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5-Br-PADAP-柠檬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多元显示体系。实验表明,该体系的显色适宜酸度为pH5.5,测量波长为532nm,参比波长为35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6×10~5l·mol~(-1)·cm~(-1),灵敏度比单波长提高近两倍。银量在0~20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灵敏度很高,适用于岩矿中微量及痕量银的测定。但共存元素对微量银的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测定前必须将银与共存元素分离,以达到消除干扰,降低测定下限的目的。分离手段一般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泡沫塑料或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和巯基棉吸附法。其中用巯基棉分离富集银,有其独具的优点。首先可避免使用有害人体的有机溶剂,且回收率高,空白值低并较稳定。本文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分析流程提出了改进。建立了岩矿中微量银测定的实用方法。 文献介绍,银在巯基棉上的吸附是在PH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外向式杯[4]芳烃偶氮衍生物新试剂,试验了其性质,并研究了与钴(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乳化剂OP存在下及pH9~1O的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 min摩尔吸光系数为1.60×104L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在 M I B K Ag I萃取体系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与碘定量反应的银,从而间接测定碘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利用碘( I- )在弱碱性介质中与银( Ag+ )生成 Ag I,将 Ag I萃取到有机相甲基异丁基甲酮( M I B K)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有机相中银的吸收信号,从而得到相应碘的吸收值,间接求得人发中的碘。  相似文献   

5.
《水文》1983,(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以下简称 DDC-Ag)作显色剂,比色定量微量砷的方法在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通常认为吸收液呈红色是由于 DDC-Ag 受砷化氢的作用而还原生成了胶状银的结果,反应如下:A_sH_3 6DDC-Ag→A_sAg_3·3DDC-Ag 3HDDCA_sAg_3·3DDC-Ag 3NR_3 3HDDC→6Ag A_s(DDC)_3 3NR_3·HDDC其中 NR_3为含氮有机碱,DDC-Ag 必须在有机碱的共存条件下,才易被砷化氢还原成红色胶状银,另外有机碱能与游离的 DDD-Ag 形成复合物增加了吸收液的稳定性。经典的 DDC-Ag 吡啶吸收液,灵敏度、稳定性均佳,再现性也好。但毗啶具有强烈的恶臭,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在实践中人们提出了许多有机碱,试图能够代替吡啶。寻求灵敏度、准  相似文献   

6.
β修正新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洪文 《矿物岩石》1994,14(4):98-100
在酸性介质中,银(Ⅰ)与碘化钾和丁基罗丹明B(BRB)反应、显色液由红色变紫色.本文研究β修正光度法定量痕量银,该方法能消除显色体系中过量BRB干扰,提高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25ml溶液中,银在0─1μg/ml浓度范围内遵循Lambert-Beer定律。样品分析表明,银最低测定量0.04mg/L,加标回收率95.3─106%。  相似文献   

7.
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目前多采用溶剂萃取,或者直接在HCl、HCl加NH_4Cl、氨水或硫脲等介质中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各有弊端。如萃取方法的溶剂易挥发和毒化环境,用于日常分析有困难,较浓HCl腐蚀燃烧器;NH_4Cl因盐析而阻塞喷咀和燃烧器,影响试液的恒定提升和火焰形状,在氨水介质中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而吸附银;硫脲与铜离子产生沉淀干扰银的  相似文献   

