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哈图金矿是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及黄铁矿矿物及矿物包裹体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爆裂温度等研究表明,哈图金矿的主要矿化类型-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是不同来源的流体叠加成矿,而不是同一种成矿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矿质沉淀产物.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与花岗岩浆热液关系密切,蚀变岩型矿体主要与深源流体有关,在矿体浅部它们强烈的挤压复合部位形成明金富矿体石英脉.石英脉型矿体石英的爆裂曲线出现α-β转变峰,这种转变峰的强度从上向下增强, 反映了流体初始温度较高,应与侵入岩浆热液有关,向矿体浅部,由于大量的循环天水的加入及远离了岩浆源,使成矿流体温度降低,石英的爆裂曲线没有α-β转变峰.大量天水的加入,使流体温度降低的同时,金也大量析出、富集形成含明金富矿体.蚀变岩型矿体石英爆裂曲线不出现α-β转变峰,反映其形成温度低于石英转变峰的温度,应与侵入岩浆无明显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包裹体爆裂参数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河北张全庄石英脉型金矿中石英包裹体的爆裂法研究,建立了成矿找矿爆裂参数模式,即矿脉上顶部α-β峰发育,其爆峰高、出现率大;含金性好,爆裂温度低;爆裂活度小,主爆峰高度低及低矮多峰型爆裂曲线出现率高均是矿化良好的标志。运用此爆裂参数模式对石英脉进行了含矿性评估,对已开采矿脉做了深部成矿预测,取得了与实际情况吻合的结论,表明运用石英爆裂参数找矿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区内505和530等主要矿脉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爆裂及热发咣特征的系统研究,总结了该区无矿、贫矿及矿体石英脉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表现为:①无矿石英起爆温度为210-330℃,热爆裂曲线无明显峰型;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大于20000cps,峰值强度大于500cps;②贫金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大于1.1;起爆温度为210-280℃,石英热爆裂曲线为明显单峰形态,主爆峰对应温度值为420-44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介于10000-20000cps之间,峰值强度介于150-300cps之间;③矿体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小于1.0;起爆温度100-160℃,热爆曲线为单峰型,主爆峰对应温度为140-18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值小于10000cps,峰值强度小于150cps。根据本区含金矿脉矿化分带模式及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及热发光参数系统变化规律,建立了该区石英脉型金矿床找矿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模型。  相似文献   

4.
石英在爆裂法测试中常出现α-β峰,此峰是由爆裂温度大于573℃的高温流体包裹体,在α石英相变成β石英时,包裹体发生泄漏(非爆裂)形成的.在金矿地质找矿中,用α-β峰可判断矿脉的剥蚀程度,推测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5.
海沟金矿床的围岩为燕山早期中酸性花岗岩体—海沟岩体,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深度约1~3 km,成矿流体主要源于岩浆,成矿物质源于上地幔,成矿温度范围为119~420℃。矿化岩石为石英脉,构造片理化带(绢云石英千糜岩)、片理化闪长玢岩脉、含金石英脉构成了海沟金矿床"三位一体"的成矿标志和找矿标志。矿床虽然经过多次勘查,但仍有较大找矿潜力,根据成矿条件和地质工作程度,优选出5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包裹体爆裂法测试中石英α—β峰的产生原因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英在爆裂法测试中常出现α-β峰,此峰是由爆裂温度大于573℃的高温流体包裹体,在α石英相变成β石英时,包裹体发生泄漏形成的。在金矿地质找矿中,用α-β峰可判断矿脉的剥蚀程度,推测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965个各类石英样品的测试和统计,将石英分成四类:水晶(天然和人工);不含或含有小于5μm包襄体的石英集合体;含有大于5μm气液包襄体的石英集合体;含有气液包裹体的石英单晶。在此基础上运用石英的各向异性特征、石英的热学性质、热应力学、材料力学、应力矿物学、岩石力学及能量转换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结合实验资料,计算出了石英从100℃至1000℃间主要轴向上的热应力。通过对显微爆裂的观察和爆裂后的砂薄片鉴定,都证实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等。所以定性或定量地解释了爆裂峰的形成机理;同时也证明了石英在573℃时的峰是热应力集中和强化形成的,不是相变的结果,故应称为应力峰。爆裂峰和应力峰都是石英在加热过程中热应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因此对石英的爆裂曲线应采用整体分析、分段处理的方法来确定爆裂温度和计算应力峰的F/V值。在“陕西小秦岭金矿脉体评价标志及找矿方向的研究”课题中,对二百多个样品结果应用后证明,用此法取得的数值,对矿床的研究评价,起到了一定的指示作用:如石英的爆裂温度反映出区域内热晕的变化规律;爆裂温度在垂深方向上有一定的变化趋势;爆裂温度与矿物组合及含矿性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爆裂温度区间与矿体的赋存有一定的关系;石英应力峰的F/V值与矿金品位间的相关系数为60%左右。尽管如此,有些问题还尚待今后完善。  相似文献   

8.
