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额仁套勒盖银矿床卤素和Ag的研究,发现卤素在银矿床中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地表和近地表矿石相对富Cl和I,深部矿石相对富F;矿体中相对富Cl和I,近矿围岩中相对富F。卤素与Ag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矿石类型不同,卤素与Ag的关系也不同,F与Ag多为负相关,Cl与Ag,I与Ag多为正相关。表明卤素在银的活化、溶解、长距离迁移和沉淀富集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道坎银矿床是大兴安岭东北部首次发现的三叠纪大型银矿床。矿体位于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沉积岩中,辉绿岩脉与矿体密切共生。矿石为石英脉胶结的构造角砾岩,目前以地表氧化矿石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其次为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赤铁矿、磁铁矿等,含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和硫锑银矿。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构造有致密块状、脉状-网脉状、角砾状和条带状构造等。成矿阶段主要为沥青-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含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矿区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和赤铁矿化。综合分析认为二道坎银矿床为晚三叠世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3.
银矿与萤石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矿床,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银矿床多分布于萤石矿密集区,一些银成矿带与萤石成矿带基本一致。银矿中一般共生或伴生萤石化,萤石矿中多含有很高的Ag,甚至形成银-萤石矿床。银矿化的时代通常与萤石矿化时代相似或接近,说明一些银矿床与萤石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因而萤石可以成为寻找银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伴生元素金和银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床Au平均含量0.25g/t,Ag为2.56g/t,Cu为0.30%,属于富金斑岩铜矿。伴生金和银矿化作用有两期:早期为斑岩矿化,形成了Cu-Mo-Au矿化组合,是主矿化期;后期叠加了Cu-Au-Ag-Te-Bi矿化,规模不大,出露于矿床的局部部位,但对矿石起到了加富作用。通过对钻孔薄片和光薄片的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早期矿化中Au和Ag主要呈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分布比较均匀,基本上不出现独立矿物,Au含量明显高于Ag;晚期矿化形成了复杂的Cu-Au-Ag-Te-Bi矿物,矿石呈浸染状和脉状叠加在早期矿化之上,以银矿物为主,与多种碲铋类矿物共生,主要银矿物有碲银矿、铋-碲银矿(?)、银-辉碲铋矿(?)、银-硫铋铜矿、银金矿等。晚期矿化规模不大,但对于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银矿物的矿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银成矿区,在所发现的十多个银矿床中,银主要呈独立银矿物形式产出。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中已发现近40种独立银矿物和几种未定名的银矿物,这些银矿物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物质组分、不同温压条件的银矿床中均表现为低温后期成矿的特点,温度是控制银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柘荣县马坑银矿产于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陆相酸性火山岩中,矿体严格受断裂(F1,F2)及其派生裂隙的控制。矿床发育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矿体地表呈密集细脉状,深部为简单板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自然银为主,次为辉银矿,含少量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工业类型为硫化矿,矿床成因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浅成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7.
珊瑚钨锡矿床地表岩石和土壤以及近矿围岩中均有明显的热释卤素地球化学异常,其卤素谱线具有多峰特征,卤素元素组合等,均反映了钨锡矿床的不同类型.在综合研究热释卤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珊瑚钨锡矿床热释卤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对交椅岭地段进行了成矿预测,证明热释卤素法找矿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破山独立银矿卤族元素和Mn等成矿元素的研究,认为破山银矿中卤族元素和Mn与Ag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由于矿区北部桃园花岗岩体侵入时带来了大量F等矿化剂元素,使含矿层中Ag、Pb、Zn等再次被活化浸出,成矿物质主要以卤族元素的络合物形式迁移和搬运,在构造有利部位同时在富Mn岩层富集成矿。由于卤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在不同深度矿体附近形成不同的扩散晕,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9.
