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岭花岗岩位于粤北诸广山岩体南部的东、西两侧的结合部位,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企岭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征是富硅(SiO_2平均为72.24%)、富铝(ACNK值平均为1.08)、钾大于钠(K_2O/Na_2O比值平均为1.86);微量元素特征是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U和亏损Ba、Sr、Nb、P、Ti;稀土元素特征是总量较高,配分模式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δEu平均为0.28);同位素特征是ε_(Nd)(t)值低(-10.3~-12.0)、[n(~(87)Sr)/n(~(86)Sr)]i值较高(0.71387~0.72232)和Nd模式年龄古老(1782~1918Ma);源区成分以砂质岩为主。上述特征十分相似于南岭地区的S型花岗岩。由此可知,企岭花岗岩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大东山—诸广山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老地壳组分通过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2.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是中生代东北亚大陆大规模伸展变形的一个代表。本文在系统收集该区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对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核部晚中生代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特征总结,进而讨论其成因及地质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医巫闾山花岗岩主要为一套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的杂岩体,总体上富硅(SiO_2=61.17%~75.21%)、富碱(K_2O+Na_2O=7.34%~9.03%),呈准铝质-过铝质(A/CNK=0.96~1.08),属于高钾钙碱性,与I型花岗岩特征相一致;大部分花岗岩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0.71~1.63),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高Sr(308×10~(-6)~1 414×10~(-6),平均709×10~(-6)),低Y(3.17×10~(-6)~13.30×10~(-6),平均7.86×10~(-6))和Yb (0.45×10~(-6)~1.32×10~(-6),平均0.78×10~(-6)),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同侵位花岗岩具有变化较大的(~(87)Sr/~(86)Sr)i值(0.695 966~0.707 869)和较低的εNd(t)值(-21.72~-18.32),表明其物源为古老地壳,应是加厚下地壳在区域伸展减压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晚期变形后侵位花岗岩的(~(87)Sr/~(86)Sr)i值为0.705 909~0.706 774,_εNd(t)值为-20.60~-16.99,与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伸展减薄相关。  相似文献   

3.
徐岩  胡艳华  顾明光  卢成忠 《岩石学报》2013,29(9):3131-3141
出露于浙江省东南部的大爽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形成于227±2Ma,属印支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该岩石低Na2O、富K2O,A/CNK=1.26~1.49(大于1.1),为强过铝质、钾玄质系列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较高,富Sr(Sr=874.6×10-6~1158×10-6),贫Yb(Yb=3.00×10-6~3.92×10-6),富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具轻微的负铕异常(δEu=0.68~0.70);相对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分析表明岩石具有较高的初始锶比值(I Sr=0.710718~0.711008)和较低εNd(t)值(εNd(t)=-10.9~-11.1),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岩体岩浆源区为古老的地壳物质。综合分析认为大爽岩体是古老地壳部分减压熔融的产物,受控于印支造山后的伸展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洞岩体位于诸广南部岩体中部,是一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岩性为中粒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32±4Ma(MSWD=3.2),属于印支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在主量元素方面,具有富硅(SiO2平均为72.65%)、富铝(A/CNK值平均为1.12)和高的K2O/Na2O比值(平均为1.79);在微量元素方面,大离子元素富集,Ba、Sr、P、Ti、Nb、Ta亏损明显,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8.08)和Rb/Nb比值(平均为20.96);在稀土元素方面,轻稀土明显富集,配分模式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在同位素方面,εNd(t)值低(平均为-11.9),(87Sr/86Sr)i高(平均为0.72330),Nd模式年龄古老(平均为1954 Ma)。这些特征一致表明,油洞岩体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范畴,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结束后不久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中,位于中—下地壳部位的古—中元古代地壳组分由于在地壳缩短之后的伸展、减薄环境下产生的减压、导水和地幔上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由泥质岩和砂质岩混合组成的源区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5.
