-热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地温是影响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确定古地温对研究其生烃史和油气成藏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古地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将今论古"法和地质温度计法。本文主要应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自生绿泥石化学成分,对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为37.2~38.2℃/km。这一认识对济阳坳陷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评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在物源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物源是控制沉积物中REE组成最主要的因素,济阳坳陷区岩石稀土元素特征表明:①济阳坳陷古生界与华北地台其他地区同时代地层岩石的REE分布特征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体现了晚古生代济阳坳陷区所处的整个华北地台区为一稳定的克拉通沉积盆地,地层横向分布稳定,具有一致的物源和构造背景;②济阳坳陷古生界为中生界的物源,反映了济阳坳陷区由古生代稳定地台型沉积到中生代山间盆地沉积的转变,中生代洼陷区的沉积主要来自对附近凸起区古生代地层的剥蚀;③新生界样品与中生界样品的REE分布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济阳坳陷中生代与新生代的构造格局的转变,中生代接受沉积的部分洼陷区至古近纪成为供给物源的凸起区。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复式油气聚集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济阳坳陷为例,从构造、地层、沉积及油气源、圈闭、储集层、油气运聚、油气成藏等方面简明分析了断陷盆地不同构造带复式油气聚集特点和分布规律,总结了低凸起、陡坡式、中央背斜式、缓坡式、洼陷式和凸起式等六种主要的油气聚集模式,其中,低凸式、陡坡式、中央背斜式聚集带是济阳坳陷最有利和最重要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洼陷式、凸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进一步探索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Basin2盆地模拟软件,模拟东营凹陷的烃类流体热演化表明,该凹陷为高地温梯度沉积盆地,古地温梯度值随着地质年代的更新逐渐下降。研究区下第三系地层中内部洼陷地温梯度较凹陷的凸起区以及南缓坡带、北陡坡带低,同时南缓坡带的地温梯度比北陡坡带较高。因此,隆起区的生油门限要起比洼陷处略浅些,在时间上隆起区的生油门限要起比洼陷处也略旱。东营凹陷的烃源岩属于东营组、沙河街组和孔店组,但主力烃源岩主要来属于孔店组地层、沙河街组沙四段和沙三段.从区域上来看,烃源岩分布主要是在沉积厚度大的洼陷内,并已经进入生油高峰,而凹陷凸起区和缓坡带以及陡坡带的烃源岩主要属于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裂谷盆地,内部发育6个坳陷、4个隆起、54个凹陷和44个凸起。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与其古地理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利用渤海湾盆地各坳陷大量的录井、岩心、古生物、测井、地震资料及前人的大量文献和数据,对渤海湾盆地各坳陷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进行了全区对比和统层。在此基础上,对冀中坳陷、济阳坳陷、临清坳陷内东濮凹陷各组段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编制了这些区域的古地理图;充分利用前人文献和科研报告中所编制的辽河坳陷、黄骅坳陷、渤海海域古近系各组段的古地理图,编制了渤海湾盆地孔店组、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的古地理图。渤海湾盆地发育数十个含油气凹陷,每个凹陷中心的深湖亚相泥岩构成烃源岩,而在凹陷的边缘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滩坝等砂体,构成重要的储集层,在有利的成藏条件下,凹陷中央的烃源岩向周围与之互层的储集层供烃形成油藏,在凹陷中央的烃源岩中,还发育了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因此,每个凹陷就是油气生成、运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油气运移—聚集系统。生油凹陷的分布及其古地理特征控制了油气在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中的平面分布。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裂谷盆地,内部发育6个坳陷、4个隆起、54个凹陷和44个凸起。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与其古地理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利用渤海湾盆地各坳陷大量的录井、岩心、古生物、测井、地震资料及前人的大量文献和数据,对渤海湾盆地各坳陷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进行了全区对比和统层。在此基础上,对冀中坳陷、济阳坳陷、临清坳陷内东濮凹陷各组段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编制了这些区域的古地理图;充分利用前人文献和科研报告中所编制的辽河坳陷、黄骅坳陷、渤海海域古近系各组段的古地理图,编制了渤海湾盆地孔店组、沙河街组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的古地理图。渤海湾盆地发育数十个含油气凹陷,每个凹陷中心的深湖亚相泥岩构成烃源岩,而在凹陷的边缘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滩坝等砂体,构成重要的储集层,在有利的成藏条件下,凹陷中央的烃源岩向周围与之互层的储集层供烃形成油藏,在凹陷中央的烃源岩中,还发育了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因此,每个凹陷就是油气生成、运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油气运移—聚集系统。生油凹陷的分布及其古地理特征控制了油气在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中的平面分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沉积和剥蚀作用对孙虎地区油气生成、聚集的影响,认为两者对于本区油气的生成、聚集和保存都不太有利。