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建德铜矿床调查研究,总结矿床成矿条件,分析控矿因素,探索矿体分布规律,确定岩浆热液成因后,提出矿液运移理论,首次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物理模拟和深部成矿预测,已均被证实,表明所采用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因矿区发现少量火山岩和硅质岩等而提出海底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经近年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年龄和流体包裹体等详细研究和开采勘查,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并据此在该矿床外围找到类似的高岭铜矿床。随着矿床研究的深入,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取得了新进展,矿床成因和成矿机制也因此得到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中条山南和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丽红 《矿产与地质》2008,22(6):525-527
针对中条山南和沟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地层、构造及火山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表明南河沟矿床受剥离断层和变质热液双重成矿作用控制,具多因素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九子沟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硫同位素特征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九子沟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星红铺组地层中的九子沟-太山庙灰岩单斜层北接触面及其附近,以层状、似层状产出。九子沟铜矿床分为三个成矿期:早期沉积-变质期、中期热液改造期和晚期表生期,中期热液改造期为主要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180~240℃,盐度集中于2.0%~6.0%NaCl,密度为0.68%~0.95%,成矿深度为0.9~3.2km,成矿流体属于低盐度低密度体系。九子沟铜矿δ18OH2O平均为-4.098‰;δDH2O平均为-80.62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或地下热卤水。δ34S值变化范围为6.21‰~9.37‰,平均7.44‰,说明硫主要来源于地壳,且有少量海水硫酸盐中硫的加入。认为该区矿床属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西藏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多不杂铜矿床的发现使得多龙矿集区在地质界里家喻户晓。前人对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成矿流体来源认识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看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多不杂铜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有复杂性。稀有气体同位素长期以来多用于示踪陨石成因、大洋岩石圈地幔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矿热液中的碳、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常用于分析流体性质及来源等。在此基础上,本次研究补充分析了成矿流体的氦氩同位素组成和碳氢氧同位素组成,指出了前人在多不杂铜矿床成因机制认识中存在的问题,解释了含矿母岩具有壳幔混染特征的原因,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成矿动力主要来自深部地质过程,矿床的形成与地幔流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永平水泄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峰  黄敦义 《云南地质》1994,13(4):341-349
水泄铜矿床受构造和地层岩性控制,热液成矿标志明显。根据矿化分布、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地层中微量元素特征、矿床的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的研究,论证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兰坪盆地内的沉积岩;成矿流体具热卤水性质;矿床在成因上与喜马拉雅早期古地热活动有关,为一种新的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冬瓜山层状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成因。研究发现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矿胚层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层状铜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早阶段是由泥盆至石炭纪喷流沉积形成的块状硫化矿床,晚阶段受燕山期岩浆改造而形成的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以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元沟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与热液多次活动有关,属中温热液型铜矿。  相似文献   

8.
安徽月山矿田铜矿床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徽月山矿田两类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指示铜矿床成矿地质和含矿流体的来源与月山岩体具密切成因联系。月山岩体形成过程中,岩浆演化的动力学行为有利于含矿热液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且具备一个大型铜矿床的成矿潜力。岩浆的熔-流分离作用是该铜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疆达坂城铜沟铜矿床产于下石炭统七角井组一套火山-沉积岩地层中,矿体受断裂控制,呈脉状、似层状产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方解石矿物中以发育Na Cl-H2O型气液包裹体为特征。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完全均一温度为93℃~340℃,峰值130℃~170℃;冰点温度峰值-2.8℃~-0.1℃;流体盐度峰值为0.18%~4.65%Na Cleqv,流体密度为0.59×10-3~0.97×10-3kg/m3,平均0.89×10-3kg/m3,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度、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特征。对成矿压力和深度的估算表明,成矿压力为11.9~80 MPa,捕获深度小于2.67 km,表明其具浅成热液矿床的特征。同时硫同位素显示出混合硫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铜沟铜矿床属中低温脉状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中条山多金属成矿带的落家河铜矿床是不同于该地区已发现的其他类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落家河铜矿床H-O-C-S同位素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落家河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海水的混合。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岩浆热液参与了成矿。  相似文献   

