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林河脆-韧性剪切带是区域上富尔河-古洞河岩石圈深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走向330°,由东部(F1,F2,F3)、中部(F4,F5)和西部(F6)3条脆-韧性剪切断层带组成。东部带以脆性变形为主,延长约4km;中部带除脆性变形外兼有塑性变形,延长约5km;西部带以塑性变形为主,总延长5.5km。构造岩比较发育,分为脆性变形构造岩系列和塑性变形构造岩系列。构造岩的变形和退变作用同时进行。西林河脆-韧性剪切带反映了西林河金矿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是金成矿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本着就矿找矿的原则,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在已有的6个矿体的延伸方向进行追索找矿;根据边缘成矿作用观点,可在矿区内太古宙灰色片麻岩与元古宙浅变质岩的接触带进行找矿。确立了6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之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锡锌铟多金属资源产地,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对铜街、曼家寨两个典型矿段及外围构造变形分析及控矿构造解析表明:区内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接触,构造变形主要存在伸展滑脱及左行走滑等构造样式;F0、F1、F2三条南北向断裂组成的早白垩世伸展滑脱构造控制了矿区的矿化蚀变及矿体空间产出形态,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成矿后北西向马关—都龙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但其正断的性质使矿区受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对矿床保存有利。根据控矿构造组合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认为矿区南部深部、西部寒武系地层与新寨岩组深部为进一步寻找锡锌铟矿的有利区域,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黔西北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乌蒙山重力梯级带上,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找矿前景巨大,但研究程度低。近年来,在织金五指山、赫章猪拱塘等地取得了大型、超大型铅锌找矿历史性突破,指示区内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根据区域重力、航磁、地质以及1∶5万地面磁测等资料,划定了区内的深、浅部断裂构造。结果显示,铅锌矿床的分布与推测的深部及浅表断裂带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在威宁李子沟一带,北西向断裂F_1与北东向断裂F_2呈"十"字形分布,为两条典型的控矿构造;在以那架—小猫场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北东向断裂(F10、F11)联合控矿。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深部断裂主要为导矿-容矿构造,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有利地段;浅表断裂则主要为容矿构造,推测的主要断裂(F_1—F16)分布区有望成为铅锌成矿的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4.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内最大的斑岩型Cu-Au-Mo矿床,主矿体的展布与复式斑岩体、岩体裂隙发育程度、钾化与青磐岩化蚀变带分布密切相关,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次在对首采区8线剖面进行构造-蚀变-矿化编录的基础上,开展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3组矿化元素组合,结合矿床地质特征, F1(Ag、Cu、Au、In、Se、S、Co、Fe、Zn、K、Ba、LREE、HREE)为Cu-Au矿化元素组合, F3(Rb、Be、Nb、Ta、Th、U、Mo、Re、LREE)为Mo-Re矿化元素组合, F4(Cu、Au、Se、Mo、-Ca、-Sr)为Cu-Au-Mo矿化元素组合。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表明:(1)F1、F3、F4因子在浅部的异常与已知矿体位置基本一致,深部未封闭异常指示剖面深部东侧具有较好找矿潜力,可圈定有利找矿靶区;(2)同时出现了两组Cu-Au矿化和两组Mo矿化组合异常叠加,指示具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东段的多金属成矿带内。为探明该矿床控矿构造的电性特征,笔者在矿区布设两条地球物理(音频大地电磁AMT、大地电磁MT)测线进行数据采集,并经过详细的数据处理和反演计算,得到较好的地下电性结构剖面。结合长期野外调查和物性、钻孔资料,解译出9条断裂,其中包含4条含矿断裂和4条隐伏断裂,1个深部隐伏岩体,划定2个深部有利找矿点(即Ft2和F24断裂深部)。  相似文献   

