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Kolonodale矿床是东南亚红土镍矿带上一处典型矿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部。矿床产自富镁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矿化剖面自上而下出现红土层→腐岩层→基岩层垂向分带。红土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上部,载镍矿物是铁质氧化物。硅镁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中下部,载镍矿物为镍蛇纹石、镍滑石等含水层状硅酸盐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沿矿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异非常显著,Ni次生富集效应明显。超基性岩红土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具有多样性,Fe、Al、Ti、Cr属残留富集组分,Si、Mg属淋滤缺失组分,Mn、Ca、Co、Ni属次生富集组分。通过典型矿床对比,Kolonodale矿床属原地自生硅酸盐型红土镍矿床,其发育受地质背景和地表环境条件的综合制约。富镁超基性岩、良好的构造组合、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湿热热带雨林气候、有利地形地貌等均是成矿有利条件。综合分析认为,Kolonodale矿床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腐岩化、红土化和次生富集3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2.
Kolonodale矿床是东南亚红土镍矿带上一处典型矿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部。矿床产自富镁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矿化剖面自上而下出现红土层→腐岩层→基岩层垂向分带。红土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上部,载镍矿物是铁质氧化物。硅镁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中下部,载镍矿物为镍蛇纹石、镍滑石等含水层状硅酸盐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沿矿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异非常显著,Ni次生富集效应明显。超基性岩红土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具有多样性,Fe、Al、Ti、Cr属残留富集组分,Si、Mg属淋滤缺失组分,Mn、Ca、Co、Ni属次生富集组分。通过典型矿床对比,Kolonodale矿床属原地自生硅酸盐型红土镍矿床,其发育受地质背景和地表环境条件的综合制约。富镁超基性岩、良好的构造组合、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湿热热带雨林气候、有利地形地貌等均是成矿有利条件。综合分析认为,Kolonodale矿床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腐岩化、红土化和次生富集3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3.
陈德杰 《西北地质》2012,(3):103-108
菲律宾保和岛达瑙镍矿床位于西比克尔-东莱特岛(Western Bicol-Eastern Leyte)蛇绿岩带附近,矿体分布在超基性岩体顶部的褐铁矿层、腐泥土层中,与地表红棕色土壤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层中硅镁镍矿较为发育,主要含镍矿物为镍绿泥石、暗镍蛇纹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超基性岩;对矿区超基性岩、气候、地理位置、岩石破碎程度等特征进一步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风化壳淋积矿床。地壳抬升超基性岩接受风化,释放出Ni~2+。Ni~2+随地表水下渗至褐铁矿层下部的腐泥土层(风化岩石)中被蛇纹石矿物捕获,富集成矿。类质同象中的Mg~2+释放出来,由于本区地层渗透性好,Mg~2+至基岩处富集。一般而言,红土层下面的风化岩石含Ni最富。  相似文献   

4.
红土型镍矿床是全球镍矿成因体系中资源储量最大的一类.为探讨红土型镍矿床成因机制的多样性,基于全球广域尺度,选择以载镍矿物为分类视角,开展铁氧化物型、水镁硅酸盐型和粘土型等3类矿床的对比研究.铁氧化物型矿床在矿化剖面上以铁质红土层为优势岩(土)相层,以针铁矿为主要载镍矿物,矿石中镍品位偏低但伴生钴矿化.矿床的成矿条件依赖于热带气候环境、稳定大地构造背景、纯橄榄岩母岩和剪切构造带等多种因素的集成耦合.强氧化和水解作用是载镍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发育的主要机制,镍在红土化过程中主要以类质同象进入低结晶度针铁矿晶格或被吸附的方式富集成矿;水镁硅酸盐型矿床以风化壳中出现厚大腐岩层为标志,以镍蛇纹石、镍滑石等水镁硅酸盐矿物为主要载镍矿物相,矿石多为高品位硅镁镍矿.矿床的发育严格受控于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气候环境,与活跃大地构造背景及富镁橄榄岩母岩条件密切相关,属强淋滤表生作用的产物.