流体包裹体爆裂法作为一种辅助找矿手段,于20世纪70—80年代曾被前苏联和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用于找矿勘探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往许多爆裂法研究表明,矿体所在部位的爆裂强度(频次)较高,而随着远离矿体进入围岩,爆裂频次逐渐降低。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围绕矿体热液活动强烈和流体包裹体丰度较高所致,因而在矿床(体)及其周围形成蒸发晕正异常。通过对胶西北地区焦家蚀变岩型金矿112线和144线8个钻孔的系统采样和爆裂法测试分析发现,焦家金矿床的花岗岩围岩爆裂曲线具有高的爆裂频次、明显的爆裂峰和高的相变峰,随着围岩蚀变增强,爆裂频次、爆裂峰和相变峰从钾化带经过黄铁绢英岩化带、硅化带到金矿石呈有规律降低,在矿体(化)中心,爆裂频次很低,不显示爆裂峰和相变峰,从而围绕矿体构成蒸发晕负异常。这些爆裂特征,特别是围绕矿体的蒸发晕负异常,对于胶北地区深部金矿找矿勘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曹晖  李胜荣  姜文  李青  海东婧  王真 《地学前缘》2013,20(3):94-103
金青顶金矿是胶东东部一个特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其探测深度已达约1 340 m,含矿石英脉的围岩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文中对蚀变围岩中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等主要矿物的结构与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及成因分析,发现热液成因钾长石大量存在于近矿围岩中,且深部钾长石化强度和范围都有加大的趋势,并大量出现由正长石和石英组成的团块状似伟晶岩。关于热液钾长石的形成温度,目前尚无可靠的测试数据。文中运用二长石温度计对蚀变岩中条纹长石平衡温度进行了估算,获得似伟晶岩中条纹长石平衡温度为433~482 ℃,而钾长石化叠加弱黄铁矿化花岗岩中条纹长石平衡温度为362~419 ℃。从似伟晶岩到钾长石化花岗岩、钾长石化叠加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中条纹长石平衡温度的渐次降低,反映了成矿流体与围岩反应逐渐弱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修水县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巨大潜力的矿床,主要的富矿围岩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主要的蚀变类型为硅化蚀变,矿石矿物类型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的组合,矿体主要受NW和NWW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大量发育石英脉,矿化类型和矿石成因上与石英脉有着明显联系,矿化主要是见于石英脉内和石英脉两侧的围岩和硅化蚀变带中,矿化的强度向石英脉两侧不断减弱。化探取样结果显示该区有较高的W,Mo,Cu的异常。综合地质与化探的信息,划出三个找矿靶区,分别是W-Mo-Cu多金属矿靶区,W-Mo多金属矿靶区和W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reappraises the seismicity of Algeria and adjacent regions. It presents a general view of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eismological station network, some aspects of the effects of past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the state of knowledge of the seismicity and the seismic hazard and risk in the region under survey. Magnitude-frequency relationship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region studied are presented as well as magnitude-intensity and intensity-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semi-empirical formula. It also discusses the macroseismic information, the instrumental data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earthquakes in the Maghreb region.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肥对土壤中Cd的钝化效果和烟叶Cd含量的影响,选取南方植烟区3种不同类型(红泥田、黄泥田及青紫泥田)Cd污染土壤,以南方主栽烤烟云-87和K-326为测试品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3种微生物肥(DY、AMS和HMD)在不同浓度下对烟草生物量、不同部位烟叶Cd含量、土壤Cd形态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微生物肥均能增加烟叶生物量,其中HMD增重效果最好。(2)与对照相比,3种微生物肥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Cd的有效性和烟叶Cd的含量。针对3种土壤施用微生物肥浓度为1.5%时,叶片中Cd的降Cd率(与对照相比)分别达到17.2%~63.9%、20.4%~58.3%及18.9%~48.3%,DTPA-Cd下降比例分别为13.8%~17.3%、17.2%~22.8%及12.8%~16.2%;而随着施用微生物肥浓度增加到3.0%后,上述土壤烟叶中Cd的降Cd率显著增加,分别为20.3%~59%、31.3%~66.6%及25.2%~56.1%,DTPA-Cd下降比例分别为15.5%~28.2%、19.6%~26.6%及13.8%~17.3%。HMD效果最好,其次为DY和AMS。(3)3种微生物肥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优化了烟草生长环境。总体来说,该植烟区土壤,DY和HMD增加产量的同时降Cd效果较好,可以在大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阿尼玛卿山不同海拔祁连圆柏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阿尼玛卿山地同一坡面的不同海拔高度获取的4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不同海拔梯度的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各年表中较高的信噪比SNR和样本总体解释量EPS表明,各采样点树木中含有较多的共同环境信息,从低海拔向高海拔的递减反映了高海拔小生境差异对树木生长影响较大;平均敏感度和标准差随海拔升高呈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气候因子对整个坡面的树木生长起着主导影响,其中气温的作用更大一些.