6.
浙西北寒武系碳酸盐岩内找萤石矿地质因素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浙西北一带寒武系碳酸盐岩内断续发现新类型萤石矿,矿床严格受围岩的岩性、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等地质因素所制约;其中寒武系上、中统大理岩化灰岩、泥质灰岩为主要含矿围岩。层间滑动破碎带、岩体接触面和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构造,它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燕山期超酸性、富碱性、富含氟元素的花岗岩"杂岩体"是区内萤石矿床的库源和热源。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少数达到大型,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部分为陡倾斜脉状矿体。矿床成因具有多期次、多成因、多类型的特点,以中、低温热液成矿期为主,其次矽卡岩期亦是伴生萤石矿成矿期之一,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交代和伴有充填作用的特点。对今后浙西北乃至国内其它地区具备和上述地质背景相似的区域,开展同类型萤石矿普查找矿和寻找深部隐伏萤石矿体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庙沟金矿床位于柞水县大西沟―银洞子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带内发现两处大型(大西沟菱铁矿、银洞子银铅矿)、多处中小型(韭菜沟金矿、穆家庄铜矿、黑沟菱铁矿等)热(卤)水喷流沉积型矿床。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地层为泥盆系大西沟组D2d1-23上段的中部层位,含矿岩性为蚀变铁白云石石英脉、方解石石英脉,矿体在空间上受控于沿层间发育的NW—SE走向的铁白云石石英脉以及一些小规模的层间挤压构造破碎带,蚀变类型为铁白云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本文总结其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结合物化探成果及与热液成因矿床类比,认为本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金(钼)矿田北矿带推覆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秦岭北矿带桥上寨、灵湖、大湖和秦南-太阳沟等地,对金矿床的控矿构造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结果表明,小秦岭北矿带近东西向控矿断裂从北向南的F1、F8、F7、F35、F5以及F6断裂是由长英质糜棱岩、构造碎裂岩组成的。其中糜棱岩中S-C组构以及构造劈理与断裂面所夹的锐角,反映了这些断裂具有逆断裂特征,它们在平面上又具有分支复合现象。因此,这些断裂为一套向南推覆的叠瓦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近东西向叠瓦状断裂构造控制了北矿带金矿床的形成,部分含金石英脉发生了变形,呈条带状构造,反映了断裂发生时间为123 Ma之前。晚期与小秦岭山前有关的断裂构造为正断裂,破坏矿体。  相似文献   

9.
马红义 《地质与勘探》2023,59(3):557-569
合峪萤石矿矿集区是河南省萤石矿田相对最集中的地段。近年来,多个地勘单位对周边十多个萤石矿权在进行勘查,共提交CaF2矿物量1000万吨以上。本文从该区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岩性特征、成矿构造特征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不同方向的构造对萤石矿体的控矿作用。研究认为NW向断裂为区域的主要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占区域萤石矿资源量的80%,其次是NE向断裂在马丢矿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萤石矿床,并对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的赋存特征、矿石质量特征进行论述,指出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合峪花岗岩基的出露区及其内外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硅化、绢英岩化和玉髓化等蚀变特征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对比鱼池岭钼矿床的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为在该区开展萤石矿找矿指明靶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陕西山阳王家坪金矿是南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蚀变发育。该矿区位于龙头沟背斜北翼,馒头山—大坪—银花河断裂F2及其次级断裂F2-1贯穿全区,矿体赋存于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内。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划分成矿期次的基础上,梳理了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3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中的石英硫化物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梳理出该矿床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向4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断裂,具有导矿和储矿的作用,是印支期造山过程的产物;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构造,叠加于东西向构造之上,与燕山期以来主要构造活动有关,虽然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但有利于隐伏矿体次生氧化富集;高品位的主矿体正位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北西等构造组成的"井"字型构造中部;Ⅱ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向西侧伏特征,计算侧伏角约36°。F2断裂及其南侧次级层间断裂(如F2-1断裂)、Ⅲ号矿体深部和Ⅱ号矿体侧伏方向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是进一步找矿的首要地段。   相似文献   

11.
白日其利金矿位于青海省北昆仑岩浆弧带南侧,为一典型构造蚀变岩小型金矿。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而复杂,主要含矿构造既经历了元古代—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上侵导致向南的推覆作用,又经历了新生代青藏高原抬升拉张环境下导致向北的滑脱作用,显示出张扭性和压扭性双重特征。结合地表观察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含矿构造(F1)地表产状为NE陡倾,深部为SW陡倾,金矿(化)体极可能位于低阻异常带且构造显示张扭性特征膨大部位,其深部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12.
甘肃安西县寒山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山金矿位于甘肃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阿尔金大断裂带南侧.矿床受控于由阿尔金大断裂派生的北西向韧脆性剪切带中.文章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受含矿地层、韧脆性剪切带构造、岩浆岩等因素的制约.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认为韧脆性剪切带中的次级断层和矿体深部勘探,是该矿床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在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找矿勘查工作的开展,磨石沟地区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碳酸岩组黑色岩系中发现了海相沉积锰矿。经初步估算,磨石沟锰矿334资源量为115.9万t,属小型规模矿床。研究区内含锰岩层主要为万宝沟群碳酸岩组的上段白云岩、板岩段(Pt2-3W2b)及下段灰岩段(Pt2-3W2a)的地质体;区内的F4、F24断层构造是形成含锰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并且也是含锰物质热液运移通道;研究区内圈出8处含锰岩系地质体,并且在含锰岩系地质体内共圈出17条锰矿体,主矿体6条;通过物相分析,地表以氧化锰矿为主,深部以碳酸锰为主;通过w(CaO+MgO)/w(SiO2+Al2O3)比值为0.05~0.57,平均0.26,磨石沟地区锰矿属于中铁高磷酸性碳酸锰矿。w(Al)/w(Al+Fe+Mn)、w(SiO2)/w(Al2O3)、F...  相似文献   

