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地幔中的流体和熔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玄武质和金伯利岩质火山岩浆从地幔深处挟带的橄榄岩捕虏体为研究上地幔中流体和熔体的性质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直接证据。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碧玄岩、橄榄霞石岩、碱性橄榄玄武岩)所含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熔体包裹体和玻璃,直接研究上地幔中的流体和熔体  相似文献   

2.
地幔捕虏体中的流体-熔体包裹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幔流体的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前沿课题。地幔岩捕虏体中的流体-熔体包裹体是地幔流体的直接证据,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可以直接获取地授流体的信息。包裹体按相态特征主要有三类:二氧化碳流体包裹体、二氧化碳-硅酸盐熔体包裹体、硫化物-熔体流体包裹体。本总结了地幔岩中流体-熔体包裹体的基本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硫化物-熔体包裹体和二氧化碳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进展状况。讨论认为:地幔流体是由C、H、O、S等元素的挥发份和硅酸盐熔体组成;上地幔流体在化学成分上明显富含CO2、硫化物、LILE和BEE,它引起地幔交代作用和地授部分熔融;上地授流体的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其组成也存在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幔源玄武岩及地幔捕虏体中所含的地幔流体挥发分对于认识岩浆源区特征及岩石圈地幔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东北地区双辽新生代玄武岩及其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流体挥发分进行研究,探究地幔流体特征与来源。双辽玄武岩橄榄石斑晶和地幔捕虏体内发育早期、晚期两类流体包裹体,早期流体包裹体中的挥发分代表矿物形成时捕获的岩浆原始流体挥发分,主要在高温段(600~1200℃)释出,晚期流体包裹体中的挥发分代表矿物形成后捕获的交代或蚀变流体挥发分,主要在低温段(200~600℃)释出。地幔捕虏体原始流体挥发分主要为H_2O、CO和H_2,其次为CO_2,并含有少量CH_4等烃类。地幔捕虏体交代流体挥发分与双辽玄武岩橄榄石斑晶原始流体挥发分相似,主要为CO_2和H_2O,其次为CO和H_2,含有少量烃类。地幔捕虏体原始流体挥发分、交代流体挥发分及玄武岩橄榄石斑晶原始流体挥发分中,CO_2和烃类碳同位素均具有有机成因特征,表明岩石圈地幔及玄武岩岩浆源区内均存在有机质热解产物的混入,玄武岩岩浆源区及岩石圈地幔交代流体中的有机成因挥发分主要来自于俯冲太平洋板片之上的沉积有机质。双辽玄武岩斜长石斑晶和基质流体挥发分含量较高,主要为H_2O和CO_2,相对于橄榄石原始流体挥发分具有较轻的CO_2碳同位素组成,这种现象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脱气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幔矿物与水流体之间元素分配系数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迁移最为活跃的介质,它在造成地幔化学的富集和亏损,产生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幔源岩浆岩石,以及促进壳幔物质的再循环过程等诸多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高温高压下实验模拟流体与地幔岩石和矿物之间痕量元素分配作用是揭示地幔流体的组成与性质,地幔中不同元素类型之间或内部的分异作用,地幔交代介质的类型与特征,岛孤玄武岩高场强元素亏损原因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并对近年来有关高温高压下流体与地幔矿物之间痕量元素分配作用的实验模拟研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制约流体与地幔矿物之间痕量元素分配系数的因素,总结了这些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幔岩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元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幔流体REE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幔区域化学不均一性、地幔的富集与亏损等地幔地球化学特征。当前对地幔流体的REE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比富CO2包裹体与贫CO2包裹体的地幔岩或地幔矿物的测试分析来间接获得信息。本尝试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热爆方法,直接测定了长白山地区的地幔捕虏体中流体-熔体包裹体REE含量。初步研究显示流体-熔体包裹体中富含REE,尤其LREE相对富集;REE组成曲线右倾,Eu弱正异常,与地幔岩的寄主玄武岩REE组成特征相似,反映源区地幔岩的交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地幔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卢焕章 《岩石学报》2008,24(9):1954-1960
地幔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代表地幔流体的样品。地幔流体包裹体可以存在从地幔来的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岩中。研究这些岩石和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其所代表的地幔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和同位素。我们目前见到的这三类地幔岩石的包裹体主要可在橄榄石、辉石、金刚石、方解石和磷灰石中见到。这些包裹体可以粗略地分为CO2包襄体和硅酸盐熔融体包裹体。又可细分为四类包裹体:(1)富碳酸盐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在金刚石、地幔岩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见到,它又可分为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包裹体。(2)CO2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大多见于地幔捕虏体中,在金刚石和岩浆碳酸岩中也可见到。(3)含硫化物的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地幔捕虏体中,与纯CO2包裹体和含CO2的熔融包裹体共存。(4)高密度的流体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金刚石中,是一种高盐度、高密度的含K、Cl和H2O的流体包裹体,又可分为高卤水包裹体和含卤水的富硅的碳酸盐岩浆包裹体。从对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地幔流体存在不均匀性和不混溶性。  相似文献   

