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加州技术学院Potter,R.M.等人作过野外“假漆”(varnish)的显微研究,并提到过用于相对年代测定的可能性.1983年得克萨斯Tech大学Dorn,R.I.称为阳离子比率法,并不断致力该课题的研究.最近,他同他的同事对加州死谷冲积扇作了一次石漆(rock var-nish)有机物δ~(13)C含量与绝对年龄的对比试验,肯定了石漆(即假漆)δ~(13)C作为古环境信号之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梦溪笔谈》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晚年的著作.这部世界科学名著涉及的学术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当时我国利学技术在世界科技中的先进水平.《梦溪笔谈》在地质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有对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认识,对华北平原的成因,对化石和古气候变迁的理解,对石油的产状与利用,对磁偏角的发现等等.关于流水的地质作用的认识,在以下两条中表现得最为明确:  相似文献   

3.
一、岩溶(Karst)研究简史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即有一些对石灰岩地形(包括洞穴)的文字描述,在许多古籍及晋代以来的各地州(县)志中,都能见到关于岩洞、阴(暗)河、泉水及岩溶塌陷一类的记录.唐宋以来,逐渐成为一些学者研究的对象,并开始注意岩溶形态成因问题,如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已经认识到流水作用是塑造奇异山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石渠、石涧、石潭等岩溶名词;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和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均分别指出了石钟乳为水的沉淀  相似文献   

4.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幅员广大的领土和辽阔的海域,地质构造现象丰姿多采,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秦汉之际,对石油和天然气就有所发现和利用。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就曾说过:中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可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三座大山压迫下,一穷二白,被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中国能源研究会预测到2000年煤炭在消费构成中还将占到77%。但是,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和依靠仍占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增加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生产构成和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将会保持在20%左右。据《中国地质报》报导(1990.3.9):“我国规划到2000年原油年产量为2亿t;天然气年产量300亿m~3。1989~2000年需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25亿t,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49万亿m~3。”即1989~2000年期间,每年要新增石  相似文献   

6.
陈旭字旦初,浙江乐清人.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留校任教.1927~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先后发表《(竹蜓)科化石之研究》(1929)、《黄龙灰岩及其动物群》(与李四光合作,1930)、《扬子江下游石炭纪及二叠纪灰岩中(竹蜓)科化石之分布与重要化石带》(1931)、《二叠纪(竹蜓)科之研究》(1934)、《广西黄龙灰岩及马平灰岩之  相似文献   

7.
黄汲清 《地质论评》1982,28(6):603-610
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发明是丰富多采的,这早就被国际科技界所公认。正如茅以升先生所说:“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历来就是处于世界上的前列。有过惊人的辉煌历史。要知道我们的祖先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阅读一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就可以有初步的了解。我们的祖先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是很深刻的。《诗经》中讲“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对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陕西一带大地震所引起的山崩地裂现象的描述。“沧海桑田”这种说法也是对海陆变迁过程的概括。最值得称颂的是北宋人沈括;他观  相似文献   

8.
乔玉兰 《西北地质》2014,(1):267-272
众所周知,影响因子在期刊的统计与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利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万方数据出版的《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扩展版)和中国知网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三家比较著名的统计机构的数据,对《西北地质》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了不断提高《西北地质》的办刊质量,笔者浏览查阅了大量资料,重点对《西北地质》2001~2012年影响因子及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质》从2001~2012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影响因子增加了0.274,影响因子增长率为59.31%;《西北地质》从2003~2012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影响因子增加了0.561,影响因子增长率为170.00%;《西北地质》从2003~2012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影响因子增加了0.763,影响因子增长率为247.97%。《西北地质》近10年来在3个国内著名的统计机构的影响因子平均增加了0.533,影响因子的平均增长率为159.09%。以上数据说明,《西北地质》多年来学术质量一直在稳步上升。最后,笔者对《西北地质》的办刊思路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同时期望对《西北地质》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2020年,在广大作者、审稿专家、编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水科学进展》的论文水平和内容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11月,《水科学进展》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2020年,《水科学进展》连续第9次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2-2020年),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2020年全国96篇),1篇论文入选2019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20年12月10日,《水科学进展》创刊30周年暨第四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鉄鱗石产于北京延庆超基性岩体中,1961年暑期,在野外曾暫定名为“絹石”(Bastite),它是斜方輝石族矿物水热蝕变的产物。矿物呈暗棕綠色鳞片状集合体,化学結构式为:(Mg_(4.6)Fe(0.5))_(5.1)Fe_(0.6)(Si_4O_(10))(OH)_8。根据它的物理性貭和光学性貭,在A.N.文  相似文献   

11.
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俞遵典 《云南地质》2003,22(1):1-15
本文对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与演化进行较全面而简明的综合分析 ,对喀斯特的经济意义、战略意义、美学价值及其历史沿革作简明介绍。全文共七部分。开篇介绍“喀斯特”一词何时、何地、何因而成为地质学和地理学中专有名词。虽起源于上世纪初欧洲著名地质学家H .Stelle的研究 ,观测对象不过是亚德里亚海东北Dalmatian沿岸KarstVillage ,“喀斯特”在地质学中作为岩溶地貌的代名词 ,也不过百年的历史 ;但中国人对它的研究描述 ,已源远流长 :早在宋代和明代 ,大学问家王守仁 (即王阳明 )和大博物学家宋云星 ,就对石灰岩岩溶地貌做过比较确切的描述 (王守仁《平蛮奏折》 ,宋云星《天工开物》)。特别是宋云星 ,还对岩溶及石灰华的再沉积机理 ,做过开创性的研究和记述(《天工开物》)。本文重点在第二节和第三节。前者从多方面对原生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成因机制作了研究和比较详细的分析 ,主要是 :岩石地层因素 ,地质构造环境 ,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 ,生物化学制导等四方面 ,四者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后者则从低温低压条件下地球化学平衡的角度 ,阐述次生喀斯特的成因和演化机制。喀斯特景观之所以具有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乃在于其表面淀积着厚薄不等的沉积物 ,在微生物作用下所凝析的方解石和雯石微晶 ,常见者有 :石  相似文献   