14.
胶东金矿田深部"第二富集带"找矿潜力巨大,但预测难度也大,其中一个问题是深部勘查目标难以识别。作为复杂成矿过程的产物,按经济指标划分的金矿体和规模更大的构造蚀变带,可以整体上作为深部地球物理勘查的目标,扩大目标地质体的规模,从而提高物探方法的分辨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物性参数及含矿构造岩相带的空间形态特点,将胶东地区金矿床分为三类:一维角砾岩型、二维蚀变岩型、二维石英脉型。依托"中生代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控矿构造模式,应用含矿构造岩相带和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玲珑—焦家、大庄子、蓬家夼等矿田开展深部找矿预测,为物探方法有效识别深部矿化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喀喇沁旗大西沟萤石矿为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一处大型萤石矿床。矿区内共有9条矿体,均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内,其形态、产状受构造严格控制。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以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大西沟萤石矿属于比较典型的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在萤石矿化带、硅化蚀变带以及构造破碎带发育位置开展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三都地区发现许多汞、金、锑、铅锌矿床(点),在以往地质工作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认识基础上,通过遥感、物探、化探方法对各矿床(点)间的空白带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在下排正地区发现了金锑矿体。下排正地区金锑矿产于F33断层上盘,围岩为上寒武统三都组一段(∈3s1)条带状灰岩,蚀变有黄铁矿化和毒砂化;综合分析发现,该区具有较大的金锑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少有效的深部勘查技术手段,如何在黔西南灰家堡背斜已探明典型矿床的深部及外围获取成矿作用信息,从而扩大找矿规模,成为地勘单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黔西南地区灰家堡背斜东侧的者相金矿床为例,为了真实反映深部地质异常特征,以深部含矿地层——龙潭组为研究对象,从勘查线剖面、纵剖面及深部三维平面3个维度出发,对深部Au异常进行全方位的钻孔化探异常信息提取,总结化探异常分布规律,对者相金矿深部成矿潜力进行评价。综合利用迭代法结合直方图法和钻孔样长加权平均品位法对深部钻孔化探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矿区龙潭组地层Au异常背景值范围为(0.04~0.12)×10-6,异常下限约为0.24×10-6。两种方法处理后的等值线异常图显示:Au异常分布特征与深部矿体特征具有较高的吻合性,所有剖面的Au高异常分布范围和已查明含矿带(体)的形态高度吻合,大范围且未闭合的Au高异常与龙潭组一段中的F20断层倾向分布一致,Au异常三维分布特征显示为矿区中部近EW向分布的高异常带与灰家堡背斜轴部走向一致。综合多维度的化探异常及研究区地质特征,查明F  相似文献   

18.
于汪  王猛  商朋强 《江苏地质》2019,43(3):428-433
以我国东部地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区域内萤石矿主要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萤石矿成矿与中生代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尤其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高精度磁测作为一种快速、经济的物探方法,通过在典型矿区及找矿靶区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有效性试验,总结了控矿构造破碎带磁异常特征,结果表现在低值异常或正负异常分界处。该方法基本能够反映构造-矿化蚀变带的存在及其大致展布方向,为浅覆盖区及中深部非金属矿找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望谟上大坪萤石矿区处于册亨—罗甸Au-Sb-Hg-萤石-软玉-水晶成矿亚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对该区萤石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系统论述评,获得了以下认识:上大坪萤石矿呈似层状和脉状赋存于三叠系罗楼组底部“硅化蚀变体”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灰岩中。该区萤石矿的形成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的双重控制,为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在此基础总结出4个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区今后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外围找矿、深部找矿及隐伏矿床预测是当今地质勘探工作的重点之一。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本质上属于热液矿床。地质特征表现为发育明显的蚀变分带,其主矿带严格受区域性断裂带构造控制,矿化体多呈破碎蚀变带形式出现。此类型矿床成矿潜力大,复杂种类多。许多大型多金属、贵金属矿床皆为此类型。对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外围、深部以及控矿断裂的成矿潜力预测和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