8.
双波长等吸收点光度法同时测定矿石中铂和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禾  伊丽莹 《岩矿测试》1993,12(1):43-45
在SnCl_2存在的1mol/LHCI溶液中,用双硫腙-四氯化碳(H_2D_2-CCl_4)溶液同时萃取Pd和Pt。选择参比波长λ_1=776.6nm,测定波长λ_2=638.0nm,双波长等吸收点光度法测定Pd;再选择Pt的λ_(max)(720nm)单波长法测定Pt。方法可用于矿石中Pt和Pd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是一个较简便、快速的方法。但由于灵敏度的限制,不得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分离富集等手段来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本文探讨了N_(263)国产季胺型液体交换树脂萃取色层分离、富集银的行为。经实践证明,在有一定量氯离子存在下,N_(263)能定量吸附银,1:1盐酸淋洗后即可进行原子吸收测定。当有大量EDTA存在时,微量银能与大量共存离子分离。因此本方法为快速、简便测定岩石中0.0xppm以上的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离技术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实测数据的不同雪粒径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黑河流域上游冰沟流域样地的实测积雪光谱和实测雪粒径数据,对不同雪粒径的光谱曲线特征进行分析,找出位于1030 nm和1 250 nm附近对雪粒径较敏感的两个波长,定量地揭示了位于这两个波长附近处的光谱曲线特征与雪粒径的关系.1 030 nm和1 250 nm附近是雪反射光谱中两个较明显的吸收峰位置,但雪在这两处的反射率值依然较高.分别通过1 030 nm和1 250 nm附近吸收峰置差异、1 030 nm附近处的光谱吸收深度、光谱吸收面积等4种方法与雪粒径进行关系拟合.结果表明:光谱吸收面积法对雪粒径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与雪粒径的线性和指数曲线拟合效果最好.同时,1 030nm附近的波长受大气散射和衰减的影响很小,可将该方法直接运用到高光谱影像上.  相似文献   