油洞岩体位于诸广南部岩体中部,是一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岩性为中粒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32±4 Ma(MSWD=3.2),属于印支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在主量元素方面,具有富硅(SiO2平均为72.65%)、富铝(A/CNK值平均为1.12)和高的K2O/Na2O比值(平均为1.79);在微量元素方面,大离子元素富集,Ba、Sr、P、Ti、Nb、Ta亏损明显,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8.08)和Rb/Nb比值(平均为20.96);在稀土元素方面,轻稀土明显富集,配分模式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在同位素方面,εNd(t)值低(平均为-11.9),(87Sr/86 Sr)i高(平均为0.72330),Nd模式年龄古老(平均为1954 Ma).这些特征一致表明,油洞岩体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范畴,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结束后不久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中,位于中—下地壳部位的古—中元古代地壳组分由于在地壳缩短之后的伸展、减薄环境下产生的减压、导水和地幔上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由泥质岩和砂质岩混合组成的源区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白云岩体位于诸广山南部岩体中东部,是一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其岩性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在主量元素方面,该岩体的岩石富硅(SiO2平均为73.47%)、富铝(A/CNK值平均为1.09)和高的K2O/Na2O值(平均为1.99);在微量元素方面,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而Ba、Sr、Ti、Nb、Ta、P亏损明显,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6.22)和Rb/Nb值(平均为29.07),富含铀(平均为9.04×10-6),可为岩体内铀矿床的形成提供铀源;轻稀土元素富集和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相对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在同位素方面,εNd(t)值低(平均为-10.6),(87Sr/86Sr)i值高(平均为0.71688),Nd模式年龄古老(1865~1874 Ma)。这些特征表明,白云岩体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结束后不久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中,位于地壳中-下部的古-中元古代地壳组分在伸展、减薄作用产生的减压、导水和地幔上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由泥质岩源区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李平  刘红旭  丁波  田明明 《中国地质》2018,45(4):720-739
西天山造山带内琼博拉地区的长条状岩体位于伊犁盆地南缘,由二长花岗岩组成。为厘定该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机制,本文对该二长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Pb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出琼博拉地区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330.5±2.2)Ma、(339.7±2.2)Ma、(351.2±3.0)Ma,为早中石炭世花岗岩,比伊犁盆地511矿床含矿砂体的U-Pb同位素等时线年龄(308±26Ma)老,表明该二长花岗岩体可能是该含矿砂体的一部分物质来源。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测试结果揭示该二长花岗岩具有以下特征:(1)SiO_2(70.15%~73.38%)含量高,碱质(K_2O+Na_2O含量为6.32%~7.88%)含量较高,A/CNK(0.82~1.03)较高,表明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2)LREE(50.19×10~(-6)~87.92×10~(-6))相对富集,HREE(9.44×10~(-6)~12.08×10~(-6))相对亏损,无明显Eu异常(δEu为0.71~0.97);(3)富集Rb、Th、K、Pb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P和Ti等高场强元素;(4)初始锶同位素比值为0.7050~0.7082,143Nd/144Nd值为0.512217~0.512254,ε_(Nd)(t)为0.3~1.0,Nd模式年龄为1010~1098 Ma。二长花岗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岩石是由幔源玄武质岩浆与地壳重熔形成的硅铝质岩浆混染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本文认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块的同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敦煌地块南缘小红山花岗岩体侵位于敦煌岩群中,岩性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黑云花岗闪长岩。通过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获得小红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89.6±3.9Ma,表明侵位时代为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具有高硅、高铝、富碱和低镁的特征,稀土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图上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弱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Cs、Th、K、Pb),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强烈富集Sr、亏损Yb和Y,具有较高的Sr/Y比值,岩石具有与埃达克岩石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小红山花岗岩全岩Sr- Nd同位素的87Sr/86Sr值介于0.706622~0.707778之间,143Nd/144Nd介于0.51212~0.512264之间,εNd(t)=-4.093~-6.887,显示出壳源特征;Nd模式年龄TDM2=1.39~1.62Ga,平均为1.49Ga,表明其源区可能与敦煌岩群相关。