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氟是煤中有害元素之一,燃煤型氟排放造成的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研究煤中氟赋存状态及其沉积环境,对掌握高氟煤分布规律及控制燃煤造成的氟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沁水煤田内6座煤矿15号煤样品的分析发现:煤中氟含量与灰分显著相关,与黄铁矿硫、有机硫无相关关系,表明煤中氟主要以无机物形式赋存,且与含硫矿物无关;与钾、镁、硅、铝等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氟有可能的主要赋存形式为金云母、氟金云母等矿物,以及以吸附存在于高岭石、勃姆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中;与钙、磷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氟不以氟磷灰石、含氟羟基磷灰石等矿物大量赋存。此外,通过对沁水煤田15号煤的沉积环境分析发现,弱还原环境、较低盐度、偏酸性、较强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该区域煤中氟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中的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氟是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丰度较高的少数几种元素之一。对我国581个煤样分析数据的统计表明,多数样品氟含量处于20~300mg/kg,平均40mg/kg,个别超过1000mg/kg。氟在煤中赋存状态有:①独立的氟矿物;②以类质同象存在于矿物晶格内;③被矿物吸附;④以F-离子形式溶于水中。在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氟是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面最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黔西煤中氟与"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总结了贵州西部地方性氟中毒的地球化学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病区饮用水、煤中氟的丰度、拌煤粘土的认识,经历了从高氟煤到低氟煤,从使用煤拌粘土是个例到普遍现象的认识历程。指出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中氟的含量低,低氟煤不是地方性氟中毒的氟源,真正的氟源是拌煤粘土;在贵州单纯由煤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是不存在的,至少迄今尚未得到证实。针对贵州地方性氟中毒的新认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发出了廉价适宜的固(降)氟技术,该技术本着就地取材、易于操作的原则,选择了粘土岩作为煤燃烧的添加剂和制作蜂窝煤用的粘合剂、以灰岩为固氟剂,确定了煤、粘土和灰岩的最佳配比和粒度,固氟率可达65%以上。固(降)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是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煤中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氟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以及燃烧释放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煤中氟的研究总体上说滞后于煤中其它某些微量元素(如砷、硒、汞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氟+K313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是今后煤中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雷翠琼 《云南地质》2007,26(3):360-364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中氟,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干扰少等优点,在测量过程中多注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氧气通量及试液的pH调节等因素,可以得到更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燃煤型地氟病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但氟的来源尚存在争议。织金县、纳雍县和平坝县地氟病区水样、煤样及土壤样的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氟煤和劣质煤开采使用区,导致氟中毒的氟主要来自煤炭;而在其他地氟病区,氟主要来自土壤粘化层;单纯饮水中的氟不至于引起氟中毒。关停劣质煤和高氟煤生产煤窑,使用其他帮助粉状煤炭燃烧和使用的天然物料可以减轻氟中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在煤所含微量元素中,氟是丰度较高的少数几种元素之一,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元素之一。通过系统的收集勘探钻孔资料及对煤矿样品测试分析,研究了山西省六大煤田石炭-二叠纪主采煤层中氟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总结出山西省高氟煤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黔西地方流行病——氟中毒起因新解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国内外闻名的黔西地方流行病氟中毒常常归因于黔西晚二叠世煤中高含量的氟以及不科学的燃煤方式。通过对黔西50个煤层刻槽样品的研究发现,黔西晚二叠世煤中氟的含量范围为16.6~500μg/g,算术均值为83.1μg/g,接近于中国大部分煤中氟的含量(82μg/g)和美国煤中氟的平均含量(98μg/g)。当地饮用水和新鲜的玉米中氟的含量亦很低,不足以导致氟中毒。然而,当地居民把粘土作为煤燃烧的添加剂和制作煤球的粘合剂,这种粘土中的氟含量很高,为100.8-2455.7μg/g,均值为1027.6μg/g,它是造成黔西地方流行病氟中毒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煤中氯赋存形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艾氏卡熔样—硫氰酸钾滴定法 ,对我国 4 1个煤中氯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研究了煤中氯含量与挥发分、固定碳、灰分以及碱金属的关系。结果表明 ,我国煤中氯含量普遍较低 ,一般为 0 1%~ 0 2 % ;煤中氯含量与煤的煤化程度有明显关系 ,煤的变质程度越高 ,煤中氯的含量越少。煤中氯含量与煤中水分和氟的含量无关。随着煤中碱金属含量的增加 ,煤中氯含量呈下降趋势 ,煤中氯与碱金属 (Na ,K ,Ca ,Mg)等存在负相关性。煤中氯主要以有机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层中氟和氯的赋存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通过对我国典型煤矿区研究,论述了氟、氯元素在煤地球化学全方面的特性及多种存在形式、氟、氯元素在我国不同成煤期煤层中的含量变化,及氟、氯元素含量在我国不同聚煤区内的分布规律。认为氟与氯在煤中的煤的变质程度密切相关,分析了影响氟、氯元素在煤中富集,运移的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
滇黔地区室内燃煤污染所致慢性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长期困扰我国的主要环境健康问题之一。为了探讨滇黔"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症区粮食氟和砷含量及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改灶降氟炉的使用状况及氟中毒防治效果等,从2005年至2008年11月,连续在云南省和贵州省氟中毒较严重的地区——昭通市的镇雄、威信、大关、彝良、昭阳区以及贵州威宁石门坎、毕节、郝章和非病区昭通巧家、鲁甸县等地,调查了当地500余户改灶降氟炉的使用状况、生活习惯及粮食干燥和保存方式、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等,系统采集和分析测定了改灶降氟炉使用区和非使用区烘烤前后粮食的氟和砷等含量。结果发现:无论重病区或非病区,未烘烤粮食的新鲜玉米的氟含量均低于4μg/g,一般为1~2μg/g,砷含量低于0.1μg/g,一般在0.01~0.05μg/g之间;而敞炉快速烘烤(10~15天)的玉米氟含量比烘烤前增加4~200倍,一般在10倍以上,含量在10~20μg/g之间;辣椒氟含量比烘烤前增加了30~100倍,最高达1274.39μg/g;烘烤辣椒的含氟量一般高于玉米的氟含量,均高于20μg/g;砷的含量也10~40倍地增加,增加幅度与氟相当。被调查的500余户烘烤粮食的居民中,无论改灶降氟炉使用户或非使用户,只要是需要烘烤粮食的用户,没有一户是单独使用改灶降氟炉烘烤粮食,全部用2~3个以上的敞炉烘烤粮食,其烘烤后的粮食的氟和砷污染程度相当。结论:滇黔"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区重症区大多数新鲜玉米和辣椒的氟和砷的含量低于或稍高于国家标准;无论烘烤粮食的煤及拌煤黏土中氟和砷含量的高低,烘烤后的玉米和辣椒的氟含量全部超标,砷含量增加十倍以上,敞炉快速烘烤粮食是滇黔氟中毒重症区的粮食氟和砷污染的主要路径和主要成因。改灶降氟炉的推广,不能降低滇黔"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区粮食的氟污染、根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潮湿多雨,气候阴冷,而改灶降氟炉的火力太小,无法在短期内快速烘烤干粮食,所以,无论改灶降氟炉使用区或非使用区,全部用敞炉烘烤粮食。因而在阴冷潮湿的滇黔山区,仅仅推广火力较小的改灶降氟炉,无法隔断烘烤粮食时的氟污染源,对防治滇黔"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采空区是高氟矿井水形成的关键区域,其水-岩系统中氟的来源与溶解释放决定了矿井水中氟的富集或贫化。针对蒙陕接壤区3-1煤采空区矿井水氟来源及释放规律不清晰问题,采用水化学测试、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矿物扫描电镜与能谱检测,以及室内水-岩作用仿真模拟试验,查明矿井水氟物质来源与赋存载体,揭示岩石中氟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3-1煤矿井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与SO4-Na型,3-1煤采空区矿井水氟浓度高于3-1煤生产工作面的矿井水浓度,且采空区矿井水pH、Na+/Ca2+浓度比均大于工作面矿井水。3-1煤采空区矿井水F-的物质来源为泥岩与粉砂岩,2种岩石中氟平均含量分别为741、610 mg/kg,氟在固相中的主要赋存载体为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及绿泥石。采空区水-岩系统中氟的释放受岩性、粒径、pH、温度及Na+/Ca2+浓度比5个因素影响。其中,泥岩及粉砂岩中的氟比细砂岩中的更容易释放进入水中;无论何种岩性,随着粒径的减小,氟释放F-的浓度增大;此外,碱性、高温及高钠低钙的...  相似文献   

