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为例, 利用熵值法分析原理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及指标客观赋权, 并得出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综合得分值. 结果表明: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各县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较低, 且出现了下降趋势, 而且空间差异显著. 影响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变化的动力因子是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双重不合理, 并对水资源承载力产生较强的制动效应, 用水效益的缓慢提升和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减少, 也影响着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提升和流域可持续管理, 建议加强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建设, 发展节水农业和高效用水灌溉技术, 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 提高用水效益, 完善流域管理法规、 法律条例, 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建设统一管理模式, 建立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胡勇 《地下水》2023,(4):130-132
河流水量分配工作是解决江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本文以合肥市滁河为例,根据流域特性以及境内各县区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年需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据此确定各县区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形成合肥市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为规范流域用水秩序,协调用水矛盾提供基础与依据,为实现水量分配工作从大江大河走向跨县流域全覆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河流域水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伟东 《水文》2008,28(3):79-82
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海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海河流域1998~2006年降雨、供水和用水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从流域水循环角度对海河流域降雨、ET耗水(流域蒸腾蒸发)和入海水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南水北调条件下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提出实现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调水量和节水规划分析,南水北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栽力,届时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恢复将成为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SWAT模型的漳卫南流域水量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2000~2004年的资料,用SWAT模型构建了漳卫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漳卫南流域的水量过程和水量平衡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和实测水文站数据进行了比较。水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的来水项主要是降雨和灌溉水量,去水项主要是腾发量和汛期的径流量;该模型对于漳卫南流域水量模拟与实际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其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为实现孔雀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研究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含水层成因类型和现代河道分布共同控制着孔雀河流域地下咸淡水的空间分布格局;氢氧稳定同位素对不同水体的相互转化指示作用较强,但难以区别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地下水;3 H和14 C放射性同位素组分对地下水循环演化及更新能力的指示作用较好,14 C年龄变化特征可以很好指示承压水的运移方向和速率;13 C可作为初步判断地下水类型或年龄的参考指示剂;大量渠系引水灌溉使得潜水接受地表水入渗补给能力增强,更新能力显著提高,但承压水目前的开采利用仍以消耗更新能力差的老水为主。当地应优化调整地下水开发格局,减少流域中游河套内农灌区承压水开采量,加大流域下游微咸水分布区潜水开采利用,降低潜水位,减轻土壤盐渍化,促进水土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变化环境下缺水流域水资源演变与科学调控是国际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重大难题。针对剧烈环境变化下黄河流域水资源显著减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以提升流域水资源安全的调控能力为目标,识别了流域水资源供需演变认知—适应性评价—高效输沙—分水方案优化—协同调度的5大关键科学问题,从水资源供需演变机制分析、流域水量分配方案适应性综合评价、河库联动高效输沙水动力条件塑造技术、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配置理论、复杂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等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研究的总体架构和理论方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调度技术体系,为提升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与调度水平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转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分析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二元结构,揭示了各自水量转化特点及相互联系;对山区消耗水量,走廊盆地人工绿洲建设引起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变化和消耗水量的增加,以及内陆河下游水分亏缺问题作了评价.提出了理解流域水循环整体概念,评价山前平原水资源消耗的影响,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改善水资源转化.  相似文献   

8.
关晓明 《地下水》2019,(3):148-150
太子河流域是辽宁省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区域,面对水资源相对稀缺、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通过对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分析,得到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10 078.79万m^3。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可控制和利用的最大一次性水量,能够满足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9.
西北内陆流域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近50 a来各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以石羊河流域、艾丁湖流域为研究区,针对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问题,基于农田面积、出山地表径流量及灌溉引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量调查统计、潜水埋深及包气带水理指标原位监测和地下水水位统测,以及植被类型、分布范围、覆盖度和NDVI指数等遥感解译获得的资料,应用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均衡理论、时间序列分析和地学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得出如下认识:(1)近50 a来,西北内陆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严重退化的根源是天然水资源匮乏,主因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上、中游区拦用出山地表径流水量大。(2)灌溉耕地不断扩大是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萎缩的主要驱动因素,每增加1.0 km2灌溉耕地导致石羊河流域下游、艾丁湖流域平原区的天然绿洲面积分别减少1.35~2.07 km2和1.57~3.83 km2;气候越干旱、上游出山年径流水量越少,灌溉引用出山径流水量占当年总径流量的比率越大,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水量越少,由此造成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减少越大。(3)西北内陆流域天然绿洲退化可控,但是由于水资源不足,制约了天然绿洲退化的可控性。在水资源匮乏背景下,现状人口数量驱动的农田用水规模难以继续调减,需要有序促进经济社会用水规模与天然绿洲修复供水规模之间的和谐程度。因此,本研究成果为西北内陆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天然绿洲退化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泾惠渠灌区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双  侯丽雅  张海宾 《地下水》2010,32(5):52-53,63
合理调配泾惠渠灌区水量,提高灌区灌溉效益。根据渠首来水量、含沙量与降雨情况,采取续灌调配水量、轮灌调配水量和应变调配水量三种方法。通过灌区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灌区的应用,三种水量调配方法提高了灌区供水调蓄能力,有效缓解灌溉用水供需矛盾。按不同情况调配水量,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流域绿水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开展流域绿水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流域绿水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①绿水量的测算方法与尺度转换;②流域绿水流的形成、转化及其生态水文响应机理;③流域绿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指出流域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要以降水为基本水资源,综合考虑蓝水和绿水两部分,协调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充分开发利用非生产性绿水资源,平衡自然生态和人类用水。  相似文献   