离子交换作用和次生沉淀作用共同构成了水镁硅酸盐矿床发育的成矿机制;粘土型矿床以红土剖面中出现稳定的粘土矿物层为标志,局限于偏干旱的热带气候背景,与低缓的地形地貌、排水受阻的水文环境及蛇纹岩母岩条件等具有专属性联系,属未遭受充分表生淋滤作用的产物.镍与次生蒙脱石类矿物发生离子交换作用是粘土型矿床发育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班公湖地区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位于藏北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呈透镜状产出于侏罗系地层中,岩石已完全蚀变为蛇纹岩,恢复其原岩为方辉橄榄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相对于原始地幔,该类超基性岩富w(MgO)(40.96%~42.82%),贫w(Al_2O_3)(0.19%~1.76%)、w(CaO)(0.11%~0.38%)和TiO_2(0.02%~0.06%);稀土元素总量低(0.238×10-6~2.044×10-6),远低于原始地幔值,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U型;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Y;岩石的锆石年龄为太古代(2 479 Ma±31 Ma)。以上特征表明其为残余地幔橄榄岩成因。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中的镍硫化物呈似球状分布于蛇纹石中,主要为镍黄铁矿,偶见与镍黄铁矿共生的赫硫镍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镍黄铁矿中w(Ni)为36.77%~42.62%,w(Fe)为18.83%~28.84%,w(S)为31.34%~38.3%。赫硫镍矿中w(Fe)为0.91%~13.36%,w(Ni)为60.5%~70.08%,w(S)为25.25%~27.23%。赫硫铁矿Fe含量高(除两件样品外均2%mol),且与镍黄铁矿的接触边界平直。结合前人的实验资料,认为Fe-Ni硫化物形成于高温阶段(300℃),为贫S的地幔Fe-Ni-S熔体捕虏体成因。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地区红土型镍矿分布较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该类矿床产于超基性岩带顶部红土型风化壳内,矿石多为含镍的褐铁矿化黏土,其产出规模、分布范围和品位高低与原岩类型、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和构造条件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超基性岩体,是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风化-淋滤-淀积的产物,矿石的矿物组分与风化土的矿物组分大体一致,属黏土硅酸盐镍矿床。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初步研究,总结出了该类矿区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对寻找红土型镍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黄山铜镍矿床浸染状矿化橄榄岩中Ni的赋存状态分析得到其硅酸镍含量为4%~20%,且硅酸镍含量和全岩Ni含量呈负相关,主要受橄榄石比例和橄榄石Ni含量控制。当全岩Ni大于0.4%时,黄山矿床浸染状矿化橄榄岩中硅酸镍比例常小于10%。450中段坑内钻KZK1475中硫化物从矿体下盘至上盘呈逐渐减少趋势,结合黄山岩体从浅部至深部基性程度逐渐增高的岩相分带特征,认为岩浆结晶过程中主要受重力分异控制。矿体中硫化物呈多段富集,可能与新鲜岩浆注入有关。本文还对东疆地区其他超基性岩相赋矿的矿床(黄山南矿床和坡北地区铜镍矿床)进行了硅酸镍含量模拟,得到两个矿床浸染状矿化橄榄岩中硅酸镍比例多为10%~20%,大部分大于20%,而矿化纯橄岩中硅酸镍比例都大于20%。因此,东疆地区在橄榄岩赋矿的铜镍矿床(矿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应考虑矿体中硅酸镍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正>1矿床地质特征元江红土型镍矿床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和墨江县交接处,属扬子板块与思茅-印支板块之间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墨江超基性岩带。墨江超基性岩带岩体主要由纯橄岩、二辉橄榄岩等蚀变而来的蛇纹岩组成,并含有少量铬铁矿等暗色矿物,其中安定岩体和金厂岩体为带内较大单元(宋学旺,2006)。元江富镍红土风化壳就发  相似文献   

9.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内中东段找到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之一。根据甲玛矿区165个钻孔角岩中裂隙的统计结果,从平面上和垂向上研究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围岩金属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个矿区破裂裂隙疏密分布趋势明显,裂隙高密度区位于ZK1616—ZK3216一带,平均裂隙率达40条/m以上,最高可达82条/m;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裂隙率逐渐降低。