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静  肖仙桃  王鑫  白光祖  章茵  刘澜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4,88(8):1616-1622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美国、英国和日本地质调查机构2000~2013年发表的论文为对象,从产出论文数量及年度变化、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变化、国际合作和机构合作等方面,对3家地质调查机构的科研发展态势进行判读,为国内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史静  肖仙桃  王鑫  白光祖  刘澜  吴秀平  章茵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5,89(12):2433-2442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芬兰5国的地质调查机构2000~2014年发表的论文为统计对象,从产出论文数量和年度变化、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变化、国际合作和机构合作等方面,对5个机构的工作内容、科研发展态势进行判读,为国内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和英国地质调查局近30年业务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调查业务的开展将为国家制定合理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政策、管控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以及保护国家乃至全球环境提供必要的地学信息,因此,对国外典型地质调查机构的主要业务布局及其演化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地质调查相关工作的部署提供重要借鉴。基于GeoRef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和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论文量、学科综合度、重点学科演化及识别、研究热点情况及国际合作等5个维度对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和英国地质调查局在1985—2014年期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了近30年其业务结构演化的特征,并对我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业务布局提出业务工作重点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方向应坚持研究与应用并重、研究体系应保持较高学科持续度、业务发展应积极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等建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192-67041197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始于民国。1913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直至1950年裁撤,3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大本营。1916年初,地质调查所重新改组为地质调查局,并在行政上直接隶属农商部。同年夏天,地质研究所学生毕业后入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地质调查局主要成员。1916年底,地质调查局被裁撤,又恢复地质调查所,但此后工作形式与机构管理均与调查局时期无太大变化。地质调查局因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史料不多,以往著述着墨不多。本文以《农商公报》、《政府公报》及地质调查局相关原始材料为基础,考察地质调查局成立始末、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早期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认为地质调查局的成立是中国地质学者建立独立地质调查专门机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5.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30-67040030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始于民国。1913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直至1950年裁撤,3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大本营。1916年初,地质调查所重新改组为地质调查局,并在行政上直接隶属农商部。同年夏天,地质研究所学生毕业后入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地质调查局主要成员。1916年底,地质调查局被裁撤,又恢复地质调查所,但此后工作形式与机构管理均与调查局时期无太大变化。地质调查局因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史料不多,以往著述着墨不多。本文以《农商公报》、《政府公报》及地质调查局相关原始材料为基础,考察地质调查局成立始末、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早期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认为地质调查局的成立是中国地质学者建立独立地质调查专门机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SCI、CSCD和GDS 3个数据库1999—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项目资助发表的论文为统计分析源,从论文产出、论文机构分布、学科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期望从一个侧面来反映15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7.
6月26日,以张洪涛副局长为组长的局调研组一行五人来方法所就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研究解决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地质调查工作由联邦政府、省政府和企业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共同完成.联邦政府所属的地质调查局及各省政府的地质调查机构是加拿大地质调查的主力,企业仅因其自身商业利益才与地调机构合作共同完成地质调查任务.从资金渠道上来说,地质调查的工作经费是多渠道的,可以来自联邦政府、省政府、大学和企业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2001,28(2):48-48,F003
基础地质调查完成青藏高原及内蒙古东部中比例尺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05万km2东部地区修测110万km2;重点地区1∶5万调查6万km2;初步实现国家地学基础系列图件的更新;全面完成全国省市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初步完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南沿海和环渤海经济区及北方荒漠化地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为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基础资料。完成1∶100万区域重力100万km2、1∶20万区域重力50万km2、1∶20万区域化探80万km2、航空遥感25万km2及航空物探60万测线…  相似文献   

10.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04-2022092004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三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三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机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1.
谭正敏 《地质论评》2022,68(4):1568-1574
民国初期,伴随着中国地质事业的萌起,地质专业图书的集纳管理工作也逐步开展。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地质专业图书馆,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为推动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相关史料为基础,探寻其成立始末,传承地质先驱的科学精神, 激励图书馆人为新时代地质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好文献服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以平 《江西地质》2000,14(1):73-76
对省级地调院进行明确的定位,是省级地勘单位一系列改革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目前省级地调院的现状,指出了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队伍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省级地调院如何准确定位提出了3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数字填图技术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数字填图技术多学科性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有关数字填图技术的研究内容、数字填图系统概念与组成及其对数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RGMAP数字填图系统的PRB数据模型及PRB基本过程与过程扩展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于2015年12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 评选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 中国地质科学院具体实施。经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38位院士、专家和用户代表投票,“神狐及其邻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等十项成果脱颖而出, 入选2015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本次评选的“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2015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的重要进展, 这些地质科技成果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问题、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推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发挥出科技支撑引领找矿突破、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对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地质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对提高地质行业的社会认知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15年1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进展评选会。对择优推荐的45个项目进行了汇报交流。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的3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并逐一进行了点评。本次评选的"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2014年度全国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重要进展,充分体现了地质调查工作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数字实际材料图和数字地质图编制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地质调查最终成果要反映在一套必要的地质图件上,其中数字实际材料图和数字地质图是调查成果中重要的两种基础性图件.它们的形成要求和编绘方法与传统制图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文章对两种图件的编制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图面内容和图示方法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9—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28家机构专利情况的统计,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申请专利的主要技术领域分布、专利类型、专利申请主体、申请专利法律状态、专利维持率和存活期等方面进行了专利成果特征分析,从中发现了局属单位专利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玉珍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10-2023030010
笔者通过梳理中国早期石油的相关史料,发现民国时期多名地质学家,如翁文灏、谢家荣、王竹泉、潘钟祥、黄汲清、孙健初等,都对陆相生油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和调查,其中翁文灏不仅自己深入钻研相关理论,还通过他当时的学术职务对这一理论的创新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此外,他调派人员进行充分的石油地质普查,并在重点区域组织石油钻探等实践对陆相生油理论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在以往相关研究著述中,薛毅(2005)、李学通(2005,2018)、张叔岩(2006)、陈谦平(2016,2017)等对翁文灏在中国近代石油工业建设中的贡献多有述及,但对翁文灏“陆相生油”理论的创新研究尚付阙如。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史料,对近代石油工业发展中翁文灏在石油地质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贡献进行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