结合成岩年龄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敦煌地块南缘在石炭纪到早二叠世处于碰撞造山作用向陆内伸展环境转换的构造背景,可能强烈卷入了一系列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古生代造山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青山堡岩体位于阿拉善弧型构造南缘之龙首山隆起中段,紧邻芨岭岩体,是龙首山-祁连山铀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理清岩体源区性质和演化过程,还原大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对青山堡岩体进行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青山堡岩体属于富硅富钾的钙碱性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方面,细晶花岗岩呈现出平缓的配分曲线、强烈的Eu谷特征(δEu=0.05),而其余花岗岩类样品均呈现出明显的配分曲线右倾趋势,Eu谷程度较小(δEu=0.43~0.89);微量元素方面,各岩体样品基本均富集Th,U,Nb,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La,Nd,Y,Lu等稀土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P和高场强元素Ti等,而细晶花岗岩具有极低的Sr值(9.4)和非常高的Yb值(9.34);青山堡岩体中粗粒钾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41.6±4.2 Ma(MSWD=1.4,n=14),细晶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0.1±5.6 Ma(MSWD=1.8,n=11),与阿拉善地块的碰撞运动时间(加里东晚期)相一致;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显示青山堡岩体具有较低的初始(~(87)Sr/~(86)Sr)_i比值(0.663 767~0.707 767)和较低的εNd(t)负值(-0.1~-7.4),其应起源于古元古代龙首山群古老基底地壳物质的重熔,但也有部分地幔物质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青山堡岩体除细晶花岗岩外均形成于阿拉善地块与北祁连岛弧的碰撞造山运动,为I型花岗岩;而细晶花岗岩应是碰撞造山作用期后伸展运动的产物,属于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对侵位于萝北地区麻山群中的含钍花岗岩脉开展了单颗粒锆石U-Pb定年(LA-ICP-MS)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旨在查明岩脉形成时代并探讨其成因,并为佳木斯地块地质历史的重塑提供素材。结果显示,萝北含钍花岗岩形成年龄为(488.4±2.3)Ma,属晚寒武世产物;含钍花岗岩呈细粒花岗结构,出现黑云母和白云母等矿物,富钾、过铝质,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高场强元素(Th、Ce、Zr、Hf和Sm),亏损Sr、Ba、P和Ti等元素;轻、重稀土分馏显著,Eu强烈亏损;岩石(~(87)Sr/~(86)Sr)_i为0.70058~0.70780(平均0.70606),(~(143)Nd/~(144)Nd)_i区间为0.51171~0.51175(均值0.51173),ε_(Nd)(t)=-5.1~-5.8(平均-5.5)。研究认为,含钍花岗岩属S型,是后碰撞构造环境由麻山群副片麻岩部分熔融形成;萝北晚寒武世花岗岩的发现佐证了佳木斯地块在寒武纪-奥陶纪发生碰撞造山事件(约500Ma),推断在晚寒武世(488.4±2.3)Ma,佳木斯地块内部块体及其与北部的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已经完成碰撞拼贴过程,形成了佳木斯地块及其与周边地块的基本构造格局;与典型产铀岩体比较,萝北含钍花岗岩具有显著高LREE/HREE比值(25.0~29.3)、(La/Yb)_N比值(51.7~67.2)和δCe值(1.20~1.30)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太古宙末期钾质花岗岩的广泛发育是陆壳成熟和稳定化的重要标志,对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发育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中的烟庄正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和成因还没有被很好地限定,构造背景还存在争议.对烟庄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烟庄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 515±7 Ma.岩石具有高硅(SiO2=73.05%~74.85%)、高钾(K2O=4.46%~5.86%)、富碱(ALK=8.32%~9.36%)、贫钙(CaO=0.55%~0.98%)、低TFeO*(0.73%~1.28%)和MgO(0.31%~0.52%)的特征,A/CNK=1.01~1.04,为弱过铝质的钾玄系列.稀土总量变化较大(ΣREE=63.80×10-6~250.02×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25.44~92.87),Eu异常变化较大(Eu/Eu*=0.47~0.79).岩石低Sr、Ba,富集Rb、Th、U等元素,亏损Nb、Zr、Y、Yb、Cr、Co、Ni等元素,具有较高的Rb/Sr、Rb/Ba和Sr/Yb比值以及较低Sm/Nd和Nd/Th比值,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烟庄花岗岩具有0附近的全岩εNd(t)值,岩浆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2.85~3.66),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2 258~2 883 Ma,多数在2 600~2 883 Ma之间.结合其他方面研究,烟庄花岗岩具有同碰撞和后碰撞花岗岩的特征,推测为新生地壳在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背景下部分熔融所形成,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添加.这期钾质花岗岩的形成,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末期强烈岩浆活动的结束以及稳定陆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拉脊山混杂带东段峡门地区侵入岩可进一步解体为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80.7±1.9)Ma(MSWD=0.80),代表岩体侵位时代为早奥陶世。