冀东司家营铁矿床富矿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英霞 《地质与勘探》2014,50(4):675-688
根据野外勘查,对冀东司家营铁矿床的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石进行了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富铁矿顺层产于贫矿体中,富铁矿石颗粒与贫铁矿相比稍粗,主要由磁铁矿及铁闪石组成,部分铁闪石蚀变为绿泥石,表明司家营铁矿床的富铁矿矿石的形成与后期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司家营铁矿床不同矿石的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富矿石较普通矿石的石英含量减少,镁铁质矿物含量相对增加,所有矿石中MnO/TFe2O3比值极低,含量变化于0.001~0.01之间,平均值为0.002,指示了矿石的热水沉积成因。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不同类型矿石成矿物质来源可能相同。与磁铁矿普通矿石相比,赤铁矿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矿石的∑REE+Y含量更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比较更加平缓。造成赤铁矿普通矿石∑REE+Y含量增高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缓的原因可能是赤铁矿距离地表较近,遭受后期淋滤作用。关于富铁矿矿石稀土元素∑REE+Y含量最高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缓的原因,除了铁质沉积物更易吸收稀土元素外,后期变质热液蚀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翁牛特旗长汉卜罗铅锌矿伴生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翁牛特旗长汉卜罗铅锌矿位于新开地―乌丹近EW向大断裂的南侧,是一个叠加于前中生代褶皱基底之上的复合构造单元。本区矿石中银矿物和含银矿物种类较多,已发现8种,含银最高的为辉银矿,含银比较普遍的以黝铜矿族矿物为主。在黝铜矿矿物晶粒中,Ag的含量不均匀,呈带状和不规则状分布。选矿工艺中应特别重视黝铜矿系列矿物的回收。矿石中黄铜矿是银矿物与含银矿物的最主要载体矿物,占统计总数的34.48%,有效回收黄铜矿,是提高银回收率的关键。以黝铜矿族为例,含银与否或银含量多寡,与矿物中Sb关系密切。大量数据证明,黝铜矿中较高的As、Zn不利于Ag的富集,而Sb与Ag有更为密切的成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广昌县竹坑铜银矿床位于华南板块南华造山带武夷隆起区中段,江西省广昌县和福建省建宁县交界处。本次研究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对矿床不同类型矿石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所含元素含量用电子探针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类型矿石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推断竹坑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矿体赋矿围岩主要有震旦系下统上施组混合花岗岩;矿体赋存于北东向F4断裂构造内,均受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共同制约;铜银矿体形态较简单,呈脉状、似层状、船状产出;竹坑铜银矿化与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蚀变紧密相关。矿石中黄铁矿Fe/S平均值0.82~0.83,小于0.875,Co/Ni比值1.26~53;显示出热液成因特点。矿石中黄铜矿平均成分的矿物化学式为Cu 0.933 Fe 0.971 S 2,显示竹坑矿床中黄铜矿普遍富硫的特点;矿石中闪锌矿呈红褐色,闪锌矿中Fe含量为8.466%~10.748%,平均值为9.334%,含量明显偏高;从而表明了矿床黄铜矿形成于中低温环境。综上现象推断广昌县竹坑铜银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滇东北铅锌银矿床成矿规律及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润生  邹海俊  刘鸿 《云南地质》2006,25(4):382-384
滇东北铅锌银矿床集中区是我国第四大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亦是我国著名的富铅锌矿集中区之一。该区位于扬子地块南缘,小江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分布富铅锌银矿床(矿点、矿化点)382个,其中富铅锌银矿床25个,包括5个大型矿床(会泽矿山厂、麒麟厂铅锌矿,巧家茂租铅锌矿,鲁甸乐马厂银矿,罗平富乐厂铅锌矿)和5个中型铅锌矿矿床,矿石除富含Pb、Zn、Fe、Ag外,还富含锗、镉、铟等有益分散元素可综合利用。该区会泽超大型(银、锗)铅锌矿、昭通毛坪铅锌矿、巧家茂租大型铅锌矿、乐马厂超大型(铅…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铅锌银矿床集中区是我国第四大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亦是我国著名的富铅锌矿集中区之一。该区位于扬子地块南缘,小江断裂带和昭通一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分布富铅锌银矿床(矿点、矿化点)382个,其中富铅锌银矿床25个,包括5个大型矿床(会泽矿山厂、麒麟厂铅锌矿,巧家茂租铅锌矿,鲁甸乐马厂银矿,罗平富乐厂铅锌矿)和5个中型铅锌矿矿床,矿石除富含Pb、jzn、Fe、Ag外,还富含锗、镉、铟等有益分散元素可综合利用。该区会泽超大型(银、锗)铅锌矿、昭通毛坪铅锌矿、巧家茂租大型铅锌矿、乐马厂超大型(铅、锌)银矿等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典型代表。滇东北地区除已探明的储量外,地球化学异常显著,潜在资源远景巨大。  相似文献   

14.