7.
地幔流体与地球的放气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幔流体的形成、聚集和渗透是引起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营力。地幔交代作用发育的强弱决定着所生成岩浆的碱性程度。地幔流体和部分熔融体高度富集不相容元素,它们与亏损地幔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后者发生LREE和不相容元素的局部富集。通过板块俯冲作用使地球表层的CO2进入地幔,参加地球的碳循环。热点岩浆来源的CO2中含有部分循环的CO2,而大洋中脊玄武岩中的CO2主要是原始地球的CO2。携带CH4和H2O的流体渗透至被俯冲带带入地幔的物质,使碳酸盐化的榴辉岩还原而形成含金刚石的榴辉岩和富水流体,并诱发局部熔融,所形成的熔体以火山喷发的形式上升到地表。地幔岩石中含有大量的流体,它们主要以流体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地幔矿物中。几乎在所有的上地幔环境下形成的矿物中均找到了流体包裹体。包裹体内流体的成分主要是CO2,CH4,H2O及少量H2,N2等。  相似文献   

8.
郑建平  路凤香 《地学前缘》1996,3(4):187-194
古生代含捕虏体的金伯利岩和新生代含捕虏体的玄武岩同出于华北地台,提供了研究自古生代以来岩石圈演化的深源探针。古生代含金伯利岩的侵位表明古生代时曾存在冷厚的岩石圈;而新生代含捕虏体玄武岩的喷发,表明新生代时存在热薄的岩石圈。岩石圈减薄与“大洋化”是层圈物质交换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反映。地幔流体是地幔演化产物,反之又作用于地幔演化。富含地幔流体的幔内剪切带及交代矿物层作为幔内软薄弱带,存在热、流体、化学及机械的耦合,是岩石圈减薄拆沉作用的重要界面位置。  相似文献   

9.
玄武岩浆从地幔深处挟带上来的超镁铁质捕虏体含有地幔流体的直接证据,它们对于阐明地幔深部地质作用(部分熔融作用、地幔交代作用)的机制十分重要。女山幔源二辉橄榄岩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的地幔流体除富含CO_2外,尚含有H_2O和少量CO、CH_4、SO_2、C1、F。地幔中的初始流体(挥发组分)在源部是溶解于地幔橄揽岩的高压固体矿物相中,它们在地幔上隆减压时出溶,形成细小的最早期流体包裹体。这些自由流体相在一定部应聚集,使得地幔固相线(和液相线)下降,引起上地幔发生减压部分熔融。初始的部分熔融主要发生于矿物边界,以单斜辉石最易遭受,形成矿物边缘的海绵状部分熔融带。当地幔剪切流动时,初始的部分熔融体珠滴联合成大的珠滴,并开始渗透,在变形橄榄岩中相连成脉状网络,晚期含C0_2岩浆包裹体及填隙玻璃即为其代表。由于剪裂作用,熔体(和流体)压裂开上覆橄榄岩,产生岩墙状通道,并在上地幔的某些低压区聚集成岩浆库。流体和熔体均为地幔交代作用的介质。在流体参与下,上地幔低度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将高度富集不相容元素。这些熔体和流体与亏损地幔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带来不相容元素重大的局部富集。当流体(和熔体)中H_2O浓度低时,仅发生隐交代作用;当H_2O浓度较高时,部分熔融程度也较高,相应有含水相(如角闪石等)成核,出现矿物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深部地幔及深部流体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路凤香 《地学前缘》1996,3(4):181-186
主要论述深部地幔的组成、地球化学及深部流体研究的进展。金刚石中含有下地幔矿物组合的包裹体,这一发现暗示,在670km或更深处有“原金伯利岩浆”发生的可能性。经研究,地幔中的流体除与岩浆作用有关者外,还存在有深部来源的“超深流体”。金伯利岩中大量缺氧矿物的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根据已有的资料,C、H、O、N、S为其主要成分,并含有碱金属、卤族元素、Fe、Si、Cu、Pb、Zn、Sn、Ag、Au、W等元素。深部流体的研究将对地幔柱(羽)的活动、幔源岩浆的形成、全球动力学过程及成矿作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在幔源矿物与热液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是造成地幔不均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认识地球演化、元素的分异和板块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热液的组成、矿物的结构、温度、压力以及氧逸度都与分配系数密切相关。不同微量元素在相同矿物或热液中的分配系数存在差别,而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矿物中的分配系数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变化,这是研究微量元素分异和不同地幔端员形成的理论基础。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热液的组成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热液组成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矿物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大。由于分配系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因此在考虑地球深部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分异时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2.
大陆地幔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大陆地幔岩石圈的年龄、大陆地幔演化和地幔流体等三个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问题。地幔捕虏体的年龄范围200~3400Ma,一般认为它可以代表地幔的年龄。澳大利亚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的Pb-pb年龄为2000~2500Ma,南非Victor岩管的捕虏体为1700~2400Ma。橄榄岩型金刚石的石榴石包裹体Sm-Nd年龄为3200~3300Ma,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年龄为1200~1500Ma。这些数值可与橄榄岩及榴辉岩捕虏体的全岩年龄数据相对应。太古代岩石圈地幔以南非为代表,经历了从地壳物质提取的亏损过程到与软流圈反应和与深部热点物质作用的富集过程。以美国西部为代表的元古代岩石圈地幔则经历了元古-显生宙的俯冲作用、地体增生过程以及与热点反应的作用。以澳大利亚东部为代表的显生宙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元古代的部分熔融、显生宙的俯冲或与DUPAL的反应以及具DMM特征的软流圈的上隆。钾质熔体、碳酸盐熔体、H_2、CH_4、N_2O、N、CO、CO_2、S、F、Cl等都是地幔流体的主要组分,它们的类型与所处的深度和氧逸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Fluid inclusions in mantle xenoliths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Fluid inclusions in olivine and pyroxene in mantle-derived ultramafic xenoliths in volcanic rocks contain abundant CO2-rich fluid inclusions, as well as inclusions of silicate glass, solidified metal sulphide melt and carbonates. Such inclusions represent accidentally trapped samples of fluid- and melt phases present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are as such of unique import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mineral–fluid–melt interaction processes in the mantle. Minor volatile species in CO2-rich fluid inclusions include N2, CO, SO2, H2O and noble gases. In some xenoliths sampled from hydrated mantle-wedges above active subduction zones, water may actually be a dominant fluid species. The distribution of minor volatile species in inclusion fluids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upper mantle, on mantle degassing processes and on recycling of subducted material to the mantle. Melt inclusions in ultramafic xenoliths give information on silicate–sulphide–carbonatite immiscibility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upper mantle. Recent melt-inclusion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highly silicic melts can coexist with mantle peridotite mineral assemblages. Although trapping-pressures up to 1.4 GPa can be derived from fluid inclusion data, few CO2-rich fluid inclusions preserve a density representing their initial trapping in the upper mantle, because of leakage or stretching during transport to the surface.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fluid density in populations of modified inclusions may preserve information on volcanic plumbing systems not easily available from their host minerals. As fluid and melt inclusions are integral parts of the phase assemblages of their host xenoliths, and thus of the upper mantle itself, the authors of this review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their study is included in any research project relating to mantle xenoliths.  相似文献   

