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泥盆纪煤煤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泥盆纪煤是形成于一定地质历史条件下的特种煤、显微组成以富含角质本为特征,其它壳质组分、镜质组、惰性组含量均低。泥盆纪煤阶的确定可用角质体荧光参数、角质体反射率及富氢镜质组的反射率。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东部晚古生代前陆盆地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西走廊东部晚古生代前陆盆地从形成、稳定发展到收缩消亡的过程,反映了泥盆纪是主要成盆期,奠定了盆地的基本格架;石炭纪是盆地稳定发育阶段,也是盆地内煤、油气的主要形成期;自二叠纪至三叠纪,前陆盆地应变停止,应力粘弹性松驰,被重力作用下的山前盆地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莫时旭  许桂生 《湖南地质》1997,16(4):227-231
邵东保和堂矿区龙潭组1,2煤形成地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3煤形成于三角洲建设期,前者聚煤条件较好。在三角洲废弃破坏期,潮汐水流对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的煤层有较强的发行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对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煤’,大家都知道必须到泥盆纪以后的地层中去找,更确切些说,泥盆纪以前的地层不可能有煤。可是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的今天,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正以冲天干劲大办工业,在寒武和奥陶纪地层里发现了煤矿。 寒 武 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域区古近纪含煤盆地与煤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纪和古近纪是全球重要的聚煤期。中国古近纪聚煤盆地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是全球性环太平洋聚煤带的组成部分。中国海域区含煤沉积盆地虽然也属于断陷盆地和坳陷盆地类型,且成群出现,但总体构造背景有利于含煤沉积的持续发展,盆地群连续性好,含煤沉积厚度大,如琼东南盆地、东海海域西湖凹陷,含煤沉积厚度达1 km以上,这是陆上区古近纪含煤盆地所不能相比的。研究表明,海域区的聚煤盆地内大多由若干凹陷组成,为聚煤凹陷,可分为两大类,即半地堑凹陷和地堑凹陷。根据成煤盆地的水体深浅又可分为深水半地堑凹陷和浅水半地堑凹陷,地堑凹陷均为深水凹陷。盆地内表现为明显的两个聚煤带:缓坡聚煤带和陡坡聚煤带,缓坡聚煤带占绝对优势。在潮坪体系的潮上带和潮间带沼泽,利于聚煤作用的广泛发生。泥炭的堆积可能存在两种形式:原地堆积和异地堆积。由于盆地构造的频繁活动异地堆积可能是海域区聚煤盆地成煤作用的重要形式。海域区巨厚的含煤沉积为海域区煤成气成藏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又由于含煤地层埋深大,煤的变质作用程度相对较高,成为良好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滇东老厂煤田晚二叠世聚煤环境剖析与成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东老厂煤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剖析了典型的潮坪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及其成煤作用。该区晚二叠世的海陆过渡环境演化顺序为:局限碳酸盐台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环境,其中从龙潭中期末至长兴期各种聚煤条件配合最有利于聚煤。所以,后期的潮坪和浅水三角洲是该区最重要的聚煤环境。据此,初步建立了该区晚二叠世聚煤期的环境演化与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7.
华南下石炭统为中国南部地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据其聚煤期的先后、含煤性及其工业可采煤层等不同因素,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聚煤期及8个聚煤区,并对有关存在争议地层的时空关系和化石带作了阐明。  相似文献   

8.
闽西南聚煤盆地是在前泥盆纪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晚古生代残留盆地,二叠系童子岩组为其主要含煤层位.该盆地自形成后遭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形成现今复杂的构造格局.根据盆地的形成背景、沉积演化、后期改造及找煤方向等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寻找隐伏煤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个旧-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不是简单的燕山晚期地台环境的“花岗岩岩浆期后气液矿床”,矿区地处三大板块的交接部位附近的个旧-大厂锡矿,前泥盆纪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强烈,泥盆纪-三叠纪裂谷作用和锡多金属成矿特点突出。泥盆纪受北西向同沉积断裂控制,在南丹-河池一带裂谷作用明显,发生了海底喷流成矿,加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改造,形成了大厂锡矿。三叠纪受北东向个旧-兴义-晴隆同沉积断裂控制,在个旧、兴义一带发生的裂谷作用,伴随基性火山成矿、喷流热水沉积成矿和燕山晚期花岗岩改造(叠加)成矿,从而形成了个旧锡矿。  相似文献   