可靠年表的平均序列长度随海拔升高变短,表明树木生长是沿着山坡逐渐向上迁移的.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可靠年表间高频变化一致,10 a滑动的高生长和低生长的不一致则反映了低频变化的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生长在森林上限的树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滞后于森林下限,生长在最大降水高度附近的树木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敏感性最低.  相似文献   

14.
Substantial diel (24-h) cycles in dissolved (0.1-m filtration)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during summer low flow, winter low flow, and snowmelt runoff in Prickly Pear Creek, Montana. During seven diel sampling episodes lasting 34–61.5 h, dissolved Mn and Z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afternoon minimum values to maximum values shortly after sunrise. Dissolved As concentrations exhibited the inverse timing. The magnitude of diel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varied in the range 17–152% for Mn and 70–500% for Zn. Diel increases of As concentrations (17–55%) were less variable. The timing of minimum and maximum values of diel streamflow cycles was inconsistent among sampling episodes and had little relation to the timing of metal concentration cycles, suggesting that geochemical rather tha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re the primary control of diel metal cycles. Diel cycles of dissolved metal concentrations should be assumed to occur at any time of year in any stream with dissolved metals and neutral to alkaline pH.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if you access the article at . A link in the frame on the left on that page takes you directly to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密卡拉塔格块状硫化物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哈密红海黄土坡VMS矿床位于东天山卡拉塔格隆起带,是卡拉塔格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产于卡拉塔格隆起带核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具有典型的VMS型矿床“上层下脉”二元结构特征。该矿床中含金硫化物矿石主要有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块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块状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块状闪锌矿。文中在对各类含金硫化物矿石进行详细的矿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联用技术(SEM/EDS),对硫化物样品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块状硫化物中的主要矿物形成于多个期次,主要包括VMS成矿期(黄铁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阶段、石英重晶石阶段)、热液叠加期(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和表生期(铜蓝纤铁矿阶段)。矿区首次发现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银金矿、碲银矿),其较大的化学成分差异指示了热液环境由中酸性中性转变为更有利于Au、Ag迁移沉淀的偏碱性。后期的偏碱性热液对VMS成矿期形成矿物产生了交代作用,使得Au、Ag活化再富集。由于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红海VMS型矿床中Au、Ag不仅赋存于VMS成矿期后期中低温闪锌矿黄铜矿阶段,也赋存于VMS成矿期早期中高温黄铁矿阶段,并贯穿整个热液叠加期。各含金矿物组合中除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外Au多呈显微不可见状态,推测Au、Ag主要以原子或离子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或矿物空位处。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危害。本文以雄安新区西南部(老河头镇、同口镇和芦庄乡)的表层土壤和大宗农作物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对8种重金属As、Ni、Cu、Cr、Pb、Hg、Cd和Zn含量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局部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Cu>Zn>Pb>Hg,Cr和Ni土壤环境清洁;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人为源输入,老河头镇及周边大量有色金属冶炼活动是可能的主要污染源;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Hg>As>Cu>Pb>Zn>Cr>Ni;多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平均值为252,土壤整体的重金属潜在危害程度为中等风险,其中Cd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贡献最大,且Cd的活性最强,迁移能力强,易被植物吸收。