12.
《水科学进展》2020,(2):312-312
2019年,在广大作者、审稿专家、编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水科学进展》的论文水平和内容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11月,《水科学进展》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19日发布数据,在统计的2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水科学进展》核心版影响因子1.818,在水利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全国排名73;据2019年10月28日发布的《2019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研究报告》,《水科学进展》连续8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3.
《矿物学报》1995年第4期发表了何宏平的“天然烧变高岭石中水铝英石发现”一文。该文用核磁共振谱中-79.0×10-6附近的谱峰,认为该信号来自水铝英石,而不是来自Al-Si尖晶石。这种说法较合理,因刘长龄早就阐明偏岭石在成岩阶段由水铝英石变来。但是我们不同意“天然煤烧变高岭石经后期水化作用变成水铝英石”的观点,而主张“水铝英石是沼泽相原生沉积的;在成岩作用中转变为偏岭石不是煤烧的,有一些理化性质与变高岭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草纲目》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问世,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经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综合历代本草学的成就而成的一部医药学巨著.书中共载动、植、矿物药物1892种,附图1000余幅,被誉为“医学渊海”.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岩石漆矿物组成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采集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地区岩石漆样品,制作了岩石漆纵切片观察其形貌特征,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光谱学研究表明,所有岩石漆样品均检测出574~594cm~(-1)、622~645cm~(-1)的拉曼峰位和428cm~(-1)、466~468cm~(-1)、513cm~(-1)的红外峰位,表明水钠锰矿是岩石漆中普遍存在的锰氧化物矿物。干旱与部分半干旱地区岩石漆检测出290~291cm~(-1)、405~409cm~(-1)、610cm~(-1)的拉曼峰位,半干旱地区岩石漆检测出217cm~(-1)、275~279cm~(-1)、393~395cm~(-1)的拉曼峰位,表明干旱地区岩石漆内铁氧化物以赤铁矿形式产出,半干旱地区富含针铁矿与赤铁矿。湿润地区岩石漆未检测到铁氧化物的谱峰信号。说明气候差异与生物活动可能是岩石漆形貌与矿物组成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是积极参加北宋王安石变法运动,坚决推行新法的一个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科  相似文献   

17.
对大别山石马和英山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名义上无水矿物”(NAM s)石榴石和绿辉石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 IR)观察表明,它们都含有以OH-或者H2O形式存在的氢,而且发现NAM s从不同地区到同一样品不同颗粒、再到同一颗粒的不同部位的水含量并不均匀。研究结果表明:石马和英山地区绿辉石中结构水的含量范围分别为90×10-6~1 670×1-0 6,110×10-6~710×10-6;石榴石中结构水的含量分别为510×10-6~830×1-0 6,0~180×1-0 6。同时结合地球物理化学等因素对NAM s中结构水在促进榴辉岩变形方面的效应及其与流体包裹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地质学报》2006,80(1):37
2005年12月6日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的统计结果,我刊再次荣获“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至此,我刊已连续四届获此殊荣。同时获得该称号的地学类科技期刊有:《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科学》、《矿物学报》、《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岩土工程学报》、《中国科学D辑》。我刊再次荣获“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上海地质》1983年第4期刊载之“电渗机理的探讨”一文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粘土颗粒吸附水膜的性质与电渗的关系带负电荷的粘土颗粒表面吸附着一层带正电荷的水膜组成双电层,水膜外层电位低于“大电动电位”的扩散层(即弱束缚水层)基本上是由静电作用形成的极性水分子组成。在有一定强度的直流电场中使其间的静电引力遭到破坏而转化成自由水分子被井点抽汲排出。同时铁制正极在水中也以低电位的二价离子溶出并置换了水分子中的氢,其作用可以电离方程表达为:[Fe~(2 )] [H~ ]~2[OH~-][Fe~(2 )][OH~-]~2 [H~ ]~2这两个氢离子各与一个  相似文献   

20.
利用等温热脱水和非等温热脱水的实验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研究了青藏高原钠硼解石矿物在50~500℃温度区间的脱水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钠硼解石(NaCa[B5O6(OH)6].5H2O)的脱水分三阶段进行:50~70℃,脱失2个水形成NaCa[B5O6(OH)6].3H2O相,与钠硼解石结构研究结果对比,脱水分子是与钠硼解石分子中钠配位;70~100℃,进一步脱失2个水形成较为稳定的NaCa[B5O6(OH)6].H2O相,脱水2个分子是与钠硼解石分子中钙配位,该结构可以在100~150℃稳定存在;150~180℃,进一步升温将逐步失去最后一个与Na离子配位的水分子,同时导致[B5O6(OH)6]3-硼氧配阴离子结构的破坏,固相结构由晶型转变为无定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