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五台地区滹沱群豆村亚群四集庄组、东冶亚群纹山组和郭家寨亚群西河里组地层中共采集了5件浅变质砂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四集庄组2件砂岩样品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主要集中于~2.5Ga和2.1~2.2Ga两个峰值,其中~2.5Ga碎屑锆石来自新太古代五台群和五台地区花岗质杂岩;2.1~2.2Ga碎屑锆石获得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2134±5Ma,限定了四集庄组砂岩沉积下限为2134Ma。结合四集庄组火山岩形成时代(2140±10Ma)和四集庄组底部发育厚层砾岩,我们认为滹沱群初始形成时代为~2.2Ga,即早元古代中期。东冶亚群纹山组底部砂岩中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主要集中于2050~2122Ma之间,其中64粒相对年轻的锆石获得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2068±3Ma,代表了东冶亚群形成时代下限为2070Ma左右。综合豆村亚群青石村组火山岩形成时代2087±9Ma,我们认为东冶亚群初始形成于2070Ma左右。郭家寨亚群中最年轻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1958±10Ma,表明郭家寨亚群开始沉积时代小于1.95Ga,为早元古代晚期/末期。区域上,早元古代末期是华北最终克拉通阶段,而郭家寨亚群与东冶亚群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两者记录了明显不同的地质过程。因此,我们建议郭家寨亚群应从滹沱群中解体出来并独立命名为郭家寨群,且郭家寨群可能沉积于华北克拉通化过程中/之后,开始沉积的时代为1.9~1.8Ga。  相似文献   

2.
胶东海阳所胶南群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有2类:(1)捕掳晶锆石,它给出2149Ma 的207Pb/206Pb 年龄,证明该区存在有早元古基底;(2)岩浆结晶锆石,它的不一致线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784±11Ma和448±13Ma。然而该锆石在晋宁期和印支期曾发生2次铅丢失事件,从而使其下交点年龄(448±13Ma)无地质意义。其上交点年龄指示了该锆石的最小结晶时代,它表明在18亿年时该地区曾有一次玄武质火山岩事件。  相似文献   

3.
为精确限定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结合阴极发光分析,分别对北祁连东段红土堡枕状玄武岩和辉绿岩墙进行了LA - ICP - MS 单颗粒锆石微区U - Pb 同位素测年。红土堡枕状玄武岩获得(443.4 ±1.7 )Ma 和(1 782 ±34 )Ma 两组年龄值;同时,获得红土堡基性火山岩中辉绿岩墙的年龄为(385.7 ±7.9 )Ma,并含有(1 697 ±6 ) ~(2 692 ±4 )Ma 的捕晶锆石年龄信息。认为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与其北的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大体一致,推断红土堡基性火山岩的原始岩浆不同程度遭受了陇山岩群的混染。这一新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以及北秦岭—北祁连衔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玉清  苏宏伟 《华北地质》2002,25(3):199-204
内蒙古达茂旗宝音图岩群是在达茂旗、查干呼绍地区15万区调和白云鄂博幅125万区调过程中从过去的巴特敖包群和白云鄂博群未分岩组解体出来的中级变质岩系.通过对宝音图岩群中阳起钠长片岩、二云片岩(原岩均为基性火山岩)进行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测定,获得了两条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2 486±42)Ma、(2 496±26)Ma,代表了宝音图岩群基性火山岩及宝音图岩群的形成时代;在不一致线之外不同成因的锆石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2 227±15)Ma,寓示着2 200 Ma左右发生了一次区域性变质热事件;下交点年龄(319±486)Ma和(406±46)Ma,代表了250~480 Ma时期该区大面积岩浆侵位及宝音图岩群后期变形变质改造的时期,两个年龄样的获得为研究古元古代古陆的裂解及白云鄂博海槽的形成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单颗粒锆石逐层蒸发法和角闪石40Ar/39Ar阶段加热法研究了河南洛宁太华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同位素年龄.获得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2675±2 Ma,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372.98±47.46 Ma和2349.10±46.98 Ma.锆石207Pb/206Pb年龄代表了斜长角闪岩原岩的形成时代,而角闪石40Ar/39Ar年龄则为其变质时代,与Sm-Nd等时线年龄(2351±103Ma)相一致.上述年龄数据表明河南洛宁地区太华岩群形成于新太古代,在古元古代遭受过一次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6.
