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以“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化及这些盆地的发育。川滇交界区尽管发生燕山运动,印支期建立起来的“盆”“山”耦合关系直至喜马拉雅运动才脱耦。分析了脱耦的各种表现及第四纪内继承的新构造运动对盆地保存和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郭赤奇 《云南地质》1992,11(1):21-23
根据楚雄盆地边缘露头分布与盆地内地震勘探成果来预测盆地内不同相带地层的分布。本文对楚雄盆地晚三叠世海相沉积展布进行探讨,认为该层在反射地震剖面上有明显的特征显示,可以确定它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3.
以滇中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沉积充填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沉积学和盆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中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具有4个充填序列,分别代表盆地的4个发展阶段。其中,序列I为柳坝塘组及陆良组下段,沉积时限为820~800 Ma,属低密度浊流和深水饥饿沉积,代表裂谷盆地的快速沉降阶段;序列II为澄江组、陆良组上段及牛头山组,沉积时限为800~725 Ma,属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代表裂谷盆地的成熟发展阶段;序列III为南沱组,沉积时限可能为725~635 Ma,属大陆冰川沉积,代表裂谷盆地开始向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转换的阶段;序列IV主要为陡山沱组,沉积时限为635~551 Ma,属潮坪沉积,为裂谷盖地层。进一步研究揭示,滇中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由幼年期分布局限的小型同向半地堑盆地群演化为成熟期统一的大型半地堑盆地,属上叠滑脱盆地。综合研究证实,滇中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应为陆内裂谷盆地,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楚雄盆地性质与沉积层序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晚三叠世楚雄盆地是扬子西南缘的前陆盆地,其西侧的前陆挠曲盆地盆底变形海平面相对上升,从而在卡尼期和瑞替期有3次海泛,并向东侧的前陆盆地隆起带和克拉通边缘推进,沉积了前陆碳酸盐缓坡和暗色泥页岩海泛物。由于海泛体的推进和海退下超的双重作用,构筑了楚雄三角洲与水下砂砾质舌形体形成的复合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5.
楚雄盆地云龙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科 《云南地质》1999,18(3):230-238
云龙凹陷位于楚雄盆地东北部浅坳区一级构造单元内,由于其特定的沉积构造一半与楚雄盆地主体有所不同,长期未予重视。“八五”以  相似文献   

6.
楚雄盆地是滇黔桂地区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进展缓慢,关键问题是基底和沉积盖层展布不清。重磁电是认识和了解盆地基底展布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楚雄盆地西部实施2条区域重磁电测线,并对其进行基底结构的综合解译。结果表明:楚雄盆地西部上三叠统底界的最大埋藏深度为7 km,盆地总体走向北西,结晶基底在平川、云南驿、红河断裂以东,猛虎、舍资一线以西地区深度最大为9 km;在大姚县和南华县之间形成楚雄盆地最大的磁基底凹陷区,面积达到1 200 km2。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姚凹地苴铜矿成矿机理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路乔 《云南地质》2006,25(4):423-426
六苴铜矿区位于滇中中新生代红色盆地中北部,盆地位于扬子地台康滇地轴南延元谋古陆西侧,北西以箐河一程海断裂为界,与巴颜喀拉印支褶皱系相邻;西南为红河断裂所限,同三江褶皱系相接;东以普渡河断裂及绿汁江断裂和康滇地轴长期隆起的元谋古陆相隔。属中、新生代大型沉积——断陷楔形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8.
楚雄盆地油气系统分析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区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入手,通过拟三维盆地模拟、分期计算生烃强度等手段,采用油气系统“动态演化-综合分析思路与方法,将楚雄盆地分出了“北部凹陷T3(J2-3)—T3—J2—K(潜在的)油气系统”及“东部的东山-云龙凹陷∈1—D2(O1)—D1-2(推测破坏的)油气系统”。结合对已钻井结果的分析,认为楚雄盆地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北部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分布区,特别是下第三系膏盐岩盖层分布的地区,应该是楚雄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地区,勘探的主要风险是盖层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9.
程胜辉  李蓉 《地质论评》2016,62(S1):201-202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整个碳循环中比较稳定的组分,广泛存在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中,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式CO2,密度1.977 g/cm3。云南省楚雄盆地是中新生代沉积的构造残留盆地,面积3.66万km2。本文通过对楚雄盆地所发现主要二氧化碳气苗的解剖,总结该区CO2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云南楚雄盆地位于扬子地台西南边缘 ,是一个受到后期强烈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自晚三叠世形成起到老第三纪之前 ,其热流值随时间衰减 ,为一“冷盆” ;从老第三纪开始 ,盆地受喜山运动影响 ,发生广泛的褶皱、推覆和隆升 ,并伴有碱性岩浆侵入 ,盆地热流值升高 ,变为“热盆”。我们对楚雄盆地上三叠统到下第三系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的研究表明 ,老第三纪时当地存在盆地规模的热流体运动体系。研究样品采自楚雄盆地的 6条综合剖面 ,即西部的祥云剖面、北部的攀枝花剖面、东部的一平浪剖面、南部的新平剖面以及中部的洒芷剖面…  相似文献   