研究成果可为雄安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首次系统性地对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微生物岩开展研究。根据微生物岩的生长方式,文中将微生物岩划分为原地生长型和非原地生长型两大类别,前者包括叠层石、凝块石,后者主要为核形石。根据几何形态特征,将研究区的叠层石分为层状、波状、柱状和丘状4种类型,新发现并命名了双锥柱状叠层石。将凝块石划分为斑状、网状和条带状3种类型,在豹斑状和网状凝块石中,发现了许多钻孔捕食软体动物Ecculiomphalus化石以及生物扰动的痕迹,文中认为这两种凝块石均属于生物扰动型凝块石。生物扰动型凝块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奥陶纪该领域的部分空白,而且为凝块石成因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在对各类微生物岩的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各类微生物岩的沉积环境,并总结其沉积环境分布模式。对微生物岩发育与中奥陶世后生动物大辐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根据早奥陶世晚期至中奥陶世初期后生动物的阶梯式和快速辐射与微生物岩突然减少的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叠层石、凝块石中发现许多后生底栖钻孔捕食腹足类Ecculiomphalus化石等现象,认为微生物岩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衰退与后生动物丰度的快速增加有一定关系,指出食草动物不仅啃食了形成叠层石的菌藻类微生物,造成叠层石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且破坏了叠层石的生长状态,结果形成了研究区独具特征的生物扰动型凝块石。此外,作者认为,中奥陶世开始,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也是研究区微生物岩减少直至消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湘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构造带中段北缘,属于矽卡岩型矿床。根据矽卡岩产出状态、矿物共生组合及岩相学特征,从早期到晚期可划分为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早期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硫化物阶段。矽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石、辉石、符山石等;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钨矿、辉钼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石榴石为钙铝-钙铁榴石系列,从早期到晚期,石榴石具有由钙铝榴石逐渐向钙铁榴石演化的规律。且钙铁榴石普遍发育震荡环带,而环带结构可持续记录钙铁榴石物理化学条件演化的过程。同时两种石榴石中均含Sn的成分,但钙铁榴石中Sn的含量明显高于钙铝榴石。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而且由内接触带向外接触带,辉石中Fe和Mn的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矿物成分的变化表明,成矿流体至少经历了两次氧化还原性质的转变。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对W(Sn) Mo Bi等多金属的矿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傅晏  袁文  刘新荣  缪露莉  谢文博 《岩土力学》2018,39(9):3331-3339
为研究酸性环境中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强度的劣化规律,在溶液pH值分别为7、5、3的浸泡环境中,对砂岩试样进行循环次数为1、5、10、15、20次的干湿循环试验。根据每个循环阶段后的强度数据,得到Mohr-Coulomb强度准则参数和Hoek-Brown强度准则参数,并对这些参数的干湿循环劣化效应做简要的分析。再根据应力空间中偏应力与强度准则参数的关系式,分别作出pH值为7、5、3的浸泡溶液作用下π平面上的破坏面随不同循环次数的变化图。结果表明:各准则参数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循环次数较小时劣化较为严重,而后呈缓和趋势;pH值越低,劣化越严重,劣化效应由大至小依次为:单轴抗压强度、黏聚力、材料常数、内摩擦角;同一pH值浸泡环境中,循环次数较小时,π平面上的破坏曲线较为稀疏,循环次数越大,破坏曲线越密集;不同pH值浸泡环境中,pH越低,破坏曲面越小;偏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黏聚力正相关,与材料常数、内摩擦角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福建永安坂头组植物及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建永安盆地早白垩世坂头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共计报道该植物群化石24属52种左右,包括未定种以及存疑种21个。植物群的组成以具鳞片状叶的松柏类化石为主,苏铁类化石次之,并以本内苏铁目占绝对优势,然后是真蕨类化石,以小羽片小而质厚为特征,银杏化石及其少见,未发现被子植物。坂头组植物的组成面貌与欧洲Wealden植物群、日本外带领石植物群,以及我国南方植物区,如浙江、山东等地的早白垩世植物群比较一致,说明坂头组含化石层位年龄为早白垩世早期。坂头组大多数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具有耐干旱炎热的特点,反映了较干旱而炎热的气候特征。除此之外,还发现少量适宜生活在温凉潮湿气候环境下的植物。根据这些对气候具有指示意义的代表分子在坂头组中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推断永安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气候总体上比较干旱炎热,且伴随有不同程度季节性的潮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