14.
地幔交代作用: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关地幔交代作用的研究始于70年代早期。近20年来研究工作的贡献是使人们对与地幔演化和不均一性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特征和交代作用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地幔交代作用很复杂,它取决于交代作用发生的时间、构造环境、交代介质的种类以及与不同深度地幔内各种地质事件有关的流体的组成。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关交代作用成因、机制及其与各种地质事件关系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和不均一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不同构造环境中的不同包体类型进行深入研究,为地幔交代作用提供广泛约束。将传统的地质学、岩石学的研究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以及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很可能为解决交代作用成因、机制及交代作用与岩浆作用之间的时间先后问题,交代作用与地质事件的关系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幔交代作用: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地幔交代作用的研究始于70年代早期。近20年来研究工作的贡献是使人们对与地幔演化和不均一性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特征和交代作用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地幔交作用很复杂,它取决于交代作用发生的时间、构造环境、交代介质的种类以及与不同深度地幔内各种地质事件有关的流体的组成。进一步深入开发有关交代作用成因、机制及其与各种地质事件关系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和不均一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不同构  相似文献   

16.
对幔源岩中流体组成的不同测定方法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铭杰  王先彬 《地质论评》2000,46(2):160-166
本文对比了上前广泛用于幔源岩中流体组成测定的不同实验方法,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地幔流体所处特殊的地幔环境(高温高压),认为分步加热质谱法测定的结果较全面地代表了幔源岩中流体的真实组成;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样品处理,采用合理的实验装置和系统本底,对获取可靠的数据至关重要;且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可对不同类型的流体组分分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Three special types of xenoliths have recently been found in an aegirine-augite syenite porphyry in Liuhe,Yunnan,China.Petrographical,petrochemical,electron microprobe,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indicate that pure calcite xenocrysts and quartz-bearing topaz pegmatite xenoliths result from the degassing of mantle fluids during their migration,and that black microcrystalline iron-rich silicate-melt xenolith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extraction of mantle fluids accompanying degassing and are com...  相似文献   

18.
Three special types of xenoliths have recently been found in an aegirine–augite syenite porphyry in Liuhe, Yunnan, China. Petrographical, petrochemical,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indicate that pure calcite xenocrysts and quartz-bearing topaz pegmatite xenoliths result from the degassing of mantle fluids during their migration, and that black microcrystalline iron-rich silicate-melt xenolith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extraction of mantle fluids accompanying degassing and are composed dominantly of quartz, chlorite, and iron-rich columnar and sheet silicate minerals with characteristic minerals, such as native iron, apatite, and zircon. According to the bulk-rock chemical and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crystallization states, the microcrystalline melt xenoliths are not the product of conventional magmatism, and especially the existence of native iron further proves that the xenoliths were mantle fluid materials under reduction or anoxic conditions. The study of the special xenoliths furnishes an important deep-process geochemical background of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in different rocks and strata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