11.
楚雄盆地为中生代形成的典型前陆盆地。三叠纪是其形成的主体阶段和盆山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环境的转折期,同时上三叠统是楚雄盆地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层系。通过对楚雄盆地上三叠统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波动地质学分析,在上三叠统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和高频波动曲线。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楚雄盆地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沉积具有海相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指出楚雄盆地该时期为一与海域相接的近海湖盆,并受到间歇性海侵的影响。而海相烃源岩与陆相烃源岩在生烃能力、分布规律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这一认识对于重新评价楚雄盆地晚三叠世烃源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楚雄盆地波动特征及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楚雄盆地是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具有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应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方法, 研究了楚雄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周期, 得出楚雄盆地存在3个一级沉积波动周期(2 2 0Ma)、6个二级沉积波动周期(1 0 0Ma)、9.5个三级沉积波动周期(4 5Ma) 以及高频波动周期(1 0Ma、5Ma).通过对不同波动单元的波动曲线对比, 得出楚雄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规律: 在古生代沉积中心位于盆地东部的云龙凹陷; 中生代早期, 沉积中心具有自西南向东北, 由盆地边缘向中心迁移的规律, 晚期受构造运动影响, 沉积中心有自东北向西南回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大姚铜矿位于楚雄盆地偏北,大雪山背斜南端。楚雄盆地的碎屑沉积厚度大于万米,地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自盆地边缘向中心时代渐新(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厚度增大。垂向上由下而上为“煤-铜-盐”三色建造共存;下部三叠系含煤、中部白垩系含铜、上部古近系含盐。盆地西界和北界为永胜大断裂和红河大断裂所限、东界为元谋-绿汁断裂,周缘群山环绕,北部和东部分别是元谋古陆和易门高地,  相似文献   

14.
宁蒗盆地油气勘探远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振华 《云南地质》2000,19(4):443-448
宁蒗盆地为一个中亲生代断陷盆地,面积约3300km^2。由于其面积有限,至今尚未开展过任何石油勘探工作,但其周缘的泥盆系地层油苗、沥青众多却被各方所瞩目。主要从1/20万区测资料及楚雄盆地石油地质等资料入手,通过构造-沉积演化研究、勘探有利条件分析,结合与四川盆地、楚雄盆地对比分析,认为该盆地是一个含油气远景极好的盆地,是油气兼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沉积岩对楚雄盆地砂岩铜矿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产于白垩系地层层位中,矿床与盆地内的下部含煤建造,中部的红色含铜碎屑岩建造和上部白色膏盐建造关系密切,含矿岩系具有向上变细的剖面结构,矿化常形成于不整合界面以上的一定范围内,含矿岩石以细砂岩为主,铜矿化与胶结物总量和钙质,硅质磁结物有关,并形成了浅色岩层过渡的氧化-还原界面附近,沉积成岩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滇中盆地是在长期隆起的川滇古陆核(习称康滇古陆)于印支晚期经剧烈沉降形成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其中的晚三叠世含煤岩系是滇中与川西南重要含煤层位。通过对该区历年煤炭资源地勘资料、区域地质调查与科研成果的综合分析,在盆地成因、古构造活动与后期改造及聚煤古地理类型方面形成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在原大、中型煤矿区外围深部有利地带寻找隐伏煤田的具体意见,企盼滇中盆地的找煤工作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楚雄弧后前陆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陈根文  吴延之 《云南地质》1999,18(4):392-397
楚雄盆地的性质属弧后前陆盆地,盆地剖面结构由四个带组成:(1)岩浆弧;92)褶皱逆冲带;(3)沉降带;(4)隆起带,盆地的形成演化受两期主要应力控制:早期受来自西南向的特提期洋沿哀牢山带的俯冲影响,形成凹陷盆地,时代为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随后应力性质发生转变,沿哀牢山一带的主应力以剪切-抗日压为主,并派生东西向的扩张运动,形成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8.
滇中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如大姚六苴铜矿床,赋存于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下亚段(K2mml1)紫色砂岩与浅色砂岩过渡带靠近浅色一侧,铜矿化受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从紫色砂岩向浅色砂岩,金属矿物依次呈现赤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水平分带规律。以矿物分带中的金属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成果,构建和绘制了大姚六苴铜矿床主要成矿温度下的pH-Eh相图,理论计算结果与宏观地质特征吻合。依据pH-Eh相图,阐述了主要金属矿物的沉淀条件及其分带机理,认为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金属矿物分带受pH和Eh双重控制;在373~523 K间温度变化对金属矿物沉淀的pH和Eh影响不大;S2-只能在低于473 K下的热液中稳定存在,辉铜矿(Cu2S)形成温度低于473 K。该研究为该类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周卓铸 《云南地质》2000,19(4):406-415
通过对楚雄盆地石油地质及重、磁、电、地震等勘探方法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各种勘探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的地质任务,且有各自的特点和发现,指出各种勘探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提出针对适用于构造运动频繁、褶皱相对强烈、地表地质条件复杂的楚雄盆地的勘探方法,强调在该盆地的勘探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上的重要性,对油气勘探突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印支期扬子西南缘沉积盆地大地构造性质及盆山格局演化过程长期存在较大分歧.对楚雄盆地西侧祥云剖面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和碎屑物源分析.结果显示,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罗家大山组碎屑物源主要来自上扬子地区的中-下三叠统和二叠系,而上三叠统白土田组和下侏罗统冯家河组碎屑物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地体和康滇古陆.结合沉积环境演变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在晚三叠世早期,区域内造山作用相对较弱,楚雄盆地碎屑物源供给不足,为欠补偿盆地;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虽然楚雄盆地的构造演化受哀牢山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的控制,但是楚雄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受控于快速崛起的松潘-甘孜造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