13.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of fluorine in Chinese coa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luorine is one of the potential hazardous trace elements in coal. Fluorine may be released into atmosphere mostly during coal combustion process. When the coal is burning indoors without any controlling methods (chimney), the fluorine will pollute the room and is absorbed by food fired (dried) over stoves. Now many people have suffered from fluorosis due to coal burning indoors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mode of occurrences and impact factors of fluorine in Chinese coals are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typical features of fluorosis are stud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value of fluorine in Chinese coals ranges from 20 to 300 mg/kg, and with average value of 122 mg/kg from 5,603 coal samples. It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world coals (80 mg/kg). In provincial coalfields of the SW China, the content of F is highest and many people have been affected due to coal combustion indoors.  相似文献   

14.
Fluorine in coal is important because of not only its association with indicators of mineralization, but also environmental concerns relevant to the health of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fluorin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boratory data from a number of Chinese literatures of fluorine emission of coal and clay minerals for high-temperature heating.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 to which specimens have been exposed is room temperature to 1200 °C. The variation of fluorine emission h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ranges 400–1200 °C, especially above 600 °C. Besides, environmental humidity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fluorine releasing.  相似文献   

15.
贵州西部氟中毒地区氟来源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省西部广泛分布上二叠统煤系地层,燃煤型氟中毒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引起氟中毒的氟是多来源的,影响氟中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氟含量的岩石粘土岩、煤、页岩等是氟的初始来源体;高氟含量土壤是氟第二个层次的来源;高氟含量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是第三个层次的来源;燃煤烟尘直接排放室内空气中和用燃煤烘烤食物等,使空气、食物和水中氟含量增高,是一重要的人为氟来源。人通过呼吸高氟含量的空气和食(饮)用高氟含量的食物(水)将氟沉淀在体内,造成氟中毒。  相似文献   

16.
沈阳红菱煤矿地应力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红菱煤矿地应力状态和分布特征,采用空芯包体应力解除法进行了地应力实测工作,获得了该矿区3个水平3个测点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实测表明:该区地应力以水平构造压应力为主导,三个测点的最大主应力均为NNE向,最大主应力在18.32~21.5MPa之间,最大主应力的大小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中间主应力为铅直应力,在13.1~14.79MPa之间。最小主应力在9.54~13.08MPa之间。测量结果可用于本矿区的生产设计,并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等矿山灾害评价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勃姆石的热相变及其降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成  别婉林 《地质科学》1992,(3):291-297
笔者于1985年春,发现了我国迄今报道的品位最高的勃姆石矿。将勃姆石在650℃下焙烧0.5—1h,则可相变生成γ-Al2O3,其比表面积最大,利用这样的γ-Al2O3,可以有效地除去水中过量的氟。该工艺的水处理费用较低,有可能为高氟水地区的饮水降氟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