首先,在沉积演化中缺少深湖相沉积,只在孔店组和沙河街组发育干盐湖相和滨浅湖相沉积,使得本区的油源有机质丰度不高,类型较差。其次,在洼陷边缘发育的冲积体系由于距油源远,缺少连通通道而难以成为良好的储集岩。另外,本区地层在老、新第三纪之间遭受的强烈抬升剥蚀(最大剥蚀厚度达3000 m),对本区的油气生成和聚集更是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导致源岩层的温度、压力下降,油气生成、排出作用大大减弱;另一方面,使得已排出并聚集成藏的油气遭到破坏。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了埋藏史的差异,本区可划分出3种类型的埋藏史,即持续沉降型、早期沉降型和二次沉降型。持续沉降型埋藏区地层埋藏较浅,只有沙三段局部地层进入生、排烃门限,生烃潜力不大;早期沉降型埋藏区地层埋藏较深,孔店组和沙三段均具有生排烃能力,但早期排出的烃存在一个保存问题;二次沉降型埋藏区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沉降,均达到了生排烃门限,具有二次生排烃过程,是目前圈闭条件下寻找油气的较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4.
The sand-mud sedimentary record develops widely in the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which can be a good oil and gas reservoir cap combination.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etroleum geology. This paper takes the Kongdian Fm. of Eocene in Jiyang Depressio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agenetic system of the sand-mud sedimentary record in the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sandstone-mudstone sedimentary strata at macroscopic level includes sand-mud duality, mudstone vein and sandstone lens in the Kongdian Fm. of Jiyang Depression, and there are some transitional clastic rocks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Clastic particles, clay and carbonate cem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transitional clastic rocks). The sandstone-mudstone sedimentary strata mainly formed in the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hallow-water deltas and conjugate shock in the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The thickness is mainly restricted by material source and water dynamic condition, and the sand-mud transitional clastic rocks are restricted by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ake water. The sandstone-mudstone sedimentary strata is composed of a closed diagenetic system. Early compaction-drainage and differential compaction, middle and late clay mineral transformation, structural water and organic acid emissions during the diagenetic process of mudstone influence the diagenesis of sandstone. The closed diagenetic system of sand-mud transitional clastic rocks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al maturity of clastic rocks.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南部古近系洪水—漫湖沉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静 《中国地质》2005,32(4):655-662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古生物鉴定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济阳坳陷南部古近系孔一段到沙四段底部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在孔一段至沙四段沉积早期处于湖盆裂陷初期,沉积作用明显受季节性洪水注入影响,在东营、惠民两凹陷形成洪水-漫湖沉积体系.其主要岩性特征为:岩石类型以反映氧化环境的浅色碎屑岩类为主,成熟度较低,粒度分布和沉积构造反映其兼有重力流和牵引流的沉积特点,植物碎屑贫乏而生物扰动构造丰富且具周期性,砂体呈环带状分布.该沉积体系分为洪水水道末端、泥坪、砂坪、砂泥混合坪和漫湖风暴等5个微相和侧缘远源、近岸远源两类相层序.  相似文献   

16.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沉降与板块聚敛速率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回剥模型,将钻井资料与区域地震剖面相结合,对济阳坳陷内东营、沾化和惠民3个次一级凹陷进行沉降史模拟。6121钻井的沉降曲线表明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的构造沉降分为6个阶段:(1)中生代残余盆地发展阶段;(2)孔店期初始裂谷阶段;(3)沙四-沙三期断陷一期;(4)沙二-沙-期断陷二期;(5)东营期断陷三期;(6)新近纪热沉降阶段。将以上构造沉降速率同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聚敛速率进行比较,两者相吻合,表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是济阳坳陷从“初始裂谷-快速沉降-裂谷逐渐萎缩-热沉降”构造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