首次采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雷门沟花岗斑岩体进行年代学研究,通过对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25个样品点的分析,获得了两组年龄数据,其中有11个分析点形成谐和年龄,其206Pb/238U年龄范围在129.1±3.0~138.4±2.3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36.2±1.5Ma;另外9个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集中于1884±20~2629±7Ma;前者指示了雷门沟岩体的结晶年龄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后者则代表了岩体侵位过程中捕获的太华群锆石的年龄。首次采用ICP-MS法测定雷门沟斑岩型钼矿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其模式年龄为131.6±2.0~133.1±1.9Ma,加权平均值为132.4±1.9Ma,指示了雷门沟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两种精测方法获得的年龄相吻合,成岩与成矿大致同时或成矿略晚于成岩。测试结果表明雷门沟斑岩钼矿与金堆城等东秦岭钼矿带其他钼矿床基本同时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冀东青龙地区新太古代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变质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砾岩中的TTG砾石、花岗岩砾石和基质的岩浆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15±9 Ma (MSWD=1.9)、2510±10 Ma (MSWD=1.6)和2512±7 Ma (MSWD=1.0),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40±6 Ma (MSWD=1.6),朱杖子群桲罗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岩浆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16±8 Ma (MSWD=1.1),单塔子群鲁杖子组黑云变粒岩碎屑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04±7 Ma (MSWD=1.8),另有一个数据点的207Pb/206Pb年龄为3.04 Ga。根据本文定年结果和前人资料,获得主要结论如下: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很可能为岛弧环境的产物; 朱杖子群与下伏单塔子群之间虽存在角度不整合关系,但时间间断不长,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砾岩不具有底砾岩性质;③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与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遵化深变质绿岩带—三屯营—太平寨—迁安岩浆杂岩区变质程度差异很大,但形成时代相同,是后期构造作用把它们置于同一地壳平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了鲁西地区铜石岩体的锆石SHRIMPU-Pb年龄结果。通过对斑状细粒闪长岩中单颗粒锆石18个样品点的分析,获得了两组谐和年龄数据,其中有10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为167.9~183Ma,加权平均值为175.7±3.8Ma;另外8个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为2502~2554Ma,加权平均值  相似文献   

9.
张玉清  苏宏伟 《华北地质》2002,(4):199-204,213
内蒙古达茂旗宝音图岩群是在达茂旗、查干呼绍地区1:5万区调和白云鄂博幅1:25万区调过程中从过去的巴特敖包群和白云鄂博群未分岩组解体出来的中级变质岩系.通过对宝音图岩群中阳起钠长片岩、二云片岩(原岩均为基性火山岩)进行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测定,获得了两条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2 486±42)Ma、(2 496±26)Ma,代表了宝音图岩群基性火山岩及宝音图岩群的形成时代;在不一致线之外不同成因的锆石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2 227±15)Ma,寓示着2 200 Ma左右发生了一次区域性变质热事件;下交点年龄(319±486)Ma和(406±46)Ma,代表了250~480 Ma时期该区大面积岩浆侵位及宝音图岩群后期变形变质改造的时期,两个年龄样的获得为研究古元古代古陆的裂解及白云鄂博海槽的形成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达茂旗宝音图岩群是在达茂旗、查干呼绍地区 1:5万区调和白云鄂博幅 1:2 5万区调过程中从过去的巴特敖包群和白云鄂博群未分岩组解体出来的中级变质岩系。通过对宝音图岩群中阳起钠长片岩、二云片岩 (原岩均为基性火山岩 )进行单颗粒锆石U -Pb法年龄测定 ,获得了两条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 (2 486± 42 )Ma、(2 496± 2 6 )Ma ,代表了宝音图岩群基性火山岩及宝音图岩群的形成时代 ;在不一致线之外不同成因的锆石的2 0 7Pb/ 2 0 6Pb表面年龄 (2 2 2 7± 15 )Ma ,寓示着 2 2 0 0Ma左右发生了一次区域性变质热事件 ;下交点年龄 (319±486 )Ma和 (40 6± 46 )Ma ,代表了 2 5 0~ 480Ma时期该区大面积岩浆侵位及宝音图岩群后期变形变质改造的时期 ,两个年龄样的获得为研究古元古代古陆的裂解及白云鄂博海槽的形成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在树脂相表面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金在树脂相表面吸附、发光行为、实验方法、仪器装置和仪器工作参数,建立了金的在线分离、富集发光检测新方法。pH值小于1的含金试样,通过装有717阴离子交换树脂脂柱后,金被定量吸队,通以碱性鲁米诺溶液,产生定量化学发光信号,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0mg/L,检出限为0.003mg/L。结合金矿石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性差异,RSD(n=10)为2.0%。