而上覆围岩(角岩)中的铜钼矿化强度同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平面上裂隙高密度区对应的Cu品位值为0.2%~0.47%,对应的Mo品位值为0.03%~0.10%;垂向上裂隙发育程度与铜钼矿化同样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裂隙越发育,对应的金属矿化越好,且在角岩中具"上铜下钼"的矿化分带现象。此外,根据对矿区裂隙成因的初步讨论,提出了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演化模式,并结合16号勘探线上裂隙产状变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了甲玛深部隐伏斑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会理菜子园超基性蛇纹岩带的风化壳较发育,分布面积较大,保存较完好,于大田隘口、河包田橄榄-蛇纹岩的风化壳红土型镍矿见Ⅰ、Ⅱ号镍矿体,为中型镍矿床,共(伴)生矿产为铁、钴矿,矿石较易选冶,利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土型镍矿分布在环太平洋亚热带-热带多雨地区。镍矿体产于趟基性岩上部的红土风化壳中,受地形控制明显,成因类型为红土型硅酸镍氧化矿,以褐铁矿型和腐岩型为主,矿石质量和可利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张俊熙  杨玉华 《云南地质》2014,(1):28-31,35
超大型红土型镍矿主要控矿因素,板块边界三联点构造控制的白垩纪、三叠纪、二叠纪蛇绿岩底部镁质超基性岩,基岩MgO/Fe0比值14~18,通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结构分带较好的风化壳,风化壳对数Mgo/全铁比值0.4~1,地貌20~400米标高、5~ 20度坡度角,中、低山面型地貌.  相似文献   

13.
红土型镍矿是基性、超基性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经过风化--淋滤--沉积富集而成。基性、超基性岩是此类矿床的成矿母岩。因此,以往针对红土型镍矿的找矿勘探首先是寻找基性、超基性岩。笔者近期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Kolaka县发现了一种新型红土镍矿床,该矿床成矿母岩并非是基性、超基性岩,而是砾石成分以超基性岩为主的一套砾岩。为了区分传统意义上由基性、超基性岩风化淋滤形成的红土型镍矿,笔者将其称为砾岩型红土镍矿。该矿床的结构分带由上往下可分为:腐植土层、红土层、强风化砾岩层、半风化砾岩层、砾岩层,镍矿体主要分布于半风化砾岩层中。初步认为矿床是由砾岩经过风化--水解-淋滤-沉淀富集等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行英弟 《地质与勘探》2021,57(5):1117-1126
菲律宾AREA矿区红土镍矿为硫化镍矿岩体风化-淋滤-沉积形成的地表风化壳型矿床,矿体赋存在含矿风化基岩中。为圈定该矿区红土镍矿有利地段,依据岩(矿)石物性特征、矿体地质特征,采用对称四极电阻率剖面法(简称对称四极法)面积性测量,发现低阻异常;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测深法(简称高密度电法)剖面,对成矿有利地段进行评价并确定含矿层厚度和产状,圈定镍矿富集部位。工程验证结果表明,见矿较好位置与电法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红土镍矿勘探在前期工作中,采用电阻率法可圈定含矿层范围和延伸产状,有效缩小勘探范围,指导工程勘探布置,节约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15.
缅甸达贡山风化壳型硅酸镍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迁群  罗太旭 《云南地质》2009,28(4):420-424
矿床产于超基性岩顶部的风化壳硅镁镍矿层中,超基性岩方辉橄榄岩是成矿母岩和矿体直接载体。矿石为硅酸镍氧化矿石,镍以类质同象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具有典型的风化壳型硅酸镍矿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荥巩煤田大峪沟矿段深部铝土矿床是最近找矿突破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该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二叠世,成矿物源主要为古陆铝硅酸岩风化物,少量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风化产物,成矿环境为潮坪-沼泽环境,由长期的沉积间断、特定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构造变形和表生风化作用共同控制着矿床的形成;上石炭统本溪组是铝土矿形成的含矿岩系;海湾泻湖相沉积环境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下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古岩溶侵蚀面是铝土矿形成的有利场所,古岩溶侵蚀面洼地及漏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大峪沟矿段铝土矿床成因模式属于"古陆风化+碎屑和化学沉积";成矿机制为机械和化学分异。含矿岩系底部铁质风化壳/铁质黏土岩为碳酸盐岩风化形成,铝(黏)土矿来源于铝硅酸盐岩。大峪沟深部铝土矿床的发现为河南省寻找深部铝土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