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高硅(SiO_2=59.10%~63.45%)、高铝(Al_2O_3=15.40%~16.19%)、富钠贫钾(Na_2O/K_2O=1.41~2.03)的特征,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呈轻稀土富集(ΣLREE=148.22×10~(-6)~173.46×10~(-6))、重稀土亏损(ΣHREE=10.04×10-6~14.40×10-6)的右倾型曲线,显示轻微Eu负异常(δEu=0.92~0.96)。岩石明显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同时形成Ta、P、Ti均亏损的"TNT"谷,显示出弧花岗岩特征。岩石具高Sr(591.9×10~(-6)~922.9×10~(-6))、低Y(12.44×10~(-6)~18.79×10~(-6))和低Yb(1.24×10~(-6)~1.90×10~(-6))特点,具有较高的Sr/Y(34.85~55.76)值,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结合区域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峡门早奥陶世埃达克岩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诱发下地壳富含角闪岩相的基性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于俯冲、消减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说明该时期拉脊山洋盆在峡门地区已处于板块碰撞前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大瑶山成矿带大黎花岗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岩体侵入于寒武系黄洞口组,两个花岗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99.5±1.4)Ma和(102.3±1.5)Ma,为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产物。常量元素具有高硅、富碱、富钙的特点,为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岩石,显示I型花岗岩的特征。稀土元素具有右倾型的配分模式,∑REE为150.63×10-6~192.13×10-6,轻微的负铕异常,δEu值为0.73~0.85。微量元素富集Rb、U、Th、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FS)。大黎花岗岩的初始Sr比值为0.7076~0.7078,~(147)Sm/~(144)Nd值是0.0960~0.1055,(~(143)Nd/~(144)Nd)i值为0.5122~0.5123,εNd(t)值为-5.29~-3.55,模式年龄T1DM为0.98~1.12Ga;矫正后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8.0745~18.2316、15.6241~15.664、38.4129~38.5852;上述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大黎岩体的成岩物质来自于上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大黎花岗岩体形成于一种碰撞的构造环境,可能与燕山晚期古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作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棉花坑矿区,通过钻孔采集深部长江岩体不同结构的花岗岩,并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Nd-Sr同位素测试。通过分析和对比,长江岩体与浅部印支期油洞岩体接触的细不等粒、深部的中粒和更深部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具有相近的形成年龄、相同的矿物组成和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应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长江岩体的主量元素组成以富硅、富碱、钾大于钠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明显亏损Ba、Sr、P、Ti和轻微亏损Nb、Ta为特征;稀土总量偏低且变化明显,配分模式呈轻稀土略富集型,Eu明显亏损;(87Sr/86Sr)i值较高(平均为0.71066),εNd(t) 值低(平均为-10.1),Nd模式年龄古老(平均为1.77Ga),源区成分以砂质岩为主。上述特征表明,长江岩体是在伸展的构造背景下由古元古代地壳组分熔融形成,属于壳源型花岗岩范畴。  相似文献   

15.
中祁连西段晚寒武世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尔格拉特岩体位于中祁连西段,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490.5±1.4 Ma(MSWD=0.85),侵位时代为晚寒武世。岩石中Si O2含量为65.10%~71.21%,Al2O3含量为14.94%~16.82%,Mg O含量为0.23%~1.24%,A/NKC为0.9~1.0,Na2O/K2O为1.01~2.33,属准铝质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U和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和重稀土元素,其中Sr含量为345×10-6~541×10-6(平均402×10-6),Yb为0.72×10-6~1.19×10-6(平均0.97×10-6),Y为6.09×10-6~11.3×10-6(平均8.67×10-6),无铕异常(δEu=0.91~1.27),高Sr/Y值(32.6~74.3),具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乌尔格拉特岩体形成于俯冲环境,为晚寒武世北祁连洋向中祁连地块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华北克拉通吕梁-五台地块横岭新太古代片麻状花岗岩体、西潘古元古代杂岩体和云中山元古宙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和Nd-Sr同位素数据,以便示踪这些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岩浆岩的源区性质,特别是当时的地壳生长机制。横岭花岗片麻岩(大约2.51Ga)富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类似TTG岩石的稀土配分模型(中稀土亏损和Eu异常不明显)和中等亏损的Nd-Sr同位素成分[εNd(t)=1.2~2.7,ISr=0.7015~0.7019],被认为是发育在华北克拉通上的弧岩浆作用的产物。西潘杂岩体(大约2.2Ga)包括辉长闪长岩和二长岩,大部分以富钠、强分异稀土模式和同位素富集[εNd(t)=-1.5~-4.1,ISr=0.7038~0.706]为特征。其中辉长闪长岩可能起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但被下地壳物质高度混染;二长岩可能代表辉长闪长岩浆和壳源花岗岩浆的混合产物。