10.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适量野外调查验证,综合分析了腾冲芒棒盆地聚煤作用及聚煤期后构造对煤层的改造作用,最终在盆地内圈定了两个遥感含煤远景区即橄榄寨——大崩嘎含煤远景区和弄岗——团田含煤远景区,为该区今后进一步煤炭资源勘探工作提供了靶区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开展"三江源"区域煤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以Landsat-TM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以往各类区域地质和煤田地质资料,对青海省乌丽-开心岭地区进行解译,确认该区为挤压性质背景下的北西西或近东西向构造特征的区域构造格架;探讨了区内构造演化和成煤古地理环境,以构造为重点,对基底构造、聚煤期构造以及聚煤期后构造对煤系聚集、赋存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圈定了晚二叠世含煤远景区3处,为下阶段煤炭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主要煤系地层是下二叠统“梁山煤系”、上二叠统“龙潭煤系”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香溪煤系”。“粱山煤系”和“龙潭煤系”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西南地区,“香溪煤系”零星分布在鄂州-赤壁、远安-当阳、巴东-兴山、利川等地。研究认为:二叠纪成煤环境属近海型,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属于内陆型。控制聚煤作用的主要因素有:①成煤环境为滨岸沼泽相区,沼泽发育之前沉积物若为砂质、粉砂质岩类,则含煤性好,反之若为泥质或粘土质岩类,则含煤性差;(爹煤系沉积的早期沉积基底剥蚀夷平为坳陷地带,到中晚期坳陷逐渐增大,能形成宽阔的聚煤(盆地)带;⑧地壳沉降幅度大,升降速度乎稳,泥炭沼泽发育时间长;④地壳振荡次数频繁,沉积旋回多,煤层厚度较大,含煤性好,反之.沉积旋回少或不完整,煤层少,且薄,含煤性差。通过分析有利的聚煤因素,提出了各煤系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3.
煤层是成煤物质成分、特征和形成环境的统一体,煤岩组分、煤的化学组成等是煤层物质成分和形成环境的体现。通过对宜山煤田中部上二叠统合山组K7、K6、K3煤层煤质特征分析,得出本区煤层形成的沉积环境不论是成煤前期还是成煤期受海水的影响较大,海水的作用白下而上逐渐减弱。成煤期的潜水面比较低,K3煤层覆水深度比K6、K7浅,都处于动荡环境条件中,同时受到周期性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相互交替作用影响。水介质条件以碱性为主,从弱还原环境或中性环境向还原环境过渡。  相似文献   

14.
成煤大地构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大地构造学和煤地质学相结合,提出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成煤大地构造学。首先对它的定义,范围,方法,手段和特色作了详细阐述,把全球构造聚煤区分为域,带,盆三级。然后以中国为例,对成煤大地构造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是聚煤盆地和含煤建造分类,古构造对聚煤作用的制约和成煤大地构造与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海域构造聚煤带,深部构造对中,新生代煤盆地的控制作用,成煤构造地球化学,与成煤构造环境有关若干问题如灾变论,  相似文献   

15.
The coal-forming characteristics,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picontinental sea basins and continental marginal sea basins developed during different time periods,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by adopt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thoughts and methods.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epicontinental basins and marginal sea basins are both characterized by the main development of thin coal seams or extremely thin coal seams.In addition,changes in sea levels were determined to b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coal formation,and there were similarities in the continent-sea interactions and coal-forming sedimentary systems of the different basins.However,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sea level change events,basin basem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coal seam stability levels,accumulation and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the migration patterns of coal-forming materials.For example,the marginal sea basi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ere foun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tectonic activities,diversity and complexity.The basin structures showed complex patterns of depressions,uplifts and concave or sag uplifts,which tended to lead to greater complexity in the paleogeographic patterns of the coal formations.This had subsequently resulted in complex coal-forming processes and pale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in which the coal-forming zones displayed bead-like distributions,and the enrichment areas and centers were scattered.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coal-form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epicontinental basins and marginal sea basins is that the results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to guide the predictions of coal-measure coal seam distributions in South China Sea,as well as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future explorations of natural gas reservoirs related to coal measur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a.  相似文献   