11.
银在含氨基酸热液中的物理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健  王英滨 《现代地质》1996,10(3):414-422
考虑到银主要富集在中低温热液阶段,同时考虑到成矿溶液中氨基酸的存在及其不同类型,对含银矿物样品在中性、碱性和酸性氨基酸热液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酸性氨基酸(谷氨酸)的热水溶液,比仅含NaCl的热卤水、含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和中性氨基酸(氨基乙酸和氨基丙酸)的热水溶液,更有利于银的活化和迁移。实验同时表明,银与各氨基酸形成的易溶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受到温度的强烈影响。在25℃左右,是银-氨基酸配位化合物稳定存在的最适宜温度条件;在100℃以上,随温度的逐渐升高,银在含氨基酸热液中的溶出量明显减少。表明银-氨基酸的配位化合物强烈地分解,而使银得以更多地沉积。银在含氨基酸热液中的这种物理化学行为,和铅在含有酸性氨基酸(谷氨酸)、铜在含有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热液中的活化、迁移与沉积作用不无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了一种能在野外测定0.25~1000μg/g银量的Ag-TMK-DBS三元络合物光导比色测定法。样品经硝酸封闭溶解后,用巯基棉富集分离银,在pH 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银与硫代米蚩酮(TMK)-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形成易溶于水的红色三元胶束络合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光导(比色)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痕量银。方法检出限为0.10μg/g,加标回收率为96.0%~99.4%,11次测定的精密度(RSD)小于5.76%。方法较为快速、简便、准确和灵敏,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用光导分光光度计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有很大改进,结果与室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结果一致。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下鲍大型Ag-Pb-Zn矿床位于江西冷水坑矿田西南部。矿床地质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以分三个阶段:(Ⅰ)闪锌矿-黄铁矿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阶段;(Ⅲ)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岩矿石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下鲍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及银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显示,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金属硫化物中不可见银极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螺状硫银矿和自然银,呈裂隙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或呈粒间银分布于铁锰碳酸盐粒间和早期硫化物晶隙间;另有少量硫银锡矿、含银黝铜矿、淡红银矿、金银矿及深红银矿、硫砷铜银矿等银矿物,呈亚显微粒状赋存于铁锰碳酸盐粒间或呈固溶体分离结构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中。主要银矿物大量赋存于铁锰碳酸盐中,表明银矿化与铁锰碳酸盐可能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朱原峰  董戈  刘茜  盛雪芬  魏海珍 《地球科学》2021,46(12):4390-4404
系统梳理了放射性Pd-Ag体系银同位素在行星科学中的发展概况以及稳定银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示踪和金银矿床中的研究进展.在太阳星云以及行星核的形成过程中,由于107Ag可由107Pd经β衰变产生,而挥发性元素的耗散又会造成早期Pd/Ag的分异,使得Pd-Ag同位素体系可以用于早期太阳系的活动历史研究,例如定义行星核的形成、限定行星形成时代.在稳定银同位素体系中,已探明银同位素组成(δ109Ag)变化范围为-1.0‰~+2.3‰.稳定银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环境的样品中具有类似于“指纹”特性,可用于确定污染物来源,追溯污染物环境过程,还原真实的环境系统.在金银矿床研究中,具有显著变化的银同位素组成使其在贵金属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机制上具有直接的应用意义.目前银同位素在解答行星科学及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问题上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例如放射性Pd-Ag体系中太阳系初期107Pd/108Pd比值的精确限定、环境及矿床中银迁移沉积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复杂耦合同位素分馏机制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16.
The first data on native silver from the Rogovik Au–Ag deposit in northeastern Russia are presented. The deposit is situated in central part of the Okhotsk–Chukchi Volcanic Belt (OCVB)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Omsukchan Trough, unique in its silver resources. Native silver in the studied ore makes up finely dispersed inclusions no larger than 50 μm in size, which are hosted in quartz; fills microfractures and interstices in association with küstelite, electrum, acanthite, silver sulfosalts and selenides, argyrodite, and pyrit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native silver, along with its typomorphic features, is a stable indication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deposit formation and types of mineralization: gold–silver (Au–Ag), silver–base metal (Ag–Pb), and gold–silver–base metal (Au–Ag–Pb). The specificity of native silver is expressed in the amount of trace element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Au–Ag ore, the following trace elemen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native silver (wt %): up to 2.72 S, up to 1.86 Au, up to 1.70 Hg, up to 1.75 Sb, and up to 1.01 Se. Native silver in Ag–Pb or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bsence of Au, high Hg concentrations (up to 12.62 wt %), and an increase in Sb, Se, and S contents; the appearance of Te, Cu, Zn, and Fe is notable. All previously established trace elements—Hg, Au, Sb, Se, Te, Cu, Zn, Fe, and S—are contained in native silver of Au–Ag–Pb ore. In addition, Pb appears, and silver and gold amalgams are widespread, as well as up to 24.61 wt % Hg and 11.02 wt % Au. Comparison of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native silver at the Rogovik deposit with the literature data, based on their solubility in solid silver, shows that the content of chalcogenides (S, Se, Te) exceeds saturated concentrations. Possible mechanisms by which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elements are achieved in native silver are discus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silver amalgams, which is unusual for Au–Ag mineralization not only in the Omsukchan Trough, but also in OCVB as a whole, is caused by superposition of the younger Dogda–Erikit Hg-bearing belt on the older Ag-bearing Omsukchan Trough. In practice,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general line of prospecting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t object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17.
秦明  班俊生  王烨 《岩矿测试》2009,28(4):364-366
地质样品经王水分解后,在一定浓度的王水和盐酸介质中,以磷酸三丁酯三苯基膦醋酸纤维富集金银,用20g/L硫脲溶液解脱,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银的回收率为98%~101%,方法检出限金为0.001μg/g,银为0.001μg/g。  相似文献   

18.
高裕华 《江苏地质》1999,23(4):249-250
用王水溶解合质金 ,分离银铅等杂质后 ,用还原剂还原金试验研究 ,提出了质量法分析合质金的方法 ,满足了黄金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位于西藏墨竹工卡县的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中东段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已探明伴生银资源量大于6000t.根据产出特征可将甲玛矿区的银矿体分为矽卡型与大理岩型两种.通过矿相学、电子显微探针研究发现银均以不可见银和可见银两种形式存在.不可见银以晶格银的形式赋存于铜矿物中;其次以次显微包体银的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可见银...  相似文献   

20.
薛光 《物探与化探》2003,27(5):369-370
提出了一种化探找金、银的新方法,该法采用一种混合浸取剂,以螯合吸附剂对采集到的化探次生晕样品进行偏提取.对偏提取的金、银含量,利用液珠萃取比色法进行金、银含量测定,从而达到化探直接找金、银的目的.该法克服了化探找金工作中的“粒金效应”.该设备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