偃尾山铜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部,呼中-塔源多金属成矿带呼中东侧,为一中型铜银矿床。成矿元素为Cu、Ag,伴生Au。矿区位于火山穹隆构造内,矿体受NW向构造裂隙控制,以硅化角砾岩的形式产出,地表呈等间距近平行展布,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绢云母化及它形黄铁矿化、蒙脱石化、地开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绿脱石化。矿床成因类型属高硫化浅层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5.
河南桐柏围山城金银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 铅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梅 《地质与勘探》2009,45(4):374-384
围山城金银成矿带出露有破山银矿床、银洞坡金矿床和银洞岭银矿床等三个大型金银矿床,均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赋矿地层为新元古界歪头山岩组,河前庄背斜是成矿带的主要控矿构造.围岩地层歪头山岩组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整体富Th亏U、低μ高ω的特征,与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的矿石铅整体富Th亏U、低μ高ω的特征一致.经过年龄校正后,把成矿带内的围岩地层和岩体的全岩铅同位素样品与矿石铅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围岩歪头山岩组与矿石关系最为接近,其次为燕山期梁湾花岗岩体.成矿带的矿石铅具有混源特征.可以认为围岩歪头山岩组和梁湾花岗岩体共同为成矿带提供了铅源及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广东三水盆地及其西缘三洲盆地中,先后发现了长坑大型金矿床和富湾超大型银矿床及横江、茶山等铅锌矿床。为了查明横江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文章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在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内,分别测得该矿床中石英的形成年龄为35Ma(流体包裹体Rb_Sr等时线法)和36~39Ma(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两者基本一致。这表明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渐新世,晚于长坑金矿床和富湾银矿床。最近,在横江铅锌矿床中发现铜的含量也很高。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因此,铜矿化的存在与富集,为三水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地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同时也为在其他盆地区寻找有色金属矿床打开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主要伴(共)生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宁 《矿产与地质》1994,8(4):233-244
通过20多个伴(共)生银矿床银的矿物及组合、银矿物的工艺性质、银的载休矿物及银在矿石中的平衡配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中国伴(共)生银矿床中银的重要工业矿物为银锑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螺状硫银矿.不同的矿床其银矿物组合有所变化,反映其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银矿物粒度细小,多小于0.074mm,主要以包裹银产在载体矿物中。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视其伴生的主金属矿种不同而变化,因而银在不同矿床中的平衡配分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中国现行生产矿山银的选矿回收率与其理想回收率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提高银的选矿回收率尚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九龙湾银矿床位于内蒙古大青山东段,是近年来发现的有潜力的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钐能谱分析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以中低温(150-310℃)、中低盐度(3-17wt%NaCl)、较低密度(0.75~1.0g/cm^3)的盐水体系为特征,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富CO2流体有很大的差别。蚀变硅化阶段的流体相对富CO2、CH4、N2等挥发分,但在银铅锌主成矿阶段演化成贫CO2的盐水流体。九龙湾成矿流体的这种性质与国内外陆相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银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非常相似。矿床地质特征(与石英斑岩的关系、断裂控矿、围岩蚀变、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说明九龙湾银-多金属矿床应属与陆相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1.广东高明富湾银矿:1993年度,主要对富湾银矿江根村矿床进行了普查及外围异常查证,均取得重大进展。江根村银矿床是在对长坑金矿的勘查过程中,于1991年在富湾地段的金矿之下发现的,已知属大型隐伏独立银矿床。矿体产于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接触面的断裂破碎带内,以及断裂带下盘下石炭统碳酸盐岩的次级构造裂隙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罗山县皇城山银矿矿化蚀变、矿物标志及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矿物标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皇城山银矿床类型为浅成火山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化型矿床。皇城山银矿以发育多孔状石英岩的硅化带和高级泥化带特征,矿石中主要为黄铁矿+铜蓝+辉铜矿硫化物组合,表明其具有高硫型浅成热液矿床蚀变及矿物组合特点;银矿石中闪锌矿具贫Fe、富Tl的低温型闪锌矿特征,方铅矿的Sb/Ag比值,黄铁矿Co/Ni比值及Ni-Co图,均表明皇城山银矿具火山低温热液矿床特征。皇城山银矿石中黄铁矿热电效应表现为P、P-N型、N~P型,结合深部勘查工作,判断矿体剥蚀深度小于300 m,矿体剥蚀程度属于上部或近中部,其下一步深部勘查工作难度较大,矿体基本接近尾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