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近两年研制开发的计算机野外填图系统的改进和完善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 0 0 2年设立了青海民和县幅等 4幅 1∶ 2 5万图幅作为数字地质填图的试点性图幅。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院在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填图的野外和室内工作中 ,为“数字填图系统 ( RGMAP)”的全方位测试与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1 .通过两年的工作 ,在野外对数字填图系统在掌上机上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测试。对野外使用中的数据安全、地形数据的转换、GPS数据与掌上机系统中数据的连接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软件开发者一道对掌上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孙羽  李永军 《新疆地质》2012,30(4):487-492
数字剖面系统开发与应用实现了实测地质剖面资料数字化入库,及剖面图成图与制图计算机数字化操作。数字区域地质填图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现行推广的主要技术手段,数字剖面测制和成图方法为主要环节之一。在野外和室内资料整理与入库、后期剖面图成图与制图过程中,仍有需注意和易出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近两年研制开发的计算机野外填图系统的改进和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设立了青海民和县幅等4幅1:25万图幅作为数字地质填图的试点性图幅。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院在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填图的野外和室内工作中,为“数字填图系统(RGMAP)”的全方位测试与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填图技术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数字填图技术多学科性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有关数字填图技术的研究内容、数字填图系统概念与组成及其对数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RGMAP数字填图系统的PRB数据模型及PRB基本过程与过程扩展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数字填图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超岭 《新疆地质》2003,21(Z1):1-6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研发的,用来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专业软件.通过4幅150000和10幅1250000数字填图试点应用,使数字填图系统已臻于完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推广数字填图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使得地质调查数据实现了一体化的描述、组织、综合、管理及资源的统一描述、再现和集成.建立个性化的多用户,多目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今后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数字地质填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数字地质填图是指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的野外获取及其成果的数字化统一性再现.当前数字地质填图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填图系统的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和再现地质实体在地球表面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 通过野外观测路线的调查, 对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制图.在掌上机WindowsCE平台上, 实现了数字填图所需的基本GIS基本功能(GPS定位路线采集、素描), 实现了遥感系统与数字填图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相似文献   

8.
数字填图系统(RGMAP)在金厂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RGMAP软件),通过建立PRB数字填图过程及其相应的数据模型,把地质数据采集的过程延伸到野外,真正实现了地学数据获取全过程的数字化,实现了地质填图从手工到计算机化的质的飞跃.但该系统的研制初衷是为在区域调查中地质调查服务的,而对大例尺的填图尚未开展过研究.这里以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开展的1∶10 000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为例,总结出利用该系统在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中的主要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剖面终点有时偏离实际终点比较远;在有放射性矿产远景区测量剖面时,需要进行能谱测量,而在数字剖面系统中无法将能谱数据直接融入系统中;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地层厚度计算未考虑特殊剖面的岩层厚度计算问题,例如剖面由于地形、建筑物等影响,出现部分回测现象时,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回测部分地层厚度会重复累加;在数字地质罗盘中测量的产状需在平板机中进行数据转换,不能直接显示所测的产状,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数字地质罗盘的推广使用。文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野外和室内工作体会,对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应用给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10.
陈志军  陈建国 《江苏地质》2012,36(3):256-264
地质剖面图可以清晰反映图区内地层、岩体、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各种地质体和矿床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GIS环境下对数字地质图开展图切剖面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图切地质剖面图不仅可为地质工作者认识地质特征提供基础图件,还可成为三维地质填图基础数据来源.介绍了基于MapGIS的地质图切剖面软件的系统设计方案,深入探讨了图切地质剖面软件研发中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案,成功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图切剖面的自动生成及交互修编功能.所研发的制图技术高效实用,能够满足各种比例尺的MapGIS地质图图切剖面的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数字填图系统(RGMAP)利用PRB数据流"栈"与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关系,创建PRB数据流"栈"与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继承和传递的技术,实现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流程。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流程可分为:地质字典库→1∶2.5万野外手图库(单条路线)→1∶2.5万图幅PRB库(路线总图)→1∶2.5万实际材料图库→1∶2.5万投影到1∶5万图库→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七个阶段。本文按建库流程,分析各阶段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探讨不同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应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数据库建立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Info)为核心的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得到完全应用,在1:5万哈珠南山幅区域地质调查中效果良好.本文以内蒙北山地区1:5万哈珠南山幅为例,系统介绍了数字填图前期工作准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整理和最终阶段成果数据库提交,说明了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数字化准确性、高效性,同时也存在少量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成熟绘图工具AutoCAD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作为图件输出平台,以EXCEL表格形式整理输入数据及导出计算结果,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为开发语言,开发出了具有自动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导线平面图功能的"实测地质剖面成图系统"。以西藏某矿普查地质剖面图绘制为例,对该系统绘制的图件准确性及精度进行了验证,满足了地质剖面图、导线平面图的制作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MapGIS基础上二次开发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专业软件,具有地质调查数据与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数据整合功能.目前该系统只在大比例尺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得到完全应用,并形成相应规范,在物化探工作中并未完全要求使用,物化探原始和成果资料未填入相关记录卡中,这对物化探资料查询及与地质结合使用带来不便.利用MapGIS的库管理-属性库管理模块和实用服务-投影变换模块功能,按照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多源数据的记录卡格式,能快速实现地物化遥数据数字化入库,解决地物化遥数据数字化问题,为地物化遥多源数据整合提供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5.
MAPGIS 为地质图件数字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应用前景广阔。在宜昌市矿产资源规划1:20万地质图件的编制工作中,对在 MAPGIS 环境下绘制大型地质图件的数据准备、流程设计.矢量化、误差校正、拓扑上色、子图库添加等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需求分析着手,利用3S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掌上电脑,从系统构成、野外数据采集模型、实体模型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最后结合设计,利用国产的嵌入式GIS软件MAPGIS,实现了集野外数据的组织、采集背景文件的发布、采集数据收集一体化工作流程的地质灾害野外数据数字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主要应用于固体矿山,其目的旨在帮助地质人员实现从矿产资源野外调查到地质成图、矿体圈定、矿床建模、储量估算、报告生成全过程的数字化。本文应用该系统的矿产资源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子系统,成功实现了对赛什塘铜矿区数十年地质资料(包括槽探、坑探、钻探)的方便快捷的管理,通过固体矿产勘查储量估算子系统实现对矿区部分矿体的三维显示、储量估算和储量报告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