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垂直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南北向裂谷是东西向伸展的构造形迹。现代GPS观测数据却显示,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位移(分)量很小,甚至为零。综合前人资料,喜马拉雅造山过程可划分为热造山(25~13Ma)及造山后(13Ma)冷却两个时期,热造山期具有受热膨胀,物质向外运移的特点,高喜马拉雅热隆挤出并触发各主要断裂(MCT、STD、GCT)活动,印度板块向北汇聚速率下降。造山后则表现为冷却收缩,前期构造-热活动停止或减弱,印度板块向北汇聚加速。研究认为,南北向裂谷与高喜马拉雅等冷却过程的东西向收缩。且被局限于东、西两个构造结之间有关。并据此建立了裂谷的冷缩成因模型,模型估值与地质事实很吻合。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水下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首次对太平洋与大洋富钴结壳密切相关的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 ,各种产出形态的磷酸盐都不同程度地交代碳酸盐等含钙物质 ,而呈现出交代生物结构、交代凝灰结构、交代角砾状结构及交代填间结构等各种交代结构 ,反映了磷酸盐的交代成因。此外 ,其δ13 C值 (变化于 0 .7‰~ 2 .0‰之间 )也证实其属于交代成因。磷酸盐中Na、Mg、Sr、F、P2 O5含量以及Na/P2 O5、Mg/P2 O5、Sr/P2 O5、F/P2 O5的比值 ,特别是晶格中结构CO2 的含量 (变化于 5 .7%~ 6 .2 %之间 ) ,与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的Blakeplateau、ChathamRise、AgulhasBank等处的磷酸盐相近 ,表明调查区磷酸盐亦形成于氧化环境。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 ,磷酸盐的形成温度为 5 .8~ 14 .8℃ ,平均为 11.5℃ ,显示其形成于正常的海水温度环境。西、中太平洋海山磷酸盐形成环境十分接近的事实暗示 ,西、中太平洋广大区域内的成磷事件存在着时间上和成因上的统一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尹念文 《地下水》2006,28(3):28-29
本文对天水市区大量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初步找出了各种腐蚀性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和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建筑物地基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梅发国  高彦伟  郭华 《世界地质》2002,21(4):385-389
针对差分法求解过程中细网格计算所需时间和空间要求高以及在粗网格上计算又达不到所要求的精度等问题,利用粗网格上的残差校正特性消除迭代误差的低频分量,同时利用细网格上的松弛光滑特性消除迭代误差的高频分量,采用不同疏密的网格距消除不同频率范围内的误差分量,将多重网格方法成功应用于频域波动方程的求解,并给出了实际算例。算例中,分别用Gauss-Seidel迭代法和多重网格法求其数值解,并绘出效果图;比较得出多重网格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和易于实现的特性,更适合于高维波动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测量铁矿石样品灼烧减量,对保温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速率和工作气氛等工作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确立TGA法适宜的工作条件为:20℃/m in加热至1 000℃,保温30 min,全程选用高纯氮为工作气体。对多种进口铁矿石样品采用TGA法和常规马弗炉加热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表明,TGA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范围宽、样品消耗量小等优点,且可以清楚监控样品失重全过程,为铁矿石挥发分的成分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的降噪理论,研究了水下舰船辐射噪声的被动声纳降噪问题。通过对船辐射噪声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对比了不同方法对舰船辐射噪声信号降噪的效果,并利用各种小波基和采用不同阈值条件下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效果。该研究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小波包软阈值去噪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被动声纳降噪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水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本文通过沧州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资源量、开采现状的阐述,提出了科学的、合理的开发措施。农业直适合开采浅层地下水,少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工业及城乡居民饮用宜开采深层地下水,而且深层地下水做为饮用水及工业用水是有保障的,无论对水资源的保护还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有深远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西藏拉萨河上中游径流形成机制及水源组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尹观  汪湘兰  刘天仇 《地球学报》1997,18(Z1):316-318
本文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动态分析研究了西藏拉萨河上中游径流的形成机制和水原组成以及不同季节对河流的补给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电解浓缩-液闪仪计数法分析天然水中氚含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向阳 《岩矿测试》2005,24(2):109-111
文章对在电解浓缩液闪计数法分析天然水中氚含量的复杂分析系统中,蒸馏、称重、电解、计数等每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