11.
12.
张达玉  周涛发  袁峰  范裕  刘帅  彭明兴 《岩石学报》2010,26(11):3327-3338
延西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北部的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带内,是延东-土屋斑岩型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企鹅山群,被含矿斜长花岗斑岩侵入。矿床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闪长玢岩以及斜长花岗斑岩,安山岩和闪长玢岩具有同源性及岛弧火山岩的特点,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斜长花岗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直接相关,其形成晚于安山岩、闪长玢岩。本文测得延西铜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为326.2±4.5Ma,可以代表其成矿年龄,与土屋-延东铜矿床322.7±2.3Ma的辉钼矿Re-Os年龄基本相同;包括延西铜矿床在内的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成矿时代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或稍晚。延西铜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与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内其它矿床均为中石炭世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具有相似的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物质均为岩浆来源,这些矿床可能为同一岩浆活动在不同部位发生矿化的产物。延西铜矿床以及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带形成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的挤压岛弧背景,应与哈尔里克-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的形成相伴,可能与康古尔塔格大洋板块向北部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3.
苦嘎铜矿位于西藏措勤-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中段,矿体产在矽卡岩及花岗岩近东西向的构造带中,矿床的形成与永珠蛇绿岩带的形成及演化关系密切。永珠带拉伸阶段形成的日拉组为成矿的主要地层条件,而永珠蛇绿岩带聚敛消亡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是该区成矿的必要条件。苦嘎铜矿的发现对藏北以永珠蛇绿岩带为中心的措勤-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类型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热水沉积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颜文  李朝阳 《地球化学》1997,26(1):54-63
对兰坪-思茅沉积盆地几个代表性脉状铜矿床的研究发展,矿石构造以角砾状为主;金属矿物组合中出现较多的黝铜矿系列矿物(Cu12Sb4S13-Cu12As4S13),约占金属矿物总量的50%以上,部分矿石达80%以上,其中尤以砷黝铜矿占优势;矿床的元素组合以Cu-As-Sb-Ag-Zn-(Au)-(Hg)-(Co)-(Ga)为特征;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表现出特异的富中组稀土(Sm-Ho)、弱或无铕异常的曲  相似文献   

15.
武山铜矿北矿带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武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铁、金成矿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武山铜矿北矿带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可将其划分为沉积成因系列与热液成因系列两大类,从而进一步证明武山铜矿北矿带为在正常沉积基础上,由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6.
寨上金矿是武警黄金部队继阳山超大型金矿之后,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又一特大型金矿。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主要控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研究矿床成因,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即盆地热水沉积为成矿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水的混合形成的成矿流体在断裂构造内迁移形成,在断裂破碎带内由于温度、压力以及氧、二氧化碳逸度的变化,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马厂箐钼铜金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地区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内与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根据赋矿斑状花岗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以及辉钼矿Re-Os法测年研究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应用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进一步讨论了马厂箐矿床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多金属成矿与赋矿斑状花岗岩的成岩基本同时,其成岩成矿过程统一受制于与该区大规模活动的新生代富碱岩浆和深部地壳重熔的花岗质岩浆同步运移的成矿流体作用。这种成矿流体是包含于岩浆并与其互不混溶的含矿地幔流体。但在上侵运移过程中,伴随岩浆的成岩作用,流体与岩浆发生不同程度分离,表现为:产于富碱斑状花岗岩体内,形成正岩浆成矿的斑岩型钼矿;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形成接触交代成矿的矽卡岩型铜(钼)矿;产于地层围岩中则形成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在这一成岩成矿过程中,地幔流体可以运载和沿途活化成矿物质至适宜容矿部位集中,并随其对地壳岩石的交代蚀变以及深度和环境变化引起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其流体属性由熔浆流体→超临界流体→热液流体转化,促使壳幔物质相互作用而叠加成矿,导致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系列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18.
滇西地区陆相热水沉积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云南西部兰坪铅锌矿床、金满铜矿床、勐野井钾盐矿床和腾冲松木箐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它们是在陆相条件下热水沉积形成的。根据矿床的产出特征,把陆相热水沉积的矿床划分为3种类型:泉华沉积型;盆地沉积型;脉状沉积型。本文还对热水沉积矿床与现代海底热水(喷流)矿床进行了对和提出了陆相热水沉积的成矿模式,最后对我国陆相热水沉积矿床的找矿方向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西银山铅锌铜矿化机制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华仁民 《矿床地质》1987,6(2):90-96
本文分析了银山矿区所处的火山盆地边缘这一特定地质构造环境,火山活动的多阶段性以及蚀变矿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在银山发生过两期矿化作用,分别对应于两个阶段的火山-次火山活动。第一阶段的流纹英安质次火山活动产生铅锌银矿化,第二阶段英安质次火山活动则伴随铜(铅锌)矿化。因此,作者认为银山铅锌铜矿床是典型的次火山热液矿床,是两期矿化叠加的结果,从而对前人关于银山矿的成因模式和归类提出了异议。本文还对银山矿与德兴斑岩铜(钼)矿田的成因联系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并指出了银山式铅锌(铜)矿化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境内,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在包括多宝山矿床在内的矿集区范围内资源丰富,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以及热液型金矿床.在系统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认为复活了的基底构造对铜元素的迁移、富集和贫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矿集区北西段为矽卡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