16.
海相成煤论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相成煤论的提出与深化,必将带来含煤沉积学诸多领域的新变革与新进展。本文从泥炭坪海相成煤模式、现代热带红树林潮坪比较沉积学研究、关于含煤建造中的潮汐沉积与陆表海性质、台地、堡岛及其复合的含煤建造沉积体系、聚煤盆地的地质事件及其沉积记录、煤田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论及巨型聚煤盆地的整体研究诸领域论述了所取得的成果与新时展,从而丰富和深化了海相成煤论.为重新认识我国晚古生代巨型聚煤盆地,探求新的聚煤规律,扩大新的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成煤盆地类型多样、后期改造强烈,绝大多数成煤盆地已遭受破坏解体,煤系现今分布范围与原型盆地相去甚远。针对中国煤田构造的上述特点,以成煤盆地研究为基础,建立了成煤盆地原型综合分类方案,划分了我国主要成煤期的成煤盆地类型。采用赋煤构造单元的概念表征现今煤系赋存特点,认为煤田构造格局的形成和演化就是成煤盆地原型经历不同程度改造,形成现今各类赋煤单元的过程。晚古生代以来,中国大陆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四大构造旋回,多期性质、方向、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使各成煤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成煤盆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改造,原型盆地分解破坏、叠合反转,煤系发生变形、变位、变质作用,形成不同级别和不同构造属性的赋煤构造单元,由此决定了煤炭资源的现今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及聚煤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地质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多种成煤理论相继提出,已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繁盛阶段。但是,聚煤理论研究中还有很多科学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如海侵(水进)过程中煤的聚积机理、聚煤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板块构造的控煤作用、煤与其共伴生矿产的共生机理以及含煤系统理论等,都与煤聚积、聚煤盆地各种非常规能源矿产资源研究密切相关,而理论研究的滞后也影响了能源矿产资源的预测、评价。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不同聚煤理论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全面的理解各种聚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聚煤理论体系及聚煤模式,认为多元成煤理论体系是以泥炭沼泽堆积样式为中心,盆地水域体制为阐明聚煤作用机制的基本点,其核心思想是阐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成煤机制的交叉、包含,而不是孤立地看一个具体问题,聚煤盆地层序地层不同体系域聚煤差异性为聚煤理论的支撑格架,古植物、古气候、古构造和古地理分析为构建聚煤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条件,各种地质因素的相互牵制、多种事件(如突发性水侵事件、构造事件、火山事件等)的影响,聚煤模式的多样性和聚煤作用过程与机制多元性等,构成了多元成煤理论体系的内核,并强调该体系构建的四个统一:聚煤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协同性的统一、独创性与转化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阐明不同聚煤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多元聚煤理论不是将不同成煤理论或观点的简单集合,而是深入阐明各种因素的影响、动态与静态交叉机理、各种条件的融合、聚煤盆地内外各种作用的相互牵制与耦合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域区煤型油气资源量丰富,然而海域煤型烃源岩的研究程度却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海域区煤型油气资源勘探。选取与海域区煤盆地成煤时代基本一致、地质条件相似、研究程度高的近海断陷含煤盆地——黄县盆地为例,开展沉积控煤作用与成煤模式研究。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细重建了成煤期的古地理格局、演化及其沉积控煤作用。结果表明:(1)黄县盆地古近纪煤系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可以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煤层主要发育在湖扩张体系域时期的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环境。(2)综合恢复了涵盖古近系整个成煤过程的层序I湖扩张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层序II低水位体系域和湖扩张体系域的层序-古地理格局,并分析其沉积演化特征与沉积控煤作用;煤层主要发育在低水位体系域晚期-湖扩张体系域早期,湖平面缓慢上升的辫状河三角洲前部湖沼环境,并逐步向辫状河三角洲扩展;其次,煤层发育在湖扩张体系域的中晚期,湖平面频繁变浅-变深的湖沼-浅湖沉积环境。(3)建立了古近纪近海断陷盆地2种典型的沉积成煤模式。一是滨浅湖湖沼-辫状河三角洲成煤模式,主要发育在低水位体系域晚期-湖扩张体系域早期湖水平面缓慢抬升的过...  相似文献   

20.
以经典沉积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场工作的成果,对浑江煤田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环境和聚煤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由海侵到海退的连续沉积过程。太原组煤层聚煤模式有5种,分别为泻后泥炭坪成煤、岛后泥炭坪成煤、潮汐三角洲泥炭坪成煤、支流间湾泥炭坪成煤、混合泥炭坪成煤;山西组1号、2号、3号煤层均形成河流体系和河流—湖泊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