12.
潘峰 《地下水》2012,34(5):95-97
以2008年为现状年,分析师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近期,中期、远期规划水平年,对该地区的生活需水量、工农业需水量、生态需水及再生水量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径流保证率在75%时,规划年中水资源缺水量逐年增加,必然会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解决水资源短缺,满足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工农业用水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等方案。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监测ET方法及其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流域蒸发(ET)用于流域水管理的研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ET比传统地面监测ET方法具有更高的经济合理性和实用性;通过遥感监测的ET,不仅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系统性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还可服务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ET的方法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的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区河流及湖泊变化是环境演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历史记载和遥感图像解译,论证了塔里木河河道变迁及水量变化与罗布泊的演化关系。魏晋及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从北面入罗布泊,当时上游农业规模小,入湖水量多,罗布泊水域面积达到5350km2。此后,孔雀河入塔里木河,从南面经喀拉和顺入罗布泊,由于绿洲面积扩大,引水增加,到了清末罗布泊水域明显缩小,但还没有干涸。1921~1952年塔里木河再度与孔雀河汇流,又从北面入罗布泊,湖面扩大到1900km2,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罗布泊水域,因此罗布泊不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干涸。1952年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分流,孔雀河单独入湖,水量减少,使湖面缩小,但直至1959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考察时仍有广阔的水面,1961年仍未干涸。孔雀河灌区为扩大灌溉面积,于1958年和1962年,分别在普惠和阿克苏甫修了拦河大坝和水库引起下游断流。因此,罗布泊应在1962年以后逐渐干涸,直到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照片上才得到反映。同时,还根据塔里木盆地绿洲发展、水资源利用及水系关系,分析了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及与塔里木河开发有着必然联系,主要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径流的地域分配,上中游引水过多,造成下游断流和尾闾湖干涸。  相似文献   

15.
RCCC-WBM水量平衡模型在北方典型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域水文模型是开展环境变化影响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工具。以山西省的5个不同尺度的代表性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RCCC-WBM模型在山西省的区域适用性。结果表明:RCCC-WB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山西省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点,对典型流域月径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超过65%,水量模拟误差也较小,该模型在山西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山西省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谢永红  吴秀萍 《水文》2014,34(3):61-65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池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是增加滇池生态环境水量,改善滇池水资源质量的重要工程,对于保障现代新昆明建设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近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牛栏江流域水资源质量有下降趋势。在以往的研究中曾提出面源污染是主要污染源。通过研究,发现牛栏江水污染物以总磷(TP)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七星桥断面以上;总磷(TP)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并据此提出水污染治理的水资源保护对策。水环境治理措施和水质监测结果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栋伟 《地下水》2012,34(6):80-81
地下水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常作为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随着塔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塔河流域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的认识,分析在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强保护、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思路,切实保障流域内的水资源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的水文学指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及水资源合理利用一直是该流域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首先从土地沙漠化分布范围、种类、面积、沙漠化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尤以额济纳绿洲沙漠化形势严峻;其次,从地表水、地下水之水质、水量方面分析了黑河流域水环境变化的状况: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黑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地下水、地表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在此基础上,从黑河流域地表水及地下水着手,初步提出了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的水文学指征体系:其中,地表水主要包括蒸发与蒸腾的消耗、径流和渗漏3个部分;径流部分又分为地表水流经区域及水量变化、干流水量的系列变化以及泥沙沉积3方面;地下水则主要有水质变化及水位的连续变化2方面。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南疆人民的母亲河。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利益驱动,水资源过度开发、变相夺取河道水、用水效率低下以及抢占、挤占生态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塔里木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承载力不足问题,需要在流域内建立水权、水市场运行机制。本文从流域水量分配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水权管理现状,提出通过流域水权的分配、转让等措施来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今后塔里木河流域水权管理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千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 《地下水》2007,29(4):15-16
千河为渭河左岸一级支流,地处宝鸡市西北部,流域总面积 3 493.9 km2,河长 152.6 km.干流建有段家峡、冯家山、王家崖三座水库.冯家山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4.44亿 m3,全流域人均地表水量 1 100 m3,耕地亩均地表水量 510 m3.地下水资源量1.7 亿m3,可开采量 0.75 亿 m3.2005年流域内总用水量约 0.63 亿 m3,农业占总用水量的 80%.针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