虽然稀土模式分成两组(一组富集重稀土、Sc、Y、Zr,并有明显的Eu负异常;另一组显示高度亏损重稀土和中等亏损中稀土,Eu异常不明显),云中山后碰撞花岗岩(大约1.8Ga)具高钾钙碱性和强富集而均一的Nd同位素成分[εNd(t)=-4.9~-5.7]。这些花岗...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察右后旗红格尔图花岗岩岩体位于索伦缝合带以南,主要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富硅(70.44%~78.80%),富碱(7.46%~10.74%),贫镁、铁、钛等,A/CNK值在0.95~1.41之间,碱铝指数AKI值在0.68~0.97之间,碱度率AR值在3.30~6.68之间,为弱过铝质-过铝质类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大,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呈负异常(δEu=0.03~0.89);富集高场强元素Th、U、Hf、Ta、Y等,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Eu等;高场强元素和值((Zr+Nb+Ce+Y)350×10~(-6))明显偏低,该岩体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同位素测年,获得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67.2±1.4Ma、269.2±1.6Ma和272.1±1.2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中二叠世,因此研究区内两大板块碰撞缝合的时间应该至少早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即应该至少早于267.2~272.1Ma。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大瑶山隆起罗平花岗岩的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斑状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三件花岗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442.8±5.8)Ma、(443.4±4.8)Ma和(442.9±5.3)Ma,为加里东期侵入体。罗平花岗岩具有高硅钠低铁镁的主量元素特征,为准铝质到弱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石(σ43:0.89~2.09)。具有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曲线,总稀土含量为6 8.11×10~(-6)~199.45×10~(-6),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59~0.85)。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相对富集Rb、Th、U等元素,相对亏损Ba、Nb、Ta、P和Ti等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罗平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罗平花岗岩的ε_(Sr)(t)为32.65~93.55、ε_(Nd)(t)为-6~-0.036,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2DM))为(1.17~1.67)Ga,Sr、Nd同位素表明罗平花岗岩来自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罗平花岗岩形成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与加里东期南侧云开古陆的北向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朱毓  赖绍聪  秦江锋 《地质论评》2017,63(6):1465-1478
松潘造山带内发育大量印支期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类对于该地区岩浆活动、基底性质和构造演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金川地区观音桥二云母花岗岩位于松潘造山带东部,属于晚三叠世花岗岩。岩石具有高硅(SiO_2=72.08%~73.95%)、富碱(K_2O=4.44%~5.84%、Na_2O=3.29%~3.93%)的特征,其A/CNK值为1.08~1.22,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类。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部分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6~0.38)。观音桥二云母花岗岩的ε_(Nd)(t)=-7.9~-10.1(平均为-8.9)不高,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_(2DM)值为1.42~1.57 Ga,显示源岩应该为中元古代地壳岩石。岩石高的Rb/Sr值和低的CaO/Na_2O值、较低的Al_2O_3/TiO_2值和低的Rb/Ba值,表明其起源于泥质源岩的部分熔融。综合地球化学、同位素特征和区域地质资料,笔者等认为金川地区观音桥二云母花岗岩是在松潘造山带挤压背景下,由中—上地壳泥质源岩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谢克家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岩石学报》2010,26(4):1016-1026
打拉二云母花岗岩岩体位于雅拉香波穹隆的东南,侵入到中生代以前的变质岩系(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和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和特提斯沉积岩(页岩和砂岩)中,主要由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和白云母组成,形成于~44.3Ma。打拉二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打拉花岗岩具有高Al_2O_3(16.0%~17.0%)、Na_2O/K_2O(1.2)以及A/CNK比值(1.05),表明打拉花岗岩为富钠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HREE中的Ho到Lu元素有变平的特征((Ho/Lu)_N=1.11~1.46);具有微弱或无Eu异常,Eu/Eu~*=0.87~0.95;较高的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1754~0.71785)和较低的初始Nd比值(ε_(Nd)(i)=-9.15~-12.4)。打拉花岗岩具有高Sr含量(为355×10~(-6)~416×10~(-6))和Sr/Y的比值(59.1~71.5)、高La/Yb比值、低Y及HREE亏损的特征,与埃达克质花岗岩类似。上述特征表明打拉花岗岩是在较高压力条件下,以角闪岩为主的深部岩石部分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