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山区道路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造成破坏,因此,在项目建设前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评估过程中,只有对灾害体类型、规模、影响范围、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评估结论才能成为拟建项目后续工作的科学依据。文章以某山区道路改造项目为例,探讨了山区崩塌危岩、泥石流灾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定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在类似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5.12"特大强烈地震后汶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笔者在汶川县城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阶段实施、对致灾地质体调查评价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评估对水电站建设极为重要,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候,应结合资料收集与野外勘查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对拟建电站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两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对小型水电站建设用地提供一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5.12"特大强烈地震后汶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笔者在汶川县城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阶段实施、对致灾地质体调查评价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3,20(2):115-117
目前,对已建项目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追溯到选址阶段来进行。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估难免有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本意,而且,评估所提出的有关防治措施不切合实际。评估应该实事求是面对客观现实来进行,除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外,还应加上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估、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益评估等内容。构成这类已建项目灾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完整内容体系,以区别于目前对建设项目在选址阶段进行的单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是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期为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理解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都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标准,主要是依据1999年12月1日实施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为《技术要求》。笔者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实践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认识与理解,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工程建设中减灾防灾,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试行)》,在系统收集、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研究等方法,对拟改造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道路改造建设和后期防灾避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工程建设中减灾防灾,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试行)》,在系统收集、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综合分析研究等方法,对拟改造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道路改造建设和后期防灾避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发展现状及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是国土资源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采取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在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它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作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条件之一。我国从1999年底开始此项工作,经过近8年的推行,已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灾害预防效果,明显地减少了工程建设诱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王娜  杜伟  张春  付进  孙云峰 《吉林地质》2013,(4):148-150
本文以天然气加气站建设项目为例,浅谈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设项目的作用及意义。进一步探讨了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所要遵守的综合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其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及土地适宜性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对当地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澜沧江重大水电工程扰动灾害为例,在遥感解译与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归一化指数、距库区距离、工程地质岩组、断裂带密度、年均降雨量、地震峰值加速度9个因素,并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价,然后以人口密度、水电站、道路、土地覆盖类型和GDP为承灾体进行易损性评价,最后将危险性和易损性进行信息融合,构建地质灾害风险性矩阵,完成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极高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乌弄龙及其上游水电站附近,以及下游库区两岸人类活动相对密集区域,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乌弄龙上游库区两岸以及乌弄龙—托巴水电站全域,在下游零散分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中游高山峡谷段。本次研究较为准确地评估了地质灾害风险性,可为澜沧江流域扰动地质灾害风险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建设项目是目前人类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已明确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目前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大多处于定性评估阶段的现状,提出利用GIS技术进行建设项目危险性评估。以桂西某县冶金化工加工厂建设项目为例,设计了基于GIS的地质危险性评估模型,详细介绍了评估过程,并通过GIS技术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可视化显示。实践证明,GIS技术可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定量评估和可视化输出提供科学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定量计算城镇尺度地质灾害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危险性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难点。以红层地区群发性浅层滑坡链式灾害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新的城镇尺度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评价方法,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奠定基础。通过查询喜德县米市河区域不同降雨频率下降雨参数,统计分析国家雨量站数据及近50 a的18场群发性地质灾害降雨历时、雨型分布特征。以土层厚度、植被覆盖度及地形数据处理为基础,基于STEM TRAMM数值计算方法及降雨分布曲线计算城镇地质灾害危险性,绘制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通过遥感解译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及灾害数据库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应用降雨特征统计及STEM TRAMM数值计算方法精细化评价红层地区城镇地质灾害危险性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便捷性及科学性,可为其他不同孕灾背景下的城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及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地质灾害类型相对较多,对工程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对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综合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罗家寨气田内部集输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属于一级评估项目,我们在该项目中运用了GPS、遥感数字化正射影像地图等新技术、新方法,同时采用了灾损率(Zs)法、风险区划法半定量的综合评估方法,通过系统的整理第一手资料和综合分析,对本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评价工程建设用地适宜性并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的分布特点,而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人力和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排序工作,筛选出优先管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对策实施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地质灾害风险排序的实质是运用定量化风险评价计算出每处隐患点的风险值,然后根据风险值开展排序工作。目前定量化风险评价模型多用于单个地质灾害点风险评价,并未应用于大范围地质灾害风险排序工作,且模型较为复杂,推广应用较难。在分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与其环境因素间的响应关系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取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主控环境因子与诱发因子,联合人口、物质、资源等易损性因子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岩石工程系统相互作用矩阵与专家打分法确定各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因子权重,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分体系;并根据风险评价定义,提出了能够快速定量化的简易地质灾害风险计算模型。以贵州省9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例,开展模型应用验证,风险排序结果与灾害管理机构主观认识的实际风险一致,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提高了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与效率。  相似文献   

18.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是进行区域滑坡风险性研究的基础.由于滑坡演变机制的复杂性,使得目前基于独立分析各因素对滑坡影响的“白箱”型评价模式具有一定风险性,同时这类评价方法要求对滑坡演变和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进行非常细致的监测和调查.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插值理论的“黑箱”型评价方法.在利用该方法对历史滑坡点的规模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法获取研究区的滑坡危险性区划,并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验证了运用该方法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种齐全的高山峡谷区,选取四川省阿坝县为研究区,采用多灾种耦合的评价思路,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精细化评价。崩塌、滑坡等斜坡类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栅格为评价单元,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流域为评价单元。基于信息量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开展危险性评价,进而采用取大值的方法,获取研究区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研究表明,工作区综合地质灾害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面积明显大于单灾种评价结果,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主要位于崩塌、滑坡较发育的碎裂岩区域和极度易发的泥石流流域。针对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多灾种耦合的评价思路能更合理的反映不同类型灾害在形态及空间上的差异,获取更精确的危险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